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体质量20~25g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鱼种饲养在辽宁省灯塔市忠信集团面积0.53~1hm2,水深1.5~3m的池塘中,密度为52500尾/hm2,搭养全长10cm的鲢200尾、鳙80尾,投喂以人工饲料。2012年5月和6月的8、18、28日,采病鱼样品63尾,正常鱼样品23尾,监测了5个患黄颡鱼腹水病和3个未发病池塘的水温、DO、p H、NH4+-N和NO2--N含量,以探讨水环境与黄颡鱼腹水病组织病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氨氮、亚硝酸盐超出正常养殖水体指标并升高时,鱼体鳃、肾、肝组织细胞发生肿胀、增生、空泡变性等一系列组织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2.
选取1500尾规格整齐的怀头鲶夏花投放至1000m^2池塘内,同时搭配部分鲢、鳙进行养殖,经82天人工饲养,共出产怀头鲶商品鱼905尾,成活率60.3%,平均体重1.15k,最大个体1.80kg。  相似文献   

3.
怀头鲶也称黑龙江六须鲶、怀头和怀子。怀头鲶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水域,以及一些大型湖泊均有分布。怀头鲶是一种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100千克以上。怀头鲶肉味鲜美,无肌间刺,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怀头鲶池塘套养主要是以一龄鱼为主,亩效益在80元左  相似文献   

4.
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辽河水系,在鱼类学上隶属于鲶形目、鲶科、鲶属,是一种凶猛的大型肉食性经济鱼类,也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淡水鱼,最大日增重每尾鱼可达75g以上,最大个体体重达120kg以上。怀头鲶适应环境能力强,耐低溶解氧,容易饲养,起捕率高,在冰下也可摄食,当年鱼苗即可养成商品鱼,并且养殖效益高,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北方地区养殖的名优品种。北京地区池塘条件优越,野杂鱼等天然饵料生物相对充足,且消费市场巨大,大规模养殖怀头鲶在促进水产养殖结构调整、丰富消费市场、提高渔民养殖效益上可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北京市房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池塘套养怀头鲶的试验,取得成功,并总结了一些养殖经验。  相似文献   

5.
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也称黑龙江六须鲶、怀头和怀子,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怀头鲶是黑龙江省地产鱼类,是一种凶猛的大型肉食性经济鱼类,也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淡水鱼之一,最大日增重每尾鱼可达75g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NO_2~--N急性胁迫对斑尾复鰕虎鱼组织结构的影响,在水温16.5℃,盐度30‰,pH8.0的环境下,在实验水体中加入亚硝酸钠,设置NO_2~--N浓度分别为1、10和100mg/L的3个实验组及一个空白对照组,连续观察实验鱼的游动情况、呼吸频率、黏液分泌等表征,并在其死亡后立即解剖,制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斑尾复鰕虎鱼对NO_2~-—N异常敏感,最小浓度组1 mg/L的平均死亡时间仅为8.5 h;NO_2~--N对斑尾复鰕虎鱼的各组织器官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对鳃组织的损伤最为明显,会造成鳃丝充血,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部分鳃小片极度膨大等病理变化,严重阻碍鱼的呼吸机能。  相似文献   

