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对免疫抑制鸡某些细胞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60只AA雏鸡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5只。A组只喂中药;B组在使用中药的同时每天使用氢化可的松;C组只使用氢化可的松;D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氢化可的松可使鸡血液白细胞,淋巴细胞总数,而中药可使此抑制作用逆转。  相似文献   

2.
中药对免疫抑制鸡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只AA雏鸡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5只,A组只应用中药,B组在应用中药的同时,使用氢化可的松,C组只使用氢化可的松,D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氢化可的松可使鸡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水平下降,而中药可使此抑制作用逆转。  相似文献   

3.
将每组8只1日龄白洛克鸡的几个组,分别以新城疫病毒(NDV0B-1和VG/GGA珠点眼免疫;部分鸡到17日龄时进行二免。对免疫过1次或2次的8组鸡,到30日龄时以速发型嗜内脏型新城疫强毒(vvNDV)Calif-1083株进行肌注或点眼攻毒。一组未免疫的对照组进行点眼攻毒。攻毒结果:8只未免疫的对照鸡全死亡;经B-1株免疫的16只鸡中有2只死亡;而经VA/GGA株免疫的16只鸡中却无一死亡。攻毒前  相似文献   

4.
中药对人工感染IBDV鸡产生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20只非免疫鸡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44只。A组给中药2次,B组5次,C、D、E组不给中药。于14日龄对A,B,C组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于21日龄对A,B,C,D组接种新城疫(ND)Ⅱ系疫苗,于46日龄每组随机抽取15只鸡均攻ND强毒。结果表明:攻IBDV后一周,C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新城疫Ⅱ系苗免疫后,B组鸡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效  相似文献   

5.
用四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肉雏鸡和蛋雏鸡:A,分别于3、10、21日龄用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B,于14、28日龄用IBD弱毒苗饮水;C,于3日龄弱毒苗饮水、10日龄用油乳剂组织灭活苗皮下接种;D,10日龄用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接种。试验表明,C、D两种免疫程序效果极佳,免疫鸡于21日龄时就能检测出AGP抗体,以后抗体上升较快,60日龄时达高峰,其AGP效价最高达1∶28.43、RPHI达1∶216.43,蛋鸡至120日龄时,血清中仍可维持较高水平抗体,攻毒结果表明,各个日龄试验鸡对IBD野毒攻击均具有100%的保护率。而A、B两种免疫程序效果不佳,只能产生低水平抗体,各个日龄试验鸡对野毒攻击均未获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6.
60只未免疫的伊莎褐雄鸡雏分成4组,于24日龄开始用试管法以50%溶血度为标准样检测补体。31日时A,B,C三组分别皮下注射司盘-80+白油,氢氧化铝胶和BCG,D组对照;46日龄时再次注射。从31日龄至56日龄每隔5天检测一次。结果表明,佐剂使鸡的补体水平普遍升高。于每次注射后第5天达到高峰,第10天左右接近正常。其中BCG影响现大,并于51日龄时天对照组异显著(0.01<P<0.05).  相似文献   

7.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血浆cAMP、cGMP和IL-2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示免疫攻毒鸡(A组)、免疫攻毒鸡(B组)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在IBDV攻毒前1天血浆CAMP和CGMP水平B组明显高于A和C组,CAMP/CGMP幽会同样是B组高于或明显高于A和C组,IL-2水平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攻毒后的头5天内,B和C组CAMP明显升高,而A组  相似文献   

8.
抗应激药物对热应激肉鸡免疫器官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乐萃  张刚 《中国家禽》1998,20(8):11-13
200只14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随机等分为四组,A、B两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225%的抗应激Ⅰ号和抗应激Ⅱ号,C组为热应激对照组,D组为常温对照组。A、B、C三组鸡舍温度为28,32~36℃,49日龄时称重、杀死、取材作石蜡切片,观察免疫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C组体重明显低于A、B、D组,A、B组鸡体重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热应激对各免疫器官有明显的损伤性和免疫抑制样变化,而抗应激药物对免疫器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从组织学角度看,抗应激药物可明显地对抗热应激所造成的免疫抑制,使免疫器官组织学结构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雏鸡在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陈龙 《畜牧兽医学报》1998,29(3):280-284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从以IBDV攻毒前1天到攻毒后头5天内,未免疫攻毒鸡(A组)和免疫攻毒鸡(B组)RBC-CR1花环率降低或显著降低,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没有类似变化,高于B组,明显高于A组,以后A和B组逐渐回升到攻毒前水平。A和B组RBC-IC花环率在IBDV攻毒后第5天明显降低,均显著低于C组水平,以后A组仍处于较低水平上变动,B组即逐渐回升,三组比较,A组仍低于C组,同时也低于B组。  相似文献   

10.
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时血细胞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感染IBDV免疫和未免疫30~59日龄AA雏鸡的外周血细胞动态变化。结果表明:IBDV对红细胞数(RBC)影响各组差异不显著,均随日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从以IBDV攻毒前1d到攻毒后的头5d,3组鸡的白细胞数(WBC)均呈上升趋势,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随后下降,而未免疫攻毒鸡(A组)和免疫攻毒鸡(B组)则持续上升至攻毒后第7d,然后下降;A组在IBDV攻毒后,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的单核细胞和异嗜性粒细胞急剧增加,淋巴细胞第1d虽有减少但随后上升,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第7d出现峰值,以后下降。方差分析显示,A组WBC和DC均高于或显著高于B组和C组,B、C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鸡结膜结合淋巴组织(CALT)对新城疫疫苗点眼免疫应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80只1日龄公雏平均分成A、B、C三组。A组于1日龄手术切除下眼睑结膜。A、B两组于10日龄和20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NDⅡ)弱毒疫苗点眼首免和二免,C组为对照组。定期收集泪液、血清、CALT和哈德氏腺,比较观察其抗体HI效价消长规律与免疫组织细胞变化特点。结果,C组非免鸡泪液HI效价比血清HI效价稍低,10至34日龄均呈直线下降,34至48日龄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上(1.2 ̄2Log2)。B组点眼  相似文献   

