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6,(5):756-762
为探讨绵羊肺炎支原体贵州流行株P113蛋白基因分子特征,对Mo Y98标准株和Mo贵州流行株(GZ-CS1株、GZ-QX1株)P113基因进行克隆与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变异性、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Mo贵州株(GZ-QX1、GZ-CS1)与Y98标准株P113基因全长分别为3 240、3 141和3 240bp;推导氨基酸序列比较显示Mo GZ-QX1株与Y98株高度相似,仅存在2个位点差异;GZ-CS1株与Y98株相比,P113蛋白存在27个点突变,缺失41个氨基酸;GZ-QX1株和GZ-CS1株相对Y98标准株存在第111位点突变和共同缺失19个氨基酸;Mo贵州流行株(GZ-CS1株、GZ-QX1株)与Y98标准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4%和99.9%,贵州流行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3%;其与四川SC01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0.2%和89.1%。此外,种间比较显示Mo P113基因与猪肺炎支原体P97基因的相似性较高,同源性均大于61.7%,亲缘关系亦较近;而其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之间的同源性较低,都在39.4%以下,其亲缘性也较远。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绵羊肺炎支原体的遗传变异及其生物学特性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疑似牛支原体(Mb)肺炎病例病原种类,试验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对牛支原体贵州流行株oppD/F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引物从支原体分离培养物中扩增出大小约为1 912 bp基因片段,与预期oppD/F基因片段的大小相符,其测序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中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为42.6%~99.8%,与标准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9.6%,与从发病动物中分离得到的内蒙株和湖北株同源性最高(均达到99.8%),与其他途径分离得到的参考菌株同源性都很低;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牛支原体贵州分离株与标准参考株在同一进化分支上,与临床易混淆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此次从疑似牛支原体肺炎病例中分离培养的支原体确为牛支原体。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技术研究了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HD-1、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PG3以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FH间细胞膜蛋白免疫原性的异同。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同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HD-1间细胞膜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而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PG3和肺炎支原体标准株FH抗原差异较大,缺乏共同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4.
旨在应用基于p113基因特异性的PCR方法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安徽流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已报道的Mo p113基因引物,采用PCR方法对前期分离的Mo安徽流行株AH-01、AH-02、AH-03和AH-04进行p113基因扩增,并对菌株的p113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建立的PCR方法,4株Mo临床分离株均可扩增到大小约为287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安徽流行株AH01、AH02、AH03和AH04的p113基因序列两两之间的相似性均在95%以上,与Mo ATCC 29419和Mo贵州流行株GZ-QX1的p113基因序列相似性在88.6%~89.3%。提示基于p113基因的PCR方法可以用于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开展由Mo引起的绵羊和山羊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科学防控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参考菌株Y98株和11个临床分离株的tuf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构建进化树,分析绵羊肺炎支原体tuf基因的分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Y98株和11株分离株tuf基因编码区全长1 209bp,编码402个氨基酸,氨基酸相似性为93.3%~100%,有较高的抗原指数和抗原表位,不含信号肽,平均GC含量为39.80%。Y98株与10个分离株延伸因子Tu存在1个跨膜区,含有6种不同的功能位点。而一分离株该蛋白质存在2个跨膜区,在271—274位点多出1个N-糖基化位点。12个菌株的tuf基因有117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其中无义突变为41个,有义突变为76个,造成53个推导的氨基酸变化,主要发生在325—354位点靠近羧基端,有可能导致该蛋白质功能的改变。基于该基因的遗传进化与全基因组建立的进化关系一致,比16SrRNA基因更适合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进化关系的分子靶标。该基因种内保守同时也存在遗传多样性,作为分子分型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贵州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选取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等12种常用抗菌药物及酚类、季铵盐类、含氯类等6种环境消毒药物,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光光度法分析Mo标准株Y98及分离株GZ-TZ、GZ-WN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庆大霉素、链霉素及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3个Mo菌株的MIC都极显著高于其他药物(P0.01),表明3个Mo菌株对这3种药物不敏感;磺酸强力霉素、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甲磺酸单诺沙星作用后,Mo标准株和分离株的菌液OD_(450)值均0.7,且极显著低于其他药物的菌液OD_(450)值(P0.01),表明这些药物对Mo标准株和分离株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苯酚作用于Mo Y98株、GZ-WN株1 min后,菌液的OD_(450)值极显著低于其他药物(P0.01),表明苯酚的抑制作用较好,可以作为极短时间内的首选消毒药使用。