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又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是我国养殖海水珍珠的主要品种。但长期以来,在珍珠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插核手术后休养贝死亡率高、留核率低等问题,造成了母贝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珍珠养殖的经济效益。国际上,主要是日本在海水珍珠养殖过程中特别强  相似文献   

2.
本发明是关于在淡水养殖有核珍珠的插核方法。使用特别的插核器穿插法,使核与细胞小片能可靠地密贴在一起,操作简便,插核效率高,不损伤母贝,不会脱核,成珠率高,珠质好,固核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3.
黑蝶贝养殖现状与前景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蝶贝是目前唯一能批量生产黑珍珠的珍珠贝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进行黑蝶贝的研究和培育,在人工育苗、苗种中间培育、插核术前处理、关键插核技术及术后休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目前还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程度。在养殖及珍珠培育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苗种培育阶段暴发的外套膜流行病;海洋环境恶化导致的高死亡率;插核后死亡率、脱核率高,造成存珠率不高等。针对黑蝶贝繁育、培育、插核等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养殖现状与问题进行述评,为黑蝶贝健康养殖的进一步研究及黑珍珠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湛江珍珠是中国南珠的代表。湛江市养殖珍珠已有40多年的历史。珍珠插核、母贝养殖、人工育苗及珍珠加工等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海水珍珠立足于国际市场做出了贡献。目前。湛江市珍珠养殖面积3万多亩,年产珍珠约6吨,全市有10个乡镇、2万多人从事珍珠产业。湛江市海水珍珠年养殖量和产量均占全国的70%。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  相似文献   

5.
杨伟 《水产科技》2006,(4):33-34
一、现状 湛江市养殖珍珠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珍珠插核、母贝养殖、人工育苗及珍珠加工等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海水珍珠立足于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珍珠产业成为雷州、徐闻等县(市)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沿海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湛江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南珠中心。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东山县地处亚热带,四季温和,海岛四周港湾环绕、岛屿棋布、潮水流畅,饵料丰富,是养殖海水珍珠的好场所该县珍珠养殖场去年5~6月间,用4万多只马氏珍珠贝插核育珠,当年就育成了状圆粒大、洁白晶莹、色泽艳丽的优良珍珠.不仅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初步摸索出当年插核养殖,当年采珠的生产技术首先必须选择良好的养殖海域.根据马氏珍珠贝的生活习性,他们选择在水深10米以下,且水质清新潮流畅通、没有污染、砂泥底质的海湾作为珠贝养殖场.这样的海域,水中浮游植物繁多,饵料丰富,常年的水温变动范围为10~29.5℃,7至12月平均水温17~26.8℃从实践看,这是适于养殖海水珍珠的海域环境.  相似文献   

7.
《海洋与渔业》2013,(2):65-65
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 Dunker,也有用Pinctada fucata Gould),是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目前,我国培育“南珠”的主导品种为杂交贝或其后代,该贝虽然生长快、壳型大,但壳薄、软体部瘦小,插核后死亡率高、留核率低,不是适宜的植核母贝。  相似文献   

8.
珠母贝插核育珠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珠母贝插核育珠,选择壳高7~9cm的母贝作为插核贝和以外套膜颜色相同的插核贝、小片见组合进行括核育珠的效果较好。珠母贝括核手术后休养期的存活率为77.5%~97.3%,留核率为42.5%~77.4%。壳高7~9cm的插核见成珠率为25.0%,已接近马氏珠母贝生产上的插核育珠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元培 《内陆水产》2004,29(7):15-16
1.1淡水有核珍珠养殖周期 圆球形有核珍珠的育珠周期根据插植珍珠核大小而定。5-6mm珠核,养殖1年即可采珠;7-8mm珠核,养殖1.5-2.0年采收,珍珠皮层厚可达0.8mm以上;9~10mm珠核一般要养殖2~3年。珍珠皮层可达1.0—1.5mm。珠核越大.珍珠皮层要求越厚,养殖周期越长。总体来说.珍珠皮层厚的有核珍珠,质量佳,价格高。  相似文献   

