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A强毒株的BamH I-L片段DNA全长为2 892 bp,G+C比率为55.91%.用内切酶将其亚克隆为6个片段:BamH I-Pst I、PstI-Pst I、Pst I-Cla I、Cla I-Sma I、Sma I-Sma I和Sma I-BamH I.用地高辛标记L片段DNA或者分别标记其6个亚片段核酸,通过斑点杂交试验都可将MDV血清1型毒株与2型和3型的毒株区分开来,应用PCR方法可获得相同结果.但PCR方法更敏感、更快捷.结果表明,MDV GA强毒株的BamH I-L片段DNA对MDV血清1型毒株是特异的.  相似文献   

2.
从潜伏期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淋巴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梯度PCR的方法获得MDV的L-meq、meq基因,将其插入pMD18-T克隆载体,经测序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L-meq、meq基因同源性很高,L-meq中只有180 bp与meq不同.但是采用同样的方法在发病期病鸡淋巴组织中却只能获得MDV的meq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发病期L-meq基因消失的原因,试验对L-meq、meq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结构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meq基因中含有9个PRR(proline-rich-reapts)区域,meq中含有6个PRR区域,从而推断PRR区域可能与基因的转录激活及调控病毒DNA复制的功能有关,该180 bp插入序列也许能解释初期感染MDV不致瘤的原因,同时也意味着L-meq基因对于潜伏期的维持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HA基因、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马立克氏病病毒(MDV)Rispens CVI988毒株基因组的sorf 1和sorf 2序列、两端带loxp位点的lac/smGFP标志基因,构建含这些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MHA;以MDV Rispens CVI988毒株的基因组DNA和PMHA质粒DNA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采用同源重组方法将LTR、lac/smGFP和HA基因插入到MDV基因组,获得重组病毒rMDV-HA/GFP;以cre介导的同源重组去除lac/smGFP标志基因,再转染CEF,获得仅带LTR启动子和HA基因的重组MDV疫苗毒株rMDV-HA.rMDV-HA仍保留了MDV RispensCVI988疫苗毒株的复制特点,并能稳定表达AIV的HA.  相似文献   

4.
1禽肿瘤病病毒禽肿瘤病病毒包括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禽白血病和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火鸡对MDV、REV以及相对罕见的反转录病毒——淋巴细胞增殖病病毒(LPDV)易感。MDV为双股DNA病毒,  相似文献   

5.
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GA强毒株的 Bam H - L 片段 DNA全长为 2 892 bp,G C比率为 5 5 .91%。用内切酶将其亚克隆为 6个片段 :Bam H - Pst 、Pst - Pst 、Pst - Cla 、Cla - Sm a 、Sm a - Sma 和 Sm a - Bam H 。用地高辛标记 L 片段 DNA或者分别标记其 6个亚片段核酸 ,通过斑点杂交试验都可将 MDV血清 1型毒株与 2型和 3型的毒株区分开来 ,应用 PCR方法可获得相同结果。但 PCR方法更敏感、更快捷。结果表明 ,MDV GA强毒株的Bam H - L片段 DNA对 MDV血清 1型毒株是特异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马立克氏病毒(MDV)新型疫苗及MDV致病机理,将MDV强毒GD0908株的全基因组作为细菌人工染色体(BAC)转化进大肠杆菌,构建GD0908株的感染性克隆.利用同源重组将BAC载体插入MDV基因组的US2区,将包含BAC载体的MDV DNA电转化入大肠杆菌菌株DH10B,最后将鉴定成功包含GD0908株全基因组的BAC DNA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成功拯救出重组病毒,命名为rGD0908,其与父代病毒GD0908株在CEF细胞上的生长速度没有差异.该感染性克隆将为MDV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与其毒力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MDV毒株的毒力越强,其在宿主体内的病毒载量就越高.MDV在宿主体内的复制动力学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有:MDV的组织嗜性及毒力、宿主的免疫情况及马立克氏病(MD)遗传抗性、MDV的基因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MDV在宿主体内的复制情况.本文就MDV在鸡体内各个组织器官复制动力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表达鸡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F)的重组马立克氏病毒(MDV),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NDV强毒株F48E9基因组中扩增出病毒的融合蛋白F基因,构建由CMV启动子和BGH polyA组成的2.7 kb F基因表达盒。将其插入带有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基因(gpt)和MDV US2同源臂的中间转移载体pUAB-gpt中获得重组MDV转移载体pUAB-gpt-wF。