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恩诺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抗菌活性及利血平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对倍稀释浓度琼脂平板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同法测定利血平对恩诺沙星对金葡菌MIC值的影响。结果利血平可有效增强恩诺沙星的抗菌活性,增大了恩诺沙星抑制金葡菌的抑菌圈直径,提高了恩诺沙星在组织中检测的灵敏度。研究发现利血平加入后中心浓度由0.5ul/ml变为0.0625ul/ml,最低检测限由0.125μg/ml降低到0.015625μg/ml。最低检测限减低了8倍。  相似文献   

2.
呼舒对鸡大肠杆菌和霉形体混合感染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制剂呼舒及对照药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O2及鸡败血霉形体S6毒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呼舒和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O2的MIC值分别为0.0625μg/ml和0.25μg/ml,对鸡败血霉形体S6的MIC值分别为0.03μg/ml和0.12μg/ml,二者相比,呼舒较恩诺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强。呼舒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和霉形体混合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降低病鸡的死亡率、气囊病变率和抗体反应阳性率,提高增重,且疗效优于恩诺沙星。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的体外药效学,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在此基础上探究在温和气单胞菌的不同生长时期加入乳酸恩诺沙星后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乳酸恩诺沙星不同药物浓度(2×MIC、4×MIC、8×MIC)作用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杀菌动力学和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39μg/mL和1.56μg/mL,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PAE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徐州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采用传统微生物法对徐州周边地区52株猪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提取耐药菌质粒DNA,PCR扩增耐药基因目的片段。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对徐州周边临床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与标准菌株相比较,分别提高20~512倍、10~800倍,个别临床分离株对恩诺沙星的MIC值高达80μg/mL,对头孢曲松的MIC值高达80μg/mL,对安普霉素的MIC值高达320μg/mL;经PCR检测临床分离株均扩增出氟苯尼考Flor耐药基因,Tem型ESBLs耐药基因目的片段。说明徐州周边临床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已产生严重耐药性,对恩诺沙星和安普霉素已经耐药,但大部分菌株对头孢曲松敏感。提示徐州周边地区猪场应科学合理、有计划地轮换使用不同药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氟苯尼考分别与恩诺沙星、TMP和多西环素联合用药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恩诺沙星、TMP和多西环素对大肠杆菌O7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法进行恩诺沙星、TMP、多西环素分别与氟苯尼考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抗菌药物都有较强的抑菌能力,氟苯尼考MIC为4μg/mL,恩诺沙星MIC为0.1μg/mL,TMP的MIC为16μg/mL,多西环素的MIC为4μg/mL。氟苯尼考与恩诺沙星联合表现为无关作用,与TMP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与多西环素联合表现为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6.
头孢噻呋与恩诺沙星联用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倍稀释法、棋盘法测定头孢噻呋、恩诺沙星以及两者联用对鸡大肠杆菌标准株、临床分离株和鸡链球菌标准株、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显示:单方头孢噻呋对五菌株的MIC值介于1~32μg/ml之间,恩诺沙星的MIC值介于0.5~64μg/ml之间,且两药对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活性均明显较标准株低。两药联用对鸡大肠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不产酶株、鸡链球菌标准株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均为0.75,呈现相加作用;对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产酶株和鸡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FIC指数为1.5,呈现无关作用,但头孢噻呋联用MIC值仅为单方的1/2。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EDTA对氧氟沙星抗鸡源大肠杆菌活性的影响,采用2倍稀释浓度琼脂平板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显示,加入EDTA后中心浓度由0.5 μg/ml变为0.125 μg/ml,最低检测限由0.125 μg/ml降到0.03125 μg/ml.表明EDTA增大了氧氟沙星抑制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能够增强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可以提高氧氟沙星在组织中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研究水产养殖中几种常见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本研究选取5种典型的抗菌药物(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诺氟沙星、氟苯尼考以及甲砜霉素),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它们对A.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在0、1/2 MIC、1 MIC、2 MIC和4 MIC药物浓度下进行PAE诱导,再用活菌计数法测定并记录细菌生长曲线,计算PAE值。结果显示,5种抗菌药物的MIC和MBC分别为0.016和0.023μg/m L(恩诺沙星),0.250和0.500μg/m L(盐酸多西环素),0.250和0.500μg/m L(诺氟沙星),1和4μg/m L(氟苯尼考)以及2和4μg/m L(甲砜霉素);5种抗菌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均有一定的PAE,其中盐酸多西环素最长可达2.84 h。本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抗菌药物对A.hydrophila均有相当的PAE,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提示在治疗鱼病及临床给药时,可以考虑PAE的独有特性,延长给药间隔,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9.
