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近年来,柑桔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迅速,特别是胚状体的研究更为深入,不仅是因为原生质体能通过胚状体发生途径培养成株,而且还因为胚状体已成为植物胚胎学的研究对象,因此,建立高频同步发生的实验系统有利于柑桔胚胎发生机理的深入研究,就可能揭示柑桔胚胎发生特别是珠心胚发生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建立这一系统还是人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百合体细胞胚发生的方式、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中的影响因素、培养条件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并且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百合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茄子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倍体是体细胞遗传研究和突变育种的理想材料,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技术是获得单倍体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茄子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影响茄子愈伤组织和胚胎发生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茄子花药和小孢子培养在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基因型、外植体、培养基、碳源、外源激素、添加物、培养条件等内外因素几个方面对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果树体细胞胚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诱发柑桔“适应型”珠心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四个优良柑桔栽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他们的适应型珠心愈伤组织高频率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的条件,观察了胚胎发生时胞壁、细胞器的变化,发现2,4—D、IBA、KT、GA、BR、ABA、PP333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CH、LH、YE等天然复合物和葡萄糖抑制胚胎发生;而乳糖(3%~8%)。半乳糖(5%~7%),特别是甘油(1%~5%)能诱发高频率体细胞胚胎发生。乳糖、甘油的这种效应不受PP333、BR、CH、AAC、ME的影响,但AC会显著地推迟胚胎发生。低温预处理对诱发体细胞胚胎发生不利。对球形胚状体的继续发育,以添加麦芽、SAD或ABA的MT培养基较好。电镜和光镜观察表明,适应型珠心愈伤组织由胚性细胞和非胚性细胞组成。胚性细胞质浓、核糖体特别多、淀粉粒多、液泡小而少、核大、壁较厚。胚状体从单个胚性细胞开始形成,一个胚性细胞分裂成的多个子细胞共存于一个厚壁之内。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仙客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表明品种的基因型、外植体的类型、外源激素、外界条件以及附加成分等对胚性愈伤的产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另外综述了仙客来胚性愈伤和体细胞胚胎的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7.
百合鳞片叶离体诱导形成不定芽和体细胞胚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刘选明  屈姝存 《园艺学报》1997,24(4):353-358
四倍体龙牙百合鳞片叶直接形成不定芽和体细胞胚的培养及不定芽直接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6-BA可以诱导外植体直接分化不定芽。生长素2,4-D等则强烈抑制不定芽的直接分化。龙牙百合体胚发生的重要调节因素是2,4-D,体胚发生与2,4-D浓度及2,4-D的预培养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林木研究工作中,经常需要提取林木体细胞,对体细胞胚胎发生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林木体细胞胚胎在人工培育的环境下产生,将这一科技成果应用到林木发展中,可以促进林木健康生长,自动愈合胎伤。本文将具体探讨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影响因子的研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文综述了果树胚胎败育的解剖学分析、内源激素及基因调控与胚胎败育的关系,并对影响胚挽救技术因子——接种时间、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和糖类物质、活性炭以及光照条件进行简介,提出目前果树胎败育研究中的热点以及胚挽救技术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朱顶红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诱导朱顶红(Hippeastrum hybridum)小鳞茎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建立间接的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和植株再生的无性繁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0.5  mg · L-1的2,4-D附加0.5 mg ·  L-1 6-BA对试管小鳞茎外植体初代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初培养松脆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3.3%。2.5 ~ 5.0 mg · L-1 的6-BA对体细胞胚胎的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培养50 d大于20个体细胞胚发生的愈伤组织约为50%;相同浓度6-BA附加不同浓度NAA的试验组间体细胞胚发育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晶  王承义  舒钰  孙海滨  刘强  王丹 《北方园艺》2010,(11):140-143
以文冠果果实的幼果期、中期和成熟期种胚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影响文冠果体细胞胚胎发生多种培养因子进行筛选,建立稳定的文冠果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文冠果果实发育中期的种胚诱导体细胞胚效果较好,种胚在MS+BA 1.0 mg/L+2,4-D 1.0 mg/L+2%蔗糖的固体培养基上暗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在MS+BA 2.0 mg/L+NAA0.05 mg/L+2%蔗糖的固体培养基上暗培养产生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在香蕉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近50年来,香蕉的生产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但同时正遭受越来越严重的病虫、霜冻和台风的危害。解决目前香蕉生产障碍的根本措施是培育高产、优质且具有高度抗性的新品种。而鲜食蕉高度不育性和果实无核性的特点,使目前香蕉选育种工作明显滞后于生产。这些现状迫切要求生物技术在香蕉育种中应用不断发展和深入。综合有关文献概述了近20年来在香蕉的突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体细胞杂交育种等领域取得的可喜进展,并展望了香蕉产业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试验比较了盛果期灰枣树对不同修剪方法的反应。结果表明,枣树连年修剪,根的数量、冠幅、干周均大于(牙刂)枣处理树。萌发枣头的数量、质量和抽生有效枣拐的数量等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修剪树有效枣股数多于(牙刂)枣树,差异显著;百果鲜重较(牙刂)枣处理多40.1g,单株产量提高15.3%。叶片总糖和全氮测定结果:修剪处理在6月下旬含量较高,此时正值枣吊、枣头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和幼果发育的关键时期,这对树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其次,修剪与环切结合的效果优于修剪+(牙刂)枣,但次于修剪处理。  相似文献   

