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肌内脂肪直接影响猪肉的风味,肌内脂肪含量过低造成猪肉风味变差。肌内脂肪含量性状与瘦肉率性状之间呈负相关,单靠遗传育种同时解决猪的瘦肉率和肌内脂肪含量问题已经遇到瓶颈。本文主要综述hedgehog信号途径在胚胎发育期如何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在提高猪的瘦肉率的同时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为我国瘦肉型猪的培育和猪肉品质调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肌内脂肪富含磷脂,与猪肉的风味、嫩度和多汁性等感官特性直接相关。猪肉品质下降与肌内脂肪含量的下降密切相关,日粮调控是提高肌内脂肪含量的有效方法。降低猪日粮的蛋白质或赖氨酸水平,提高能量浓度有助于提高肌内脂肪的沉积;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也可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添加甜菜碱、硒或VE等都可不同程度提高肌内脂肪,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3.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与肉品的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该文首先介绍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其次,再从基因水平阐述各种基因对肌内脂肪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获得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猪肉品质与安全是目前我国养猪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猪肉品质主要受肌内脂肪含量、肌纤维数量和肌纤维直径及肌纤维类型等因素影响,其中,肌内脂肪含量与猪肉的感官品质和食用品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肉的风味、多汁性、嫩度、色泽。低含量的肌内脂肪严重影响了肉的风味和口感,且往往与猪的PSE(Pale,Soft,Exudative)肉发生率相关。一般认为猪  相似文献   

5.
朱婷  金娉  申远航  周琳 《猪业科学》2022,39(1):78-81
脂肪作为神经、皮肤、血液和肌肉等组织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于猪只全身,可分为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肌内脂肪3部分.脂肪酸是脂肪的基本单位,在猪只生长发育过程中、猪肉肉质风味、饲料营养组成及猪产品加工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第一,猪肉中肌内脂肪的组成、含量和沉积是影响猪肉品质和加工风味的重要因素.第二,皮下脂肪可以防止过多热...  相似文献   

6.
猪肌内脂肪代谢与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肉是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的主要肉类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研究表明:肌内脂肪含量与肉品质密切相关。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嫩度、大理石纹、风味和多汁性上。  相似文献   

7.
猪的肌内脂肪生成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内脂肪含量是猪肉食用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尤其对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肌内脂肪的生成主要受到营养和基因的调控。文中就猪的肌内脂肪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猪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综述了猪肌内脂肪的形成以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猪肌内脂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猪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综述了猪肌内脂肪的形成以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营养调控猪肌内脂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是指蓄积于肌外膜、肌束膜以及肌内膜上的脂肪。肌内脂肪含量与猪肉的食用品质密切相关,可影响猪肉的嫩度、风味、肉色、系水力及大理石纹评分,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通常,猪肌肉含脂量控制在2.0%~3.5%范围比较理想,含量适中且分布均匀的大理石纹能使肉品味美多汁、  相似文献   

11.
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猪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方面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猪肌内脂肪沉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练  骆璐  董春霞 《中国猪业》2014,9(11):36-39
猪肌内脂肪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猪肉的嫩度、多汁性和风味,本文在简述猪肌内脂肪含量测定技术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和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基因(ADD1)等肌内脂肪沉积主要候选基因以及micro RNAs对猪肌内脂肪沉积和代谢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利用基因调控改善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在测定影响猪肉质风味的各种非挥发性滋味(肌内脂肪、硫胺素、脂肪酸和氨基酸)和挥发性香味(醛类、酮类和呋喃类)物质的基础上,对这些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定,筛选出用肌内脂肪含量、油酸+亚油酸总量和谷氨酸+天冬氨酸总量作为评价影响猪肉风味的滋味物质指标,己醛+壬醛总量作为评价香味物质的指标.研究首次提出了猪风味物质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槐猪肉以骨细、肉嫩、肌内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肉质风味独特著称.通过试验对比分析,饲养模式的不同(如生喂与熟喂)、饲养时间长短均会对槐猪肉质风味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了感观评价技术,设计了一种猪肉品鉴方法,对正在自主培育中的汶鑫黑猪猪肉进行了肉质品鉴研究.结果显示,汶鑫黑猪肉肌内脂肪、 风味和咀嚼感觉上优于优质商品猪肉,感官评价猪肉品质能有效辅助汶鑫黑猪品种选育工作和提高猪肉品牌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6.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与猪肌肉嫩度、风味等食用品质密切相关,猪肉的风味和多汁性随着肌内脂肪含量的增加而持续改善。然而,在现阶段育种工作中,测定猪的IMF含量需要对猪进行屠宰,因此如何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猪IMF含量进行活体测量进而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来改进IMF含量,是分子育种领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FABP家族与肌内脂肪相关的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单纯要求瘦肉含量而越来越看重肉的品质.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的含量影响着肉质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Patrici等[1,2]对丹麦商品猪的肉质研究发现,肉的风味多汁性随肌内脂肪含量的增加而持续改善,提高肌内脂肪的含量会有肉质嫩度和多汁性的改进,所以提高猪肉肌内脂肪的含量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但是由于IMF含量在活体中的测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利用DNA标记辅助选择(MAS)即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去寻找控制IMF的基因并对其进行选育来提高IMF含量,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18.
猪肌内脂肪沉积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付敏 《猪业科学》2014,(3):114-1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逐渐从对量的要求转变为对质的要求。很多研究者在致力于提高瘦肉率和生产性能,但却导致了猪肉肌内脂肪(IMF)含量大大降低,影响了猪肉品质。在不影响生产性能和增加背脂的前提下提高肌内脂肪,是改善肉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营养调控肌内脂肪,时间短,效果明显,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营养物质对肌内脂肪含量的调控,为读者提供如何在保证瘦肉率的前提下提高猪肉肌内脂肪含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田青  张民  杨振燕  刘跃先 《猪业科学》2023,40(4):118-121
<正>当前,无肉不欢的消费者们对猪肉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高瘦肉率,而是趋向于多元化和精细化,对肉质的口感、嫩度、营养价值和绿色无害等的要求愈加严格。研究发现,肌内脂肪的含量(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IMF)直接影响着猪肉的风味、嫩度、多汁性、系水力等,实际生产中被称为大理石花纹。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20.
猪肉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状,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会给予不同的定义,但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食用体验,即肉品的柔嫩、多汁且有较佳的风味。猪肉的肌内脂肪量(intramuscular fat,IMF)属于高度遗传,是猪肉好吃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各国消费者对健康的要求、烹调的方式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对肌内脂肪量的要求不同,亚洲的消费者一般对含丰富大理石纹猪肉较偏爱。应用超音波仪器搭配影像分析软件活体估测猪只IMF,可调控猪只适当含量的IMF,在瘦肉率不下降与背脂厚度不提升的情况下,在维持高瘦肉率猪群选育时,以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是遗传改进猪肉质量性状的育种策略。本文讨论猪肉质量性状的重要性与现代化猪只育种策略,旨在发展属于亚洲消费者喜爱的猪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