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影响桑树叶片培养不定芽形态分化主要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植物激素、pH值、糖类、琼脂含量及桑树品种、外植体六因素对桑树叶片培养不定芽形态分化的影响,明确了植物激素是控制不定芽分化的决定因素,以pH5.6、琼脂6g/L、葡萄糖20g/L为宜,桑树品种间不定芽分化率差异极显著,外植体以试管植株叶片分化率为高,田间植株叶片培养从桑树脱苞至停止生长前皆可进行。叶片不定芽分化率已达96%。  相似文献   

2.
菊苣再生体系建立及转AFL2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菊苣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建立高效再生体系和农杆菌介导的稳定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再生频率从48%提高至100%;单叶盘再生芽数达12个;试管苗叶片与农杆菌菌株PIG 121 Hm共培养3 d,在附加卡那霉素20 mg/L和头孢霉素600 mg/L再生培养基上选择培养2周后,叶片再生出转化芽,绿芽率达8.6%,转化芽在附加30 mg/L卡那霉素培养基中长大并继代增殖,初步鉴定是转化芽.  相似文献   

3.
以甜叶菊种子为外植体,成功建立了快繁再生体系。基本培养基为MS,在添加了6-BA1.0mg/L和NAA0.5 mg/L的培养基上最适于丛生芽诱导,诱导率为98.6%;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6-BA0.5 mg/L+KT0.5 mg/L+GA0.2 mg/L+NAA0.1 mg/L;试管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0.2 mg/L,生根率达到99.5%;生根的试管苗移栽到装有田园土的土盆中,其存活率达到82.4%。本试验为甜叶菊快速繁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桑子叶不定芽的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勇  陈爱玉 《蚕业科学》1995,21(2):122-123
桑子叶不定芽的诱导与植株再生王勇,陈爱玉,倪国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诱导桑树叶片形成不定芽是生产桑树人工种子[1]和通过叶盘法[2]将外源基因导入桑树体内[3]的重要环节。桑树叶片不定芽的诱导与植株再生已有许多成功的实例[4,5],但所采用的...  相似文献   

5.
<正> 前文报告了桑树多芽苗及其试管植株的诱导和继代培养建立的试验结果。为了使成龄桑树冬芽分离培养的技术臻于完善,我们于1983年至1984年继续进行了桑树试管植株移栽至室外的试验研究。结果1983年春季移栽至室外的火桑、剑持二个品种的试管苗共计14株全部成活,生长旺盛,并已定干培养;1984年起开始采叶饲蚕。  相似文献   

6.
对草地早熟禾的小矮人品种耐寒变异植株无性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并成功地诱导出小矮人嫩叶的愈伤组织,分化出丛生不定芽.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是MS BA 0.1mg/L 2,4-D 1 mg/L;由愈伤组织分化出苗的理想培养基是1/2 MS BA 0.1 mg/L 2,4-D 0.1 mg/L;试管苗极易移栽成活,耐寒变异性状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南高丛蓝莓明星离体再生体系,以带腋芽嫩枝条为外植体试材,诱导腋芽萌发获得无菌材料的叶片为离体培养试验材料,研究了灭菌时间、不同浓度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外植体灭菌、不定芽的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为75%酒精浸泡1Os,再用0.1%升汞溶液灭菌5-6min;腋芽萌发最适培养基为PM+2.0mg?L-1ZT;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WPM+0.5 mg?L-1TDZ+0.2 mg?L-1IBA;不定芽增殖培养最适培养基为WPM+2.5 mg?L-1ZT。  相似文献   

8.
<正> 最近,应用植物组织培养而产生的体细胞胚来获得人工种子,已在许多种作物中作过尝试。但这些尝试仅在几种一年生作物中取得成功,如紫苜蓿(Redenbaugh 等,1986,1987)、旱芹(Redenbaugh 等,1986;Sakamo-to,1990)、莴苣(Sakamoto,1990)和胡罗卜(kitto 和 Janick,1985a,1985b)。另一方面,在桑树组织培养的情况下,已发展了从桑叶培养物中直接诱导不定芽的一种方法(Oka 和 Ohyama,1981;Katagiri 和Nishiguchi,1986)。而且,已经证实诱导大量的不定芽,用冬芽中不成熟的叶片要比试管  相似文献   

