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高菜子分离蛋白得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菜子分离蛋白生产得率偏低的现状,通过对等电点沉淀法和饱和硫酸铵法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提高菜子分离蛋白各组分蛋白得率及蛋白含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双低菜子脱皮脱脂粕为原料,在pH值为11的条件下,用NaOH溶液浸提4次,每次浸提35min,固液比为1∶12,浸提温度50℃,得到双低菜子分离蛋白。产品蛋白质含量达86.12%,其蛋白质提取率为24.35%,并能去除菜子中的硫甙、植酸等抗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龙口粉丝传统工艺的研究,筛选出影响豌豆蛋白和淀粉得率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和方法,即在常温下接种乳酸杆菌浸泡豌豆48 h,浸泡介质的pH值为5,静置分离60 min,碱溶酸沉浆液预热到40℃,获得较为理想的产品品质和得率。蛋白得率达到20%以上,蛋白含量达到90%以上,淀粉得率35%以上,淀粉中蛋白含量小于1%。  相似文献   

4.
利用Protamex蛋白酶控制玉米蛋白水解,制备有利于消化吸收,具有降血压和抗氧化等特定生理功能的玉米肽。适度变性的玉米蛋白易被Protamex蛋白酶水解,热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均影响玉米蛋白的变性程度,经温度85℃热处理60min的玉米蛋白的水解度最大。相同的水解时间,在pH值为9.0,温度60℃时,该酶对变性玉米蛋白的水解度最大,在此条件下酶解60min,消耗NaOH(5mol/L)16.3mL,玉米的水解度为32.5%,肽的得率为51.2%。SephadexG-25对玉米蛋白水解产物的分离结果表明,Protamex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可生成分子量不同的5个组分。  相似文献   

5.
影响牛乳酪蛋白分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pH值及搅拌强度对牛乳中酪蛋白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控制在55℃(pH 4.6)时,酪蛋白得率最高为2.55g/100mL;pH4.6~4.8时酪蛋白分离效果最好;边滴加酸边缓慢搅拌酪蛋白得率较高.牛乳中酪蛋白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5℃、pH4.8、边滴加酸边缓慢搅拌.  相似文献   

6.
利用Protamex(R)蛋白酶控制玉米蛋白水解,制备有利于消化吸收,具有降血压和抗氧化等特定生理功能的玉米肽.适度变性的玉米蛋白易被Protamex(R)蛋白酶水解,热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均影响玉米蛋白的变性程度,经温度85℃热处理60 min的玉米蛋白的水解度最大.相同的水解时间,在pH值为9.0,温度60℃时,该酶对变性玉米蛋白的水解度最大,在此条件下酶解60 min,消耗NaOH(5 mol/L)16.3 mL,玉米的水解度为32.5%,肽的得率为51.2%.SephadexG-25对玉米蛋白水解产物的分离结果表明,Protamex(R)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可生成分子量不同的5个组分.  相似文献   

7.
利用Protamex~蛋白酶控制玉米蛋白水解,制备有利于消化吸收,具有降血压和抗氧化等特定生理功能的玉米肽。适度变性的玉米蛋白易被Protamex~蛋白酶水解,热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均影响玉米蛋白的变性程度,经温度85℃热处理60min的玉米蛋白的水解度最大。相同的水解时间,在pH值为9.0,温度60℃时,该酶对变性玉米蛋白的水解度最大,在此条件下酶解60min,消耗NaOH(5mol/L)16.3mL,玉米的水解度为32.5%,肽的得率为51.2%。SephadexG-25对玉米蛋白水解产物的分离结果表明,Protamex~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可生成分子量不同的5个组分。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杜仲翅果油工艺参数,以杜仲翅果为原料,杜仲翅果油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分别确定超临界CO_2萃取杜仲翅果籽油的最佳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及分离时间,再通过正交试验及验证性试验,优化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杜仲翅果油得率的影响因素大小次序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分离温度,最优萃取工艺技术参数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5 MPa、分离温度45℃、分离时间50 min,在该工艺参数下,杜仲翅果油的得率为14.73%,其中α-亚麻酸含量为61.37%。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薏米蛋白的提取得率,确定提取pH、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进一步得到薏米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采用碱法提取薏米蛋白,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碱法提取薏米蛋白的优化工艺条件并且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薏米蛋白电泳图谱。结果表明,碱法提取薏米蛋白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1.8,提取时间4.93 h,提取温度为35℃,提取pH 10.47。在最优条件下,薏米蛋白提取率达到43.94%。薏米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薏米蛋白电泳图谱共分离出2条蛋白亚基条带,较大薏米蛋白亚基分子量143 kD,较小薏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85 kD。通过响应面碱法提取薏米蛋白,提取率明显提高,采用SDS-PAGE法对薏米蛋白进行分析,为构建薏米蛋白质指纹图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种菜小窍门     
酒浸菜子出芽好:按1:1的比例把白酒和水对好后,把菜子放入其中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播种。这种方法比温水浸种、日光晒种和药液浸种出芽快,而且苗齐、苗壮。尤其对皮厚、发芽率低的蔬菜种子效果更好:一般0.5公斤白酒可浸1公斤种子。  相似文献   

