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对F1代和F2代两种含不同野猪血统的长白山特种野猪生长及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饲养管理水平相似的情况下,野猪血统所占比例越高,特种野猪生长速度相对越慢。长白山特种野猪的屠宰率较高,可达到69%~74%,瘦肉率可达到47%~55%,高于我国一般地方的猪种。长白山特种野猪既可进一步纯化基因作为种用,也可育肥作为商品猪。  相似文献   

2.
由于野家杂交猪具有野味、保健、经济效益高三大优势,其养殖在这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野家杂交猪多是选用雄性野猪与家猪的F1代和F1代再进行回交、横交和再杂交的后代,是具有一定野猪血统和野猪特征的商品猪,有些研究者和养殖者称为"特种野猪",其产业化在国内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1概述特种野猪是选用优良山林雄性野猪与优良瘦肉型家猪进行杂交后,经人工选育后的野猪新品种,其基因稳定,后代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特种野猪集有猪、野猪之长,显示出很好的杂交优势,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肉质鲜美、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势,又攻克了野猪季节性发情,产仔少和不易饲养等特点。特种野猪销售市场异常好,将成为整个特种养殖业最热门的项目,大有独霸市场之势,国家科技部已把它列为星火计划推广项目,农业部有关人员指出,特种野猪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发展野猪养殖商机无限。2食用价值特种野猪肉鲜嫩香醇,野…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胴体品质,试验通过对F2代海南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和胴体品质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2代海南特种野猪体型较小,初生重和断奶重较低,生长速度较缓慢;F2代海南特种野猪胴体重为25.19 kg,屠宰率为73.56%,背膘厚为2.46 mm,眼肌面积为37.47 cm2,后腿比例为14.93%,瘦肉率为52.38%,骨率为28.66%;屠宰率与宰前活重、眼肌面积、瘦肉率、后腿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胴体重、皮脂率、背膘厚、板油比例、骨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瘦肉率与皮脂率、骨率、胴体重、背膘厚、板油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屠宰率、宰前活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海南特种野猪体型小,生长缓慢,但屠宰率和瘦肉率均较高,胴体品质呈现中国优质猪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1特种野猪的特点特种野猪是选用优良山林雄性野猪与优良瘦肉型家猪进行杂交后,经人工选育形成的野猪新品种。特种野猪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作种繁殖。幼猪头部呈棕黑色,耳朵小,嘴巴长,体两侧各有数条黄棕色条纹(该条纹3~4个月后渐褪,变成黄褐色),故取名为特种野  相似文献   

6.
特种野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特种野猪的特点 特种野猪是选用优良山林雄性野猪与优良瘦肉型家猪进行杂交后,经人工选育形成的野猪新品种.特种野猪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作种繁殖.幼猪头部呈棕黑色,耳朵小,嘴巴长,体两侧各有数条黄棕色条纹(该条纹3~4个月后渐褪,变成黄褐色),故取名为特种野猪.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4,(6):145-146
<正>野猪F1代是采用杜洛克母猪与从吉林长白山地区引进的野山林公猪杂交所产的后代,含野猪血统50%。F1代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易饲养,F1代野猪瘦肉率高达86%,其肉质鲜嫩香醇、野味浓郁,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富含氨基酸、各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滋补保健肉类。F1代野猪养殖被人们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养殖产业,被列入  相似文献   

