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探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特别是其化学修饰酶的酶学性质,以期发现比天然酶酶学性质更佳的酶.该研究以水溶性低分子量壳寡糖作为修饰剂对已纯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化学修饰酶(COS·PG),然后分析PG和COS-PG的酶学性质如酶比活力、最适pH、最适温度、pH稳定性、温度稳定性等.结果显示:修饰后,化学修...  相似文献   

2.
从工业污水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解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共聚酯)(P3/4HB)的真菌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烟曲霉,命名为Aspergillus sp.DS0906。该菌株还能够特异性降解高分子聚酯聚3-羟基丁酸酯、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戊酸共聚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但是不能降解聚乳酸和聚ε-己内酯。菌株发酵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10~50℃之间酶的温度稳定性较好,最适反应p H值为6.0,在p H=6.0~8.0的范围内稳定性较高。Aspergillus sp.DS0906粗酶液降解P3/4HB的产物为羟基丁酸单体,推测降解酶以每次剪切一个羟基丁酸单元的外切酶模式发挥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果胶酶作为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的果汁澄清工艺中,发现和挖掘适用于工业应用的优质果胶酶,能够为工业应用提供更多的选择。从嗜酸的Bispora sp.MEY-1基因组中克隆得到一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Bspg28b,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实现高效异源表达。对重组蛋白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的测定,其最适pH 3.5,最适温度为65℃,在酸性至中性的环境中具有很好的pH稳定性,完全满足果汁澄清工艺的需求;BsPG28b在55℃下保持高度稳定,在65℃中保温10 min后仍能剩余50%的酶活,是真菌来源中少见的耐高温优质果胶酶。对BsPG28b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可显著提高葡萄汁的澄清度,体现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定木聚糖酶Xyn B-E18的活性以及酶学特征,采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对来源于青贮饲料菌群的木聚糖酶Xyn B-E18进行重组表达纯化。在16℃180 r·min-1条件下表达,并通过Ni亲和层析和分子排阻层析的方法进行纯化,用DNS显色法测定其酶学性质。得到的重组蛋白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纯化后的蛋白溶液纯度达90%以上,蛋白分子量约为38k Da,酶活力可达1782 U,最适反应p H为6.5,在中性偏碱性条件下酶的稳定性较好,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50℃以下酶的热稳定性保持较好。实验结果表明Xyn B-E18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具有更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249-251
以宁夏海原香水梨为试验材料,采用硫酸咔唑比色法测定香水梨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的含量。在温度(25±1)℃条件下,以超声时间(2~7 min)、最适p H值(1.5~5.0)、料液比(1∶16~1∶30 g/m L)作为影响多聚半乳糖醛酸提取的因素(3因素3水平)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水梨多聚半乳糖醛酸的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 min、溶液p H值4.5、料液比1∶18(g/m L)。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酶高产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武夷山森林腐烂枯叶及附近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1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菌株CS-7。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对菌株CS-7所产纤维素酶的相关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CMC酶活为7.91 U/m L,FPA酶活为2.40 U/m L;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 H分别为60℃和6;在40~50℃温度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在p H 5.0~7.0范围内p H稳定性较好。研究结果表明,CS-7菌株是能产生耐高温中性纤维素酶的菌株,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对筛选到的一株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SDYB-1进行分子鉴定和酶学性能研究。克隆了SDYB-1菌株的16S r 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 548 bp。BLAST显示该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同源。以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相关属种的系统发育树,该菌株在进化关系上也与枯草芽孢杆菌聚成一族。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分子鉴定,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SDYB-1。对枯草芽孢杆菌SDYB-1产酶性能研究表明,蛋白酶活性在接种4 h后快速升高,16 h达到最高值,之后快速下降;淀粉酶活性随培养时间不断增加,至24 h达到最高值,之后快速下降。SDYB-1蛋白酶活性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50℃下的稳定性较好;最适p H为8.5,p H 8.5时比较稳定。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50℃下表现了很强的稳定性,50 min仍保持原有酶活的97%;最适p H为5.6,在p H 4.6~7.0范围内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出芒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细胞壁降解酶酶活性的反应条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分别测定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5%CMC+0.5%果胶和1%果胶为诱导底物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并从温度、时间、pH等方面优化酶活性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3种主要细胞壁降解酶中,羧甲基纤维素酶(Cx)以1.0%CMC作为底物诱导效果最好,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以1.0%柑橘果胶作为底物诱导效果最好.Cx和PG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0℃和50℃,最适反应时间分别为60 min和20 min,当pH分别达到4.6和6.6时,Cx酶和PG的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活体外黄芪根腐病菌细胞壁降解酶产生能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细胞壁降解酶(CWDEs)是镰刀菌(Fusarium sp.)侵染寄主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同种类的镰刀菌在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降解酶种类有所不同。以山西省黄芪(Astragalus L.)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Ellis et Everhart)Wr.]、腐皮镰刀菌[F.solani(Mart)Sacc.]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cht)为研究对象,对其活体外诱导培养产生的主要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内切1,4-β-D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根腐病菌均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内切1,4-β-D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6种CWDEs,但不同的致病菌产生各种酶的活性大小和变化趋势具有明显差异。该结果为深入研究CWDEs在根腐病菌侵染黄芪过程中的致病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霉变甘蔗叶中分离到1株纤维素降解菌,对其部分重要培养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降解菌最适培养条件为碳源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碳源浓度2.0%、氮源酵母粉、培养温度20℃、培养p H 6.5,培养时间96 h。该降解菌所产滤纸酶和CMC酶的酶活性最适温度为40℃,最适p H为5.5。  相似文献   

