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坏死梭杆菌是动物和人的各种坏死化脓感染的条件性致病菌.坏死梭杆菌的白细胞毒素是一种高度不稳定性分泌蛋白,被认为是主要的毒力因子.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lktAORF)包括9 726 bp,编码3 241个氨基酸,总分子质量为336 ku的蛋白,且与其他细菌的细胞毒素没有任何相似的序列.覆盖在整个坏死梭杆菌lktA ORF上的5个短的重叠的多肽分别是BSBSE,SX,GAS,SH和FINAL,将它们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所有的多肽都有免疫原性,但GAS引起最小的抗体反应,BSBSE和SH对坏死梭杆菌攻击诱导产生了很强的保护力,比坏死梭杆菌的培养上清内全长活性lkt或无活性上清的保护性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2.
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Lkt)是一组对反刍动物白细胞特别是多形性白细胞(PMNs)有特异性毒性作用的细胞外毒素,被认为是坏死梭杆菌感染动物的主要毒力因子。白细胞毒素的物理稳定性较低,高温或极端pH环境中都能使白细胞毒素活性丧失。研究发现,白细胞毒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9 726bp,由3个基因(lktB、A和C)组成,结构基因是第2个基因(lktA)。白细胞毒素对白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并且溶血活性较低,不能在豚鼠猪皮肤上形成皮肤坏死症状。  相似文献   

3.
坏死梭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Fn)是一种严格厌氧的革兰阴性多形态杆菌,其致病因子包括内毒素、白细胞毒素、血小板凝集因子、血凝素和溶血素等,其中主要的致病因子是白细胞毒素。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疾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鹿、羊等反刍动物感染坏死梭杆菌时表现为跛行,关节肿大,肝脓肿和腐蹄病,猪、马等动物感染坏死梭杆菌时主要表现为跛行,严重时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人类感染该细菌时表现为急性咽炎综合征(Lemierres syndrome)。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坏死梭杆菌及其疫苗研究和新型佐剂的开发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细菌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参考羊腐蹄病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蛋白的抗原表位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了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蛋白的5个抗原表位区,设计5对在上游和下游含有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的引物,以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H05菌株白细胞毒素基因阳性质粒pMD18-T-lkrA为模板,PCR扩增了预测的5个抗原表位区基因,分别命名为PL1、PL2、PL3、PL4和PL5,将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和pPROEX HTa后转化E.coli BL21(DE3),37℃条件下,用IPTG诱导表达,结果PL1、PL2、PL4和PL5在pGEX-6p-1中获得了表达,而PL3在pPROEX HTa中获得了表达。Westem blot试验结果表明,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H05菌株白细胞毒素蛋白5个抗原表位区的重组蛋白PL1、PL2、PL3、PL4和PL5均与坏死梭杆菌多克隆血清反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将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基因部分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PIC9K-bsbse-gas-sh)转化毕赤酵母KM71H细胞,1%甲醇诱导其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甲醇诱导3 d后,重组BSBSE-GAS-SH蛋白以分泌形式表达于培养物上清液中,分子量约为117.9 ku;western blot表明重组蛋白能够与抗BSBSE抗血清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细胞毒性试验表明重组蛋白对小鼠肝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中重组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更强。本研究为揭示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致病机制提供了相关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坏死梭杆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革兰阴性(G-)杆菌,可以依据坏死梭杆菌的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生化试验、耐药性试验、酶特性试验等进行检测。根据坏死梭杆菌的16 S rRNA基因序列、16 S~23 SrRNA基因间序列以及rpoB基因序列,可以对其进行菌种水平上的鉴定;根据坏死梭杆菌的gyrB基因序列和白细胞毒素操纵子启动子区序列,可以对坏死梭杆菌进行亚种水平的鉴别。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AMP)技术的发展也为坏死杆菌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分离纯化奶牛腐蹄病坏死杆菌,分析其与其他菌株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坏死杆菌白细胞毒素特异性引物,对奶牛腐蹄病病牛蹄部拭子样品进行了PCR检测,利用厌氧培养基对PCR检测阳性样品进行了坏死杆菌的分离培养,以分离的坏死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对白细胞毒素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9份奶牛腐蹄病病牛蹄部拭子样品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其中一份样品中的坏死杆菌进行分离培养,获得了纯培养物,命名为bFR13-1。坏死杆菌bFR13-1菌株白细胞毒素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GenBank已发表的H05、A25和B35菌株的白细胞毒素基因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分别为98.40%、98.35%和90.79%,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7%、97.6%和89.0%。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坏死杆菌bFR13-1菌株白细胞毒素与H05菌株的同源性最高,bFR13-1菌株与H05菌株和A25菌株呈较近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坏死杆菌分离株的白细胞毒素呈现一定的变异性,这种变化是否与坏死杆菌致病性相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试验根据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基因序列的特异性,设计1对引物FLP并建立了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引物FLP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敏感性达到了48.5pg.对现地采集奶牛蹄部病料进行PCR检测,发现引物FLP具有很好的特异性,能够准确诊断出坏死梭杆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从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FN)中提取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并分析免疫原性。采用无菌心脑浸液(BHI)肉汤培养基培养坏死梭杆菌,用20mmol/L HEPEs-LiCl缓冲液提取外膜蛋白,经SDS-PAGE、Western blot和接种小鼠病理学检测分析表明,具有唯一条带,分子质量为44.5ku,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并有一定毒性,研究结果为坏死梭杆菌亚单位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牛源坏死杆菌H05菌株5个截短的重组白细胞毒素蛋白PL1(1aa~174aa)、PL2(311aa~644aa)、1ktA3(1319aa~2026aa)、PL4(1960aa~2287aa)和PL5(3077aa~3241aa)为抗原分别免疫昆明系小白鼠,同时将灭活的天然坏死杆菌白细胞毒素和PBS作为免疫对照。ELISA结果显示,经4次免疫后5个重组蛋白和天然白细胞毒素均能介导小鼠产生抗白细胞毒素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抗体效价分别为1:6400、1:12800、1:6400、1:12800、1:3200和1:800。免疫鼠活菌攻击观察结果和免疫鼠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一致证明,PL1、PL2、1ktA3、PL4、PL5重组蛋白和天然白细胞毒素对小鼠均具有保护作用,5个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均优于天然白细胞毒素,在5个重组蛋白中PL1、1ktA3和PL4对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