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毒量亚硒酸钠在雏鸭血液和组织中的毒物代谢动力学,为临床上科学合理地用其预防雏鸭硒缺乏病和硒中毒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日龄健康蛋用金定雏鸭100只(公母各半)为试验动物,饲喂20 d后口服中毒量亚硒酸钠(1 g/L),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雏鸭口服中毒量亚硒酸钠后不同时间血液和组织中的硒含量,通过MCPKP软件计算中毒量亚硒酸钠在雏鸭血液和组织中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中毒量亚硒酸钠在雏鸭血液中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为0.624 h,达峰时间(Tmax)为2.399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138.241 h,曲线下面积(AUC)为10.694 mg/(L.h),总表观分布容积(Vd)为22.398 L/kg。中毒量亚硒酸钠在雏鸭肝脏、肾脏、脾脏、肌胃中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297,1.520,5.181,4.599 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186,9.362,22.045,20.082 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914.988,149.994,179.025,166.294 h;胰脏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滞后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吸收半衰期(t1/2Ka)为6.579 h,达峰时间(Tmax)为21.480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71.519 h;肌肉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滞后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吸收半衰期(t1/2Ka)为20.700 h,达峰时间(Tmax)为30.164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0.587 h;心脏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吸收半衰期(t1/2Ka)为1.159 h,达峰时间(Tmax)为8.147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145.331 h。【结论】与亚硒酸钠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相比,雏鸭口服中毒量亚硒酸钠后,硒的吸收、分布均比较迅速,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2.
通过3组成年奶山羊每周一次口服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历时49d的实验,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心血管、泌尿、呼吸等系统均受损害,组织病变程度依次为肝脏>肾脏>心脏>脾脏>肺脏>淋巴结>胰脏>大脑。主要病变为组织细胞变性、分解和坏死,细胞核变形,染色体减少,线粒体嵴稀疏或消失,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和水肿。表明各组织器官对硒的敏感性不同,肝、肾等组织病理变化可以作为奶山羊硒中毒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硒中毒奶山羊血液与组织硒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组(12只)成年奶山羊分别以每周一次口服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历时7周,测定其血液与组织硒的动态变化与分布状态,探讨硒含量变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血液硒含量与服硒总量呈正相关,动物起病,中毒和致死效应阶段的临界值为别为:0.4,0.6和1.6μgmL^-^1;中毒羊组织硒含量依次为肝脏,肾脏,肺脏,脾脏,心脏和大脑,对照羊依次为肾脏,肝脏,脾脏,肺脏,大脑和心脏,血液与组织硒含量变化可作物为奶山  相似文献   

4.
三组(12只)成年奶山羊分别以每周一次口服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历时7周,测定其血液与组织硒的动态变化与分布状态,探讨硒含量变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血液硒含量与服硒总量呈正相关,动物起病、中毒和致死效应阶段的临界值分别为:0.4,0.6和1.6μg·mL ̄(-1);中毒羊组织硒含量依次为肝脏、肾脏、肺脏、脾脏、心脏和大脑,对照羊依次为肾脏、肝脏、脾脏、肺脏、大脑和心脏;血液与组织硒含量变化可作为奶山羊硒中毒病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奶山羊硒中毒临床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组成年奶山羊每周一次口服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历时49d的实验,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心血管,泌尿,呼吸等系统均受损害,组织病变程度依次为肝脏>肾脏>心脏>脾脏>肺脏>淋巴结>胰脏>大脑。主要病变为组织细胞变性、分解和坏死,细胞核变形,染色体减少,线粒体嵴稀疏或消失,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和水肿。表明各组织器官对硒的敏感性不同,肝、肾等组织病理变化可以作为奶山羊硒中毒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富硒地区山羊部分组织中的硒沉积量,分析组织硒沉积量对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PHGP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年龄相仿、体质量相近,分别来自富硒地区陕西紫阳县双安镇(试验Ⅰ组)、高滩镇(试验Ⅱ组)的山羊作为研究对象,以硒水平正常的宝鸡市陈仓区的山羊作为对照,采集各组山羊血液,分离血清,然后采用切断颈动脉放血法屠宰,随后立即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以及羊毛组织样,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硒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组织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析硒沉积量对PHGP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Ⅰ组山羊,除肾脏中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组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山羊,心脏、肝脏、脾脏、羊毛和血清中硒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脏、肾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PHGPx基因mRNA在Ⅰ组山羊各组织中的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脏股二头肌脾脏肾脏心脏背最长肌肝脏;在Ⅱ组为肺脏股二头肌脾脏肝脏肾脏心脏背最长肌。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山羊心脏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肺脏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Ⅱ组山羊肝脏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对照组山羊脾脏、肾脏、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结论】富硒地区山羊各组织中硒沉积量和PHGPx基因mRNA表达水平总体上高于宝鸡市陈仓地区山羊,而且山羊心脏、肝脏、肺脏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受到其硒元素沉积量的影响,这表明硒在转录水平上可调控PHGPx基因的表达,但是具有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对6只健康犊牛按0.4mg·k^-1体重1次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在给药后576h内不同时间采集血样,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硒浓度。结果表明,补给亚硒酸钠后对犊牛血硒水平有极显著影响;犊牛个体间血硒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对各时期血硒含量分析表明,牛体血硒含量变化有明显规律,硒在犊牛体内吸收与消除动力学符合开放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在药代动力学参数中ka=15.8967、而T1/2ka=0.05h,说明肌注0.1%亚硒酸钠注射液吸收很快,即经过O,5h达吸收高峰;kel=0.0023,T1/2kel=322.62h,消除半衰期很长,同时体消除率(CIa)=0.0011L·kg^-1·h^-1进一步证实,硒在犊牛体内各种消除过程都很慢。  相似文献   

