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链球菌2型四川株与江苏株对SPF猪的致病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SPF巴马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分别用猪链球菌2型四川分离株以及江苏分离株进行攻击,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检查、病原分离鉴定以及病原组织分布检测等,比较二者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四川株攻击猪40 h后出现神经症状,关节肿大和全身出血等不很明显;病程为6 ̄7 d,而江苏株攻毒后18 h即出现神经症状,20 h即有死亡者,关节肿大和全身出血明显。死后病理解剖观察可见,四川株猪主要表现为肺淤血、肿大以及脑水肿,而未见败血症的变化,全身性出血不明显;而江苏株猪除了肺淤血、肿大以及脑水肿外,出现明显的败血症变化。均分离到与攻击相同的细菌,细菌溶血特性不明显,革兰氏阳性染色典型。细菌在组织中分布不同菌株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李森  王贵平  李春玲  杨冬霞  宋帅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4):105-107,119
为研究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实验室分离保存的广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血清型菌株对断奶仔猪的毒力和致病性,并了解从豚鼠试验中筛选出来的副猪嗜血杆菌毒力株是否对其宿主也具有同等毒力,通过腹腔接种的方式感染6周龄健康断奶仔猪,感染活菌含量7×109 CFU,攻毒后观察3周,每天记录其临床症状、剖检死亡及濒死的猪,分离细菌并观察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野猪源Shaanxi-2及家猪源Shaanxi-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对易感仔猪的致病性及发病规律,进一步弄清PRRSV变异株的病原特征及其与"猪高热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原、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的健康仔猪(40日龄)9头,随机分为3组,用家猪源Shaanxi-1及野猪源Shaanxi-2 PRRSV变异株分别感染其中一组仔猪,每头肌注6 mL,滴鼻2 mL;另一组作为阴性对照,按相同剂量和方法接种正常Marc-145细胞处理液。攻毒后各组分圈饲养,每天定时测量体温,绘制体温变化曲线,观察临床症状,记录发病情况。攻毒后采血及咽喉、眼、鼻分泌物和粪便,采用RT-PCR方法检测PRRSV、猪瘟病毒(CSFV)、PCV2、猪伪狂犬病毒(PRV)核酸,用ELISA试验及血清中和试验检测血清抗体。【结果】Shaanxi-1与Shaanxi-2攻毒组均出现体温升高及典型临床症状,但未见死亡病例;攻毒组CSFV、PCV2、PR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咽喉、眼、鼻分泌物和粪便在一定时间段可检测到PRRSV核酸;PRRSV特异性抗体检测均为阳性,仅Shaanxi-2攻毒组在第35天检测到中和抗体;Shaanxi-2与Shaanxi-1相比,感染猪的体温较高,临床症状明显,病毒血症的维持时间较长,抗体水平较高。【结论】野猪源Shaanxi-2及家猪源Shaanxi-1 PRRSV变异株对易感仔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能使感染动物发病但不能致死,Shaanxi-2毒株的致病性相对较强。攻毒后第7天出现病毒血症,持续14~21 d后逐渐消退,仔猪感染PRRSV变异株后,病毒可通过鼻、眼、咽喉分泌物及粪便等排出,其中鼻分泌物排毒最早、排毒时间最长,眼、咽喉分泌物与鼻分泌物、粪便相比排毒较晚、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猪的传染病,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和保育猪发病。试验对天津某规模化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采集病变明显的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显微镜镜检、生化试验等实验室诊断,结合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判定该细菌分离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株副猪嗜血杆菌对头孢噻呋、阿米卡星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属于地方散发性传染病,在宝应县极少发生。2011年夏秋之交,本地发生了一起猪巴氏杆菌病,涉病农户一百多户,发病生猪达270多例,死亡生猪37头,前后时间持续了13天,  相似文献   