7.
鲶怀人工杂交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鲶鱼(Silurus.asotus)、怀头(六须鲶)(Silurus.soldatoui.NikoIsky et Soin)在黑龙江水域普遍都有,同属鲶形目、鲶科。其生活习性相同,具有生长快、耐低温、耐低氧、肉味鲜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几年鲶鱼和怀头鱼从池塘养殖的角度上看,是渔民改变放养模式、增加经济收入的替代品种。特别是怀头鱼,个体比鲶鱼大的多,最大可达40kg以上,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传统的淡水养殖品种比较单一,多以“四大家鱼”、鲤鱼和鲫鱼等价格较低的品种为主。近年来,为丰富天津市水产品养殖品种,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我们于2006年在天津市大港区利达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基地进行了怀头鲶池塘养殖试验,以期为今后在天津地区开展怀头鲶池塘养殖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怀头鲶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 Nikoisky et soin)隶属于鲶形目,鲶科,曾用名黑龙江六须鲶和东北大口鲶,地方名怀头和怀子,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水系和辽河水系。该鱼是一种大型肉食性野生经济鱼类,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无肌间刺,含肉率高,鱼鳔、鱼肚有滋补作用,是广大消费者极为推崇的名特优鱼之一。据初步统计,全国怀头鲶亲鱼不足200尾,近几年随着怀头鲶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和杂交鲶研究的深入,怀头鲶的人工繁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国内曾有这方面的报道,但出塘率依然很低,本研究是我所2000年怀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黄颡鱼养殖池塘水体主要水质因子周年变化的测定与比较,探讨黄颡鱼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研究主要测定了水体总磷(TP)、磷酸盐(PO4-P)、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和氨氮(NH4-N)含量。结果表明:养殖水体TP全年变化范围为0.08~1.17mg/L,5月份TP含量最低。PO4-P全年变化范围为0.02~0.27mg/L,10-12月份PO4-P含量较高为0.24~0.27mg/L。NO3-N全年变化范围为0.02~11.67mg/L,8月和11月份形成2个峰值;NO2-N全年变化范围为0.02~0.48mg/L,10月份呈现最高值0.48±0.01mg/L。NH4-N全年变化范围为0.06~2.02mg/L,5月份呈现峰值。溶解态无机氮(DIN)全年含量为0.43~11.76mg/L,且从全年氮平均含量进行考察,NO3-N、NH4-N和NO2-N分别占DIN的78.16%、16.72%和5.12%,N/P比值在5月和11月份出现2个峰值。黄颡鱼养殖池塘的水体氮和磷营养含量受光照、水温和鱼体活动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怀头鲶(学名黑龙江六须鲶)俗称怀头、北方大口鲶,为鲶形目、鲶科鱼类,主要栖息在黑龙江流域,属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该鱼不仅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温、抗病力强等特点,而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属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为了开发其资源,满足市场需求,解决苗种供应难的问题,我们于2001年6月中旬在呼兰县台屯渔场进行了怀头鲶及本地鲶和怀头鲶杂交的人工繁殖和当年养成商品鱼的试验,并获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也称黑龙江六须鲶、怀头和怀子,隶属于鲶形目、鲶科、鲶属,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水域以及一些大型湖泊中均有分布。怀头鲶是一种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100kg以上。怀头鲶适应环境能力强,耐低氧,生长速度快,容易饲养,起捕率高,鱼苗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近年来,怀头鲶在北方地区养殖取得了较好效果,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名特优养殖品种,其养殖前景看好。一、怀头鲶与普通鲶鱼的主要区别1.怀头鲶身体两侧有一条明显的金黄色侧线,而普通鲶鱼侧线呈黑色。2.怀头鲶的胸鳍硬刺后缘光滑,而普通鲶鱼具有锯齿。用…  相似文献   