10.
李健  李吉涛 《水产学报》2023,47(11):119607-119607
池塘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传统方式,也是当前陆基海水养殖的主体。自20世纪70年代,海水池塘养殖经历了粗放式、半集约、集约化和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的发展历程。然而,海水池塘养殖产业中仍存在养殖生物生态适应性机制不清、养殖系统产出不稳定、营养物质利用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海水养殖虾蟹良种与生态环境的互作机制解析,研发养殖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营养物质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搭建养殖信息采集与智能化管控平台,创建生态工程化养殖新模式,实现养殖系统高效可持续产出,是我国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优良品种之一,其主产区苗种来源完全依靠人工繁育。但从2007年前期养殖效果来看,三疣梭子蟹养殖出现了与河蟹养殖过程中相似的问题,即工厂化人工繁育的蟹苗入池后死亡率高,有的甚至全部死亡。据笔者调查,除现在天然海水水质较差等因素外,三疣梭子蟹适应外界自然环境的能力差也是其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贝龄对马氏珠母贝植核贝生长、成活率和育珠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速长系F2为材料,分析了贝龄对植核贝生长、成活率和育珠性状影响。实验设2.0龄贝植核组(A)、2.0龄贝对照组(B),1.5龄贝植核组(C)和1.5龄贝对照组(D),按照常规技术进行插核手术与海区养殖,育珠期为450 d。在插核后第15、30、60、180、270和450天,比较各组的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差异;在插核后270 d和450 d,比较A和C组留核率、珍珠层厚度、优质珠率和珍珠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插核后第15、30、60、180和270和450天,4个组的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和D组的成活率显著大于A和B组(P<0.05),C和D组的体质量日增长率显著大于A和B组(P<0.05)。在插核后第270天,A和C组的留核率、珍珠层厚度和珍珠产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和C组间优质珠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插核后第450天,C组留核率、珍珠厚度、优质珠率和珍珠产量均显著大于A组(P<0.05)。结论认为,利用低龄贝进行插核育珠明显提高植核贝的留核率、成活率和珍珠层厚度,从而能够提高珍珠质量。本研究旨在为合理设计马氏珠母贝的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海水养殖及其病害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海水养殖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近50年来,走过了藻类养殖、双壳贝类养殖、甲壳类养殖、鱼类养殖的发展过程,目前,海水养殖已成为我国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以鱿类养殖为发展重点的海水养殖业,然而,随着海水养殖业的逐步发展,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能否有效地控制病害是关系到海水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了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4.
天津是国内工厂化海水养殖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近几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地下水的限采以及环保部门对养殖尾水排放的严格控制,海水工厂化养殖面临新的挑战。天津海水养殖发展一直受到土地和海水资源短缺因素的制约,天津海岸线为浅滩泥底潮汐带,海水比较浑浊,且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排放以及渤海和黄海较低的海水交换率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天津的气温变化大,适合室外露天养殖的时间短,但天津周边鲜活海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其丰富的地热资源及盐田卤水条件,促进了天津集约化的工厂化海水养殖的发展。回顾了天津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工厂化养殖设施装备的主要特点,分析、提出了海水工厂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卓琦 《海鲜世界》2001,(1):29-31
海水观赏鱼的刺激隐核虫病又称白点病,对水产养殖和海水观赏鱼的养殖危害很大。本文就刺激隐核虫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点;生活史;感染的典型症状以及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进行了描述。并对铜离子治疗海洋水观赏鱼白点病及剂量控制;淡水浴或低盐度溶液疗海水观赏鱼白点病;刺激隐核虫不同株的研究和刺激隐核虫的繁殖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引发海水观赏鱼白点病的原因及机理以及水族箱中新进鱼和老鱼同时发生白点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海水网箱养殖对近岸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芳  黄小平 《水产科学》2006,25(1):37-41
近年来,我国的海水网箱养殖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渔业新兴产业的生力军。海水网箱养殖系统作为一种高密度、高投饵的人工养殖生态系统,其输出的废物,残饵、代谢及排泄废物等是引发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源,再加上网箱养殖区布局不合理,通常设在水交换率较低的内湾,当养殖容量超出了海域的环境容量,就会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1]。本文就海水网箱养殖对环境污染及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1养殖区水质污染网箱养殖对浅海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养殖水域营养负荷增加[2]。一般来说,鲑鳟鱼类的网箱养殖,饲料中总氮的…  相似文献   

17.
每年七八月份的高温季节,是水产养殖中各种病害的多发时期。在海水养殖上,刺激隐核虫病是最为常见和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疾病,病原为刺激隐核虫,因刺激隐核虫对寄主没有专一性,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金鲳、石斑鱼、真鲷等各个品种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以及几乎所有的硬骨鱼类都可被感染,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期专门邀请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樊海平研究员和东海水产研究所的两位专家就刺激隐核虫病的研究现状及应对措施展开详细介绍。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希望对从事海水养殖的读者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2013,(9):50-50
山东是全国第一海水养殖大省,全省海水养殖产量400多万吨,约占全国海水养殖产量的1/4,其中80%以上是贝类,贝类养殖产业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牡蛎作为贝类的“模式种”,以其分布广、经济和生态价值高,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随着对虾、扇贝等重要养殖种类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海水养殖有了较快发展,1997年产量已占海洋水产总量的34.6%,但缺乏高产、优质、抗逆性能强的优良品种,种质退化现象严重,部分种类个体变小,抗病力差,病害发生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国家确定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水养殖扇贝、鲍鱼、对虾等多倍体的育种、育苗技术,大规模海水养殖多倍体的推广应用,建立海水养殖基地。海水养殖将优先发展多倍体育苗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局的邀请,中国水产学会海洋资源专业委员会11名从事海洋渔业资源评估、管理和增养殖的专家于1996年4月18~24日考察了广西的海洋渔业特别是海水养殖业。代表团西起北部湾的防城港市经过钦州市、东至北海市实地考察了近江牡蛎的吊养、墨西哥湾扇贝的吊笼养殖试验、南珠之乡的珍珠插核、廉州湾文蛤增殖和南美白对虾的种苗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