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月桂烯马来酸酐(AMMA),二聚酸(DA)与三乙烯四胺(TETA)共聚缩合合成反应型共聚酰胺固化剂(CPA),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表征。对其与市售品双酚A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E-51)按等当量配比在不同温度下的凝胶时间、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该新型共聚酰胺的黏度和性能,m(DA)∶m(AMMA)=7∶3较为合适。与C36二聚酸型聚酰胺固化物的性能相比,采用Arrenhinus方程求出的E-51/共聚酰胺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a)略低,固化反应活性略高;在二聚酸中加入月桂烯马来酸酐能提高环氧固化物的网络交联密度及刚性,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均有所提高,断裂伸长率虽下降23.2%,但仍能达到3.47%;此外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了38.8%,且在较高温度范围内(60~90℃)钢-钢剪切强度由13.92 MPa增加到21.68 MPa。该共聚酰胺固化物的综合性能更好,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腰果酚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活性腰果酚基环氧稀释剂(CDE),利用所制备的CDE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共混,再与甲基四氢苯酐进行交联固化反应,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稀释剂含量对固化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DE对E-51有显著的稀释增韧作用;随着CDE含量的增加,固化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当CDE的加入量为20%时,固化物的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17 k J/m2和56.81 MPa,弯曲强度为108.8 MPa。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油为起始原料,经过环氧化、酯交换等反应制得环氧大豆油脂肪酸甲酯(ESAO);然后,ESAO、醋酸和醋酸酐"一锅法"反应制备出大豆油脂肪酸多酯(SF-PE)。GC分析表明:ESAO中的甲酯大于96%;IR、~1H NMR和~(13)C NMR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结构表征,证明了SF-PE被成功合成;TG分析表明SF-PE的热稳定性能要优于ESAO。对比分析了以SF-PE、ESAO、环氧大豆油(ESO)和市售环氧脂肪酸甲酯(EFAM)作为增塑剂制备PVC制品的机械性能、动态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用树脂量50%的SF-PE增塑PVC样品的拉伸强度为19 MPa,邵氏硬度为90.2,综合机械性能优于其他3种增塑剂,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为26.4℃;SF-PE增塑PVC样品的耐低温性能优于ESO;热稳定性与ESAO相当,要优于EFAM,但是不及ESO。  相似文献   

4.
二氢月桂烯亚临界水合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作催化剂,研究了亚临界水(SCW)中二氢月桂烯水合制备二氢月桂烯醇的反应。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及水和二氢月桂烯物质的量之比(水烯比)对水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氢月桂烯醇是主要的水合产物,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催化剂用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反应压力对水合反应的影响不大。在催化剂用量19%、水烯比35∶1、压力8.0 MPa的条件下反应6 h后,二氢月桂烯的转化率可达到13.27%,产物的收率为4.56%。  相似文献   

5.
以火麻仁油(HO)为原料,制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羧基和乙烯基的火麻仁油基可双重交联树脂基单体(MA-AEHO),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单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将MA-AEHO通过不同的交联聚合工艺,制备得到了2种单交联聚合物(1和2)及2种双重交联聚合物(3和4),并对4种聚合物的性能进行对比测试。机械性能测试表明:聚合物1~4的拉伸强度分别为9.21、14.73、32.05和33.25MPa,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6.21%、9.97%、4.56%和3.18%,相比于单交联体系而言,双重交联体系的聚合物(3和4)的拉伸强度均显著提高,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动态热机械分析表明:相比于单交联聚合物,双重交联聚合物(3和4)具有高储能模量(32.00和41.29MPa)和玻璃化转变温度(58.08和91.44℃)。热重分析结果表明:4种交联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材料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均在300℃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松香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RGMA)和糠醛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THFMA)为硬单体,油脂基单体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为软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THFMA-10、THFMA-20和RGMA-20系列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并通过光固化反应制备半互穿交联网络光固化压敏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光固化压敏胶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其热性能、紫外光吸收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共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位于40 000~60 000之间,分散性指数(PDI)分布在2~3之间,Mn对压敏胶黏附性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FT-IR分析证明光固化压敏胶成功制备;DSC分析证明样品中半互穿网络结构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作交联剂,用量5%时,丙烯酸酯共聚物经交联光固化后弹性和内聚性均显著提高,相比于THFMA,由RGMA单体制得的压敏胶分子链的刚性更高;TG分析表明光固化后压敏胶的热稳定性明显提升。以RGMA为硬单体所制备的压敏胶的紫外光吸收性能优于T...  相似文献   

