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显著影响305天脂肪产量(0.01P0.05),春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长(358±10d),而冬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短(299±18d),春季与夏季产犊奶牛的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秋季、冬季产犊奶牛(P0.05),夏季产犊奶牛305d脂肪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各产犊季节样本量及相应泌乳性能,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最适宜产犊季节为夏末秋初,此时泌乳性能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与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选择难产率低的蒙贝利亚公牛与荷斯坦母牛杂交,比较蒙×荷杂种牛和纯种荷斯坦牛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结果表明杂种牛在初生~3月龄期间与荷斯坦牛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月龄后,杂种牛体重、胸围、体高等性状都极显著高于同期的荷斯坦牛(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发育早期阶段,体重与胸围、体斜长、十字部高、尻长和腰角宽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91以上(P0.05)。结果表明,选种难产率低的蒙贝利亚公牛与荷斯坦牛杂交,犊牛出生时体重与体尺与荷斯坦牛无差异,但杂种牛表现出更优的增长趋势,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11头蒙贝利亚母牛和9头蒙贝利亚公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跟踪测定,并与同期荷斯坦母牛的生长发育、产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蒙贝利亚母牛与荷斯坦母牛初生重无显著差异;4~18月龄,蒙贝利亚母牛体重均明显高于荷斯坦母牛同期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蒙贝利亚母牛与荷斯坦母牛日增重变化规律相似,lOB龄平均日增重最大,17月龄平均日增重最小。蒙贝利亚母牛各阶段体高、体长与荷斯坦母牛无显著差异,14月龄体高可达127cm,达到配种体高。蒙贝利亚母牛头胎305d产奶量为7241kg,对照组荷斯坦母牛头胎305d产奶量为9589kg,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蒙贝利亚公牛初生重较大,至24月龄体重接近荷斯坦公牛同期体重。12~24月龄,荷斯坦公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明显高于蒙贝利亚公牛,差异板显著(P〈0.01);蒙贝利亚公牛初生重48kg,蒙贝利亚母牛初生重42kg,二者差异显著(P〈0.05)。蒙贝利亚公牛各阶段睾丸周径均显著高于荷斯坦公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研究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分为德系西门塔尔的弗莱维赫牛和法系西门塔尔的蒙贝利亚牛)与中国荷斯坦牛杂交的效果,本研究选择在相同饲养环境下的蒙荷F1(蒙贝利亚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子一代)、弗荷F1(弗莱维赫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子一代)作为研究对象,并与纯种荷斯坦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乳肉兼用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后代具有良好的产奶性能,肉用价值更高。产奶量方面,蒙荷F1与弗荷F1均低于纯种荷斯坦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奶质方面,蒙荷F1与弗荷F1的乳蛋白率、乳糖率均高于纯种荷斯坦牛,且差异显著(P0.05)。蒙荷F1与弗荷F1的体重均高于纯种荷斯坦牛,且差异显著(P0.05)。可以得出,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与中国荷斯坦牛的杂交一代在牛奶品质、产奶稳定性及肉用性能方面均优于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6,(8):1416-1421
为了提高荷斯坦奶牛的繁殖力,改善乳成分,增加其乳肉综合经济效益,本试验以蒙贝利亚乳肉兼用牛为父本,荷斯坦牛为母本进行杂交。通过构建线性模型、拟合泌乳曲线、计算综合经济效益等对其F1代母牛(69头)与荷斯坦纯种母牛(74头)的产奶性状、繁殖性状、抗乳房炎能力及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下:在产奶性能方面,蒙荷F1母牛乳脂率(3.59比3.49,P0.05)和乳蛋白率(3.25比3.12)(P0.01)显著高于荷斯坦母牛,而体细胞评分(2.37比2.85,P0.05)显著低于荷斯坦母牛;在饲料转化效率方面,泌乳盛期蒙荷F1母牛ECM/DMI(1.92比1.86,P0.01)极显著高于荷斯坦母牛;在繁殖性能方面,蒙荷F1母牛的初产月龄(25.38比26.33,P0.05)和空怀天数(87.35比107.16,P0.01)显著低于荷斯坦母牛;在综合经济效益方面,蒙荷F1母牛第1胎次泌乳期305d经济效益比荷斯坦母牛提高了4 918.15元。总之,乳肉兼用型的蒙荷杂种牛较荷斯坦母牛具有高乳脂率、高乳蛋白率,抗乳房炎能力强、投产早、空怀期短、综合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影响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胎次、产犊年度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大型牧场于2009—2016年产犊且泌乳天数为240~400 d的14 837个完整泌乳期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以泌乳期总产奶量和泌乳天数为自变量,利用线性模型对305 d校正产奶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产犊年度、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有显著影响;经产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初产奶牛;春冬季产犊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夏秋季节;305 d产奶量与泌乳天数、脂肪产量、蛋白产量与泌乳期总产奶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极显著负相关。根据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利用线性模型Y_(305)=P×1.045-D×0.262可以很好地预测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性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试验选取宁夏地区12个规模化牧场5006头头胎荷斯坦牛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峰奶量4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进行评分,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鉴定牛只的五大部位20个描述性状和总体得分性状的表型参数,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特征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弱正相关,差异不显著(P0.05);体躯容量与305d奶产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尻部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肢蹄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乳房形态与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乳房与乳脂率成显著正相关(P0.05);后乳房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泌乳系统与305d产奶量、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用特征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以得出,奶牛体躯容量、肢蹄、乳房形态、后乳房、泌乳系统、乳用特征是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主要因素,加强体型性状的选择对于筛选优质高产核心群及开展选种选配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胎次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及乳脂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胎次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67头健康无病的荷斯坦奶牛,研究了胎次对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及乳脂率的影响,并分析胎次与产奶量及乳脂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胎次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显著(P<0.05),而未对乳脂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由相关分析可知,胎次和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52,P<0.01),胎次与乳脂率的相关不显著(r=0.056,P>0.05).  相似文献   

9.