14.
选用‘椪柑’、‘锦橙’、‘桃叶橙’、‘华农本地早’花后7周幼果胚珠进行培养.其胚状体发生的百分率分别是:48.5%、21.2%、19.8%、6.4%;胚性愈伤组织则为:28.2%、13.5%、15.8%、5.8%.各品种胚状体和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百分率明显不同.与品种胚数多少相一致.不同激素和有机物对柑桔胚珠培养、胚状体的发生及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多单胚的‘华农本地早’仅从基本培养基中产生胚状体和胚性愈伤组织.胚珠培养中,胚状体发生的方式,根据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由胚珠(或已黄的球形胚上)长出白色的胚性愈伤组织,继而产生胚状体:第二种是在已分化的幼苗下胚轴或根部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第三种是在畸形胚上直接不断的分化出胚状体.  相似文献   

15.
 以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 ) 盆花品种无菌苗叶片、叶柄、根段为外植体, 对花烛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花烛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结果表明, 花烛叶片较其他外植体更适宜体细胞胚的诱导; 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结构诱导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 + 2, 4-D 2.0~3.0 mg·L - 1 + KT 0.5 mg·L - 1 +蔗糖2% +葡萄糖1% , pH 5.5, 暗培养40 d, 诱导率可达90.3%; 体胚发育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 + 6-BA 0.5 mg·L - 1 +蔗糖3% , 光强20 μmol·m -2 · s-1 , 培养20 d后体胚萌发率达6219%; 萌发的体胚在发育培养基上继续培养30 d后均能发育成完整植株。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了花烛体胚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6.
番木瓜体胚间接发生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雪琴  李华平 《园艺学报》2007,34(6):1539-1542
 为了建立小果型番木瓜(Carica papaya L.)高效外源基因遗传转化体系,以小果型番木瓜'美中红'的幼胚(授粉受精后90~120 d)为材料,通过组织切片和电镜观察了体胚发生方式。结果表明,培养8~12 d,愈伤组织首先发生于幼胚的胚根端;培养26 d,整个幼胚的胚轴愈伤化,愈伤组织分为粘性透明和干性两大类,组织切片分为明显的两层,外层疏松易脱落,内层结构紧密;培养38 d,淡黄色的体胚前体发生于幼胚的胚芽端。番木瓜体胚的形态各异,大多数是形态正常的体胚,少数体胚的形态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7.
蝴蝶兰叶片离体培养胚状体的发生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蝴蝶兰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腺嘌呤硫酸盐(Ad)、萘乙酸(NAA)及其组合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及椰汁添加量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胚状体的诱导效果较Ad好,NAA与二者配合使用可提高胚状体的发生率,其最佳浓度组合为6-BA 4.0 mg/L +Ad 2.0~4.0 mg/L+NAA 1.0~2.0 mg/L。蔗糖20~40 g/L+椰汁200 ml/L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组织学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叶片气孔附近的上表皮细胞或上表皮下方的叶肉组织细胞,为单细胞起源,其发育过程与一般植物胚状体发生发育特征相似,最终发育成为类原球茎。  相似文献   

18.
以西洋参成熟种子及未成熟种子为试材,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剥取种胚,将其依次接种在不同2,4-D浓度的MS培养基中,在光照和暗培养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研究2,4-D对西洋参种胚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种胚在不同浓度2,4-D中皆可发生体细胞胚,最佳浓度为0.5 mg/L,光照可以促进体细胞胚发生;未成熟种胚不能形成体细胞胚.说明成熟种胚体细胞胚发生需要2,4-D诱导,未成熟种胚的表现与成熟种胚差异显著;西洋参种胚在发育控制上与人参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过山香’香蕉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过山香'香蕉的胚性悬浮细胞(Embryogenic cell suspensions,ECS)为起始材料分离原生质体,酶解液的组成为:3.5%纤维素酶R-10、1%离析酶R-10、0.15%果胶酶Y-23、204 mmol/L KCl、67 mmol/L CaCl2和0.41 mol/L甘露醇,原生质体产量为3.1×107个/mL PCV ECS (PCV:packed cell volume,细胞密实体积)。分别以培养基‘A’和‘B’为培养成分在液体浅层培养和看护培养两种培养系统中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结果表明:在液体浅层培养系统中,采用培养基‘B’比采用培养基‘A’效果好,原生质体的细胞分裂频率和细胞团形成频率分别约是采用培养基‘A'的3倍和10倍;所获得的培养物为只能增殖而不能进一步分化的非胚性细胞团。在看护培养系统中,采用培养基‘A’与采用培养基‘B’时,细胞分裂频率和细胞团形成频率没有显著地差异;所获得的细胞团具有典型的胚性细胞特征。将从看护培养中获得的细胞团转移到体胚诱导培养基上,培养45 d后,从105个原生质体获得1550个体胚。继续在体胚诱导培养基上培养30 d,7.8%的体胚能萌发。萌发的体胚在MS+0.1%活性炭的培养基中发育成健壮植株,移栽后成活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