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苦参生物碱提取物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采用浓度系列稀释法,应用苦参生物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苦参生物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0,3.13,1.56,0.78 mg/m 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6.25,1.56,1.56 mg/m L。说明苦参生物碱提取物对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的4种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菌和杀菌效果,为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有效成分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568-1571
从陕西宝鸡某奶牛场患乳房炎的奶牛中采取奶样46份,用于分离与鉴定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引起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致病性大肠杆菌;苦豆草提取物对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2.340、0.585、2.340、4.687mg/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均为9.375mg/L。结果表明:苦豆草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阿莫西林与硫酸黏菌素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本试验选择139株奶牛乳房炎临床分离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阿莫西林、硫酸黏菌素单用及其联合用药对以上3种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MIC范围分别为:2.0~512.0μg/m L、0.125~128.0μg/m L和0.125~1.0μg/m L;硫酸黏菌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MIC范围分别为0.5~8.0μg/m L、32.0~128.0μg/m L和64.0~1 024.0μg/m L。二者联用后,对20株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FIC平均值分别为0.91、0.85、1.25,对所有菌株的FIC平均值为0.93。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对链球菌高度敏感;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适度敏感;硫酸黏菌素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大肠杆菌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敏感性较低。阿莫西林与硫酸黏菌素联用后,对3种受试菌主要呈现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抗菌活性较强的中药。方法:选取治疗乳房炎常用的中药20味进行超声提取,用微量肉汤法对6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筛选试验。结果:当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9213的最小抑菌浓度都在要求抑菌范围内,说明菌数符合要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甘草、黄连、大黄、黄芩、连翘、地肤子、远志、知母和丹参;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黄连、黄芩和连翘;对无乳链球菌和副乳房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黄连、甘草和知母;对停乳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甘草、黄连、知母、地肤子、远志和大黄;对肺炎克雷伯菌,20味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均大于50 mg/mL。结论:不同中药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不同,其中黄连、甘草、黄芩、大黄、知母、连翘、丹参等对奶牛乳房炎6种病原菌抗菌活性均较强,且抗菌活性强的中药大多为清热解毒类。  相似文献   

5.
选取蒲公英、黄芪等24味中药及组成的两个复方制剂进行浸液制备。分别利用单味中药和两个复方制剂对致奶牛乳房炎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各种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蒲公英、复方制剂一、复方制剂二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具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以聚维酮碘为主要成分的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试验提供科学依据,以纯水浸泡、加热制成PVA胶浆液为成膜基质,将经纯水预处理的PVP-I加入其中,随后加入一定比例甘油作为增塑剂,充分融合后制成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采用10倍稀释法进行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停乳链球菌4种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杀菌浓度试验,试验同时设青霉素和头孢噻呋的抗生素对照。结果表明,乳头药浴涂膜剂4种致病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和杀菌作用,其抑杀菌浓度低于头孢噻呋和青霉素。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以用其作为奶牛乳头药浴药物替代临床常用抗生素预防。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10倍稀释法进行了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临床分离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停乳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测定。结果显示,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四种致病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和杀菌作用,其抑杀菌浓度低于头孢噻呋和青霉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天然化合物肉桂醛作为防治奶牛乳房炎药物的安全性,试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肉桂醛抑制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评价肉桂醛的安全性;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了解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在适当浓度下肉桂醛对奶牛乳房炎体外主要致病菌有抑菌和杀菌能力;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肉桂醛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2.03 mg/kg(95%的置信范围为1.95~2.11 mg/kg),属无毒药物;抗炎试验结果表明肉桂醛对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肉桂醛不会刺激皮肤,对皮肤是安全的。说明肉桂醛具有抑菌和抗炎作用,属于无毒、无刺激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研究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试验选取金银花等10 味中草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中草药对主要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15.63 mg/mL;板蓝根、蒲公英和黄芩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MIC为62.5 mg/mL;紫花丁对无乳链球菌抑菌效果最好,MIC为15.63 mg/mL。结论 试验为临床研制乳房炎中草药制剂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苦豆子生物碱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研究苦豆子生物碱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三种奶牛乳腺炎病原菌,采用苦豆子总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定碱、槐定碱等4种苦豆子生物碱进行药物敏感度试验,以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与槐定碱对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三种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均有相似的抑菌活性,其中最为敏感的为无乳链球菌,MIC为3.125 ~ 6.25 mg/mL,其次为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6.25 ~ 12.5 mg/mL.氧化苦参碱与氧化槐定碱表现较弱的抑菌活性.