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0株牛源非结核分枝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应用PCR方法从10株牛源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扩增16S rDNA基因5'端片段并测序。用DNA分析软件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分枝杆菌序列相比较,计算种间相似性,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分类与鉴定。结果显示,10株牛源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浅黄分枝杆菌1株;偶发分枝杆菌1株;母牛分枝杆菌2株;新金色分枝杆菌4株;另有2株N8和N9分别与新金色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有较好的亲缘关系。检测结果提示,非结核分枝杆菌在牛群中存在应引起重视,而且它们对人畜的致病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确保人类及畜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分类与鉴定,试验采用PCR方法从1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扩增16S rDNA基因5'端片段,并对所得DNA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同时用DNAMan软件对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分枝杆菌序列进行比较,计算种间相似性,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有浅黄分枝杆菌2株、偶发分枝杆菌3株、母牛分枝杆菌2株、新金色分枝杆菌4株,另有3株分别与Mycobacterium sp.Myc399、新金色分枝杆菌与偶发分枝杆菌有较好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分类与鉴定,试验采用PCR方法从1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扩增16S rDNA基因5′端片段,并对所得DNA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同时用DNAMan软件对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分枝杆菌序列进行比较,计算种间相似性,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有浅黄分枝杆菌2株、偶发分枝杆...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分离自宁夏、甘肃和新疆地区的28株牛源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突变情况,通过采用16S rRNA、MPT64和多位点PC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鉴定,L-J比例法对其进行药敏试验,随后用DNA测序技术对10株耐药菌和4株敏感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及突变分析.分型鉴定结果表明,28株分离株均属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其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牛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的分子耐药机制,本研究采用噬茵体生物扩增法对分离并鉴定的25株牛结核分枝杆茵进行药敏分析.筛选出9株耐利福平、异烟肼菌株.PCR扩增耐药株rpoB基因片段(213bp)和KatG基因片段(458bp)并测序.通过对耐药基因的测序分析,5株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在53l位(RNA聚合酶β-亚基编码基因起始密码子起,下同)、526位点、511位点发生突变,其中有3株rpoB基因531位点发生突变,1株rpoB基因526位点突变;1株rpoB基因在531位点和511位点发生了较为少见的联合突变;4株异烟肼耐药菌株,其中2株在315位点(KatG蛋白编码基因起始密码子起,下同)发生碱基突变,2株在463位点发生碱基突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16S rRNA基因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凝结芽孢杆菌不同菌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试验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15株凝结芽孢杆菌菌株,菌株纯化后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传统的16S rRNA基因分子鉴定和MLST技术相结合进行分析.其中MLST采用5个管家基因:adk、recF、sucC、rpoB和spo...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从鹿下颌淋巴结分离2株非结核分枝杆菌,经16S rRNA PCR鉴定和基因组序列分析,证实分离菌均为新金分枝杆菌且基因组大小均为5.1 Mb.应用分离的新金分枝杆菌10-2株腹腔注射感染C57BL/6小鼠,于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肺内T-bet、GATA-3的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肺内Th1、Th2细胞百分含量.结果 表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T-bet的mRNA表达量和Th1细胞比例逐渐升高;而GATA-3的mRNA表达量和Th2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结果 提示,新金分枝杆菌感染促进CD4+T细胞向Th1细胞亚群分化.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云南某规模化养猪场病猪肺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细菌生化鉴定、PCR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噻吩高敏;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中敏;对磺胺甲唑耐药。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Hps参考株AB078973(基因登录号)同源性为100%,将分离菌株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遗传进化关系表明,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3株血清5型参考株AB078972、AB078973、AB078974的16S rRNA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遗传进化关系最近,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9.0%~99.4%之间,初步鉴定为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命名为YN-1株。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6):174-178
从奶牛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细菌,经过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初步判定为芽孢杆菌属;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同源性分析结果,证实分离得到的Y4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与GenBank上的枯草芽孢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6%。对此菌株进行抑菌试验,发现该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该研究为将来研制益生菌制剂防治奶牛生殖道疾病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收集的5例鹿结核自然病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基因分型,探索结核分枝杆菌传播过程中人与其他动物间的关系。从而掌握结核病的传播规律,并为动物结核病的防控提供临床数据。试验中以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制作切片观察病灶组织学变化,应用Oligo(7.0)设计特异性引物,以IS6110插入序列设计引物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的鉴定。采用单管多重PCR方法,对所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PCR鉴定阳性菌株,进行牛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所采集的鹿结核自然病例中人型结核分枝杆菌2例,牛型结核分枝杆菌3例。表明结核病在人与其他动物间相互传染,并且,人传染鹿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1.