大蒜素是从大蒜中提取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具有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试验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蒜素对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鸡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25μg/m L和50μg/m L,MBC值均为50μg/m L。说明大蒜素对鸡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豫北地区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方法测定了17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豫北地区15株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根据其MIC及MIC范围(MICRange)使用SPSS 13.0中Probit过程计算出17种抗菌药物的MIC50和MIC90。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的抑菌作用最强,MIC50、MIC90分别为0.11、0.87μg/mL;加替沙星的抑菌作用次之,MIC50、MIC90分别为2.53、3.88μg/mL,其它3种药物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抑菌作用相当,但不及加替沙星,MIC50、MIC90分别为10.11-11.79μg/mL、15.16-21.13μg/mL;多西环素和阿莫西林等12种抗菌药物的抑菌作用较小,MIC50、MIC90分别为18.53-388.50μg/mL和30.59-713.42μg/mL。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在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的相互作用,本试验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用恩诺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体外联合药敏试验。单药恩诺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256μg/mL;联合用药的MIC分别为8μg/mL和32μg/mL,经计算FIC指数为0.375。结果表明,恩诺沙星与磺胺间甲氧嘧啶联合用药对大肠杆菌呈现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牛支原体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牛支原体的体外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临床分离鉴定的3株牛支原体,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和诺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重复3次,取平均值。结果表明,牛支原体对环丙沙星的MIC抑菌范围为64μg/mL~128μg/mL,对恩诺沙星的MIC值为4μg/mL~8μg/mL,对红霉素的MIC值为2μg/mL~4μg/mL,对诺氟沙星的MIC值在8μg/mL~16μg/mL之间。牛支原体对红霉素的耐药性最低,其次是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利血平增敏法检测环丙沙星药物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抗菌活性及利血平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采用对倍稀释浓度琼脂平板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同法测定利血平对环丙沙星对金葡菌MI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利血平增强了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增大了环丙沙星抑制金葡菌的抑菌圈直径,提高了环丙沙星在组织中检测的灵敏度。我们研究发现利血平加入后中心浓度由0.5 μl/ml变为0.0625 μl/ml,最低检测限由0.125 μg/ml降低到0.015625 μg/ml。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方法测定了17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豫北地区15株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根据其MIC及MIC范围(MICRange)使用SPSS 13.0中Probit过程计算出17种抗菌药物的MIC50和MIC90.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的抑菌作用最强,MIC50、MIC90分别为0.11、0.87 μg/mL;加替沙星的抑菌作用次之,MIC50、MIC90分别为2.53、3.88 μg/mL,其它3种药物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抑菌作用相当,但不及加替沙星,MIC50、MIC90分别为10.11~11.79 μg/mL、15.16~21.13 μg/mL;多西环素和阿莫西林等12种抗菌药物的抑菌作用较小,MIC50、MIC90分别为18.53~388.50 μg/mL和30.59~713.42 μg/mL.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体内外抑菌试验考察茯苓多糖和恩诺沙星联合抗菌的生物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茯苓多糖联合恩诺沙星对浮游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MTT法检测茯苓多糖联合恩诺沙星对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抑制作用,同时腹腔注射SA建立小鼠腹腔感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腹腔给药的方式,检测茯苓多糖联合恩诺沙星在体内抑制SA的效果。在体外抑制浮游菌的试验中,茯苓多糖联合恩诺沙星对鸡BSA的MIC为16μg/mL(以恩诺沙星计);茯苓多糖联合恩诺沙星对SA的MIC为8μg/mL(以恩诺沙星计);茯苓多糖联合恩诺沙星对E.coli的MIC为4μg/mL(以恩诺沙星计);在体外抑制细菌生物膜的试验中,茯苓多糖可以改善恩诺沙星清除细菌生物膜的能力;在治疗小鼠腹腔感染试验中,茯苓多糖可以使恩诺沙星抑制SA的活性增强。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具有增强恩诺沙星抗菌能力的作用,有效减少恩诺沙星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6.
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若干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百病消、普杀平、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O2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 μg/mL、2μg/mL、2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μg/mL、4μg/mL、4μg/mL;新配恩诺沙星溶液和室温放置1月后的恩诺沙星溶液对大肠杆菌O2的MIC分别为2μg/mL、4μg/mL、4μg/mL;MBC为4μg/mL、8μg/mL。同时进行的纸片法测定结果表明:O1株、O2株,敏感性感高。而O78株和乌苏分离株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的联合抗菌活性,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了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单用及联用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单独使用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μg/m L和32μg/m L,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6μg/m L和256μg/m L。两药联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FIC指数为0.5和0.75,分别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试验表明,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联用可以增强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的联合抗菌活性,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了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单用及联用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单独使用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μg/m L和32μg/m L,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6μg/m L和256μg/m L。两药联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FIC指数为0.5和0.75,分别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试验表明,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联用可以增强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敏感性,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病原性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巴氏杆菌、猪巴氏杆菌和链球菌对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敏感,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MIC为0.0279μg/mL~3.575μg/mL,MBC为0.055μg/mL~7.11μg/mL。  相似文献   

20.
旨在测定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利福昔明对19株大肠杆菌的MIC值为8~16μg/m L,对25株葡萄球菌的MIC值为0.002~0.06μg/m L,对18株链球菌的MIC值为0.06~2μg/m L。大部分临床分离菌的MIC值与标准菌的相近,表明分离菌株对利福昔明较为敏感,提示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