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奶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布氏杆菌病严重危害着奶牛业的发展,其中奶牛是布氏杆菌病最易感动物,一旦在牛群中发生常引起奶牛场毁灭性打击。近年来随着奶牛业在全国各地的迅猛发展以及奶牛流通的增加,原在牧区流行的布氏杆菌病在内地也悄然上升。由于该病直接影响奶牛生产效益并危害人类健康,所以,有效地对该病进行防治和净化极为必要。现将奶牛场进行布氏杆菌病的防治与净化关键性措施概括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奶牛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感染布氏杆菌病的机率也有所增加。布氏杆菌病的病源是布氏杆菌,人和牲畜都会感染。布氏杆菌病的传染源较多,包括病牛、流产胎儿、用具、饮水、饲料和直接接触等,净化奶牛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措施是防疫。本文主要介绍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检疫方法和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布氏杆菌病严重危害着奶牛业的发展,一旦在牛群中发生,常使奶牛场遭受毁灭性打击。近年来随着奶牛业在全国各地的迅猛发展以及奶牛流通的增加,原在牧区流行的布氏杆菌病在内地也悄然上升。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认为奶牛“两病”监测工作是当前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一项关键性的硬任务,也是动物疫病监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现将泰兴市近几年来奶牛布病监测体会及防治经验总结,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谈奶牛布病检测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布氏杆菌病严重危害着奶牛业的发展,一旦在牛群中发生常引起奶牛场毁灭性打击。近年来随着奶牛业在全国各地的迅猛发展以及奶牛流通的增加,原在牧区流行的布氏杆菌病在内地也悄然上升。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认为奶牛“两病”监测工作是当前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一项硬性任务,也是动物疫病监测中最实、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现将我市近几年来奶牛布病监测体会及防治经验总结,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奶牛布氏杆菌病简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一般呈慢性经过,临床诊断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奶牛布氏杆菌病以前在牧区多发,而随着奶牛跨省区调运频繁,从而导致了该病在全国流行范围更加广泛,并形成了某些农区的常发病。由于布氏杆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从而也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应引起广大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奶牛“两病”即奶牛结核病与奶牛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两病”),分别是结核杆菌和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人类特别是儿童可因饮用带菌的牛奶而感染。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是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人和动物生殖系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按照《黑龙江省牲畜布氏杆菌病检疫净化实施方案》的要求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牲畜布氏杆菌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伊春市于2005年起全面开展了牲畜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净化工作,截止到2006年10月31日,全市共检疫检验奶牛13671头、黄牛31951头、羊113910只,检疫率分别为奶牛78%、黄牛32%、羊22.8%,经省、市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复合确认布氏杆菌病阳性牲畜的奶牛203头、  相似文献   

8.
牛布氏杆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传染病,是国际贸易检疫中必检的传染病.近几年来,随着养牛(尤其是奶牛)业的发展,牛及其制品调运越来越频繁,致使牛布氏杆菌病疫情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加强牛布氏杆菌病监测,扑杀阳性牛是控制牛布氏杆菌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云南奶(水)牛口蹄疫和布氏杆菌病血清学监测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2011年度,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疫病控制功能实验室在体系所属的2个综合试验站和4个区域推广站各示范场、养殖小区和养殖户采集奶牛、奶水牛血清样品共计311份。应用口蹄疫A型、亚洲Ⅰ型和O型免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检出口蹄疫O型抗体阳性数253份,阳性率81.35%;亚洲Ⅰ型抗体阳性数278份,阳性率89.39%;A型抗体阳性数110份,阳性率35.37%。应用口蹄疫3ABC抗体检测方法检出抗体阳性样品7份,阳性率2.25%。应用IDEXX牛布氏杆菌抗体检测方法检出布氏杆菌抗体阳性样品2份,阳性率0.64%。针对本次获得的口蹄疫和布氏杆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强化奶牛和奶水牛犊牛免疫、跟踪监测和完善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国际贸易检疫中必检的传染病。近几年来,随着养牛业的发展,牛及其制品调运越来越频繁,致使牛布氏杆菌病疫情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加强牛布氏杆菌病监测,扑杀阳性牛是控制牛布氏杆菌病的关键措施之一。经典的牛布氏杆菌病监测实验室方  相似文献   