11.
以醇变性菜籽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水溶性蛋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方法,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pH值13,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35℃,醇变性菜籽粕质量分数3%,在此条件下,水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达45.97%。  相似文献   

12.
菜籽毛油提取植物甾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萃取法从菜籽毛油中提取植物甾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并运用化学试剂特征显色法和紫外光谱分析验证所得植物甾醇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菜籽毛油60mL,皂化时间60min,萃取剂乙醚300mL。化学试剂特征显色法和紫外光谱分析均表明提取物为植物甾醇。该方法可用于植物油中甾醇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菜籽饼粕中蛋白质的提取分离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菜籽饼粕的脱毒以及从中提取蛋白质的各种方法,综述了菜籽蛋白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水相酶解法和膜分离法在提取、分离菜籽蛋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菜籽蛋白提取分离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油菜主产地、种植面积和生产状况,概括了菜籽蛋白营养价值,总结了菜籽饼粕中提取分离菜籽蛋白的方法,阐述了菜籽蛋白功能特性。结果表明,菜籽蛋白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显著,具备广泛应用于饲料和食品工业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显性黄籽油菜种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甘蓝型显性黄籽油菜为材料,研究了黄籽杂交种和亲本种子特性,结果表明:(1)该黄籽与遗传背景相同的黑籽相比,皮壳率低2.68个百分点、含油量高2.01个百分点、蛋白质高1.60个百分点;黄籽杂交种的含油量比黄籽父本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对皮壳和胚的分析表明,黄籽皮壳中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黑籽,而胚中增加较少.表明黄籽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比黑籽高,主要是因为:黄籽的胚的比例增加,并且黄籽皮壳和胚中的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比黑籽高.(2)在黄籽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其中,亚麻酸的含量增加最多.(3)黄籽与黑籽的色泽差异,主要是由于花色素和黑色素含量的差异引起,黑籽的花色素和黑色素含量分别是黄籽的4.86倍和4.24倍.  相似文献   

16.
油菜品质近红外检测模型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油菜品质的快速检测,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油菜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纤维,并用光谱影响值法(Leverage)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建立了油菜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纤维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可以快速地检测油菜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纤维。  相似文献   

17.
4种蛋白质饲料对幼龄獭兔饲用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定豆粕、玉米蛋白粉、棉粕、菜粕等4种蛋白质饲料在獭兔幼龄阶段的营养价值,试验以3月龄獭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测定、消化试验与饲养试验,比较分析了4种蛋白质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营养价值。结果显示:粗蛋白表观可吸收量以棉粕最高,为383.22 g/kg,分别比豆粕、玉米蛋白粉、菜粕多3.4,137.9,20.85 g/kg;必需氨基酸化学值指数(EAAI)与可吸收量指数均以菜粕最高,分别为1.18,0.047 5;干物质表观消化能以豆粕最高,为9.99 MJ/kg,分别比玉米蛋白粉、棉粕、菜粕高2.94,3.20,2.68 MJ/kg;豆粕的钙消化吸收最佳,消化率与表观吸收量分别为79.32%,18.59 g/kg,极显著高于棉粕,显著高于菜粕;玉米蛋白粉的磷消化吸收最佳,消化率与表观吸收量分别为63.82%,6.14 g/kg,极显著高于棉粕,显著高于菜粕;4个处理的日均增重、日均采食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以棉粕组日均增重最大,为26.64 g。棉粕可用作3月龄獭兔的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黄籽油菜与黑籽油菜苗期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苗期的植株长势与抗性及后期产量密切相关。为探索甘蓝型黄籽油菜抗逆性较弱和产量较低的原因,以2对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黑籽油菜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了苗期植株的主要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苗期生长势弱,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LAI)均比相同遗传背景下的黑籽油菜低;与黑籽油菜相比,甘蓝型黄籽油菜无论是在不同的叶龄期,还是在植株的不同部位,均表现出“糖高氮低”的代谢特点,且越冬期叶片的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也低;根颈粗和单株干物质重也明显小。甘蓝型黄籽油菜苗期生长势弱,冬前干物质积累偏少,进而影响其春后的生殖生长,这可能是其产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核桃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碱溶酸沉为基础,对核桃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确定等电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辅助浸提方式、pH值、温度、时间、固液比对核桃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核桃蛋白质等电点为4.6;在超声波处理条件下,固液比1:90,温度55℃,碱溶pH值7.5,时间70min为提取条件,其核桃蛋白提取率达55.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