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了解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从陕西省部分规模化养鸡场的病、死鸡中经分离鉴定得到15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检测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4种四环素类药物的药敏性,PCR方法检测3种四环素类耐药基因,用DNAStar软件对获得的耐药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鸡源致病性E.coli分离株对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以及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6%、77.2%、87.3%、50.6%,3重以上耐药菌株占78.5%。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的检出率分别为81.4%、20.7%,未检测到tetC基因。结果表明,鸡源致病性E.coli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普遍具有耐药性,且以多重耐药为主;耐药基因tetA的检出率与其耐药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天津市某规模化猪场腹泻病猪实质脏器及肠道内容物的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检测及药敏试验,对腹泻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在显微镜下呈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反应特性与大肠杆菌一致;PCR扩增16S rRNA基因得到1 373 bp的目的条带,经同源性分析,该分离菌株与WTPii241菌株同源性为99.9%,最终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敏感,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卡那霉素、氯霉素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等8种药物耐药,上述试验结果为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病的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养殖场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武汉郊区规模化养殖场采集腹泻仔猪的棉拭子和病死动物的泄殖腔分泌物或肝脏,分离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73株,分离率为100%.采用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根据CLSI2006标准判定结果.结果显示,猪源性大肠杆菌仅仅对阿米卡星和大部分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对多数抗菌药物均表现为较高的耐药率,并呈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主要表现为7重耐药、8重耐药、9重耐药和10重耐药;禽源性大肠杆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和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0%,其他的均>75%,多重耐药主要表现为6重耐药,总体看来.其耐药性较猪源性大肠杆菌轻微.  相似文献   

4.
顾小龙  刘红彬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0):142-144,152
为了调查张家口地区仔猪黄痢病例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血清型,从发生仔猪黄痢的2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90份病料,进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生化鉴定。腹腔接种小白鼠以鉴定分离菌的毒力,采用玻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鉴定分离菌O血清型,并使用16种抗菌药对5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90份病料中分离出86株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79株。79株致病菌共有10种血清型,其中O8、O151、O149、O141为优势血清型,占能定型分离致病菌株的61.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肟钠抑菌作用最强(94%),其次为诺氟沙星(90%)、丁胺卡那霉素(82%)、新霉素(80%)。50株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链霉素完全耐药,其中39株为5耐以上的菌株,占供试菌株的78%。  相似文献   

5.
冯贤  管妙东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348-350,357
从浙江省规模化猪场采集仔猪断奶腹泻病料,经细菌分离纯化、G染色、生化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等,鉴定得到56株病原性大肠杆菌。通过11种主要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抗原的血清型鉴定,5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定型了33株,共覆盖了11种血清型,其中O149、O139、O8为优势血清型,共17株,占定型菌株的51.52%。通过棉籽糖发酵试验、甘露糖血凝抵抗试验(MRHA)和血凝抑制试验(MRHI),确定37株为K88,占66.07%(其中K88ab有8株,占K88菌株的21.62%),其余的未能定型。这些血清型与已报道的常见血清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陕西关中地区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陕西关中地区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无菌采集养猪场疑似大肠杆菌病病料样品178份,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共分离鉴定出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将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较为敏感,分别占分离菌株的83. 3%和66. 7%;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大观霉素和氧氟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较强,且耐药菌株数量均达65%以上。表明关中地区猪大肠杆菌耐药性强,耐药谱广。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原菌血清型检测及其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山东临沂市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例中,分离病原菌并分析其血清型,以探讨分离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选用疫苗与防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临沂市不同区域23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12份疑似仔猪黄痢病例进行了细菌分离,对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生化试验、毒力试验、致病性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用15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了60次药敏试验。【结果】从112份病料中分离出了10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率为90.2%;不同区域猪场流行的血清型有较大差异,在101个分离株中,7株未能定型,4株自凝,其余90株能定O型血清型,这些定型菌株分布在11个血清型中。