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荷斯坦牛和娟珊牛作为目前分布广泛的主要奶牛品种,其泌乳性能各有优势。为了比较二者泌乳性能的差异,收集了江苏某大型牧场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共25489条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娟珊牛乳脂率和蛋白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而荷斯坦牛产奶量相关性状(日产奶量、校正奶量、高峰奶量、305天奶量以及成年当量)极显著高于娟珊牛(P0.01)。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和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比较结果总体上也符合上述趋势,但头胎娟珊牛校正奶量极显著高于头胎荷斯坦牛(P0.01),三胎娟珊牛的高峰日极显著大于荷斯坦牛(P0.01)。该结果表明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非遗传因素对荷斯坦牛305天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非遗传因素对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的影响,笔者收集了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1996-2005年度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记录资料,通过采用SAS 8.1软件的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分析了年度、季节、产犊间隔和胎次对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度、产犊间隔和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季节对产奶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对遗传参数估计提供效应值划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荷斯坦验证种公牛对荷斯坦杂种牛泌乳性能的遗传改良效果,【方法】以荷黄低代杂种、荷黄高代杂种和纯种荷斯坦牛3种奶牛群体共计293头奶牛为研究材料,利用北美荷斯坦验证种公牛对不同奶牛群体进行杂交改良,根据系谱信息追踪各群体的后裔,参照DHI生产性能测定方法采集产奶量和乳成份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分析群体、世代、投产年份、母本和母本年龄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结果】高代杂种与纯种间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高代杂种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和305d乳糖量显著高于纯种(P0.05);1世代泌乳性能显著高于0世代(P0.05);饲养管理水平和母本效应显著影响泌乳性能(P0.05)。【结论】高代杂种在现有生产体系下实现最佳的遗传环境匹配,适宜在北方农区生产体系中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的育肥及屠宰性能,实验选择5月龄、体重150~200kg的健康公牛15头,其中荷斯坦公牛、西×荷杂种一代公牛(简称西荷杂种牛)、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各5头,育肥372 d后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德系西门塔尔与西荷杂种牛的全期增重、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西荷杂种牛屠宰率、皮率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而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则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德系西门塔与西荷杂种牛净肉率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P0.01);德系西门塔尔的肉骨比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德系西门塔尔、西荷杂种牛与荷斯坦三者皮厚之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且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差异极显著(P0.01);德系西门塔尔牛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除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和皮厚外,其余生长、胴体性状各指标杂种优势率均为正值;除肉的pH、系水力外,其余肉质性状杂种优势率为负值。由此可见,西荷杂种一代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较其母本品种荷斯坦牛有较大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荷斯坦牛不同泌乳阶段累计产奶量和305 d产奶量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806头荷斯坦牛不同胎次各泌乳阶段累计产奶量和305 d产奶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对不同泌乳阶段累计产奶量和305 d产奶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5胎305 d产奶量最高,1胎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其它胎次(P<0.01);...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荷斯坦奶牛初生重与305d产奶量的关系,本文收集了新疆呼图壁种牛场1999~2009年351条荷斯坦奶牛的生产性能资料利用SAS软件对荷斯坦奶牛初生重与305d产奶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初生重与305d产奶量均呈强正相关,且相关系数极显著(P<0.01);总体水平的母牛初生重与305d产奶量的相关系数最高,确定总体初生重中水平对305d产奶量的回归方程为预测305d产奶量的最优回归方程,方程式y=-10087.4+185.3x;用荷斯坦奶牛总体水平的初生重预测305d产奶量较实测305d产奶量提前很早,为牛场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机抽取荷斯坦牛395头,测量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尻高、尻宽、腰角宽、乳房深度、后房高度、前房附着、乳头长度、乳头外径等13个体型线性性状,收集395头奶牛305d产奶量,进行荷斯坦奶牛体型线性性状对305d产奶量的通径分析,建立体型线性性状对305d产奶量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前房附着、乳头外径与305d产奶量相关极显著(P<0.01),体斜长、后房高度、乳房深度与305d产奶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余均不显著(P>0.05);体斜长、胸围、尻宽、后房高度和前房附着对305d产奶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并且以直接影响为主导.以体斜长、胸围、尻宽、后房高度和前房附着建立对305d产奶量的最优回归方程y=7601.7470+33.3901x2-_18.3858x3-97.7271x7+71.9464x10-18.5792x11其拟合精度达到0.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体型外貌性状是奶牛重要的选种指标,是奶牛保持高产、稳产、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上海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与产奶性状的相互关系。、随机选取上海市28个奶牛场总计871头第二泌乳期荷斯坦母牛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评分结果.