8.
特种野猪是由优良雄性野猪与优良瘦肉型猪或地方良种猪杂交而成的杂交野猪品种,兼具家猪和野猪的部分特性,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和较高的市场价值。主要对特种野猪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等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以期对特种野猪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野猪品种。公母猪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特种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的优点,又克服了野生母猪仅在春季发情和人工圈养下难以发情等缺点,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特种野猪是选用长白山区优良雄性野猪做父本,我省的松辽黑猪做母本通过杂交而形成的_个新的瘦肉型猪种。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属特种“野猪”的一种。特种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的优点,又克服了野生母野猪仅在春季发情和人工圈养下不易成活和难以发情等缺点,使之能正常饲养繁殖。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利用PCR和PCR-RFLPs等技术检测了特种野猪72个样品的繁殖(ESR和FSHβ)性状的主要功能基因的多态性分布,ESR基因运用PCR-RFLPs法研究它们的遗传变异,FSHβ基因直接采用PCR进行检测,检测这两种基因不同基因型在特种野猪群体中的分布频率。并对其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合特种野猪的繁殖性能记录,建立合理统计分析模型,旨在研究ESR和FSHβ这两种基因对特种野猪产仔数性状的影响,从基因角度寻找特种野母猪繁殖力低的原因,寻找其解决办法,利用分子遗传标记手段提高特种野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FSHβ基因和ESR基因可以作为控制猪高繁殖率的候选基因。注意提高ESR基因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将能显著提高猪群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2.
"特种野猪"是以纯种野猪为父本,以家猪为母本进行杂交,经过多次选育、驯化,最终进成基因较稳定的野猪,公猪和母猪均可长期做种猪繁殖。其不同于家猪,外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特种野猪"既保持了纯野猪肉质鲜嫩,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优势,又具有家猪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野猪资源的利用现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从野猪、特种野猪及其产品加工利用几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并具体阐述了利用野猪的繁殖特性  相似文献   

14.
“特种野猪”是以野猪为父本,以家猪为母本进行级进杂交,然后进行回交和横交固定,得到的既具有野猪血统又有当地家猪血统的品种野猪.然后定向培育,提纯复壮,稳定遗传性能,培育出特种野猪的新品种,公猪和母猪均可长期作种猪繁殖.其不同于家猪,外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特种野猪”既保持了纯野猪抗病力强、瘦肉率高、适应性广的优势,又具有比纯种野猪生长周期短,饲料利用率高、去除了野猪草腥味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猎奇、尝鲜、品绿”成为新的畜产品消费时尚,因此,特种野猪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养殖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5.
青州市长白山野猪驯养繁殖基地位于山东省青州市高柳镇河北杨村,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家集特种野猪繁育、肉类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规模化大型野味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基地专门从事长白山纯种野猪繁殖、饲养,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大庆市最近成功驯养出150头特种野猪。 这批特种野猪是以长白山纯种驯化野猪为父本,经过三代杂交培育,用玉米、小鱼、鸡蛋等饲料饲养而成,不食用普通家猪的饲料。 长白山野猪是我国东北大森林中稀有的业生动  相似文献   

17.
特种野猪是以纯种野山猪为父本、瘦肉型猪为母本进行杂交,经过多次选育、驯化的一种野猪,称特种野猪。这种特种野猪,既保持了野山猪瘦肉率高、肉质鲜嫩、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优势,又保持了瘦肉型猪瘦肉率高、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繁殖力强、性情温驯、好饲养的特点,并克服了野山猪体形小、生长慢、季节性繁殖、产仔少的缺陷。所以,特种野猪养殖,已成为养殖业中的热门选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特种野猪的优点和生猪市场的现状,分析了特种野猪养殖的市场及效益。实践证明,发展野猪养殖已经成为畜牧业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项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特种野猪引种适应性能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猪肉占人们常用动物性食品的 70 %以上 ,尤以瘦肉最受欢迎。特种野猪是指野猪和家猪杂交产生的后代 ,其瘦肉率高 ,有一定野味 ,受到市场欢迎。 1997年 3月吴江市第一种畜场先后从浙江象山 2次引进特种野猪 8头 ,其中母猪 6头 ,公猪 2头。对野猪的生活习性、饲养管理、繁殖性能等适应性能进行了观察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生态习性本场所引进的特种野猪采用圈养的方式。种猪栏采用单列式 ,内圈面积 5m2 ,墙高 1 6m ,外设运动场 5m2 ,墙高0 8m ,这样运动场既通风又…  相似文献   

20.
特种野猪具有瘦肉率高,肉质鲜嫩甜味,营养丰富等特点、且饲养粗放,性情温顺,经济效益极其可观.特种野猪具有野味、保健、出口三大优势,饲养野猪是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好项目.现将特种野猪配种、接产、提纯复壮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