11.
商品过氧化氢酶目前大部分来源于动物肝脏和黑曲霉发酵,但是这些酶通常热稳定性不好、酶活力低且售价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来一株高产过氧化氢酶的菌株Pseudomonas stutzeri S12,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鉴定发现了该菌株中编码过氧化氢酶的基因katE,将其在E.coli BL21(DE3)中异源表达和纯化。KatE的最适温度为35 ℃,最适pH为8.0,酶比活可达到1 349 U·mg-1,该酶在10~40 ℃范围内的酶活力较高,具有较为广泛的温度适应性。 KatE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50 ℃处理5 h还剩余70%的酶活,60 ℃孵育2 h后剩余酶活仍有50%。其动力学性质Vmax为16 666 μmol·L-1·min-1,Km为100.5 mmol·L-1。该酶在中低温条件下酶活较好,热稳定性较好,且酶活力较高,为开发新型商品过氧化氢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从云斑天牛肠道中筛选到一株产植酸酶活性较高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TN06。采用简并PCR和TAIL-PCR的方法获得一个新的β-折叠桶植酸酶基因(phyA06),开放阅读框全长1 902 bp,编码633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预测其前23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含有两个β-折叠桶结构域。将phyA0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后达到电泳纯。纯化后的重组酶最适pH为7.0,在pH 6.0~10.0的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最适温度为55℃,热稳定性良好。同时,该酶在低温下仍保持一定活力,甚至0℃仍有活性。该植酸酶具有应用于水产饲料行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简并PCR和TAIL-PCR技术从嗜酸性真菌Bispora betulina中克隆得到一个酸性木聚糖酶基因xyn11BB。该基因全长1 207 bp,含有三段内含子、一段外显子和一个终止密码子,编码由29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推测蛋白质含有一个CBM1结构域。将不带原基因信号肽编码序列的cDNA基因以正确阅读框架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上,并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诱导表达,其表达活性达121.15 U/mL。重组蛋白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后达到电泳纯。对其酶学性质分析表明,重组木聚糖酶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4.5,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可作为饲料用酶的备选。  相似文献   

14.
从云南酸矿废水中获得了一株脂肪酶活性较高的嗜热真菌,经显微形态及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鉴定为新萨托菌,命名为Neosartorya fischeri P1。通过同源克隆,从该真菌中获得了脂肪酶基因Lip024,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 和Pichia pastoris GS115 中进行表达,表达量分别为0.09 U/mL、0.26 U/mL。重组酵母菌株在3.7L发酵罐进行高密度发酵后,重组酶酶活达5.22 U/mL。重组蛋白经超滤浓缩和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后达到电泳纯。重组酶酶学性质分析表明:该酶的最适pH为7.0,在pH 3.0~7.0的范围内非常稳定,酶活力均保持在95%以上;最适温度为50℃,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此外,Ca2+和Mg2+能够显著提高Lip024重组脂肪酶的酶活。  相似文献   