说明Mo贵州株对多类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可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适合治疗、防控和环境消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报道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O)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MO新疆分离株(MO XJ)溶血素TlyC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并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并与其他支原体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该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TlyC基因全长为1 239bp,编码426个氨基酸,其中第1~23位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编码区含有跨膜结构域和CBS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系统发生分析表明,MO与猪肺炎支原体232株和絮状支原体的相应序列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其他种支原体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首次克隆了MOTlyC基因,为了解MOTlyC生物学功能及其致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贵州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分离株M基因的变异及分子进化情况,试验采用RT-PCR扩增、目的基因克隆与测序及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贵州省分离的PEDV-GZAS株和PEDVGZHZ株M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RT-PCR扩增,得到的片段大小为695 bp;测序结果证实,贵州分离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大小为695 bp;贵州分离株PEDV-GZAS株与PEDV-GZHZ株之间同源性为84.2%;PEDV-GZHZ株与瑞士疫苗株(AF353511)之间的同源性为97.7%,与中国贵州(KF150217)、泰国(FJ158546)和美国(KF272920)分离株同源性最高为99.4%;贵州分离株PEDVGZAS株与瑞士疫苗株(AF353511)之间的同源性为97.5%,与中国贵州(KF150217)、泰国(FJ158546)和美国(KF272920)分离株同源性最高为99.3%;此次分离的2株分离株都与中国河南(EU287429)分离株同源性最低为83.1%。PEDV贵州分离株PEDV-GZAS株M基因与泰国(FJ158546)分离株遗传进化关系最近,与中国河北(JF508465)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PEDV-GZHZ株与PEDV-GZAS株及参考毒株之间遗传进化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
对疑似为患有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病羊无菌采取病料,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生长抑制试验,代谢抑制试验,人工接种发病,间接血凝试验,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羊群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进行初步诊断,参考国际已知支原体16S r RNA序列,选取共同保守性强的片段设计出一对引物,提取病原分离株(MY1)和人工感染分离株(SY1)培养物的菌体DNA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将该序列与Gen Bank中支原体序列比较,结果证明,分离株MY1和SY1与Y-98序列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同源性为99.7%,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同源性为78.7%,故确定分离株为绵羊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互助某羊场藏系绵羊发生肺炎疾病,为了快速准确诊断藏羊肺炎发病的致病病原微生物,及时防控和治疗,采集病死绵羊肺样品,利用PCR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经过分子鉴定,此羊场引发肺病的病原是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测序结果显示样品中鉴定的为同一株病原,鉴定的菌株的16S rRNA基因与参考序列EU265779的同源性达到99.86%。同时遗传进化树显示,鉴定的菌株与GenBank中的绵羊肺炎支原体聚成一大支,其关系最近,在进化角度证实此次鉴定的确实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结果表明,此羊场引发肺炎疾病的病原是绵羊肺炎支原体,提示要对羊群进行相关的病原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为针对性地对细菌性病原进行对症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牛支原体vspY蛋白基因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研究vspY蛋白基因的保守性。结果:扩增vspY基因片段长度约为1 121 bp,vspY基因克隆测序显示基因片段确定为1 121 bp,与引物设计扩增长度相符;vspY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与牛支原体参考株基因同源性为98%,仅在533、728位点存在点突变;系统进化树显示,牛支原体贵州分离株与参考株处于不同系统进化分支,存在一定进化距离。结果表明:牛支原体vspY蛋白基因相对保守,不同地区分离株存在一定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2020年冬季云南省昆明市某山羊场持续发生的羊呼吸道疾病病因,从该场采集病料,经样品DNA提取、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观察、病原分离纯化和16S rRNA PCR扩增鉴定,确定病原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并将分离株命名为YN-2020。随后设计引物,扩增YN-2020株延伸因子(TU)和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全长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相关参考菌株构建遗传进化树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TU及HSP70基因进行体外原核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YN-2020分离株TU基因与绵羊肺炎支原体菌株MoGH3-3亲缘关系较近,在不同支原体种间,其与牛殊异支原体亲缘关系较近,与禽滑液囊支原体亲缘关系较远;HSP70基因与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 117株亲缘关系较近,在不同支原体种间,其与牛殊异支原体亲缘关系较近,与猪鼻支原体亲缘关系较远。TU及HSP70基因原核表达结果显示,两种蛋白均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分泌性表达,TU重组蛋白大小约48 kDa,HSP70重组蛋白大小约68 kDa,且能与康复期绵羊血清发生反应。