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调查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试验采用血清抗体检测、细菌分离培养、寄生虫卵镜检和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对腹泻犊牛的血样和粪便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该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65.00%,牛轮状病毒抗体阳性率25.00%,牛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15.00%;分离到1 株结肠弯曲杆菌和1 株空肠弯曲杆菌;所检腹泻犊牛粪便和血液样品中,4 份粪便样品和1 份血液样品检出牛冠状病毒,2 份粪便样品检出轮状病毒,1 份粪便样品和1 份血液样品检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同一份粪便样品中同时检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和牛冠状病毒;通过镜检,球虫卵囊检出率77.78%,在1 份粪样中发现蛔虫卵,2 份粪样中发现其他线虫卵。该牛场流行性腹泻的原因可能为夏季高温潮湿引起犊牛免疫力下降导致的多病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其致病性、抗药性有密切关系,而中药在抗生物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试验对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某奶牛场6份犊牛腹泻粪便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获得24株大肠杆菌,5株沙门菌。经96孔微量板法对已分离的24株大肠杆菌进行生物膜阳性菌筛选试验,获得生物膜阳性菌3株,其中1株为强阳性(XN-3-6株)。采用不同浓度甘草提取物对XN-3-6分离株生物膜形成抑制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最小浓度为5%。该试验结果为临床上防治大肠杆菌引起犊牛腹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新疆石河子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病死率较高的原因。本研究对腹泻犊牛的粪样及病死犊牛肠道内容物进行病原检测,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耐药基因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最终明确病因主要由牛冠状病毒(BCoV)和牛轮状病毒(BRV)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药敏试验表明,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对28种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仅对多粘菌素和呋喃妥因敏感,并且发现该菌同时携带2种毒力基因和10种耐药基因。本研究分离的一株大肠杆菌携带有丰富的耐药基因,具有多重耐药性,为该奶牛场上临床治疗加大了难度。而本试验结果为该养殖场提供科学的临床药物指导,为该牛场治疗此次犊牛腹泻提供了依据,同时为新疆犊牛腹泻混合感染的防控提供了病例参考和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4.
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均可导致犊牛发生腹泻。为了查明新疆某规模化牧场发生犊牛腹泻的原因,2020年12月采集该牧场48 份犊牛粪便及血液,通过血清学结合实验室方法进行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检测结果阳性率为8.33%(4/48);犊牛腹泻4联抗原快速检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阳性率为43.75%(21/48);BVDV病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阳性率为29.17%(14/48)。结果显示,该规模化牧场的犊牛腹泻主要由BVDV和大肠杆菌引起,本试验为该牧场的后续治疗和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引起犊牛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集了不同奶牛场因腹泻而死亡犊牛的脏器和患病犊牛的粪便,经染色镜检、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毒力因子和血清型检测确定了引起该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并确定了主要的致病菌型,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的药物,为进一步防制该病提供了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2018年3月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规模化奶牛场发生犊牛腹泻,为了确诊其病因,无菌采取10头腹泻犊牛粪便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等。生化结果表明: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性;PCR结果表明:引物能有效扩增大肠杆菌OmpA、K99、Sta、irp2、FyuA基因;药敏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左氟沙星、头孢曲松高度敏感;10头犊牛均为大肠杆菌感染,本研究为该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分析和防治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甘肃省临夏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试验采集该牛场13头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血清,通过胶体金技术、ELISA方法、细菌分离鉴定、Kirby-Bauer法分别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样中未检测出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抗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阳性率为23.08%(3/13);未检出BRV和BCV的抗体,BVDV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38.46%(5/13)。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和7株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20种常规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无对两种细菌均有效的药物。此次犊牛腹泻是由BVDV、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且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此次的犊牛腹泻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查新疆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致犊牛腹泻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查明该病毒在致犊牛腹泻中的作用,试验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RT-PCR的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及VP6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以比较其同源性。结果表明:各牛场腹泻犊牛粪便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23.08%~90.91%;在健康犊牛粪便中,仅从石河子某奶牛场检出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8.89%;RTPCR扩增得到大小为383 bp的片段;8份克隆毒株序列的同源性为97.9%,同源性较高。说明新疆部分地区犊牛感染轮状病毒十分普遍,轮状病毒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部分健康犊牛带毒但未发病。  相似文献   

9.
