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探讨对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防治,采用0.2% 阿维菌素预混剂按1 000kg 饲料添加1 000g,拌匀后连喂猪7~10 天,相当每天每头猪摄药总量为100μg/kg。经投药2~3 天后,肉眼可见粪便中排出大量蛔虫体。15 天后,猪粪便中原有的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蛔虫和毛首线虫虫卵已检不出。猪疥螨病也明显好转。说明该药对猪体内外寄生虫均有高效驱杀作用  相似文献   

2.
《饲料研究》2001,(12):15-15,8
吉他霉素预混剂Kitasamycin Premix〔有效成分〕吉他霉素〔含量规格〕每1 000 g中含吉他霉素22 g或110 g或550 g或950 g。〔适用动物〕猪、鸡〔作用与用途〕用于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用于促进畜禽生长。〔用法与用量〕混饲。每1 000 kg饲料添加,用于促生长,猪5~55 g,鸡5~11 g;用于防治疾病,猪80~330 g,鸡100~330 g,连用5~7 d。以上均以有效成分计。〔注意〕蛋鸡产蛋期禁用;休药期7 d。注:摘自《进口兽药质量标准》(1999年版)和《兽药质量标准》(第一册)。金霉素(饲料级)预混剂Chlortetracycline (Feed Grade) Pr…  相似文献   

3.
使用抗球王剂量要严格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球王”是经农业部审核批准国内准产,河南省三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联发酵厂生产的抗球虫药。其主要成分为马杜霉素铵,有效药物成分每公斤本品含马杜霉素铵10g(马杜霉素铵1%预混剂),推荐每吨饲料中添加本品500g,也就是说本品每袋100g可配饲料2...  相似文献   

4.
复方伊维菌素预混剂预防仔猪寄生虫病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寄生于仔猪体内外的螨虫及蛔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伊维菌素预混剂按每吨饲料添加1~2kg,对两种寄生虫的驱虫率均达到100%,与不用药对照组相比,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期各用药组猪未见异常反应,表明复方伊维菌素预混剂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广谱驱虫药。  相似文献   

5.
《饲料研究》2001,(11):28-29
黄霉素预混剂Flavomycin Premix〔有效成分〕黄霉素〔含量规格〕每1 000 g中含黄霉素40 g或80 g。〔适用动物〕牛、猪、鸡〔作用与用途〕用于促进畜禽生长。〔用法与用量〕混饲。每1000kg饲料添加,仔猪10~25g,生长、育肥猪5g,肉鸡5g,肉牛每头每天30~50mg。以上均以有效成分计。〔注意〕休药期0天。〔商品名称〕富乐旺注:摘自《进口兽药质量标准》(1999年版)。维吉尼亚霉素预混剂Virginiamycin Premix〔有效成分〕维吉尼亚霉素〔含量规格〕每100…  相似文献   

6.
采用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硫酸安普霉素预混剂对断奶仔猪人工感染大肠杆菌O149进行治疗试验。其结果表明,每吨配合饲料中添加硫酸安普霉素预混剂3.0~5.0kg(含Apramycin 90~150g),饲喂7d,能有效地控制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效果优于对照组药物新霉素,仔猪的相对增重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70~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运用扫描电镜(SEM)对人蛔虫和猪蛔虫的某些结构进行了研究,例如Madden等(1970)、Weiset(1973)等曾对猪蛔虫、人蛔虫进行了SBM观察,国内孟宪钦等(1980、1983)对人、猪蛔虫感觉器官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报道。但对马副蛔虫、鸡蛔虫的SEM观察资料较少。至于猪蛔虫、马副蛔虫、鸡蛔虫的相互比较,就更未见有报道。为此,本文用SEM对内蒙地区的猪蛔虫、马副蛔虫、鸡蛔虫进行了观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猪蛔虫(Ascarissuum)、马副蛔虫(Para-scorisequorum)、鸡蛔虫(Ascarid…  相似文献   

8.
鸡兔抗球王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兔抗球王中毒田致甲(河北邯郸高等农业专科学校,057150)1997年7月初,我校一个鸡兔同圈的业余养殖户,养有20只3个月龄的农杂母鸡,17只2月龄左右的比利时和法比兔。为防治球虫病,户主每天以0.5kg左右饲料拌10g左右的抗球王(马杜拉霉素)...  相似文献   

9.
1抗球虫药物1.1莫能菌素具有抗球虫和预防坏死性肠炎的作用,抗球虫谱广,主要用于预防家禽球虫病。使用莫能菌素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鸡90~110毫克(以莫能菌素计)。产蛋期禁用,禁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及其他抗球虫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
1.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分类:(1)抗菌药物添加剂(抗菌促生长剂)分为:抗生素(吉他霉素、金霉素等)、合成药物(氨苯砷酸、喹乙醇等)(2)抗寄生虫药物添加剂:分为:抗蠕虫药类(主要以抗蛔虫、绦虫、螨虫等药物为主);抗球虫药类(如马杜霉素、盐霉素、氯羟吡啶、地克珠利)  相似文献   

11.
梅岭霉素B是江西农业大学“梅岭霉素B”课题组研制的广谱高效杀虫抗生素,它的生物学活性和阿佛麦菌素相似。为探讨梅岭霉素B驱除牛新蛔虫的效果及对牛的安全性,采用0.3、0.4、0.5g/kg体重剂量一次灌服,每组10头犊牛。试验证明梅岭霉素B以0.4~0.5g/kg体重的剂量能有效地驱除牛新蛔虫,对犊牛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越霉素A对猪驱蛔虫促生长试验张正元周彭福(江苏省江都市兽医站225200)驱虫性抗生素最早是由美国发现的潮霉素B,曾广泛用于控制猪蛔虫病。据报道,日本明治制果(株)研究所近藤等(1965年)所发现的越霉素A(DestomycinA)对猪和鸡体内寄生虫...  相似文献   