为调查石河子市牛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采集健康牛群粪便,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并结合16S rRNA PCR检测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参考Clermont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系统分子分群,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株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CTX-M、blaOXA、blaSHV和blaTEM携带情况,通过K-B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耐药表型。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出100株牛肠道大肠杆菌分属于A、B1、C和F群;分离株对头孢唑林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在50%以上,对氨苄西林、头孢氨苄与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在5%以下,所有分离株对头孢吡肟敏感;5株分离菌株检测到blaSHV基因片段,1株检测到blaCTX-M基因片段,所有菌株均未检测到blaOXA和blaTEM基因片段。结果表明,石河子市牛源正常大肠杆菌已少部分携带耐药基因,且对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结果提示,应加快减抗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猪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多重PCR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引起猪感染发病的优势肠球菌种,以肠球菌的16 S rRNA基因设计属特异性引物,利用SodA基因多态性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同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测定猪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多重PCR方法。通过对来源于猪的临床菌株、粪便菌株和鲜猪肉菌株进行测定,均能成功扩增出属特异性片段和种特异性片段。经过与快速生化鉴定试剂盒(Vitek-32)和16 S rRNA测序方法比较,多重PCR与16 S rRNA测序方法对猪的临床菌株、粪便菌株和鲜猪肉菌株的鉴定符合率100%;与Vitek-32鉴定符合率为62.3%,其中,与分离于感染猪的临床菌株符合率仅有46.7%,特别是感染猪的屎肠球菌,符合率仅为22.3%。  相似文献   

13.
用PCR方法从3株猪源非结核分支杆菌中扩增16 S rRNA基因5′端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用DNA分析软件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分支杆菌序列相比较,计算种间相似性,构建系统进化树,对菌株进行分类与鉴定。结果表明,3株猪源非结核分支杆菌中浅黄分支杆菌1株,偶发分支杆菌2株。非结核分支杆菌在猪中存在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对人畜的影响应进一步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护人类及畜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广西全州县养殖吉富罗非鱼大批死亡的病原及其药物敏感性,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按常规方法从患病罗非鱼的腹水、肝脏和心脏中分离细菌,人工感染确定病原菌,以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并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K-B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患病吉富罗非鱼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GXQZ1,经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与Plesiomonas shigelloides HRS12816L株的同源性最高(99.3%)。根据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认为该菌株是引起广西全州县养殖吉富罗非鱼大批死亡的病原菌。该菌对先锋Ⅴ、先锋Ⅵ、复方新诺明等12种药物高度和极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等3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5.
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皮肤溃烂的大鲵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经人工回归感染试验证实该菌株具有较强致病力;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分离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该分离菌株对头孢噻吩、庆大霉素、氟哌酸、头孢三嗪高度敏感,对强力霉素、头孢唑啉、卡那霉素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16.
某熊场近期出现黑熊死亡病例.为了更好的诊断和预防圈养黑熊的疾病,实验以死亡黑熊的脏器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分离出来的病原体使用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细菌生化鉴定、16S rRNA分子鉴定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已分离出来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最终的实验结果显示:分离出来的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分解葡萄糖、半乳糖等.16S rRNA序列分析显示与葡萄球菌的同源性为100%.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死亡黑熊感染葡萄球菌.该实验对于延边圈养黑熊流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我国屠宰鹿中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我们应用PCR法对国内某地屠宰鹿群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1材料与方法1.1标准菌及被检样品结核杆菌标准菌株购于哈尔滨生物制品一厂,被检样品为国内某地被屠宰的人工饲养梅花鹿全血共2批79份。1.2试剂及仪器Taq酶(5U/μL)、dNT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特异性基因kmt1,进化保守基因16S rRNA基因,以及荚膜血清型A、B、D、E和F型对应的荚膜生物合成基因hayD-hayC、bcbD、dcbF、ecbJ和fcbD,设计特异性PCR扩增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相应基因和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地区的分离菌株均含有Pm种特异性基因kmt1、A型荚膜生物合成基因hayD-hayC和16S rRNA基因。不同地区的分离株,kmt1基因的同源性为100%;A型荚膜生物合成基因hayD-hayC同源性大于99.9%;与国外牛源分离株的hayD-hayC基因的同源性大于98%;不同地区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为100%,而与英国牛源分离株Pm338的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93%。这些结果表明,在我国6个省市流行的牛出血性败血症由同一来源的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与英国牛源A型分离株Pm338具有共同的进化来源。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6,(2):106-109
从江西省吉安市某规模化养猪场发病仔猪关节液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阳性链球菌,对其进行菌落形态观察、生化鉴定以及16S rRNA序列分子测序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和健康小鼠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根据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为链球菌属的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quisimilis),并命名为JXJASD-1株。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利福平表现较高的敏感性,对强力霉素、青霉素G中度敏感,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表现出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鼠有强致病性。本结果将对江西省仔猪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用3M 氯化钾浸出的副结核分技杆菌细胞壁抗原(KCl-Ag)免疫的 BALB/C 小鼠脾细胞和 NS-1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出3株抗副结核分枝杆菌单克隆抗体—McAb-JM_1、JM_2、JM_3。用 ELISA 方法对3株单克隆抗体与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他6种分枝杆菌不同抗原的反应性进行了研究.McAb-JM_1与副结核分枝杆菌不同菌株间的 KCl-Ag 和部分胞浆抗原(PPD)发生交叉反应;在其他分枝杆菌抗原中,仅与牛草分枝杆菌的 PPA 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 KCl-Ag 发生交叉反应.McAb-JM_2在副结核分枝杆菌中.与强毒株抗原发生较强反应.而与弱毒株抗原反应性较弱。McAb-JM_3在分枝杆菌中.除 Teps 株和偶发分枝杆菌抗原外.均发生交叉反应。本文讨论了这些单克隆抗体在副结核病血清学诊断及抗原分析中的意义和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