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出入境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根据牛物种特异性基因(mtDNA)设计奶牛内源基因引物,根据外源基因人乳铁蛋白基因(human lactoferrin,hLF)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 Ⅱ)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检测方法。本方法敏感、快速、特异,一个反应可以检测多个基因片段,可有效用于转基因奶牛外源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进出境监测技术平台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根据转基因奶牛内源基因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icroglobulin,B2 M),外源基因人血清白蛋白基因(Human α-lactalbumin,α-LA)及标记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快速、特异,一个反应可以检测多个基因片段,可有效用于转基因奶牛外源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用含20%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喂养鸡蛋,通过检测其内脏、肌肉、血液、粪便及肠道微生物的豆粕转基因成分,探讨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在鸡蛋体内的代谢残留状况。以定性PCR检测含20%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及蛋鸡的8种内脏样品(肠、胰腺、食道、肝、腺胃、肾、心脏、肌胃)、肌肉、血液、蛋品、粪便、肠道微生物的转基因豆粕的工具基因CaMV35S启动子与NOS终止子以及目的基因CP4-EPSPS等外源基因成分。PCR检测结果表明:除了含20%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外,蛋鸡的8种内脏器官、肌肉、血液、蛋品、粪便及肠道微生物中均未检出转基因豆粕的CaMV35S、NOS、CP4-EPSPS等外源基因成分。检测结果表明:长期喂养含20%转基因豆粕饲料的蛋鸡的8种内脏器官、肌肉、血液、蛋品、粪便及肠道微生物中均未发现有转基因成分残留,说明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通过肠胃消化降解后吸收,不会在鸡的组织器官内残留。  相似文献   

4.
实验利用CTAB法对大豆DNA进行提取,设计并合成引物对转基因大豆的内源基因Lectin、外源基因CaMV35S 启动子、NOS终止子和目的基因Cp4 EPSPS基因进行PCR检测,成功建立了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小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可以为转基因法规的制定和转基因产品的标识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碱裂解法快速提取鼠尾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检测其中的外源基因结构如cytomegalovirus(CMV)启动子、hGH polyA终止子及目的基因跨膜蛋白66(Transmembrane protein 66,Tmem66),筛选到阳性样品.优化了多重PCR引物退火温度及缓冲液浓度,并探讨了扩增速率对多重PCR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多重PCR方法可得到很好的扩增效果,可用于转基因小鼠外源基因的检测,同时为哺乳动物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转人溶菌酶基因奶牛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进出境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根据牛物种特异性基因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设计奶牛内源性基因引物,根据外源基因人溶菌酶基因(human lysozyme,hLY)及标记基因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特异,一个反应可以检测多个基因片段,可有效用于转基因奶牛外源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随机选择青岛市周边7个奶牛场,取精料和牛奶样品,检测精料的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钙和总磷含量及牛奶干物质、粗蛋白和钙含量,采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精料及牛奶中的豆粕外源基因。结果表明:7个牛场奶牛精料的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灰分、钙、总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精料粗蛋白质、粗纤维含量、牛奶中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钙含量7个牛场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个牛场精料中含转基因豆粕GTS40-3-2和2704品系外源基因,3个牛场精料中含转基因豆粕GTS40-3-2品系外源基因。牛奶中均未检测到相应外源基因。可见,饲用不同种类转基因豆粕精料对牛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豆粕外源基因未向牛奶中转移。  相似文献   

8.