犊牛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敏感药物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犊牛腹泻严重影响着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可导致奶牛业不容忽视的经济损失.为寻找大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原因,在排除饲养、管理等因素条件下,对该场犊牛腹泻的粪便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期对该奶牛场犊牛腹泻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甘肃省张掖市某奶牛场犊牛严重腹泻的病因,试验无菌采集发病犊牛血液、鼻黏液及粪便样品,通过病毒特异性引物的PCR检测、细菌分离鉴定及16S r DNA PCR检测及测序分析等方法对发病犊牛的病料进行检测,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全血及粪便等样品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呈阳性;从粪便中分离出大肠杆菌,且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头孢氨苄、环丙沙星高敏,对其他抗菌药物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说明该奶牛场犊牛腹泻是由BVDV、IBRV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同时配合中药辅助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南京地区奶牛场犊牛腹泻的原因,对犊牛腹泻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获得了27株细菌。本试验对这些细菌进行了培养特性、染色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TEM、SHV、CTX-M-1、CTX-M-9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27株细菌均为大肠杆菌,只有1株细菌对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耐药,且此菌株检测出CTX-M-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试验结果表明犊牛腹泻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腹泻大肠杆菌能产生CTX-M-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导致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20年5-6月份,黑龙江省某奶牛场的新生犊牛出现精神沉郁、消瘦、水样腹泻等临床症状。为确诊发病原因,采集腹泻犊牛肛拭子、粪便等样品20份,采用PCR技术检测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及隐孢子虫,细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试验鉴定可能的致病细菌。结果表明,在20份腹泻粪样中,未检出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及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隐孢子虫的阳性率为25%(5/20),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率为75%(15/20)。说明该奶牛场犊牛养殖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大肠杆菌及隐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北疆某规模化奶牛场近2年的犊牛腹泻发病情况及可能诱发犊牛腹泻的主要风险因素。试验通过整理该牛场2020—2021年犊牛腹泻临床病例记录及其背景调查,同时采用细菌培养鉴定法对该牛场犊牛腹泻发病情况及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初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奶牛场近两年的犊牛腹泻发病率分别为19.80%(80/404)和10.74%(48/447)。对该牛场处于不同饲养阶段的犊牛的腹泻发病情况进行χ2检验,发现该牛场2年的处于不同饲养阶段的犊牛腹泻发病情况差异性显著(P<0.05),其中处于常乳哺乳期的犊牛和处于“常乳+开口料”的犊牛的腹泻发病情况均明显高于初乳哺乳期、“常乳+犊牛料”和断奶期的犊牛。从部分犊牛水样粪便样本中初步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该奶牛场近两年的犊牛腹泻发病情况有所好转,结合其饲养背景及细菌培养鉴定,初步分析认为犊牛母源抗体下降、常乳饲喂模式不精细、感染环境致病菌等情况可能是诱发该牛场犊牛腹泻的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犊牛腹泻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犊牛腹泻是新生犊牛所发生的一种急性腹泻。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很多,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以及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仅大肠杆菌病造成的腹泻死亡占犊牛死亡总数的50%以上。试验取腹泻病死犊牛粪便、肝脏、肠、脾脏等脏器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以期为犊牛细菌性腹泻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试验动物为5日龄昆明小鼠,由河北联合大学实  相似文献   

15.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新疆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粪便和流产胎儿中各分离出1株能使犊牛肾细胞产生明显病变的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病变细胞超薄切片,电镜下在内质网内可看到病毒颗粒。通过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和中和试验证明这2株分离毒可被美国BVD Oregon C24V标准毒抗血清所中和,与BVD毒具有共同的抗原性。这2株分离毒是同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该毒能使犊牛和家兔出现类似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腹泻犊牛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某奶牛场一起犊牛腹泻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无菌采集腹泻犊牛肝脏和脾脏组织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被检测病料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腺病毒7型(BAdV-7)、牛冠状病毒(BCoV)、牛轮状病毒(BR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别从脾脏和肝脏组织分离培养到2株细菌,其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结果与大肠埃希菌高度相似,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与大肠埃希菌的同源性为100%;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分离菌能致试验小鼠死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呋辛、恩诺沙星不敏感;临床选择敏感药物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犊牛腹泻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甘肃省临夏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试验采集该牛场13头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血清,通过胶体金技术、ELISA方法、细菌分离鉴定、Kirby-Bauer法分别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样中未检测出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抗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阳性率为23.08%(3/13);未检出BRV和BCV的抗体,BVDV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38.46%(5/13)。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和7株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20种常规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无对两种细菌均有效的药物。此次犊牛腹泻是由BVDV、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且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此次的犊牛腹泻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南疆某规模奶牛场部分犊牛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严重腹泻,严重地影响了犊牛健康。为查明该牛场犊牛腹泻是否存在牛轮状病毒感染以及病毒基因类型,以及更好地防治犊牛腹泻发生。试验采集了部分腹泻犊牛的粪便样本,提取粪样病毒核酸、设计病毒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RT-PCR法、基因测序、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及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待检样本通过VP7特异性引物(VP7-1/VP7/2)和基因分型鉴定引物(VP7-1/G10-2)的RT-PCR扩增得到大小1 062 bp、715 bp目的片段,经测序及核苷酸同源性比对分析,确定该样本为轮状病毒A群G10型,结合临床诊断、病理变化确定该牛场疑似患牛存在牛轮状病毒感染,为该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牛诺如病毒(bovine norovirus,BNoV)是一种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目前已在19个国家检出。本研究旨在调查该病毒在国内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特征。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了5个省12个奶牛场的93份腹泻粪便样本和54份健康粪便样本。结果显示:腹泻样本中BNoV检出率为25.81%,极显著高于健康粪便样本中9.26%的检出率(P<0.01),证明该病毒与犊牛腹泻具有相关性;基于29个RdRp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5份样本为GIII.1型,24份样本为GIII.2型。对获得的18个VP1和13个VP2基因片段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中国的BNoV毒株具有独特的演化趋势。本研究证明BNoV已在国内的奶牛中广泛流行,是国内犊牛腹泻的新发病原,且国内的BNoV毒株具有独特的演化趋势,为犊牛腹泻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盐穗木中药复方制剂对犊牛腹泻的疗效情况。(方法)使用ELISA试剂盒对20份粪便样品进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毒的病原检测及细菌的分离鉴定。试验对15头2-3月龄的腹泻犊牛饲喂不同添加量的中药制剂,对血液生化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及临床症状评价。(结果)分离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粪便中的病毒性病原检测为阴性;盐穗木复方制剂的疗效结果显示:对照组有效2例,治疗组有效6例。(结论)犊牛腹泻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在盐穗木中药复方制剂的试验中,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说明盐穗木具有一定疗效,且1.5倍中药复方制剂的治疗效果最好,该试验为犊牛腹泻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