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亓瑶  贾柳硕  张勇 《养猪》2013,(6):53-56
詹纳斯激酶/信号转导蛋白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级联反应已被确定为肌肉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激活后影响骨骼肌成肌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这条通路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即詹纳斯激酶(JAK)、信号转导蛋白转录激活因子(STAT)及詹纳斯激酶受体。文章对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基本途径及特点,以及它在动物骨骼肌修复生长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3.
Ⅰ型干扰素(IFNs),IFN-α/β诱导抗病毒应答,在天然免疫抗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抑制Ⅰ型干扰素的合成,但其是否抑制IFN的信号转导尚未明确。本研究结果发现PRRSV干扰IFN的信号转导通路。用PRRSV VR2385株感染MARC-145细胞,经IFN-α处理的感染细胞中,干扰素刺激基因ISG15和ISG56的转录、信号转导蛋白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2水平均显著低于未经过IFN-α处理过的对照感染细胞。在PRRSV感染的细胞中,IFN诱导的STAT1和STAT2磷酸化及其异源二聚体的形成都未受影响,但大部分的STAT1/STAT2/IRF9的三聚体仍存在于PRRSV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表明三聚体的核易位受到了阻碍。PRRSV VR2385感染的细胞中过度表达的NSP1β抑制了ISG15和ISG56的表达,并阻止STAT1的核转位,这些都表明NSP1β可能是抑制IFN信号转导的病毒蛋白。PRRSV感染的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也抑制INF-α刺激的ISG基因和STAT2蛋白的表达。相反,已获批上市的的低致病性疫苗株Ingelvac PRRSV MLA感染PAMs,不需要添加外源的IFN就能活化包括趋化因子和抗病毒细胞因子等IFN诱导基因的表达,且检测不出其对IFN的信号转导产生影响。这些发现都说明PRRSV通过阻碍ISGF3的核转位阻止Ⅰ型干扰素的活化和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4.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BAR1)与胆汁酸(BAs)及其衍生物结合后,激活下游通路传导,调控动物的多种代谢过程。GPBAR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动物体炎症反应。因此,本文重点阐述GPBAR1对动物炎症通路的调控进展,为BAs及其衍生物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潜在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8.
9.
郑溜丰  彭健 《动物营养学报》2013,(10):2212-2221
采食量是动物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基石,其受多种因素的共同调节。胃肠调节肽、肥胖信号分子(瘦素和胰岛素)及营养物质等外周调节因子在采食量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是采食量调节的关键。近年来对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采食量的分子机制认识越来越深入,已鉴定出一些关键信号转导通路及转录因子,其中哺乳动物下丘脑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一般性调控阻遏蛋白激酶2(GCN2)介导的一般性氨基酸应答通路及叉头转录因子1(FoxO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中枢的采食量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简要回顾采食量调节生理机制的基础上,主要对外周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采食量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定量检测猪Janus激酶(JAK)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 mRNA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猪JAK-1,JAK-2,STAT-1、STAT-2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序列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分别构建了各自的阳性重组质粒,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荧光定量PCR扩增均无非特异性产物的产生;检测下限均达1.0×101 copies/μ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该方法对猪细小病毒(PPV)感染ST细胞48 h后JAK-1、JAK-2、STAT-1和STAT-2 mRNA的转录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JAK-1和JAK-2转录水平显著上调,STAT-1和STAT-2转录水平呈现下调趋势,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适于猪细胞传导因子JAK和STAT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STAT1基因启动子区SNP及研究其对启动子功能元件的影响。选择品种差异较大的贵州荷斯坦奶牛和务川黑牛构建不同DNA池,直接测序筛选SNP位点。结果表明:STAT1基因5&;apos;调控区及第1外显子存在3个SNPs位点,分别为:T-537G、T-508A、C+10T。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得到STAT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NP位点导致1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消失,而产生10个新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CpG岛范围未受到突变位点影响,但STAT1基因RNA二级结构在突变后显著改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STAT1启动子功能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板芩桔甘合剂(BQJGHJ)对人工感染IBV-M41雏鸡生长性能与支气管中JAK、STAT1、IFN-αmRNA转录的影响,将120只雏鸡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BQJGHJ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饮水给药,连用5 d。造模第4天及停药后2 d,测雏鸡的体质量,计算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增重比。采用H.E染色观察雏鸡的组织学变化;RT-PCR法检测IBV-M41雏鸡支气管中JAK、STAT1、IFN-αmRNA转录情况。结果显示,停药后2 d模型组雏鸡的料重比增加,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BQJGHJ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雏鸡的料重比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模型组雏鸡支气管中JAK、STAT1、IFN-αmRNA的转录量降低,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BQJGHJ各剂量组雏鸡支气管中IFN-αmRNA转录量均升高,其中BQJGHJ高剂量组雏鸡支气管中JAK、STAT1、IFN-αmRNA转录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BQJGHJ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雏鸡支气管中JAK、STAT1、IFN-αmRNA转录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BQJGHJ高、中剂量组雏鸡支气管中JAK、STAT1、IFN-αmRNA转录量,与阳性药物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BQJGHJ能降低感染IBV-M41雏鸡的料重比,提高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支气管中JAK、STAT1、IFN-αmRNA转录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5,(10):1594-1599
