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泊洛沙姆是一种经典的温敏型共聚物,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溶胶-凝胶的相转变,但水凝胶结构不稳定,难以长期保存,并在创伤敷料应用上功能单一.以泊洛沙姆F127和F68为基体,添加壳聚糖作为抑菌材料,制备一种可抑菌的温度响应型原位水凝胶(F127/F68/CS),可应用于不规则伤口愈合.通过试管倒置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平板涂布法以及对伤口的贴合程度对F127/F68/CS复合水凝胶的温敏性、微观形态、抑菌特性和伤口的贴合度进行了表征.结果 表明:F127/F68/CS具有温敏性,在体温下形成水凝胶;在水凝胶断面SEM测试中发现,复合水凝胶内部疏松多孔,呈现出三维网状结构;抑菌试验发现,CS的加入增加了体系的抑菌特性,且抑菌效果明显;伤口贴合度试验显示,水凝胶可以紧密贴合伤口.F127/F68/CS复合水凝胶有望在减少伤口感染,促进创伤愈合的治疗方面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离子的水溶液配制聚合物溶液,加入自制有机铬交联剂,形成聚合物-有机铬凝胶体系,考察不同水溶性离子对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聚合物-有机铬凝胶体系配方为: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5g/L,交联剂质量浓度为0.2g/L。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会明显降低,当NaCl质量浓度超过40g/L时,凝胶强度会变弱;Ca2+、Mg2+会影响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导致成胶时间缩短,凝胶强度降低;Fe2+、S2-会引起聚合物分子降解,严重破坏凝胶形成,其中Fe2+氧化形成的Fe3+会占据聚合物分子链上的交联点从而阻碍凝胶形成。  相似文献   

3.
筛选夏枯草凝胶的最佳配方比。试验采用单因素法,以夏枯草凝胶剂的成型、均匀度、透明度和流动性为指标,考察不同基质的用量;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夏枯草凝胶基质的最佳配比为卡波姆940添加量为0.4%,甘油添加量为10%,三乙醇胺添加量为0.7%。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点,壳聚糖智能水凝胶能够感知外界微小的物理化学刺激,如温度、pH、电场等并在响应过程中有显著的溶胀行为或响应性,壳聚糖水凝胶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壳聚糖智能水凝胶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药物缓释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为温敏材料,采用冷溶法制备乳酸环丙沙星(CPFL)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用试管倒转法考察泊洛沙姆溶液的胶凝温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释放介质中的药物含量,经无膜溶出法考察原位凝胶体外释药特性,以胶凝温度和缓释时间为指标筛选组合物。结果显示:最佳组合为0.024 g.mL-1P407+0.02 g.mL-1P188+0.08 g.mL-1 CPFL+0.000 3 g.mL-1 EDTA-2Na+0.001 5 g.mL-1 NaHSO3+0.000 1 g.mL-1苯扎溴铵,对应的胶凝温度为32.5℃;该原位凝胶在室温下为流体,在体温下发生相转变形成凝胶;药物在11 h释放了84.23%,无突释现象,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结论:乳酸环丙沙星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制备工艺简便,载药量高,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6.
HPAM/Cr3+弱凝胶调驱体系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研制了一种可供较高温度、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用的HPAM/Cr3 弱凝胶调驱体系.考察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稳定剂浓度、温度、矿化度以及pH值对成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HPAM/Cr3 弱凝胶体系的最佳形成条件:HPAM聚合物1200mg/L;铬交联剂J(以Cr3 计)浓度40mg/L;稳定剂W浓度40mg/L;体系pH值6~8;最佳使用温度70℃.HPAM/Cr3 弱凝胶体系可实现成胶时间可控,凝胶强度可调.  相似文献   

