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莱芜猪的优良肉质特性,本试验以生长速度快、肉质欠佳的杜洛克和大约克做对照,结果表明:莱芜猪肌肉嫩度、肌内脂肪含量、肌肉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杜洛克和大约克,而莱芜猪肌纤维直径和系水率则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
莱芜猪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莱芜猪的优良肉质特性,本试验以生长速度快、肉质欠佳的杜洛克和大约克做对照,结果表明:莱芜猪肌肉嫩度、肌内脂肪含量、肌肉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杜洛克和大约克,而莱芜猪肌纤维直径和系水率则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40~90kg6个体重阶段的莱芜猪和鲁莱黑猪为试验对象,每个阶段每组各6头猪,采用组织化学切片染色技术进行组织学观察,探讨猪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体重的增加,莱芜猪与鲁莱黑猪肌纤维的发育较为明显,但发育特点明显不同,莱芜猪40~70kg体重时肌纤维生长较慢,直径和面积变化不明显,70kg后肌纤维生长发育明显加快(P〈0.05);而鲁莱黑猪则是40~60kg体重时肌纤维生长较快,60奴后肌纤维生长发育变慢(P〈0.05)。(爹琥珀酸脱氢酶(sDH)组织化学处理显示,肌肉肌纤维是由红肌纤维、中间型肌纤维和白肌纤维这3种类型肌纤维构成,并以白肌纤维占优势。莱芜猪与鲁莱黑猪在肌纤维类型的组成和不同类型肌纤维直径上具有不同的发育性变化模式,总体上莱芜猪红肌纤维含量有高于鲁莱黑猪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类型肌纤维直径方面,莱芜猪与鲁莱黑猪具有基本相同的发育性变化模式。③相关性分析表明,肌肉的肌纤维尤其是红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对肌肉的干物质、肌内脂肪及系水力等肉质性状具有有利的影响,但白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对肌肉的系水力具有不利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在肌肉组织中肌纤维的发育方面,莱芜猪比鲁莱黑猪较为晚熟;在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方面。红肌纤维更有利于优良肉质特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1.前言1986年,进行了东北民猪(简称民猪)、长白猪和杂种猪生长肥育的研究,比较了不同猪种肥育性能和胴体、肌肉生长特点、胴体化学组成和肉质。为了揭示民猪、长白猪、杜民猪、长民猪和长杜民猪肌肉氨基酸组成,用日立835—50氨基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猪的改良工作主要着眼于提高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换效率和瘦肉率等明显的经济性状,而对其肌肉品质,特别是味道和细嫩度,几乎未予关注,所以不同程度地引起肉质的下降。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瘦肉的需求,国内外育种工作者都着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提高猪的瘦肉产量,另一方面是为生产鲜嫩肉而努力改进猪肉的品质。在国外,Ashmore建立起动物肌肉的正常生长模式。Waters对肌肉纤维进行了研究,Canssens等对猪的骨骼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莱芜猪肌肉肌纤维类型的组成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因子多水平有重复试验的方法,对14头纯种育肥莱芜猪不同屠宰体重(A因子)及不同解剖部位(B因子)的新鲜肌肉直接冰冻切片,并进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组织化学处理,结果表明:莱芜猪肌肉的结构单位肌纤维是异质的,即肌纤维类型有3种,红肌纤维(RF)、白肌纤维(WF)和中间型肌纤维(IF)。随屠宰体重的提高,肌肉中RF含量显著增大(P相似文献   

7.
