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淋巴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和意义已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运用细胞化学和免疫学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到淋巴细胞存在着多种酶类,更引起生物和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和兴趣。1975年Mueller J.首先提出在低温恒温切片上用显示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 N AE)方法,发现酯酶阳性的淋巴细胞与T 细胞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运用DNAStar生物软件及Garnier-Robson、Chou-Fasman等方法分析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标准毒株S1133重要结构蛋白σB和σC的二级结构及其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通过分析其亲水性、柔韧性、表面可及性和抗原指数等特性,对σB和σC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以Rothbard-Taylor和AMPHI方法预测σB和σC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显示,σB和σC蛋白形成α-螺旋结构的能力较差,但与σB蛋白相比,σC蛋白含有较多的β-折叠结构、转角及无规则卷曲等二级结构,因而σC蛋白二级结构较复杂。分析结果还表明σB和σC蛋白均含有潜在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尤其是σC蛋白具有较多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本试验为深入研究σB和σC蛋白的免疫学特性及研发ARV新型疫苗和药物靶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1975年Mueller首先提出酸性α—醋酸萘酯酶(Acid α—naphthyl acetta esterase,简称ANAE)能特异性标记T淋巴细胞,ANAE染色法用血涂片或组织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即可鉴别T和B淋巴细胞,操作比较简便,用血量少,重复性好,各种动物都可以用同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运用DNAStar生物软件及Garnier-Robson、Chou-Fasman等方法分析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标准毒株S1133重要结构蛋白σB和σC的二级结构及其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通过分析其亲水性、柔韧性、表面可及性和抗原指数等特性,对σB和σC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以Rothbard-Taylor和AMPHI方法预测σB和σC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显示,σB和σC蛋白形成α-螺旋结构的能力较差,但与σB蛋白相比,σC蛋白含有较多的β-折叠结构、转角及无规则卷曲等二级结构,因而σC蛋白二级结构较复杂。分析结果还表明σB和σC蛋白均含有潜在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尤其是σC蛋白具有较多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本试验为深入研究σB和σC蛋白的免疫学特性及研发ARV新型疫苗和药物靶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玫瑰花环试验对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检测机体循环中的T细胞和B细胞,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中都有一定意义。利用T细胞上的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和B细胞上的C_3受体,进E和EAC玫瑰花环可将T细胞和B细胞区分开来,并进行计数。关于淋巴细胞的玫瑰花环试验,在兽医学方面,在国内已有关于牛、猪的详细报道,但在禽类,还没有见到报道。因此,本文就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玫瑰花环试验的测定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立克氏病病毒类白细胞介素8(vIL-8)的生物趋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病毒源性趋化因子病毒类白细胞介素8(vIL-8)基因克隆入转移载体pFastBacI,然后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与Bacmid杆状病毒穿梭载体进行转座重组,通过重组子转染Sf9细胞得到含vIL-8的重组病毒rBacvIL-8。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雏鸡T、B淋巴细胞生物趋化分析结果表明,vIL-8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重组vIL-8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使鸡T、B细胞发生趋化作用,最高趋化指数分别为3.31&#177;0.50和4.02&#177;0.48,且是典型剂量依赖的钟形趋化性反应曲线;进一步分析发现vIL-8对B细胞趋化活性较对T细胞强?P&lt;0.05),提示vIL-8对靶细胞的趋化性与病毒感染过程相关,在早期溶B细胞感染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由各种淋巴器官和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细胞所组成,众多的免疫活性细胞中以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为主。在光学显微镜下,B、T淋巴细胞均为形态相同的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目前最常用的鉴定和计算外周血液和各种淋巴样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方法是通过鉴别其表面的受体来进行的。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 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能够吸附绵羊及豚鼠等动物红细胞受体的特征,可用绵羊等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相作用,使绵羊红细胞吸附在淋巴细胞周围,形成所谓的玫瑰花环,以此计算T淋巴细胞数,测定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并区别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8.
细胞的抗原表位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表位疫苗有望成为预防多种病原体感染的理想疫苗,因而被认为是将来疫苗的发展方向。抗原表位是研究抗原的免疫机制和表位疫苗的基础,近年来在表位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特别是抗原表位的研究方法。B细胞表位的研究方法已经不局限于通过交叠合成多肽进行研究,又诞生了噬菌体随机肽库以及表位预测等方法;在T细胞抗原表位的研究方面也有了相应的预测方法,尤其是将ELISPOT试验、体外抗原提呈试验等应用于T细胞表位活性的鉴定,极大的促进了T细胞表位的研究进展。文章全面系统地对B细胞表位与T细胞表位的研究方法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表位和表位疫苗的研究提供先进的多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ANAE标记T细胞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学研究证明,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T 细胞(Tc)和B 细胞(Bc)。Bc 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反应,而Tc 则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鉴别Tc、Bc常采用E一花环试验、免疫荧光、细胞电泳等方法。由于这些方法要求设备、技术较高,操作烦琐,重复性较差,因此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兴起一种新方法,即用α—醋酸萘酯酶(简称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使用 ty 联合玫瑰花环试验测定了8份健康青年公鸡与8份健康樱桃谷青年鸭的外周血 T、B 淋巴细胞.