7.
黄原胶添加对碱法诱导魔芋胶凝胶特性及凝胶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究黄原胶添加量对魔芋胶凝胶特性及凝胶机制的影响,为相关凝胶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2%的魔芋胶溶胶为基质,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黄原胶,制备混合多糖体系,并在2%的碱浓度(Na2CO3)及90℃的高温下加热混合体系2 h,冷却后制得不同黄原胶含量(0-1.5%,w/v)的混合凝胶。通过测定混合凝胶强度,研究去离子水浸泡、2%柠檬酸溶液浸泡和冻融处理对凝胶样品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凝胶的微观形貌,探究不同处理及黄原胶添加量对魔芋胶凝胶结构的影响。另外,基于流变学、X-射线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探究魔芋胶-黄原胶混合体系在热碱处理过程中凝胶网络的形成过程,揭示凝胶化机制。【结果】90℃恒温加热2 h后,随黄原胶含量增加,混合凝胶强度反而降低,表明90℃加热过程中,黄原胶的存在影响了魔芋胶凝胶网络的形成。但室温条件下,黄原胶含量越高,混合凝胶强度也越高,表明冷却过程中黄原胶可能加强了凝胶网络。经去离子水、2%柠檬酸溶液浸泡后,各处理凝胶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以2%柠檬酸溶液浸泡处理后的凝胶强度降低最明显。此外,冻融处理后,魔芋胶凝胶出现明显的析水现象,析水率可达50%,但加入黄原胶后,混合凝胶的析水作用显著降低,黄原胶含量越高,析水作用越弱。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在90℃恒温加热2 h的过程中,随黄原胶添加量增加,体系凝胶化速率减小,表明加入黄原胶降低了魔芋胶凝胶网络的形成。随后对该混合体系进行降温扫描,发现当温度从90℃降低至60℃时,凝胶弹性模量呈明显降低趋势,当温度继续降低至室温时,凝胶弹性模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转折点所对应的温度为60℃,温度越低,弹性模量越高,表明黄原胶分子在60℃时开始与魔芋胶网络发生协同结合作用。【结论】黄原胶添加可显著提高碱法诱导的魔芋胶凝胶在室温下的凝胶强度,同时可改善该凝胶的冻融稳定性,该结论可为魔芋胶凝胶相关食品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藻酸钠-高甲氧基果胶复合体系凝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海藻酸钠-高甲氧基果胶复合体系的凝胶特性及pH值、凝胶温度和时间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和高甲氧基果胶具有协同作用,且体系的凝胶强度、持水性、凝固点和融点与两种胶的质量比、胶体总质量分数、pH值、凝胶温度和时间密切相关.随海藻酸钠/果胶质量比增加,体系凝胶强度和凝胶融点增加,并在取得最大值后又下降,而持水性与凝固温度则变化不大;在pH3.0~3.5,体系可形成性能较好的凝胶,而当pH>4.20时,不能凝胶,pH还对凝胶融点有影响,而对凝固点影响不大;随凝胶温度升高,体系凝胶强度显著下降,凝胶融点也下降;在15 ℃凝胶6 h,体系即可形成稳定的凝胶体.  相似文献   

9.
以猕猴桃、富硒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为主要原料,研制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口感良好的保健果冻.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果冻凝胶配方、猕猴桃果汁护色方法及果冻配方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猕猴桃-富硒魔芋保健果冻的配方(质量分数)为:KGM0.4%,琼脂0.6%,海藻酸钠0.6%,蜂蜜11.11%,白砂糖8.89%,柠檬酸0.2%,猕猴桃汁12%.  相似文献   

10.
为高值化利用鲢鱼鳞加工制备鱼鳞冻预制菜,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法研究熬煮温度、熬煮时间、卡拉胶用量、水鳞比4个变量对得率、凝胶强度的影响,优化鲢鱼鳞冻的熬煮加工工艺参数,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核磁成像和动态流变等方法研究鱼鳞冻的凝胶特性。结果显示,对鱼鳞冻得率和凝胶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水鳞比。随着水鳞比增加,鱼鳞冻的得率逐渐增加,而凝胶强度逐渐下降。针对得率及凝胶强度进行综合评分,得到优化后的熬煮工艺条件为:以水和鱼鳞的总质量为100%计,水鳞比3∶1,熬煮温度80℃,熬煮时间90 min,卡拉胶用量1%,经过验证试验,得到鱼鳞胶产品的得率3.62%,凝胶强度为206.59 g·mm,综合加权分为145.699。鱼鳞冻中自由水比例超过89%,融化温度为24~28℃。随着水鳞比的增加,自由水含量逐渐增加,移动性增强;弹性模量和热焓值逐渐下降。结果表明,鲢鱼鳞可用于新型凝胶类预制菜加工。  相似文献   

11.
采用物性仪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凝胶质构特性进行分析。对影响玉米谷蛋白热致凝胶和盐凝胶外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谷蛋白凝胶性和碱液浓度、料液比、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氯化钠添加量等因素密切相关。玉米谷蛋白具有良好的凝胶性,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领域。  相似文献   