7.
用硅溶胶改性、紫外光固化构成的体系,弥补水性纯聚丙烯酸酯木器涂料力学性能不佳、硬度较低、固化速度较慢的缺陷。通过将具有环氧基团的KH-560硅溶胶引入带有活性羟基的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中,以提高水性聚丙烯酸酯膜的力学性能及附着力;进而通过调控功能性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的添加量制得紫外光固化硅溶胶改性水性聚丙烯酸酯木器涂料。研究了不同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配方对漆膜、涂膜固化速度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溶胶含量为10%、PETA含量为12%时,制备的硅溶胶改性水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且90 d内无沉淀分层现象,乳液有效粒径为250 nm,固含量达到44.98%,紫外光固化涂膜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1.78℃,拉伸强度为21.98 MPa,断裂伸长率为31.5%,凝胶率为92.62%,漆膜紫外光固化时间10 s,硬度达到3H,附着力达到1级。与传统水性纯聚丙烯酸酯体系相比,紫外光固化硅溶胶改性聚丙烯酸酯体系制得的漆膜力学性能优异,硬度较高,固化速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将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与脲醛树脂复配制备发泡型胶黏剂,测试胶黏剂的基本性能及拉伸剪切强度,利用热重分析仪(TG)和同步热分析仪(TG-DSC)对胶黏剂的热稳定性和固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的加入有利于提升树脂体系的流动性,降低树脂的初期固化速度,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且对树脂的固体含量及黏度无明显影响;较优的发泡剂添加量为6%;拉伸剪切强度为2.45 MPa。开发的偶氮二甲酰胺/脲醛树脂发泡胶黏剂在轻质人造板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花生壳苯酚液化产物(PL)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加成反应的低温反应时间、缩聚反应的高温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结束时的温度对花生壳苯酚液化产物-甲醛(PLPF)树脂胶合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树脂合成工艺,研究了三聚氰胺改性树脂及其PLPF的共混改性工艺,制备出了高耐水性生物质基木材胶黏剂。研究结果表明:当高温反应时间为40 min,最终反应温度为70℃时,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PLPF树脂。通过与三聚氰胺改性树脂共混改性PLPF胶黏剂所制试件的胶合强度可知:将PLPF树脂与三聚氰胺以7∶3的质量比共混,可以将共混改性PLPF树脂所制试件的平均胶合强度提高到1.1 MPa;而将改性树脂单独用于胶合板制备时,胶合性能较差。全反射红外光谱图显示,三聚氰胺与PLPF树脂会发生交联反应,改性PLPF树脂的图谱中存在明显的三聚氰胺特征结构,同时,也保留了部分PLPF树脂的特征结构。DSC分析显示,改性PLPF树脂与PLPF树脂相比,固化温度范围变小,反应热降低,热固化反应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碱-酸-碱"合成工艺,在树脂合成反应末期加入不同比例的尿素及改性超支化聚合物,合成了2种脲醛树脂(UF0和UF1),测试了2种脲醛树脂的基本性能及其所制胶合板的力学性能,并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对树脂的固化性能及耐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UF1树脂具有较低的固化温度,有利于提升树脂的固化速度,且树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胶合板的2h耐冷水胶合强度可以提升近50%,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明显下降,而对树脂的固体含量及黏度影响不大。~(13)C NMR结构分析表明,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树脂中亚甲基桥键(—CH_2—)和尤戎环(Uron)的比例,对树脂耐冷水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桑树为桑科桑属植物。我国是桑树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桑叶的主产地之一。桑树在我国已有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数千年来,桑树在我国丝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桑树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k,主要有:家桑或白桑(Morus alba)、鸡桑(M. australis)、华桑(M. cathayana)、蒙桑(M. mongolic)、山桑(M. diabolica )等10多个种和变种。桑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食品科技界和医药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日本已有部分桑叶保健品面市,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桑叶制品将越来越得…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02~2004年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基本调查,初步掌握了大连地区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及其发生规律;研究了立枯病的流行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主要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提出了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广西速丰桉的主要病害8种,害虫11种,发生面积大,病、虫单独或混合发生。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种植人工纯林、存在明显的病虫种群优势。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4.
贵州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贵州古树名木现状、古树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古树影响出发,分析古树名木衰老原因及其复壮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贵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无刺丰"与"深秋红"沙棘品种的选育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铨  赵勇 《沙棘》2004,17(4):7-9
1990年从芬兰和俄罗斯引入沙棘优树或品种沙棘种子45份,于1991年在阜新县育苗,1992年造林,1995年和1999年在阜新市郊区经两次易地移栽,2001年取其分生株,植于内蒙古库伦,经14年的多次被动迁移过程,最终以实生选种法选育出两个沙棘无性系品种。“无刺丰”全株无刺,树冠披散形,采果容易,单株产果量可达20kg,宜作经济型林木栽培。“深秋红”为无刺或少刺的主干型灌木或亚乔木,果实密集、色红、鲜亮,并经冬不落,为我国北方理想的秋冬景观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辽宁杨树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辽宁省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发展中经常遇到的病虫害进行了介绍,并重点阐述了发生在杨树上的主要种类蒙古象甲、黑绒金龟、白杨透翅蛾、杨干象、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杨树溃疡病、杨树腐烂病、杨树黑斑病的形态识别、危害部位和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在阿伦河上中游典型地段之甘南县山湾村按生态经济学原理构建一个村级规模的流域治理开发模式:人工建造植被67.3hm2,封育天然灌丛60hm2;建造防洪大堤7000延长米,丁坝一座2200延长米,疏通淤积河道5000延长米,并对其将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景观效益,对嫩江中上游流域各支流的治理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祖建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2):113-115,122
提出了竹木家具的概念,并分析我国今后家具发展趋势和制约我国家具发展的原因,阐述了竹木家具的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兰州市园林绿化用土紧缺,绿地土壤存在密实度高、有机质含量低、污染严重、土源短缺、养护管理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必须提高土壤改良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兰州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桉树病虫草害主要种类与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伴随着大面积桉树纯林的营造,物种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使得桉树病虫草害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为了摸清桉树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技术,作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了危害的原因,提出了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