9.
早开堇菜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早开堇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子叶节、叶片、叶柄)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其不定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成功建立了早开堇菜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 诱导子叶节和叶柄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 MS+2.0 mg/L 6-BA+0.1 mg/L NAA,叶片不适合作为直接诱导不定芽的外植体。2) 3种外植体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子叶节愈伤组织诱导的时间最短,其次为叶柄,叶片最晚。子叶节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2,4-D,诱导率分别为98.3%和96.7%;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2,4-D+0.05 mg/L NAA,诱导率可达88.3%。3) 最适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 mg/L NAA,分化率为100%。4)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075 mg/L NAA,增殖率为4.68。 5)再生苗移植到添加1.0 mg/L 6-B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率92.3%。6)组培苗移栽到珍珠岩∶河沙∶腐殖质(1∶2∶2)的混合基质时,100%成活,且植株长势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桑品种春芽未成熟叶诱导不定芽及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浓度对冬芽快繁的研究表明,“桐乡青”具有较高的不定芽诱导率为60%,“剑持”最低为40%,而生根率与此相反,这说明不同的桑种对激素的不同反应;不同培养基的培养结果表明B_5培养基不宜用于桑树的快繁.通过适当的培养方法可提高桑树的快繁能力,为桑树的快繁及遗传改良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早花枳上胚轴为外植体,通过研究早花枳遗传转化过程中不同的细胞分裂数浓度和不同的卡那霉素筛选压对不定芽的再生频率和GFP表达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成苗方式对不定芽成苗率的影响,建立了早花枳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共培养基和诱芽培养基中加入1.5mg/L的细胞分裂数,诱芽培养时以100mg/L卡那霉素作为筛选压,可获得138%的再生频率和32.5%的GFP表达率;早花枳在含有不同浓度NAA的 生根培养基上生根能力都较差,而以酸桔为砧木,通过试管内茎尖嫁接可获得98%的不定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桑树试管苗生根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试管苗生根率是桑树快速繁殖的关键因素。本实验调查桑子叶试管苗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生根情况,探索桑树试管苗的最佳生根条件。实验表明,以1/2MS+IBA1或1/4MS+IBA1为基本培养基,肌醇浓度为0.15-0.3g/l,在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小时,培养温度28℃的培养条件下,桑试管苗平均生根率可达98%,驯化后移栽的成活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广东桑(沙×伦109)叶片培养及农杆菌转染桑叶盘技术,尝试为抗菌肽基因转桑树抗青枯病育种建立技术体系。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GugD(MS,6—BA25mg/L,IAA0.2mg/L)和RegDⅡ(MS,6-BA1.0mg/L,IAA0.5mg/L)适合广东桑叶片预培养生长和叶盘转化后不定芽的诱导。广东桑叶片预培养不定芽分化率低(10%左右),但创伤感染农杆菌后,不定芽分化率提高到30%~70%:诱导的不定芽可顺利展开,形成小苗,但生根尚有困难;广东桑对卡那霉素(Km)和头孢霉素(Cef)的临界敏感,供试品种间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前文曾报告了桑树多芽苗及其试管植株的诱导和继代培养的试验结果(蚕业科学,第9卷第2期).为了使成龄桑树冬芽分离培养的技术臻于完善,于1983—1984年继续进行了桑树试管植株移栽至室外的试验研究.1983年春季移栽室外的火桑、剑持二个品种的试管苗共计14株,全部成活,生长旺盛并已定干培养,1984年起开始采叶饲蚕.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为火桑、剑持二个品种,经由多芽苗而诱导的试管植株,已经盆栽成活,平均株高50厘米.移栽时间:1983年3月21  相似文献   

15.
桑树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噻二唑苯基脲(Th id iazuron,TDZ)、α-萘乙酸(NAA)、桑品种、叶龄、叶位等5种因素对桑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了桑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为:21 d苗龄的陕305组培苗叶片,培养基MS+1.0 mg/L TDZ+0.2 mg/L NAA。在此条件下,陕305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3.9%。对得到的陕305叶片愈伤组织进行了不定芽分化诱导,结果表明,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1 mg/L IAA+2%果糖,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果树》2014年第3期《波姬红无花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研究》(作者刘晶等)报道,以波姬红无花果组织培养苗叶片为外植体,对波姬红无花果叶片不定芽的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叶片叶基处4mm×4mm大小的叶块正放接入含有TDZ 1.5 mg/L、NAA 0.05 mg/L的1/2MS基础培养基中,  相似文献   

17.
以迷你岩桐(Sinningia hybrida‘Isa’s Murmur’)带柄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方法、不同基本培养基以及外源激素(6-BA、NAA、IBA)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生根等的影响,成功建立了迷你岩桐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迷你岩桐带柄叶片在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300 s时,污染率较低(15.56%)而启动率较高(85.56%)。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6-BA和0.1 mg·L^-1 NAA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1.11%)。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6-BA和0.05 mg·L^-1 NAA时,不定芽诱导率为88.89%。在MS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0 mg·L^-16-BA和0.1 mg·L^-1 NAA时,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2.38。1/2 MS+0.10 mg·L^-1 IBA培养基有利于生根,生根率为87.78%。腐殖土∶泥炭土∶河沙以体积比为1∶2∶2的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瓶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本研究结果可为迷你岩桐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开发桑苗的大量繁殖方法为目的。探讨了从未熟叶诱导不定芽,再行继代培养,从不定芽育成伸长的新幼芽,然后用新幼芽生产稚苗的方法。摘取冬芽内未熟叶接种于含BA(10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将形成众多不定芽的叶片,移植到添加各种浓度BA的MS培养上,进行继代培养后,从不定芽伸长新幼芽的个数最多者为添加BA 1mg/L区培养基。在不同桑品种中,“疾风盛”诱导的新幼芽最多,其次是盛南,再其次是剑持。并且“疾风盛”中不定芽形成叶片在继代培养中,还形成了不定芽块,一个不定芽块经7个月培养,共计可以获得700个以上新幼芽。这些新幼芽经发根、驯化处理,移植到苗床后,移植个体成活率可达90%以上。于此本研究结果启发我们采用来自未熟叶的不定芽块,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桑苗将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在相同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对来源于法国的桑树离体无菌组织培养苗进行了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①试管苗能在NaCl质量分数小于0.6%的含盐培养基中增殖、生长,质量分数大于0.6%时其增殖、生长明显受到抑制。②NaCl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比增殖、生长大。NaCl质量分数小于0.4%时,其生根虽受到影响,但生根率及根系生长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质量分数大于0.5%时,NaCl对生根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明显。③NaCl影响试管苗的鲜重,表现为质量分数小于0.5%时差异不明显,大于0.7%时芽苗的鲜重则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明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噻二唑苯基脲(TDZ)对桑树愈伤组织诱导和促进不定芽分化的作用机制,以陕桑305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检测在离体叶片培养的过程中TDZ对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当桑树叶片离体培养45d时,经TDZ处理后的叶片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的74.8%、73.9%、68.3%和180.8%。研究结果表明TDZ可通过抑制离体培养桑树叶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可通过抑制叶片中POD的活性,阻止叶绿素的降解,延缓叶片的衰老,从而提高离体培养桑树叶片的再生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