12.
赵亮  苏畅  刘蒙蒙  魏兰  张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350-5351
[目的]制备丹参热敏型眼用凝胶。[方法]以Poloxamer 188和壳聚糖为热敏材料制备丹参热敏型眼用凝胶,考察胶凝温度,累积溶蚀量,凝胶的眼刺激性,采用荧光示踪法观察了眼部滞留时间。[结果]以Poloxamer 188和壳聚糖为凝胶基质提高了凝胶的胶凝温度,凝胶的累积溶蚀量和凝胶的眼部滞留时间增加,凝胶对兔眼无刺激。[结论]丹参热敏型眼用凝胶具有更适宜的胶凝温度,达到了滴入眼内形成凝胶并且延长滞留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氧化石墨烯改性海藻酸钠凝胶球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为基质、氧化石墨烯为改性添加剂,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复合凝胶球,并将此凝胶球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和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复合凝胶球去除水中亚甲基蓝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用量为4g、pH值为7、温度为45℃、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时,由Langmuir方程计算得凝胶球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容量为90.91mg/g。动力学研究表明,准二阶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实验数据;等温吸附试验研究表明,Freundlich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实验数据;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凝胶球可循环再生,成本低廉,在染料废水治理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魔芋葡甘聚糖的磷酸酯化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研发新型的生物可降解凝胶。[方法]以魔芋葡甘聚糖为主要原料、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合成了生物可降解的磷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并探讨了该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以及不同反应条件对凝胶平衡溶胀比的影响,并通过体外降解试验分析了该水凝胶的生物可降解性。[结果]该水凝胶在溶胀初期溶胀比迅速增加,随着溶胀时间的延长,溶胀比增长逐渐变慢,8 h后达到溶胀平衡。该水凝胶的平衡溶胀比随魔芋葡甘聚糖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随着交联剂三聚磷酸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该水凝胶可被含有β-葡聚糖苷酶的纤维素酶降解,而不能被不含β-葡聚糖苷酶的胰酶等降解,保持了魔芋葡甘聚糖所具有的生物可降解性。[结论]磷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可作为用于结肠定位释药的生物可降解水凝胶。  相似文献   

15.
电泳技术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关键步骤,建立一套高效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体系可提高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工作效率。以根肿病抗感大白菜作为试材,以凝胶聚合速度及凝胶条带的清晰度作为衡量标准,分别对电泳中的凝胶浓度、温度、促凝剂配比3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凝胶浓度、温度、促凝剂配比均与凝胶聚合时间呈现负相关,但4种常用凝胶浓度制胶时间差异不明显,可主要根据目的产物的大小选择浓度。在凝胶质量方面,温度、促凝剂配比与凝胶的脆性呈负相关。综合分析,操作中环境温度为25~35℃,促凝剂配比为1∶10的条件,聚合速度适中,条带清晰,检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芦荟凝胶中因含有果胶物质,制得的原汁易产生浑浊、沉淀等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稳定化,澄清是芦荟凝胶稳定化关键技术之一.利用果胶酶澄清芦荟凝胶汁有快速、简便、效果好等特点,在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用果胶酶对芦荟原汁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及最佳澄清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用量为60~80 mg/L,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在1 h左右,透光度可达到9 7%以上,芦荟凝胶汁中的多糖含量基本不变;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果胶酶用量为60 mg/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5 min的果胶酶对芦荟凝胶汁澄清的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ez.)Baill]口服液以北五味子为主要原料,以酸枣仁、大枣、刺五加为辅助原料,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北五味子复合口服液提取时间为90 min、浸提温度90℃、料液比为1∶4(m∶V);配方原汁为20 mL、白砂糖添加量9 g、蜂蜜添加量6 g、0.20% CMC-Na、0.15%黄原胶、0.20%海藻酸钠.  相似文献   

18.
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光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光合成。[方法]根据肉桂酰酯基具有的良好的感光性能,舍成了光敏性功能单体N-肉桂酰氧甲基丙烯酰胺(CMMAM);与丙烯酰胺共聚,通过紫外光照射制备水凝胶,测定水凝胶DSC,并对水凝胶的溶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共聚物的交联程度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最后趋于一定值.共聚物水凝胶有较灵敏的pH值敏行为[结论]该试验为水凝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浸提后所得的红枣汁为原料,柠檬酸和蔗糖为辅料,用琼脂、卡拉胶、魔芋精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复配而成的混合凝胶剂,研究生产口感独特、营养丰富的红枣魔芋复合果冻的最佳配方。以复合胶的添加量、蔗糖的添加量、氯化钾的添加量、红枣汁浓度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评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魔芋果冻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枣魔芋复合果冻的最佳配方为复合胶的添加量为1.8%,蔗糖的添加量为10%,氯化钾的添加量为0.07%,红枣汁浓度为13%,各因素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大小为复合胶添加量>红枣汁浓度>蔗糖量用量>氯化钾用量。通过该配方研制出的红枣魔芋复合果冻口感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可注射性壳聚糖基温敏性凝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Chitosan,CH)为基,加入不同配比的β-甘油磷酸钠(Glycerophosphate salt,GP)和羟乙基纤维素(Hydroxyethyl cellulose,HEC)制备成不同组成的壳聚糖基温敏性凝胶体系.研究了2种凝胶体系初始凝胶化温度、成凝胶化时间、在缓冲溶液中的溶胀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