将该转移载体与MDV-814疫苗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总DNA共转染CEF,经同源重组及gpt选择系统筛选,获得带有F基因表达盒的重组MDV(rMDV814-wF)。其体外增殖与亲本病毒没有差异。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PCR、Southern-blot及western blot等试验证明,重组病毒在CEF中传至13代以上仍稳定表达NDV的F蛋白。该重组病毒的构建为MDV活载体疫苗的筛选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马立克氏病毒814株(MDV-814)作为免疫用抗原,建立了2个M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4A6、3D7。鉴定结果表明;两株细胞所分泌的McAb均为IgM类免疫球蛋白,具有MDVⅠ型病毒特异性,无中和反应特性和沉淀反应特性。利用两种McAb对国内标准强毒MDV-京1株进行鉴定,肯定其为MDV-Ⅰ型毒株。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不同致病型毒株感染鸡后对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疫苗抗体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周龄接种MDV超强毒株RBIB和7日龄接种MDV强毒株GA的鸡HI效价均显著低于对照鸡,但在本试验条件下尚未发现MDV感染对法氏囊病病毒疫苗免疫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T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为了研究MDV编码的miRNA与致瘤性的关系,通过对缺失部分miRNA的MDV-MS毒株进行动物感染试验,并将其结果与MDV-MS强毒株的致病性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缺失miRNA的重组MDV对无特定病原体(SPF)鸡无致病性,而接种MDV-MS毒株的SPF鸡却显示出很强的MD典型症状.此结果证实MD V编码的miRNA对MDV的致瘤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通过对重组MDV感染鸡的羽髓病毒载量的动态检测,发现此处编码MDV-miRNA的基因为复制非必须区,但重组病毒rMS△miR9-12比亲本病毒MDV-MS的体内复制能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A强毒株的BamH Ⅰ-L片段DNA全长2892bp,G+C此率为55.91%。用内切酶将其亚克隆为6个片段:BamHⅠ-PstⅠ,Pst-ClaⅠ-SmaⅠ,SmaⅠ-SmaⅠ和SmaⅠ-BamHⅠ。用地高辛标记L片段DNA或者分别标记其6个亚片段核酸,通过斑点要交试验都可将MDV血清Ⅰ型毒株与2型和3型的毒株区分开来,应用PCR方法可获得相同结果。但PCR方法更敏感、更快捷。结果表明,MDV GA强毒株的BamHⅠ-L片段DNA对MDV血清1型毒株是特异的。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姜黄素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CEF细胞中复制的影响,在病毒感染的不同时间点加入姜黄素,通过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和病毒噬斑计数实验来检测姜黄素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姜黄素能够抑制MDV基因表达、蛋白合成以及病毒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姜黄素还能直接影响MDV的感染性;姜黄素明显影响MDV感染细胞中IL-1β、IL-6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该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能体外抑制MDV的复制和增殖,具有开发为抗MDV临床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培育及鉴定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致弱病毒株,本研究将4株现地流行MDV强毒株(L-ZY、L-CZ、L-MS和L-SY株),在体外经CEF连续传代至110代,获得相应的4株高代次病毒株(L-ZYp 110C、L-CZp110C、L-MSp110C和L-SYp110C株).其中的L-MSp110C和L-SYp110C株对SPF鸡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以2×103 pfu和2×104 pfu的剂量接种1日龄SPF鸡,在试验期(12周)内试验鸡均没有引起马立克氏病病变;高代次病毒株在体外增殖能力增强,而在体内增殖能力显著低于亲本病毒株.与亲本病毒株基因序列比对发现:4株高代次病毒株病毒基因组中Meq和RLORF 12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和插入;132 bpr序列拷贝数均显著增加;其中3株病毒株的RLORF4基因存在大片段缺失.以上结果表明,MDV强毒株体外传代至110代后,病毒增殖能力和主要致瘤相关基因的遗传特性均发生了改变,致弱毒株的毒力已完全弱化.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MD弱毒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芦花鸡REV与MDV混合感染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某鸡场收集临床有发病表现的发病鸡只,采取新鲜组织样品,分离DNA,做PCR检测.用细胞培养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的方法从这些病料中同时分离到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方法表明该鸡场的疫病为REV和MDV共感染引起的肿瘤病.  相似文献   

16.