15.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壳聚糖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嗜热枯草芽孢杆菌壳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及其重组酶的纯化和性质。该基因序列全长723bp,编码240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同源性分析,该壳聚糖酶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68的壳聚糖酶前体基因的同源性最高,为98%。粗酶液经Ni-IDA亲和层析得到电泳级纯酶,比活力高达1 051.8U/mg。经测定,该酶反应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6.0,在40℃和pH 4.5~8.0下稳定。该酶为内切壳聚糖酶,能够高效降解壳聚糖,生成一系列的壳寡糖,在壳寡糖的制备生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漆酶作为一种含铜离子的多酚氧化酶,在环境保护、生物能源、食品工业和纸浆漂白等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枯草芽孢杆菌168菌株中克隆漆酶cotA基因,全长1 542 bp,编码513个氨基酸,外加一个终止密码子。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Transetta(DE3)菌株中通过微好氧发酵法进行异源表达和纯化,获得的重组酶蛋白Cot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4.5。该酶在6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保温90 min后仍有71.70%的剩余酶活。最适反应条件下,重组酶对ABTS的Km为63.9±5 μmol/L,kcat为39.1±1/s,最大反应速率为0.005 μmol/L·min·mg,且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微好氧发酵法获得的重组酶蛋白CotA的比活(557.8 U/mg)是低温诱导法(0.2 U/mg)的2 655.4倍。因此,通过微好氧发酵法可以显著提高重组漆酶CotA的比活力。  相似文献   

17.
纳豆芽孢杆菌配伍发酵产中性蛋白酶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纳豆芽孢杆菌SH和B1配伍发酵产物中中性蛋白酶的性质,通过Folin-酚法测定中性蛋白酶的最适作用温度、最适作用pH值、pH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抑制剂、模拟胃肠道环境对酶活力的影响,绘制相对酶活力变化图。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70℃,最适作用pH为11.0,其次是pH为7.0,40℃时热稳定性较好,在pH6~7时比较稳定,属中性蛋白酶。金属离子、抑制剂和模拟胃环境对酶有抑制作用,而10g/LTween-80和模拟肠道环境对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8.
嗜热真菌Achaetomium sp. Xz8来源的甘露聚糖酶Man5Xz8和Humicola sp.Y1来源的嗜热甘露聚糖酶Man5A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0.0%,然而两者的酶学性质尤其是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Man5Xz8的最适温度为50℃,仅在30℃下保持稳定,而Man5A最适温度为70℃,且在50℃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为研究不同区域关键氨基酸位点对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的影响,以Man5Xz8为研究材料,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分别构建了单点突变体V124I及△SG。实验结果表明,突变体V124I及△SG和原酶Man5Xz8具有相似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但在热稳定性方面较原酶有很大提高:在50℃下处理10 min后,突变体V124I的相对剩余酶活力较原酶Man5Xz8提高了26.9%,突变体△SG在50℃下处理1 h保持稳定。通过对甘露聚糖酶不同区域氨基酸位点的研究,发现了与酶热稳定性相关的关键结构区域及位点,为以后更好的研究第5家族的甘露聚糖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利用简并PCR和TAIL PCR从嗜热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 Y1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耐热型木聚糖酶基因xynD。该基因全长1 104 bp, 共编码367个氨基酸,不含有内含子,N端的22个氨基酸为信号肽。成熟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进行了重组表达,重组蛋白经超滤和离子交换柱纯化后达到电泳纯。对其酶学性质分析表明,XynD的最适pH为6.0,在pH 4.0~7.0可以保持80%以上的酶活性,在pH 5.0~10.0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最适作用温度为70℃,在60℃条件下保持稳定。多数金属离子对XynD酶活力没有明显的影响。麦芽汁降解实验表明,XynD与商用β 葡聚糖共同作用可以提高麦芽的过滤速率(45.7%)并降低粘度(81%)。因此XynD在酿酒业,特别是啤酒制造业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组β-1,3-1,4-葡聚糖酶的性质。[方法]由重组大肠杆菌制备重组β-1,3-1,4-葡聚糖酶发酵液,经乙醇分级沉淀和DEAE-650M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后进行SDS-PAGE纯度鉴定,最后分析纯化后重组酶的酶学性质。[结果]SDS-PAGE分析表明纯化后得到了较纯的重组β-1,3-1,4-葡聚糖酶,比活力达13 437 U/mg,纯化倍数为19.85倍,回收率为20.60%,分子量约30 kDa。纯化后重组酶的最适pH值为6.0,pH值4.5~6.0较稳定;最适温度为50℃,40~50℃较稳定;Cu2+和Fe2+对其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Mg2+、Zn2+和Mn2+对其活力有抑制作用,比较适合在啤酒酿造上使用。[结论]该研究为重组β-1,3-1,4-葡聚糖酶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