家禽的选育主要集中在生长速度和体组织中的肌肉含量两方面,却忽视了代谢和肉的品质方面的研究。快速生长会导致肌肉形态的异常,肌纤维直径变大,增加糖酵解纤维的比例,降低蛋白水解纤维的比例。屠宰后肌肉组织的迅速僵直,并降低加工后的肉品质,同时蛋白水解纤维含量的降低会使禽肉的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鲁农Ⅰ号猪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本试验选择体重为30 kg左右鲁农Ⅰ号猪96头、杜洛克72头、大约克60头,按品种分栏分圈饲养,饲喂相同日粮。结果表明,与瘦肉型品种杜洛克和大约克相比,虽然鲁农Ⅰ号猪的日增重、饲料利用率、胴体瘦肉率降低,但是背膘厚、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显著增加,肌纤维直径和肌肉剪切力值显著减小,同时鲁农Ⅰ号猪肌肉富含形成鲜香味的前提物质,肌肉鲜味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含量显著增加。鲁农Ⅰ号猪肌肉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显著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减少,脂肪酸的这种组成有利于维持其肌肉的细嫩、多汁。由此可见,鲁农Ⅰ号猪既具有瘦肉型猪的生长性能,又保持了莱芜猪的优良肉质特性,实现了对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家禽的选育主要集中在生长速度和体组织中的肌肉含量两方面,却忽视了代谢和肉的品质方面的研究。快速生长会导致肌肉形态的异常,肌纤维直径变大,增加糖酵解纤维的比例,降低蛋白水解纤维的比例。屠宰后肌肉组织的迅速副僵直,并降低加工后的肉品质,同时蛋白水解纤维含量的降低会使禽肉的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建立猪颗粒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和新生巴马小型猪不同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及传代培养技术体系和冷冻保存方法,并比较猪卵丘/颗粒细胞和新生巴马小型猪肌肉成纤维细胞HDAC1基因的mRNA表达的差异,从分子水平上鉴定新生巴马小型猪肌肉成纤维作为供体细胞的可行性。运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方法分离不同来源的组织细胞进行培养,并比较了常规冷冻保存和微量冷冻保存对细胞复苏率的影响,同时,运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猪卵丘/颗粒细胞和新生巴马小型猪肌肉成纤维细胞HDAC1基因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猪颗粒细胞单层细胞的生长需要5~6d;用组织块法获得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单层的生长时间为10~11d;用组织块法可以成功地对新生巴马小型猪的肌肉、肺、肾脏、心、睾丸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分离和传代培养,肾和睾丸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后,长满形成单层细胞需要12~13d,而肺、肌肉和心脏组织的则需要15~16d。(2)细胞的微量冷冻保存效果优于常规冷冻保存(P〈0.05)。(3)猪卵丘/颗粒细胞与新生巴马小型猪肌肉成纤维细胞HDACl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000比0.985,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新生广西巴马小型猪不同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及传代培养和微量冷冻法,丰富了这种猪体细胞的分离培养种类,为其体细胞核移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供体细胞,并从表观遗传的角度分析,鉴定了新生巴马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与猪卵丘/颗粒细胞一样适合作供体,为核移植前的供体细胞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许多年来,家禽的选育主要集中在生长速度和体组织中的肌肉含量两方面,而忽视了代谢和肉的品质方面的研究。快速生长会导致肌肉形态的异常,肌纤维直径变大,增加糖酵解纤维的比例,降低蛋白水解纤维的比例。屠宰后肌肉组织的迅速僵直(尸僵)会使产生PSE肉的可能性提高,并降低加工后的肉质品的品质,同时蛋白水解纤维含量的降低会使禽肉的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品种和体重对猪肌肉生长抑制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猪的体重和品种对其背最长肌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猪100kg时的胴体性状与肌肉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研究不同体重(20、50和100kg)和品种(汉普夏猪和长白×撒坝猪)对猪背最长肌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考察试验猪在100kg时的胴体肉质指标。结果表明:①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的表达随体重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P>0.05);②相同体重条件下长撒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表达均显著高于汉普夏猪(P<0.05),其中20kg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③肌肉生长抑制素的表达与瘦肉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背膘厚则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滴水损失和肌内脂肪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猪背最长肌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表达量随体重增加而提高,品种间差异显著,并且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表达与瘦肉率、背膘厚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肌肉生长和禽肉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多年来,家禽的选育主要集中在生长速度和体组织中的肌肉含量两方面,而忽视了代谢和肉的品质方面的研究。快速生长会导致肌肉形态的异常,肌纤维直径变大,增加糖酵解纤维的比例,降低蛋白水解纤维的比例。屠宰后肌肉组织的迅速僵直( 尸僵) 会使产生PSE 肉的可能性提高,并降低加工后的肉质品的品质,同时蛋白水解纤维含量的降低会使禽肉的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莱芜猪肌肉组织学特性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2  
本研究采用二因子多水平有重复的试验方法,对14头育肥莱芜猪不同屠宰体重及不同解剖部位肌肉的组织结构和肌纤维的组织学特性及肉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屠宰体重的提高,肌肉纤维直径(DMF),密度(MFD)和宰后僵直肌工降度(SL)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组织学显示的肌肉3种构成分在不同体重组间差异也不显著,但除pH外,其他各测定性状在不同部位肌肉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研究下  相似文献   

15.