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乳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O.01);体躯容量性状和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肢蹄性状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奶量显著正相关(P〈O.05);尻部性状与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最终得出肢蹄、体躯容量、尻部性状是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最主要因素,体型外貌鉴定评分对于筛选高产、优质荷斯坦母牛及选种选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奶牛真核生物翻译延伸因子1 D(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delta,EEF1D)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利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对宁夏地区1 25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EEF1 D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和组合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EEF1 D基因的5′侧翼区存在2个SNPs位点,即EEF1D-1和EEF1D-3;经检测发现,EEF1D-1存在2种基因型,EEF1D-3存在3种基因型。χ2检验表明,中国荷斯坦奶牛在EEF1D-1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在EEF1D-3位点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EEF1D-1和EEF1D-3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0和0.28,分别呈现低度多态和中度多态。在试验群体中,EEF1D-1位点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性状的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305d产奶量性状的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EEF1D-3位点对305d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性状的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EEF1 D基因的优势基因型组合GG-AG和GG-GG个体乳脂率均显著高于GG-AA组合个体(P0.05)。说明EEF1 D基因可以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荷斯坦牛SCD1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荷斯坦牛SCD1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以上海某奶牛场610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对SCD1基因A293V位点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SCD1基因A293V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天校正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泌乳性状的影响.共检测到AA、AV和VV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34、0.323和0.043,等位基因A和V的频率分别为0.796和0.204.该位点突变对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测定日产奶量、305天校正产奶量、305天乳蛋白量和305天乳脂量以及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表明,VV基因型个体的乳蛋白率、乳脂率极显著高于AA、AV型个体(P<0.01).SCD1基因A293V位点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遗传效应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机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检测不同品种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研究这三者与乳钙含量的相关性,为获取高钙奶源提供理论依据。从饲养娟姗牛、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杂交牛(西荷F_1牛)和荷斯坦牛的4个牧场中分别选取50头泌乳天数为100~150 d、胎次1~3胎、健康无疾病的奶牛,于气温(14±4)℃的某日采集样品。记录当日3次产奶量,采集当日早、中、晚3次奶样,再随机挑选30头牛,采集早、中、晚3次血液样品。即每个品种奶牛采集150个奶样,检测乳成分;采集90个血样,检测生化指标。并对不同品种奶牛乳钙含量与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荷斯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奶牛(P0.05),娟姗牛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奶牛(P0.05),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的乳脂率及乳钙、乳磷、乳锌含量显著高于西荷F_1牛和荷斯坦牛(P0.05),西荷F_1牛和荷斯坦牛的乳糖率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娟姗牛的乳镁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西荷F_1牛(P0.05)。2)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西荷F_1牛和荷斯坦牛(P0.05),西荷F_1牛的血清钙和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奶牛(P0.05),娟姗牛和荷斯坦牛的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西荷F_1牛和荷斯坦牛的血清维生素D含量显著高于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P0.05)。3)4个品种奶牛的乳钙含量与乳蛋白率及乳锌、乳磷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乳钙含量与产奶量、乳脂率、乳糖率以及血清ALP活性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D、钙、磷、镁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综上所述,品种对于乳钙含量的影响较大,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乳钙含量较高,荷斯坦奶牛的乳钙含量最低但产奶量最高。乳钙含量与乳蛋白率和乳锌、乳磷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清ALP活性和PTH、维生素D、钙、磷、镁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客观地衡量奶牛泌乳性能,本研究分别对荷斯坦牛4%乳脂校正日奶量(FCM)、305d产奶量(305M)、单位代谢体重4%校正日奶量(FCM/MBW)和单位代谢体重305d产奶量(305M/MBW)进行了非遗传因素分析。于2014年和2015年收集了分别位于河南、北京两个地区的3个荷斯坦牛场685头泌乳牛的生产性能相关资料。使用SAS9.4软件的GLM过程,初步分析了场-年、胎次、泌乳阶段及其互作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场-年305M差异极显著(P0.01);305M与奶牛体重(BW)和体重二次项(BW2)有回归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4.22、-4.23),但不显著(P0.05);胎次对FCM/MBW及305M/MBW影响均不显著(P0.05),且泌乳阶段也不影响305M/MBW(P0.05)。本研究提出的FCM/MBW及305M/MBW能反映奶牛泌乳效率,且本研究结果显示305M/MBW只受场-年效应影响,因而这个指标用于衡量泌乳性能更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