8.
硒在奶山羊体内的毒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只奶山羊单剂量快速静注亚硒酸钠后,血硒浓度时间曲线表明,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相似文献   

9.
将24头健康滩羊羔羊随机均分为2个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饲料中分别添加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硒含量均为0.1 mg/kg饲料。试验期为60 d。分别于试验0、30、60 d测定试验羊体重、耗料以及血浆中T3、T4浓度,试验60 d测定羔羊全血及肝脏、肾脏、肌肉等组织中硒含量。试验发现,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富硒酵母均对羔羊生产性能(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影响(P>0.05)。但在试验30 d和60 d时,添加富硒酵母试验组羔羊全血、肝脏、肾脏、肌肉中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试验组和对照组(P<0.01),T3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T4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与添加亚硒酸钠试验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富硒酵母对羔羊组织中硒含量的影响效果优于亚硒酸钠,对羔羊生产性能以及血浆T3、T4浓度的影响效果与亚硒酸钠类似。  相似文献   

10.
选用39周龄岭南黄品种肉用母种鸡240只,按照饲养试验要求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30 mg?kg-1硒水平的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日粮;种蛋按重复分别孵化后,初生雏鸡各选60只,共计360只,饲喂不加硒的相同日粮56 d,研究母种鸡补充不同硒源对后代肉鸡硒沉积、抗氧化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亚硒酸钠组比,硒代蛋氨酸组显著提高了初生雏鸡、肉成鸡肝、肾和肌肉组织、雏鸡胸腺、肉成鸡血清及种蛋的硒含量(P0.01);提高了初生雏鸡肌肉GSH-Px、SOD和肾脏SOD活力(P0.05)、肌肉和肝脏T-AOC及肾脏GSH水平(P0.01),降低了肌肉和胰脏MDA含量(P0.05);增强了肉成鸡血清和肌肉GSH-Px活力(P0.01)、血清SOD活力、胰和肌肉T-AOC(P0.05);降低了后代肉鸡死亡率和料质量比(P0.05).上述结果提示,母种鸡补充DL-硒代蛋氨酸同比亚硒酸钠能提高种蛋及后代肉鸡组织硒含量,增强后代机体抗氧化功能,降低其死亡率,有利于生长并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缺硒低蛋氨酸的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添加或不添加硒和(或)DL-蛋氨酸三次重复试验研究了雏鸡对饲粮硒含量的反应和蛋氨酸对其反应的影响.试验阐述了组织硒含量、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饲粮硒含量之间的关系.观察了雏鸡在不同水平硒和蛋氨酸饲粮下的生产表现,测定了蛋氨酸对雏鸡缺硒疾病、组织硒含量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为使微量元素硒在动物营养中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褪黑素广泛的生理作用是通过与其膜受体(Mel 1a、Mel 1b、Mel 1c)结合介导的。褪黑素受体在机体内广泛分布,但因受体亚型、物种、组织不同而异。采用RT-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探究了Mel 1b在鸭不同组织(包括鸭脾脏、心脏、肾脏、大脑、胸肌、卵巢、肺脏、肝脏、胰脏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鸭Mel 1b mRNA在脾脏、心脏、肾脏、大脑、胸肌、卵巢、肺脏、肝脏、胰脏中均有表达,且Mel 1b受体蛋白均存在于大脑、肺脏、肝脏、胸肌、肾脏、心脏、胰脏中(脾脏、卵巢未成功测试)。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各组织中Mel 1b 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肺脏,在脾脏、心脏、肾脏和肝脏中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大脑中的表达,但在胸肌和胰脏中的表达量要稍低于大脑中的表达量。Mel 1b在鸭各组织中普遍表达分布,进一步说明了其介导褪黑素广泛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生殖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硒对维持雏鸡生长和胰腺外分泌机能具有专一的作用。胰腺是雏鸡硒缺乏的靶器官,而骨骼肌、心肌、肝脏和其它组织在维生素E 充足时,不受缺硒的影响。硒缺乏的雏鸡,即使喂给足够的维生素 E,胰腺也发生变性和纤维化。与补硒鸡相比,硒缺乏鸡血清中生育酚较低,粪中的中性脂类和胆汁较多,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胰脂酶和胰蛋白酶活性较低。此结果归因于胰腺的变性和脂酶的缺乏,从而降低了脂肪的水解,破坏了脂类和维生素 E 吸收所必需的脂类——胆汁微胶粒的形成。在日粮中加入胆汁酸,仅仅部分地改善脂肪的消化和维生素 E 的吸收。补饲游离的脂肪酸和单油酸甘油脂,增加了鸡的维生素E 吸收和存活时间,但不能防止胰腺的纤维化。生物化学研究还表明,酶原活性降低,溶酶体酶中的组织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重要组分,此酶与鸡的渗出性素质相关;而且日粮中的硒含量与血清中 GSH—Px 活性高度相关,但是,Contor 报道,GSH—Px 与胰腺萎缩没有相关性。组织化学的研究揭示了由于巨噬细胞的侵润,而导致溶酶体的酶增多。在变性的胰腺中未获得溶酶体破坏的证据,由此证明,硒防止胰腺纤维化的作用,不在于保护胰腺细胞中溶酶体的膜。胰腺变性的病理组织学损伤,开始是在胰腺细胞内形成空泡和透明体,胰腺泡成带现象消失。其次,在胰腺泡之间出现成纤维细胞,全部细胞质基本上都皱缩了,因而扩大了胰腺泡的中央腔。最后,胰腺泡呈现由小的浓染的核所组成的细胞轮,并完全被纤维组织包围。内分泌胰岛显得非常明显,但内分泌机能不紊乱,β-胰岛细胞也不受缺硒的影响。尽管组织学观察到透明体,但线粒体的呼吸机能未受影响。胰腺的组织学检查证明,大麦和硒蛋氨酸是最有效的硒源,就予防胰腺变性的效力而言,硒蛋氮酸是亚硒酸钠和硒代胱氨酸的四倍。严重的胰腺变性常常继发渗出性素质,在防止鸡的渗出性素质中,植物源性硒的生物学活性比动物源性高,硒代胱氨酸比蛋氨酸活性大,但不如亚硒酸钠有效。  相似文献   