研究为苦豆子生物碱用于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选用紫锥菊、金银花、连翘、紫苏、杜仲叶、黄芪、甘草7 味中药,分别采用75%乙醇回流法提取2 次,浓缩至每毫升含1 g生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奶牛乳房炎的3 种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抑菌结果显示:以金银花和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强,MIC值均为15.63 mg/mL,MBC值均为31.25 mg/mL;紫锥菊对大肠杆菌的效果最强,MIC值为15.63 mg/mL,MBC值为31.25 mg/mL;金银花和连翘对无乳链球菌抑菌效果最强,MIC值均为31.25 mg/mL,MBC值均为62.50 mg/mL。结果表明:所选中药金银花和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紫锥菊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金银花和连翘对无乳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恩诺沙星和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在4种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无乳链球菌、化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联合药敏试验中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和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对各菌的MIC为8~64μg/mL,二者联合后的FIC指数范围为0.5~1,二者联合用药时为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两种蒙药复方进行乙醇回流提取,然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层浸膏、乙酸乙酯层浸膏、正丁醇层浸膏和水母液浸膏,并分别对各种提取物进行奶牛乳腺炎两种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和体内抗菌作用,用牛津杯法测定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在体外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又以两种致病菌的混合菌感染小鼠,灌服蒙药复方提取物以测定其体内抗菌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蒙药复方的体外抑菌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层浸膏和正丁醇层浸膏内,抑菌环直径均大于16.88 mm,最大达到21.61 mm;对两种致病菌的MIC和MBC最低可达到0.031 5 g/mL和0.062 5 g/mL;两种蒙药复方提取物的体内抗菌成分重要集中在石油醚层浸膏和水母液浸膏内,对小鼠死亡保护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可达87.5%。  相似文献   

14.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检测与小白鼠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2个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患牛为试验对象,共分离鉴定出21种91株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28株(30.78%),链球菌21株(23.07%),杆菌25株(27.48%),其他细菌17株(18.67%)。对主要病原菌通过动物试验确定致病力较强的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同时对17大类主要病原菌共3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隐性乳房炎中应用较多的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对常见致病菌几乎无效,而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则显示出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 ATCC 43889)、福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 CMCC 51334)3株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用于测定L-乳酸、D-乳酸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比较L-乳酸、D-乳酸对3株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效果差异.结果表明:L-乳酸、D-乳酸对3株食源性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MIC0.1 mg/mL、MBC 3.2 mg/mL,大肠杆菌MIC 0.1 mg/mL、MBC 1.6 mg/mL,福氏志贺菌MIC 0.1 mg/mL、MBC3.2mg/mL.在所选3株指示菌浓度105~106 CFU/mL、乳酸0.2 mg/mL质量浓度下,L-乳酸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D-乳酸.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硒化铜粉体作为抗菌剂,选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试验菌种,采用抑菌圈法、最低抑菌浓度法、最低杀菌浓度法对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抑菌圈试验结果表明,硒化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最低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硒化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30 mg/L。最低杀菌浓度结果表明,硒化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220,180 mg/L,当达到该浓度时灭菌率均可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常用6味中草药煎剂及中药复方制剂,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对所分离的3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62.5 g/L.野菊花、连翘、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分别为15.7、31.3和31.3 g/L.金银花、连翘对无乳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15.7和31.3 g/L.而复方中金银花+野菊花+连翘相对其它4个组方对3种致病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火绒草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了火绒草水煎液、水提醇沉液、醇提物、醇提石油醚部分、醇提乙酸乙酯部分、醇提正丁醇部分、醇提水溶部分等7种提取物时大肠杆菌C83882、大肠杆菌C83803、大肠杆菌C83814、沙门氏菌C79-20、金黄色葡萄球菌Newbould S-305、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等6株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1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火绒草醇提物及其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时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1C为0.14mg/ml生药浓度,MBC为0.27mg/ml生药浓度,而其它部分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火绒草醇提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时3株大肠杆菌和1株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为2.70mg/ml生药浓度,MBC为2.70mg/ml生药浓度.显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头孢喹诺对临床分离菌株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评价头孢喹诺对上海市养殖场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作用,为头孢喹诺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从上海市养殖场分离并鉴定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各若干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头孢喹诺对各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推算MIC50和MIC90,并绘制头孢喹诺对这4种细菌的杀菌动力学曲线。头孢喹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MIC50分别为0.063、0.063、0.032、0.125 μg/mL,MIC90分别为0.125、0.125、0.125、0.25 μg/mL;在很小的浓度变化范围内头孢喹诺能够快速抑菌,在抑菌浓度为1倍或2倍MIC时,24 h内能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链球菌、沙门氏菌。头孢喹诺对上述几种临床分离细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