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是一种高致瘤性α-疱疹病毒,基因组为166~184 kb的线状双股DNA,同时因为其严格的细胞结合性特点,如何分离纯化病毒DNA,一直阻碍人类对MDV的研究.常规方法制备的病毒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细胞基因组,不利于高效转染.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宿主细胞中分离MDV DNA,由于MDV DNA的浮密度与宿主细胞基因组相近,所以制备时也有细胞DNA的污染[1-2].Robin等用脉冲电泳的方法分离MDV基因组[3],虽然完全去除了宿主细胞基因组,但是这种方法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都较高,所以没有得到推广.因此发展一种新的提取纯化MDV基因组方法对于MD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缺失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Meq基因簇microRNAs(Meq-clustered miRNAs的突变株,本研究在vv MDV GX0101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克隆的基础上,采用Red/ET同源重组技术将Meq-clustered miRNAs的编码基因进行缺失突变,经PCR鉴定及序列分析证明Meq-cluster miRNAs序列成功缺失后,提取Δmeq-miRNAs BAC DNA,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进行病毒拯救,用SYBR GreenⅠqRT-PCR检测病毒体外增殖特性。结果表明成功拯救出缺失MDV Meq-clustered miRNAs基因的感染性BAC克隆株GX0101Δmeq-miRNAs,且该缺失株与亲本株GX0101BAC具有相似的增殖曲线,Meq-clustered miRNAs是MDV体外复制的非必需基因。MDV Meq-clustered miRNAs基因缺失感染性BAC克隆株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MDV Meq-clustered miRNAs在MDV致病和致肿瘤方面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对养禽业危害巨大。MDV线性基因组末端具有与宿主鸡序列相同的端粒重复序列(TMR),这些TMR有助于在潜伏期将MDV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端粒区,从而使病毒终生留在宿主体内。整合到宿主端粒对于MDV致病及诱导肿瘤发生至关重要,也能够有效地重新激活整合的病毒基因组。除TMR外,MDV还编码端粒酶RNA亚基(vTR),其与鸡基因组中端粒酶RNA(chTR)具有88%的序列相似性。vTR在病毒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高度表达,增强端粒酶活性并在MDV诱导的肿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文章重点介绍MDV基因组TMR序列和TR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血清1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单克隆抗体,以超速离心浓缩的血清1型MDV CVI988/Rispens毒株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亚克隆、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筛选,获得3株分泌抗血清1型M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分别命名为4D9、1C5和1F10,并对其进行特异性分析。间接ELISA结果显示,4D9、1C5和1F10制备的腹水ELISA效价分别达5.1x104、8.2x105、4.1x105,可用于后续建立ELISA检测方法;IFA结果显示,4D9、1C5和1F10制备的腹水与不同血清1型MDV毒株具有良好的反应性,效价可分别达1: 12800、1: 25600和1: 12800,与血清3型MDV毒株和其他常见禽源病毒均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亚型检测结果显示,4D9抗体为IgG2a/κ型,1C5抗体为IgG2b/κ型、1F10抗体为IgG1/κ型;应用1C5建立的IFA方法能检出至少5PFU CVI988/Rispens毒株感染,适用于血清1型MDV的检测。综上,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血清1型MDV的检测,为MDV致病机制研究及诊断试剂研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便于进行讨论,有必要回顾一下有关马立克氏病(MD)发病的基本事实。图1即提供了这些基本事实。我想强调的是,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在若干方面不同于大多数其他病毒感染: 1.MD中存在着持久的细胞结合性病毒血症; 2.患MD时存在着终生排病毒的羽毛囊感染,从而会持续不断地向环境排出感染性MDV; 3.MDV感染会引起持续的免疫抑制,从而造成许多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