14.
选择民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利用异速生长式分析两个品种1~8月龄组织器官的早熟顺序。结果表明,民猪脂肪沉积较早,在2.5~6月龄间沉积大量的脂肪,生长发育全期腹内脂肪的沉积能力突出,而长白猪在6月龄后沉积脂肪速度加快;两个品种各脂肪组织占胴体比率在6~8月龄维持不变。民猪肉、脂、骨、皮早熟性顺序为:骨骼>肌肉>皮肤>脂肪,而长白猪为:骨骼>皮肤>肌肉>脂肪;两品种猪脂肪组织早熟性顺序均为:肠系膜脂肪>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大网膜脂肪。民猪内脏器官早熟性顺序为:小肠>肾>胰>肝>脾>肺>心>胃>大肠;长白猪内脏器官早熟性顺序为:小肠>肾>肝>胰>心>脾>胃>肺>大肠。  相似文献   

15.
选择人工繁育的健康纯种野母猪和长白猪各一头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胃、胰脏、小肠、大肠、心脏、肺、肝、脾、肾等器官,对其长度、宽度和重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野猪胃、胰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的长度及宽度均大于长白猪,其重量也高,说明野猪通过自身寻觅饲料导致其消化器官的容积及重量增加,从而使其耐粗饲能力加强,而现代家猪因长期饲喂全价饲料导致消化器官的发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野猪心脏、肺脏、肝脏、脾脏等其他内脏器官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长白猪,说明野猪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均强于长白猪,从而使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6.
实验用苏姜亲本母猪24头,分别于初生、15、30、45、60、75日龄各屠宰4头,测定其心、肝、肺、脾、胃、肾重量以分析其早期内脏器官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75日龄前是早期姜曲海猪内脏器官(心、肝、肺、脾、肾、胃)的长势重点。肾、心和肺属于早熟器官,而其它器官则相对晚熟。  相似文献   

17.
18.
硒肥对谷子产量因子及其籽粒富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富硒谷子生产中硒肥的合理使用,探究硒肥对谷子生长及其籽粒硒吸收的影响,对谷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15、30、60、120 g·hm-2)的有机硒肥(生物富硒增效剂)和无机硒肥(亚硒酸钠),分析不同硒肥对谷子穗部性状、籽粒硒含量、硒存在形态及叶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两种硒肥均可增加谷子的出谷率和籽粒硒含量,无机硒肥效果优于有机硒肥,喷施60 g·hm-2的无机硒肥出谷率达9280%,硒含量达1.09 mg·kg-1。硒形态分析显示,籽粒中的硒主要以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两种有机形态存在,无机硒肥处理组中两种有机硒的含量均高于有机硒肥处理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硒肥对籽粒的叶黄素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认为,无机硒肥亚硒酸钠可作为生产富硒谷子的硒肥,其效果优于有机硒肥。  相似文献   

19.
南通地区仔猪硒缺乏症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