通过LPS刺激鸡成纤维细胞系(DF-1),分别在0、2、4、6、8、12、18和24h等8个时间点采集细胞,提取总RNA,并设计相关引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LRC5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LRC5、NF-κB、MHC-I、IL-6、IL-18、STAT1、STAT3和TLR4)mRNA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LPS刺激后,NF-κB、MHC-I、IL-6、IL-18和STAT3的转录水平均呈现先显著下降(P0.05)后上升的趋势,NLRC5和TLR4先显著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STAT1的mRNA转录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研究表明LPS刺激能够引起鸡DF-1细胞产生免疫反应,鸡NLRC5对NF-κB的转录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5A)基因主要参与哺乳动物乳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对泌乳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方法]根据牛的STAT5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本文采用直接测序和PCR—RFLP技术首次研究了槟榔江水牛STAT5A基因多态性。[结果]共检测到38个SNP位点,其中4个SNP位于外显子,34个SNP位于内含子,4个外显子SNP没有导致氨基酸的变化,属于同义突变。内含子15中的一个C/T变异产生了一个MspI酶切位点,因此我们建立了PCR—RFLP检测标记。本研究计算了24个SNP位点在槟榔江水牛群体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结果显示21个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3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槟榔江水牛STAT5A基因存在高度多态性,可能与槟榔江水牛的遗传背景有关。SNP的发现及PCR—RFLP标记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STA5A基因变异与槟榔江水牛经济性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16.
17.
干扰素诱导抗病毒因子表达从而抑制病毒感染的能力依赖于细胞的抑制作用。RAS/MEK途径是细胞抑制作用的途径之一,因为在干扰素存在的情况下,Ras/MEK的激活使得病毒复制。本研究的机理如下:通过激活的Ras/激酶抑制干扰素效应发现,在Ras转化成NIH3T3(RasV12)细胞时,能诱导抗病毒蛋白的反应导致干扰素受损。抑制的Ras/MEK途径恢复了干扰素介导的诱导抗病毒基因,表明激活的Ras中断干扰素的上游抗病毒基因的转录通径。事实上,与矢量控制细胞相比,干扰素诱导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和2(STAT2)可抑制RasV12细胞。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鸡NLRC5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刺激后转录水平的变化,通过REV刺激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在刺激后7天采集细胞,提取总RNA,并设计相关引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LRC5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LRC5、MHC-I、IL-6、IL-18、STAT1、STAT3、NF-κB)m RNA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EV感染后MHC-I、IL-18、STAT1和STAT3的转录水平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显著(P0.05),NLRC5、IL-6和NF-κB转录水平低于未刺激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初步证实REV刺激能够引起CEF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且对NLRC5基因及其信号通路产生影响,REV可能通过抑制NLRC5基因表达来抑制机体先天性免疫。  相似文献   

19.
肠道是机体内外环境的交汇点,易遭受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刺激,导致上皮结构受损、功能紊乱和微生态失调,进而造成畜禽生长性能下降,经济效益降低。位于隐窝基底部的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ISCs)驱动的肠上皮细胞更新是维持上皮结构的动力所在,也是肠道损伤修复的必要途径。ISCs活性受微环境中各种分子信号的协同调控,而Janu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是多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共同途径。这些细胞因子可结合细胞膜上酪氨酸激酶相关受体,激活JAK,促进STAT磷酸化并入核,引起周期相关蛋白和抗凋亡蛋白等靶基因的转录,从而控制ISCs增殖、凋亡和分化命运,维持隐窝绒毛轴的有序结构。此外,ISCs周边的辅助型T细胞(Th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和干扰素(interferons,IFNs)与ISCs胞内的JAK/STAT信号通路串联,以实现肠细胞对损伤刺激做出快速应答,加速肠道干细胞分裂,促使肠上皮再生。作者重点阐述了JAK/STAT介导ISCs维持肠上皮结构与功能完整性以及Th细胞如何调节ISCs向功能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介绍了某些畜禽疾病发生时该信号通路的异常变化,并指出在下一步研究中可将肠道类器官等新兴研究模型纳入动物肠道发育和疾病诊断的研究和实践中。对JAK/STAT的精准调控,有望揭示隐窝-绒毛轴更新规律,为建立科学的营养调控技术方案、改善畜禽肠道及机体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京海黄鸡、AA鸡、尤溪麻鸡、边鸡等4个鸡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b(STAT5b)第7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7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京海黄鸡体重和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在STAT5b第7内含子区域检测到1处突变(8 066bp C→T)。在4个鸡品种中均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χ2检验结果表明,除京海黄鸡外其余3个品种群体在该座位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最小二乘分析表明,京海黄鸡3种基因型个体的出生重和开产日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