6.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俗称"锁喉风""肿脖子病",近期该病在临床上呈递增趋势,需引起重视.本文报道近期发生一例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7.
2020年11月,某生猪养殖场饲养的生猪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可达41~42℃,食欲饮欲下降,干咳、呼吸方式转为腹式呼吸等临床症状,部分病猪在发病后24h死亡,且结膜发绀。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解剖后的病理变化,并通过实验室病原分离与诊断,确定此次疫情是由猪巴氏杆菌引起的猪肺疫疫病。本文主要对该次疫情的诊治过程进行介绍,以期为后续类似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肺疫被称为巴氏杆菌病,它是由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各种疾病主要危害中小猪,以患病猪出现呼吸困难和高烧为主要特征,发病之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猪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猪肺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然后论述了中西结合治疗猪肺疫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SPF小型猪建立猪链球菌2型的动物模型,将14头SPF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肌肉注射2 mL的1×109 CFU.mL-1菌液,对照组注射2 mL无菌培养基。攻毒后利用细菌培养和PCR技术定期检测体内血液和组织中的细菌动态分布情况。实验发现SS2侵入血液的速度很快;扁桃体是该菌的定植器官,SS2对肝脏、肾脏等实质器官的黏附性无明显差异;只有出现神经症状及死亡仔猪,才能从脑组织中分离到SS2,说明细菌突破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可能是引发脑膜炎的前提。试验为研究该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猪肺疫主要是一种特定的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发的一种急性或者继发性传染病。一旦感染猪肺疫,其临床症状具有发病急、致死率高的特点,从而给猪养殖大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具体论述猪肺疫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措施,以便为猪肺疫控制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笔者采用新胂凡钠明(914)配合抗菌药物治疗巴氏杆菌病(猪肺疫)患猪100余头,治疗效果在95%以上。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常以急性败血及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主要由外源性(经消化道、呼吸道)和内源性感染(由寄生在猪体内的弱毒菌受到外界应激因素刺激)而致病,也有继发于某些传染病(猪瘟和猪喘气病)、寄生虫病的。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气候寒冷变化剧烈时多发,多呈散发性,常发生于中、小猪。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潜伏期1~…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各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在四川、重庆、云南的流行情况,对2013-2014年间四川、重庆、云南等地8个规模化养殖场的125份病死猪肺炎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并用PCR方法对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鉴定及荚膜血清分型。结果表明:从有肺炎症状病死猪的肺脏样品中共分离出11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其中有7株为A血清型(63.6%),3株为D血清型(27.3%),1株为F血清型(9.1%),没有发现B和E血清型。表明在该区域内,猪肺疫主要是由A型Pm感染引起。另外,此次还分离出了1株较少见的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结果可为上述地区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材料。  相似文献   

13.
陕西渭南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仔猪腹泻病例,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细菌分离以及病原RT-PCR检测,确诊为一起流行性腹泻病毒混感博卡病毒病例。针对发病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为防控仔猪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肺疫和猪丹毒是被养殖户“遗忘”多年的疾病,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抗生素用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这两类细菌病在猪群的感染率又呈抬头之势。从近两年全国生猪疫情看,不仅猪丹毒和猪肺疫感染病例增多,死亡率也在增加。因此,加强对猪丹毒、猪肺疫的防控,谨防两种病卷土重来,是当前及今后猪场必须重视的问题。1猪肺疫的防控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传染  相似文献   

15.
猪肺疫     
张晶 《饲料博览》2004,(8):53-53
猪肺疫又名猪巴氏杆菌病,猪出血性败血病,俗称锁喉风。它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和继发性传染病。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于中、小猪,成年猪患病毒较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从呼吸道和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中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周围环境,经消化道以及皮肤伤口侵入健康猪,引起发病或流行。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和环境突然变换,以及长途运输,均可导致此病发生。症状:潜伏期为1~5天。分为三型,以急性型常见。除具败血型一般特征外,主要表现为急性胸膜肺炎。病猪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6.
复合PCR鉴定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经建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的单项PCR诊断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和引物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PM、HIS复合PCR诊断方法,利用一次PCR反应,即可同时扩增多杀性巴氏杆菌的457 bp和副猪嗜血杆菌的1 090 bp的特异性片段.检测灵敏度分别达7.2 Pg DNA/1 040 CFU和16.0 Pg DNA/2 300CFU,用所建方法检测临床分离的23株可疑菌株和本实验室人工感染猪分离菌,结果显示,23株可疑株有2株检出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条带,没有检出副猪嗜血杆菌特异性条带;人工感染分离菌株均扩增出副猪嗜血杆菌特异性条带.表明该方法能够对临床上这2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王景俊  兰代河 《农技服务》2014,31(7):173-173
<正>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一种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锁喉风或肿脖瘟。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发病率达40%,死亡率在5%左右[1]。近年来,随着我国集约化养猪业的迅猛发展,猪巴氏杆菌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2-3],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现将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治措施等介绍如下。1病原猪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属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鸭疫巴氏杆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安徽省的不同发病鸭场分离到 6株鸭疫巴氏杆菌 ,经常规玻片凝集试验确定这 6株细菌属血清Ⅰ型鸭疫巴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 ,氯霉素、庆大霉素对这几株细菌高敏 ,土霉素、卡那霉素中敏  相似文献   

19.
猪高热病综合症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6~2007年湖北省部分地区的猪高热病综合症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共调查7个地市147个养猪场和养猪户,发病猪有67 040头,发病死亡27477头,发病死亡率41%.273份病料PCR检测呈阳性结果,其中猪瘟的阳性率为41%(86/210)、蓝耳痛为83.2%(213/256)、伪狂犬病为33.8%(48/142)、猪圆环病毒为70.5%(189/268).从采集的病料中分别分离到3株蓝耳病病毒、2株猪圆环病Ⅱ型病毒和2株猪流感病毒;分离到25株猪链球菌、36株大肠杆菌、13株副猪嗜血杆菌和29株巴氏杆菌等病原菌.  相似文献   

20.
猪肺疫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发的急热性传染病,是猪在生长过程中非常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猪一旦感染这种疾病,便会发生呼吸困难和高烧的症状,从而给猪养殖户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猪肺疫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猪的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