以转赖氨酸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根据转入基因的载体结构分别设计赖氨酸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转基因启动子及小鼠基因组内参基因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转基因小鼠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转赖氨酸基因小鼠的检测,同时为转基因动物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择1日龄AA肉仔鸡72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用含有27%(25%)3、6%(34%)的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日粮和常规豆粕日粮饲喂肉鸡,通过检测其肝脏、肾脏、脾脏、胸肌、腿肌、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转基因成分,探讨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在家禽体内的代谢残留状况,同时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定性PCR检测的转基因豆粕日粮肉鸡的八种样品(肝脏、肾脏、脾脏、胸肌、腿肌、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没有CP4-EPSPS外源基因成分,同时综合分析表明,转基因豆粕对肉鸡的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发育没有显著差异,在试验中转基因豆粕没有在肉鸡体内残留,对生化指标和器官发育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生长猪对转基因豆粕外源DNA的代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中的外源DNA在生长猪体内的代谢和沉积。选用去势公猪,于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饲喂常规和转基因豆粕日粮,收集回肠食糜和粪便;另外进行生长猪饲喂试验42d,添加约30%常规或转基因豆粕,屠宰后采取组织样品,检测外源DNA残留。结果表明,在回肠食糜和粪便中检出源自抗草甘膦豆粕的外源cp4 epsps基因,但重现率均仅有6.7%,外源DNA的完整性在小肠后段很大程度上受到破坏;PCR检测下限为5Pg时,在生长猪肝脏、肌肉、脾脏和胸腺组织中无cp4 epsps基因残留,外源DNA已被代谢降解。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扩增大肠杆菌(E.coli)F4、F5、F6、F41和F18菌毛基因保守序列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设计合成5对分别针对F4、F5、F6、F41和F18菌毛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以具有相应菌毛基因的E.coli参考菌株DNA为模板,通过对多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F4、F5、F6、F41和F18菌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特异性扩增F4、F5、F6、F41、F18菌毛基因的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770 bp、533 bp、422 bp、643 bp和1140 bp,该方法对沙门氏菌、猪丹毒杆菌、巴氏杆菌以及无菌毛基因的E.coli等参考菌株均无特异性扩增片段,检出F4、F5、F6、F41和F18菌毛基因的最低活菌浓度分别为5.3×10^5cfu/mL、3.7×10^6cfu/mL、3.1×10^5cfu/mL、3.7×10^7cfu/mL、6.9×10^5cfu/mL。用不同批次的引物和试剂进行3次多重PCR检测均能扩增出目的条带,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有很好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对90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菌毛基因进行检测,F4阳性率为3.33%,F5阳性率为2.22%,未检测到F6、F41和F18阳性菌株,其检测结果与常规单一PCR的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E.coli菌毛基因多重PCR分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E.coli分离菌株菌毛基因型的快速鉴定,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2.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筛选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筛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的常用方法,根据该法将56个牛微卫星组成的21个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组合,其中14个三微卫星组合,7个二微卫星组合,这些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组合可用于大批量测定微卫星的试验,如基因定位及亲子鉴定等。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转基因大豆内、外源基因在少孢根霉发酵过程中的降解变化规律,并探讨其降解规律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试验采用定性和定量PCR检测各基因的降解变化,同时测定相关酶活。结果表明:内源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EPSPS在高温蒸煮下降解至800 bp以下,在发酵4 d后降解至200 bp以下;发酵过程中外源基因相对含量的变化与核酸酶、脂肪酶、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相一致。该研究为我国转基因食品加工过程中外源基因的降解及其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根据NCBI上已收录的链球菌ef-tu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沙门菌hut基因和大肠杆菌23SrRNA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的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4种细菌混合感染的多重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大肠杆菌以及4种细菌的混合物中扩增出4条大小分别为197、278、495和652bp的特异性条带,其他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方法对4种病原菌基因组DNA的检出量分别为链球菌25.6pg、金黄色葡萄球菌33.2pg、沙门菌35.7pg、大肠杆菌52.1pg;人工模拟感染样本检测表明,该方法能从混合感染的病料中特异地检测出4种病原菌。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检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根据基因库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疱病病毒(SVD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各基因序列,设计了与FMDV,SVDV和VSV互补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样品中的c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189bp,125bp和300bp。用这3对引物对病毒样品cDNA模板进行多次扩增,均能稳定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本试验能特异、敏感、快速地鉴定FMDV,SVDV和VSV。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猪源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β-内酰胺类与粘杆菌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以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β-内酰胺耐药基因CTX-M、粘杆菌素耐药基因mcr-1作为目的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多重PCR反应体系及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46×10^5CFU/m L,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本方法的建立为大肠杆菌中常见耐药基因的快速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兔SRY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作为兔雄性特异性引物,根据兔APP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作为内标引物,分别建立了兔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双重PCR和巢式PCR反应体系,在不同浓度的基因组DNA和兔早期胚胎上进行性别鉴定应用,同时,对兔SRY巢式PCR引物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重PCR扩增兔基因组DNA可以准确判定其性别,扩增灵敏度为100pg基因组DNA;多重PCR鉴定24枚兔32细胞桑椹胚性别,只能对整胚成功鉴定。巢式PCR,公兔基因组DNA扩增出282bp的SRY基因片段,母兔没有扩增产物,扩增灵敏度为10pg;对24枚兔32细胞桑椹胚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巢式PCR可以对少至4个胚胎细胞进行准确鉴定,同一胚胎结果符合率为100%(24/24)。SRY引物只对兔雄性基因组DNA特异,而其他动物(人、牛、绵羊、小鼠)雄性DNA及兔的冲卵液,均无PCR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