11.
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一直是令养牛业最头痛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而且是由于其引起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临床特征是引起母牛流产或早产,故又称传染性流产,并常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受精障碍而不孕;公牛感染后发生睾丸、附睾、前列腺和贮精囊炎,造成无精子症或精子缺乏致使生殖力降低或不育。据调查,我国各省市奶牛布氏杆菌病相当普遍。因此,防治与控制奶牛布氏杆菌病是每一个养牛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应力求系统的了解其致病的因素及诊断技术,针对病因,掌握其防治的有效措施。下面分几个方面来阐述奶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近年来,杭州市对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加强检疫、建立奶牛户口管理制度和建立奶牛结核病隔离饲养场等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奶牛“二病”的发生,加快了牛群健康化步伐。现全市存栏奶牛14000多头,检出结核病阳性牛110头,阳性率为1%;检出布氏杆菌阳性牛15头,阳性率为1.5%,达到了牛群健康化标准。  相似文献   

13.
调查地区羊布氏杆菌病达到了稳定控制区标准,牛布氏杆菌病达到控制区标准多年,实属不易。但在2007年该地区政府因为引进奶牛程序上的不合规范,引起人和奶牛布氏杆菌病暴发疫情;造成地区牛羊屠宰场118名屠宰工人中66人感染布氏杆菌病,2个奶牛养殖基地459头奶牛感染了布氏杆菌病。该疫情通过中国卫生部门的通报,引起自治区畜牧兽医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特组织有畜牧厅兽医局领导、畜牧科学院以及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相关人员组成疫情调查组,前往该地区进行疫情实地调查。现将调查分析报告提供给广大专业人士,希望对此类布氏杆菌病疫情,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奶牛业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奶牛交易流通的增加,及奶产品在人们饮食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奶牛的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发病率已在悄然上升,“两病”都属人畜共患病,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易使人感染布氏杆菌病和牛型结核病。奶牛“两病”的存在,必然对人类身体健康、奶牛业的发展以及奶制品的出口.造成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我国规定的2类动物疫病。奶牛是布氏菌杆病的易感动物布氏杆菌主要损害奶牛生殖系统,造成奶牛流产、不孕及乳房炎等症状,严重危害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本病一旦在牛群中发生,常引起奶牛场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洮南市大力发展以奶牛产业为龙头的牧业经济,  相似文献   

16.
1布病的危害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奶牛布氏杆菌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牛及其皮毛、乳汁、尿液和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等。奶牛布病的严重发生,对我区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近5年綦江县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检疫、监测的情况,总结了“两病”难以控制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虎红平板法和试管凝集反应,对采自乌兰县铜普镇、希里沟镇、柯柯镇和茶卡镇4个镇的奶牛血清249份,1630份种公羊血清,进行布氏杆菌病血清抗体的监测,对检出的阳性和可疑血清通过复检,最终掌握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有的放失地采取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蒙旭辉 《中国乳业》2010,(11):38-39
1典型病例 2009年1月新疆石河子某团场奶牛场,共有78头怀孕母牛相继出现流产,流产多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有时患病奶牛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等。经过实验鉴定,这些怀孕母牛得了布氏杆菌病。2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特点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部分奶牛场奶牛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奶牛布氏杆菌病通常由流产型布氏杆菌感染引起,有些地区亦存在少量羊布氏杆菌或猪布氏杆菌感染的病例[1].2005年朱占波从黑龙江省4个奶牛场的流产胎儿体内分离到6株流产型布氏杆菌,对4个奶牛场的104头流产母牛进行血清学检测,其中85头布氏杆菌血清抗体显阳性,疑似11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