本研究可为进一步认识绵羊肺炎支原体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诊断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无菌采取内蒙古地区某发病羊场的绵羊病变肺脏组织,接种于支原体液体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后获得1株支原体,根据分离株的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及生化试验等,初步鉴定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然后提取分离株的基因组,用通用引物体外扩增出分离株16S rRNA序列,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33种支原体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序列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的16S rR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鉴定该分离株为绵羊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猪肺炎支原体标准株232全菌蛋白免疫原性的异同,试验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同猪肺炎支原体标准株232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在70,50,40,25 ku蛋白带处存在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贵州临床分离株GZ1 p109基因生物信息及重组蛋白p109的免疫原性,试验采用PCR扩增Mo p109部分基因并克隆至T克隆载体pMD-19T中,经DNA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双酶切后的p109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Ⅰ连接,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然后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Mo贵州临床分离株GZ1 p109部分基因片段大小为576 bp,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21.33 ku,由192个氨基酸组成;p109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第1~17,24~35,52~63,72~122,138~148,150~153,161~173,182~192位的氨基酸区段抗原指数相对较高;Mo贵州临床分离株GZ1与Mo 274株(登录号为CP079199)的亲缘关系很近;试验成功构建了pColdⅠ-p109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表达的目的蛋白大小为27 ku,该重组蛋白p109能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牛支原体(M.bovis)贵州株GZ1、GZ2 TU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试验对牛支原体贵州株TU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应用DNAStar软件对TU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蛋白亲水性、表面可及性、骨架柔韧性及抗原指数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TU基因克隆测序基因片段长度为1 009 bp,与预期相符。TU基因序列分析显示,牛支原体GZ1株与PG45标准株同源性为99.1%,与GZ2株同源性为99.0%。基因变异性显示,参考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GZ1株在第55,134,191,257,389,512,674位发生了突变,在第178,951,962位发生了缺失,GZ2株仅在273位发生了突变。进化树分析显示,GZ1株与国内分离株属同一分支,进化关系近。GZ1株与GZ2、PG45株属不同分支,并且与国外的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远。TU基因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亲水性、表面可及性、骨架区柔韧性都较好,抗原指数高,且分布相对均匀。该蛋白整体区域抗原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说明牛支原体TU基因相对保守,各地区分离株存在一定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进行国内猪戊型肝炎病毒(HEV)衣壳蛋白基因特征研究,参照GenBank中已发表的戊型肝炎病毒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扩增HEV衣壳蛋白(Y)基因的引物,利用RT-PCR等方法成功克隆出HEV甘肃分离株swCH189的Y基因cDNA片段,并与国内其他9株典型HEV分离株进行序列分析,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PHYLIP软件绘制基因进化树。结果表明,swCH189株的Y基因与国内9株典型HEV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9.6%~91.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1.4%~98.85%。基因进化树显示swCH189与基因Ⅳ型swCH25株亲缘关系最近,在同一分支上,属于基因Ⅳ型。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部分地区羊肺炎霉形体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保定、廊坊、邢台、邯郸等市的6个有呼吸道病的羊场采集病料24份,分离纯化获得13株分离物,经理化特性和血清学鉴定,证实分离物与绵羊肺炎霉形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标准株Y98为同一血清型。人工复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物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o)标准Y98株Hsp70基因生物学特性,以期利用该基因表达蛋白建立ELISA方法。本研究应用DNAStar、Bioedit 7.0、ClustalX 3.0、Mega 4.0软件与Protparam、TMpred、IEDB在线工具对Hsp70蛋白的理化参数、跨膜结构、信号肽、二级结构、B细胞表位及与其他支原体Hsp70蛋白进化关系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Mo Y98株Hsp70蛋白理论分子质量为66.14 ku,pI值为5.08,为稳定的可溶性蛋白。该蛋白无跨膜结构,不分泌信号肽,存在多处具有免疫原性的肽段,具有形成抗原表位的优势结构,是建立免疫学方法较为理想的靶蛋白。与多种支原体Hsp70基因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与Mo进化关系最近,与丝状支原体簇成员亲缘关系较远,为进一步分析Mo致病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的16S rRNA两端的保守区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广西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二重PCR快速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二重PCR能特异地扩增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基因片段,其敏感性可达lPg,,用建立的二重PCR检测了20份临床病例肺组织,检出率为70%(14/20),其中6份扩增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基因片段,10份扩增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基因片段,有2份同时扩增出两种支原体的基因片段.培养法检出率为40%(8/20),而这8份病料均为PCR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