猪肌纤维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本文就影响猪的肌纤维生长发育规律的遗传、生长阶段、营养与环境、性别等因素进行了综述。本地猪的肌纤维直径较改良品种猪的肌纤维直径单位面积密度大;同一血缘的猪随体重增加,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逐渐增加;营养水平低时,肌纤维直径较小;母猪的肌纤维发育较早,且比公猪早达到生长高峰,公猪肌纤维的生长高峰虽比母猪出现得晚,但高峰后的较长时间内仍维持了较高的生长强度。肌纤维面积与胴体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即肌纤维面积越大则胴体性状越好。肌纤维直径和密度是影响肌肉嫩度和系水力的重要指标,肌纤维越细、密度越大的品种,其肌内脂肪的沉积量要多于肌纤维粗而密度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五指山猪与长白猪肌肉发育关键时期(妊娠期65d)肌纤维发育差异情况,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Image-Pro Plus软件测量及SAS软件统计分析多种技术对两猪种骨骼肌肌纤维的表观组织学特征、数目和横截面积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指山猪和长白猪妊娠期65d胎儿肌纤维组织学外观有明显差异;并且长白猪猪胎儿骨骼肌肌纤维数目和横截面积均显著高于五指山猪(P0.05)。试验结果确定两猪种肌肉发育关键时期肌纤维发育差异,为日后深入研究影响肌肉发育的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一类在骨骼肌中广泛表达的糖蛋白,其功能和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会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表达来改变肌肉的纤维组成及造成肌肉重量的变化。MSTN对骨骼肌的生长有调节作用,其基因在猪、人、绵羊和牛已被定位和标记。在畜禽育种过程中,对畜禽生长速度过度  相似文献   

18.
东北民猪(简称民猪)是我省的优良地方猪种;哈尔滨白猪(简称哈白猪)是我省和我国第一个育成的肉脂型新猪种。研究这两个品种和及其杂种猪肌肉生长的特点,可为我省当前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决策提供重要依据。1982年进行了这一研究,现报告如下。方法1.试验猪来源、分组、饲养管理、屠宰测定略(见《东北养猪》1986年创刊号)。2.将左半胴颈肩胸、腰和腿臀部切段骨皮肉脂剥离开来,在剥离肌肉同时,先剥离和称量  相似文献   

19.
生长抑制素(MSTN)是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是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是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并与所谓的牛的双肌表型有关。比利时的皮特兰猪是双肌表型的代表猪种,与双肌牛有着共同的肌肉表型,表明生长抑制素基因可能是猪肌肉过度增长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对5个品种45头猪的生长抑制素基因的完整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包括具有特别发达肌肉的皮特兰猪和肌肉欠发达的梅山猪和野猪。经测序,得到了7626 bp的猪生长抑制素基因,包括5′和3′非翻译序列,并且发现了15个多态位点,其中3个位于启动子区,5个位于内含子1内,7个位于内含子2内。大部分的突变位点是在对本试验获得的MSTN基因序列和已发表的猪生长抑制素基因进行比对时发现的。然而,定位于猪生长抑制素基因启动子区447位点处的突变位点在皮特兰猪中有很高的等位基因频率,而不是公认的肌细胞增强因子3结合位点。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这个突变位点在4周龄猪的背最长肌中表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90公斤体重四个组合杂种猪有关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杂种猪的肉质正常,肉脂品质,肌肉纤维超微结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脂肪酸组成成分含量,背脂脂肪酸组成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肌肉失水力与肌肉肌原纤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与肌节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Ⅰ带长度呈显著负相关;肌肉肌原纤维直径与肌节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除葵酸,豆蔻酸,棕榈酸外,其它各脂肪酸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