结果鸡的 T、B 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12±3.482和18.00±2.329,鸭的 T、B 细胞百分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查患犬瘟热病犬淋巴组织中T、B细胞变化的特点及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试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T细胞(用CD3和CD45RO检测T细胞)、B细胞(用IgG、IgM抗血清检测B细胞)和犬瘟热病毒(抗犬瘟热病毒抗体)在病犬淋巴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淋巴小结中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均检出了抗病毒阳性反应细胞。在骨髓组织的前髓细胞中也发现抗病毒阳性反应细胞和嗜酸性胞浆内及核内包涵体的存在。与对照组相比,CD3和CD45RO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T细胞的分布域;但CD3和CD45RO阳性T细胞的数量较少。位于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有的被CD45RO染成阳性。在B细胞分布的区域中,IgG、IgM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一些位于淋巴组织的浆细胞也被IgG或IgM染成阳性。在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的顺序为:IgG阳性细胞减少最明显,其次为IgM和CD45RO阳性细胞,再次为CD3阳性细胞。依据试验结果,作者认为病犬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主要是由B细胞缺乏所引起的;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是引起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甘露寡糖对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检测T细胞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了甘露寡糖(MOS)对鸡外周血液中T细胞的影响、结果证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能特异地区分T、B细胞,在饲料中按5g/kg添加MOS就艰明显地促进T细胞增殖,提高T细胞百分率。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鸡食管扁桃体中的出现、迁移、组织定位分布以及数量变化规律等一系列发育过程,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CD3和IgA单克隆抗体,研究鸡食管扁桃体的组织结构发育过程和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各时期T、B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两个部位:隐窝固有层和皱襞固有层,尤其是在隐窝固有层中T、B淋巴细胞较多;随着日龄增长,食管扁桃体中T、B淋巴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在35日龄时达到稳定;许多粘液腺周围形成淋巴聚集物,并突入腺腔,粘液腺上皮转化为淋巴上皮;21日龄之后,B淋巴细胞以IgA+细胞为主,数量超过CD3+细胞。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鸡食管扁桃体的免疫功能逐渐增强,并在21日龄之前以细胞免疫为主,21日龄之后以IgA介导的粘膜免疫为主。  相似文献   

14.
多肽表位作为抗原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被宿主免疫系统B细胞产生的抗体(Ig)和T细胞受体(TCR)识别,从而诱导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作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如交叠肽合成等费时费力,极大地限制了多肽表位的研究。随着生物信息学、高通量测序、CRISPR/Cas9、质谱(MS)等技术出现以及TAP非依赖型蛋白加工机制的不断阐述,使表位的研究得到不断完善。作者介绍了最新的多肽表位研究方法,包括利用计算机对B细胞和T细胞表位的预测、基于MHC与抗原肽结构作用为基础的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表位筛选方法、结合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表位筛选方法、TAP非依赖性T细胞表位的最新研究等,并对今后多肽表位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1日龄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后,外周血液T、B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鸡;T细胞功能在感染后短时期内明显降低,B细胞功能降低持续时间较长,这说明,感染鸡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尤其体液免疫功能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蒙药三子汤对热应激小鼠的CD3+T/CD19+B细胞的作用,160只小鼠随机分4组:灌水组、热应激组、低剂量热应激组和高剂量热应激组,热应激后眼前房采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3+T/CD19+B细胞变化。结果:热应激0h的4组小鼠CD3+T/CD19+B细胞差异不显著;热应激组CD3+细胞2h、7d均显著低于灌药、灌水组(p<0.05);灌药组1h、2h、7d小鼠CD19+细胞量显著高于热应激、灌水组。表明三子汤可以维持热应激小鼠CD3+T细胞量无显著变化,并可显著提高CD19+B细胞量。  相似文献   

17.
高压静电场对雏鸡血液和免疫器官T、B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测定法,对高压静电场照射1日龄雏鸡的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T细胞和B细胞增殖功能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压正静电场对雏鸡血液和免疫器官T细胞、B细胞功能有促进作用,而高压负静电场照射雏鸡的血液和免疫器官T、B细胞功能较相应未照射的对照雏鸡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口蹄疫病毒(FMDV)O/PanAsia毒株VPl蛋白的抗原信息,从而为制备多肽疫苗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O/PanAsia毒株的结构蛋白VP1理化性质、结构功能以及细胞表位进行分析,预测抗原表位以选择合适肽段。应用ProParam、TMHMM Server、ProScale和SignaIP 等在线工具,分析VP1蛋白氨基酸序列,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预测VP1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结构功能以及可能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筛选B细胞表位肽段并对VP1的两个主要T细胞表位CTL和Th细胞表位进行预测。结果显示:O/PanAsia毒株VP1 蛋白的等电点为9.49,相对分子质量为23 520.83;VP1蛋白的B细胞表位为8~23、135~149和193~205位氨基酸。预测该VP1有10个CTL和10个Th细胞抗原表位,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最终筛选出VP1蛋白的5个CTL和5个Th优势表位。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O/PanAsia毒株VPl蛋白为稳定性蛋白,含有T、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为FMDV的进一步研究和疫苗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的主要功能单位,能有效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随着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研究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论文中概述了近几年用于研究T细胞表位的预测方法和鉴定方法,以及在B细胞表位研究中所用的表位肽扫描技术、蛋白质"切割"法、噬菌体展示技术、X-衍射与核磁共振、表位预测方法等技术,并对每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为从事抗原表位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从而更有利于表位肽疫苗的研制和诊断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胚胎后期鸡胚脾脏中已有一定数量浆细胞、TANAE~ .于临出壳时 TANAE~ 迅速增多,并具有免疫功能;而浆细胞数变化较小,出壳时未测出 B 细胞功能.出壳后,免疫器官中浆细胞、TANAE~ 数随日龄迅速增多,其中中枢免疫器官浆细胞、TANAE~ 数于一周龄时趋于稳定,T、B 细胞均具有免疫功能.据此认为,雏鸡早日龄免疫不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