13.
苏氏Mang鲶鳃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展强 《水产学报》2001,25(6):489-491,T002
对苏氏Mang鲶鳃结构进行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Mang鲶鳃丝末端膨大呈杓状结构,每一鳃丝两侧具有许多呈褶状的鳃小片,相邻两鳃丝上的鳃小片紧密镶嵌排列。鳃弓和鳃耙表面分布众多味蕾。鳃丝呼吸面上皮细胞薄,高度血管化,形成呼吸面隆起,非呼吸面由微脊细胞彼此相连,间缝具分泌细胞开口。鳃小片由单层或数层外上皮细胞和由基膜相隔的柱状细胞及其围在血管腔的凸缘构成,氯细胞多分布在鳃小片基部,并有开口通外,还探讨了Mang鲶鳃丝和鳃小片特殊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我站于 1997年至 2 0 0 3年开展了怀头鲶鱼繁养工作 ,本文就我县 2 0 0 3年推广池塘主养怀头鲶成鱼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池塘条件全县养殖池塘 11处 ,总面积 70亩 ,其中面积最大 15亩 ,最小 3亩 ,池塘平均水深 1.5—2 .0m ,水源为水库水、河水。2 放养情况投放怀头鲶鱼种时间为 5月 2 0日至 6月10日 ,总投放怀头鲶鱼种 4661尾 ,重量1165kg,平均尾重 2 50 g ,平均亩投放 66尾 ,同时每亩搭养尾重 3 0 0 g以上鲢鱼 13 0~ 150尾 ,鳙鱼 40~ 60尾 ,尾重 150 g以上鲤鱼 50尾 ,尾重 3 0~ 50 g鲫鱼 2 0 0尾。3 饲养管理3 .1 水质管理及鱼病防…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是美国淡水渔业中主要养殖对象,肉质细嫩鲜美。这种鱼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食性广,耐寒抗暑(1—39.3℃)、抗病能力特强,生长迅速,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斑点叉尾鮰可在池塘中与家鱼混养,也可单养。斑点叉尾鮰属杂食性鱼类,人工养殖昼夜摄食,最适生长水温13.8—35.7℃,pH值6~8.9均可生长,适盐度范围在0.1~8‰,溶氧在1mg/L时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鳃结构进行观察,并采用浓度为2 mg/L的Cd Cl_2水溶液对稀有鮈鲫进行急性毒理实验。结果显示:稀有鮈鲫具4对鳃,由鳃耙、鳃弓、鳃丝及鳃小片组成。鳃的各个部位表面均有上皮细胞覆盖;鳃耙和鳃弓具味蕾,鳃弓上还具不同类型的黏液细胞;相邻鳃小片的上皮细胞间也分布有黏液细胞,在鳃小片基部有氯细胞着生。鳃丝表面有不规则凹陷和微嵴,具沟、坑、孔等结构;鳃小片两面均呈凹凸状。在2 mg/L的Cd Cl_2水溶液暴露下,鳃受到损伤,发生鳃小片充血呈球状,鳃上皮水肿、脱落,黏液细胞增多等现象;并随时间延长受损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7.
网箱饲养大口鲇的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饲养大口鲇的实用技术大口鲇原名南方大口鲶,俗称河鳃、大河鲶巴狼等,主产于我国长江水系的大江河中,是一种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市场上非常抢手的名优鱼。其经济效益比埃及革胡子鲶、美国斑点叉尾、欧洲多瑙河六须鲶等国外引进的同类品种都好。池塘养殖大口鲇...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重金属Fe~(2+)对斑尾复鰕虎鱼(Synechogobius hasta)组织结构的影响,在水温16.5℃、盐度30‰、pH 8.0的环境下,进行了Fe~(2+)对斑尾复鰕虎鱼的急性胁迫实验。结果表明,斑尾复鰕虎鱼对Fe~(2+)异常敏感,最小浓度组5 mg/L的平均死亡时间仅为5.2 h;在各种组织器官中,Fe~(2+)对斑尾复鰕虎鱼的鳃组织损伤最为明显,会造成鳃丝充血,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从而严重阻碍鱼的呼吸机能。  相似文献   

19.
怀头鲶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英  牟清顺 《水利渔业》1999,19(4):17-18
1995~1997年利用池塘培育成熟的怀头鲶进行了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催产率、受精率平均达到90%、737%。1997年平均孵化率649%,出苗1054万尾。培育3~4cm夏花鱼种2万尾。  相似文献   

20.
怀头鲶发塘期是在5月下旬至7月初,发塘结束后,池塘养殖商品鱼或养殖秋片鱼种为时已晚,于是我们将发塘池进行二次利用,用来散养鲫鱼,并同时搭配一定量的其它鱼种来进行饲养。经过3个月的饲养,效果很好。现将放养情况及结果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鱼池怀头鲶夏花发塘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