12.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MSBI-TK5803毒株感染的MDCC-MSB;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CIA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应用该IIFA方法对人工感染的SPF鸡进行了检测15只1日龄SPF鸡在接种后第7、1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21天时2只鸡呈弱阳性反应,28天时均呈弱阳性反应,21天时2只鸡呈弱阳性反应,28天时均呈弱阳性反应,35天时呈明显阳性反应;14只40日龄SP  相似文献   

13.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不同疫苗(A组:IBDB87株疫苗常规免疫;B组:IBD组织灭活苗;C组:IBD双价苗;D组:IBD三价油苗;E组:IBD中间型毒株疫苗;F组:非免疫对照)免疫鸡群,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各免疫组的免疫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以B组免疫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E组免疫效果较好,但法氏囊损害严重;C、D两组免疫效果相近,C组成本低,D组抗体持续时间较长;A组的免疫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中药对蛋雏鸡感染IBDV后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只30日龄健康海兰蛋雏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只。A组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药,接种IBDV;B组饲料中添加中药,接种IBDV;C组不添加中药,接种IBDV;D组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在接种后7d剖检、取材作石蜡切片,观察鸡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传染性IBD野毒可使鸡免疫器官发育不良,主要导致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生成,导致免疫抑制;中药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活性细胞生成,提高免疫活性,调节免疫抑制,使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保持或恢复正常水平;复方中药抗IBDV感染的效果优于中药。  相似文献   

15.
用四种不同免疫程序免疫肉雏鸡和蛋雏鸡A,分别于3、10、21日龄用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B,于14、28日龄用IBD弱毒苗饮水C于3日龄弱毒苗饮水,10日龄用没乳剂组织灭活苗下接种D10日龄用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接种,试验表明,C、D两种免疫程序效果极佳,免疫鸡地21日龄地就能检测出AGP抗体,以后抗体上升较快,60日龄时达高峰,其AGP效价最高达1:2^8.43,RPHI达1:2^16.43,蛋鸡至  相似文献   

16.
用同胚培养的含NDV、IBV胚液制备的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经免疫效力试验表明,用50倍稀释的鸡二联灭活苗,0.5ml/只剂量免疫18日龄鸡,4周后试验免疫鸡分别进行NDV、IBV强毒攻击,攻毒保护率在50%以上,证明0.5ml剂量含有50个半数保护量(50个PD50),NDHI抗体≥1:16,IBVN抗体≥1:8便可保护。三批疫苗免疫18日龄鸡,0.5ml/只组免疫鸡体现人有效抗体可维持16周以上,  相似文献   

17.
无IBDV母源抗体的健康滨白1日龄公雏接种IBDV,同时设健康对照鸡。接种鸡及对照鸡均分成两组。接种鸡中的一组在14日龄时经点眼,滴鼻免疫接种LaSota苗,对照鸡的一组也同样免疫,称为感染一次免疫鸡和对照一次免疫鸡;感染鸡的另一组在首次免疫(14日龄)后2周(28日龄)进行ND二次免疫,对照鸡的另一组也进行同样处理,称为感染二次免疫鸡和对照二次免疫鸡。在免疫后不同时期检测各组鸡氏囊,胸腺,脾脏,  相似文献   

18.
切除胸腺的2日龄雏鸡,接种抗鸡T细胞表面分子CD4的单克隆抗体,于12日龄时以LaSota疫苗免疫。然后,在不同的日龄分别用FACS,MTT及间接ELISA测定脾脏和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脾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病毒特异的血清IgG抗体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西咪替丁对鸡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系统观察了西咪替丁对离体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及CoaA诱导细胞(CIC)活性的作用;西咪替丁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鸡PBL的增殖;低浓度与ConA对促进鸡PBL增殖无协同作用,但高浓度与ConA呈现协同途径地LPS激活鸡PBL具有明显促增殖作用;逆转磷酸组胺对ConA激活鸡PBL增殖的抑制作用;损坏抗肾上腺素对ConA激活鸡PBL增殖的抑制作用,可拮抗氢化可的松对LPS激活鸡PBL增  相似文献   

20.
雏鸡在感染IBDV后血浆cAMP、cGMP和IL-2水平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血浆cAMP、cGMP和IL2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未免疫攻毒鸡(A组)、免疫攻毒鸡(B组)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在IBDV攻毒前1天血浆cAMP和cGMP水平B组明显高于A和C组,cAMP/cGMP比值同样是B组高于或明显高于A和C组,IL2水平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攻毒后的头5天内,B和C组cAMP明显升高,而A组没有类似的变化,第5天明显低于B和C组,以后B和C组仍高于或显著高于攻毒前和同期A组水平。在攻毒后A和B组cGMP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第7天明显高于攻毒前水平并高于C组,以后A、B、C三组均下降,但A组比B和C组下降更快。在攻毒后28天内,A组cAMP/cGMP比值无明显变化,B组波动上升,C组处于高水平上,B和C组均高于或明显高于A组。血浆IL2水平A和B组在IBDV攻毒后的头7天内呈逐渐下降趋势,但A组下降的更剧烈,C组无明显差异性变化,三组相比,B和C组均高于或明显高于A组,以后A和B组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