13.
蛋鸡集约化生产容易受到各种应激影响,特别是夏秋季节的热应激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很大。研究抗病、抗应激剂尤其是无公害中草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试验通过自行设计开发的无公害抗应激蛋鸡饲料预混剂(代号“JL”,不含抗生素、卫生指标等符合江苏省无公害饲料地方标准)和中草药预混剂产品(代号“JYS”,具有抗病、抗应激等多种功能),对蛋鸡生产性能与鸡蛋品质影响进行饲养试验,以探讨其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雏鸡人工感染鸡蛔虫和异刺线虫的试验证明,鸡蛔虫、异刺线虫单独或混合感染,对雏鸡的成活率及发育均有程度不同的影响。与不感染对照组相比,感染300个/只蛔虫卵的雏鸡成活率低19%(P<0.05),死亡峰期在感染后7~14天,增重低30.1%(P<0.01),影响增重峰期为感染后第1~10和21~40天;感染同量异刺线虫卵雏鸡成活率低10.3%(P>0.05),死亡主因是组织滴虫病,增重低16.6%(P<0.05),影响增重峰期在感染后第11~20天,混合感染减半量的两种虫卵,成活率低14%(P<0.05),增重低32.9%(P<0.01),死亡及发育受阻期与单独感染蛔虫卵组相似,但部分鸡死于组织滴虫病;单独感染减半量蛔虫卵,成活率低17.3%(P<0.05),增重低10.1%(P>0.05),死亡及影响增重峰期基本在感染后第1~10天。  相似文献   

15.
梅岭霉素B开发研究—梅岭霉素B驱除猪蛔虫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岭霉素B是江西农业大学“梅岭霉素B”课题组研制的杀虫抗生素,它的生物学活性和阿佛麦菌素相近似,为评价梅岭霉素B驱除猪蛔虫的效果及对猪的安全性,采用0.3、0.4、0.5g/kg体重剂量一次混饲,每组20头猪,试验证明梅岭霉素B以0.4~0.5g/kg体重剂量能有效地驱除猪蛔虫,对猪群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梅岭霉素B是江西农业大学“梅岭霉素B”课题组研制的杀虫抗生素,它的生物学活性和阿佛麦菌素相近似。为评价梅岭霉素B驱除猪蛔虫的效果及对猪的安全性,采用0.3、0.4、0.5g/kg体重剂量一次混饲,每组20头猪。试验证明梅岭霉素B以0.4~0.5g/kg体重剂量能有效地驱除猪蛔虫,对猪群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阿维霉素是由产绿色链霉素菌发酵而生成的二氯异扁枝衣酸酯,属于正糖霉素族寡糖类抗生素,微溶于水,但可以溶解于大部分有机溶剂中。经发酵制成的阿维霉素中已知结构的有阿维霉素A至N共14种,起作用的主要为阿维霉素A,其次为B,其他阿维霉素作用很小,且含量也很低,近似可以忽略其作用。 阿维霉素预混剂采用混饲的饲喂方式,在每100kg饲料中,0~4个月的猪的投入剂量为20~40g,4~6个月猪的剂量为10~20g,肉鸡的剂量则为5~10g阿维霉素。 阿维霉素之所以能提高生产性能,是因为它对细菌代谢具有三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饲料研究》2002,(1):38-39
赛地卡霉素预混剂Sedecamycin Premix[有效成分] 赛地卡霉素[含量规格] 每1 000 g中含赛地卡霉素10 g或20 g或50 g。[适用动物] 猪[作用与用途] 主用于治疗猪密螺旋体引起的血痢。[用法与用量] 混饲。每1 000 kg饲料添加75 g(以有效成分计),连用15天。[注意] 休药期1天。[商品名称] 克泻痢宁注:摘自《进口兽药质量标准》(1999年版)。伊维菌素预混剂Ivermectin Premix[有效成分] 伊维菌素[含量规格] 每1 000 g中含伊维菌…  相似文献   

19.
鸡蛔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内,是放养鸡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雏鸡患病表现生长受阻,顽固性拉稀,成鸡严重感染则表现下痢,产蛋量下降和贫血等。但由于养鸡户和基层兽医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而疏于防治,给养鸡户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现将此病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流行特点1.本病感染途径主要是食入蛔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2.各龄期鸡均能感染。3~4月龄以内的鸡易受感染,病情也较重。雏鸡只要有15~25条成虫寄生即可发病。5月龄以上的鸡抵抗力较强,一年龄以上的鸡常为带虫者,成为传染来源。3.饲养条…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禁用对江苏省肉鸡养殖现状以及治疗用抗生素和替抗产品应用状况的影响,对全省肉鸡养殖主产区6个市(区)376个不同养殖规模肉鸡养殖场的出栏量、养殖品种和饲养方式、禁抗后临床主要问题、抗生素和替抗产品使用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黄羽、白羽肉鸡养殖各占一半,主要饲养方式为地面平养;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禁用后肉鸡消化道疾病增多,占比50.9%,其次为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41.0%),且不同养殖品种肉鸡养殖中疾病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肉鸡养殖场治疗用抗生素涵盖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9大类,且偏向使用中草药制剂(44.83%)及其组合产品(33.33%);85%以上的肉鸡养殖场抗生素和替抗产品使用成本控制在1元/只以内。研究表明,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禁用后肉鸡养殖中消化道疾病发生率最高,治疗用抗生素使用类别多,且偏向使用中草药制剂及其组合产品,抗生素和替抗产品使用成本在1元/只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