每种抗菌药物均出现过耐药现象,但各药物的耐药率不同,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高为100%,最低为10.0%;试验菌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多为耐4~6种药物的菌株。【结论】目前临沂市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原菌的O型血清型分布在11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O54、O115和O149,这4种血清型共占定型菌株的56.7%;对仔猪黄痢病原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是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和呋喃妥因,高敏率分别为81.7%,73.3%和70.0%。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呼伦贝尔地区猪大肠杆菌血清型与耐药基因情况,研究于2013~2014年从8个规模化猪场分离、鉴定出10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确定以O8、O9、O149、O157为主,分属8个血清型的97株大肠杆菌菌株。研究采用PCR方法检测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 A、tet B、tet C、tet D)、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 B、erm C、erm F)、以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 SHV-1、bla CTX-M、bla TEM)共10种耐药基因。结果显示,108株分离菌株中检测出5种耐药基因(tet A、tet B、erm B、bla CTX-M、bla TEM),与Gen Bank中相应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渭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无菌采集养鸡场疑似大肠杆菌病病料样品33份,对采集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共鉴定出2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将分离鉴定的菌株进行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分别占分离菌株的76.9%和65.4%;对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链霉素、多粘菌素和恩诺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较强,均达53%以上,其中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株最多,分别达84.6%、76.9%和73.1%。结果表明渭南地区鸡大肠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耐药菌谱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山西地区仔兔腹泻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从山西地区不同兔养殖场采集110份因腹泻死亡的仔兔肠道内容物,进行病原分离,并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和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开展动物致病性试验,最后采用K-B纸片法用14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共分离出60株细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和生化试验均鉴定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60株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0,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B、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痢特灵、头孢克罗、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氯霉素、磷霉素13种常见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头孢曲松、磷霉素、多粘菌素B、阿莫西林、痢特灵、氯霉素、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分离菌株对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为3.3%。[结论]山西地区仔兔腹泻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3种抗生素产生了普遍的耐药性,建议进一步扩大药物的筛选范围,为大肠杆菌病的防制和临床用药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扬州地区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扬州市邗江、仪征、高邮、宝应、江都等地的鸡大肠杆菌病典型病料中共分离出42株鸡大肠杆菌。1日龄罗曼商品代蛋鸡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高致病性菌株30个,中等致病性菌株8个,低致病性菌株4个,分别占受试菌株的71.4%、19.1%和9.5%。O因子血清鉴定发现3个血清型,分别为O78、O2、O1,其中O78型有22株,占总数的52.4%。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但所有菌株均对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地区规模化猪场和养殖户家猪粪样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该地区猪场及周边养殖户家猪粪样分离的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采集的703份粪样中分离出大肠杆菌701株(包括规模化养殖场549株和养殖户152株),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最高,达77.0%以上;对阿米卡星最敏感,耐药率也达11.1%;3耐以上的菌株占17.0%。该地区猪源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须在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中避开使用不敏感的抗菌药物。规模化养殖场分离的猪源大肠杆菌相比养殖户分离的猪源大肠杆菌对被检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临床上选用仔猪白痢疫苗与防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2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40份仔猪白痢病料,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和生化鉴定,分析其血清型并检测其耐药性。[结果]从40份病料中分离出36株大肠杆菌,其中32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对16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最高为100%,最低为6%。所有分离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其中22株分离菌为4耐以上的菌株。32株致病菌分布在9个血清型中。[结论]张家口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白痢病原菌的优势血清型为O8、O149、O141和O54,占已定型菌株的59.3%。对仔猪白痢病原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为头孢噻肟钠、诺氟沙星、丁胺卡那和新霉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豫西地区禽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从豫西地区养鸡场采集130份疑似大肠杆菌病料样品,按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98株鸡源大肠杆菌,确定86株细菌分属14个血清型,其中以O14、O141、O78、O88血清型为主,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0.93%、16.28%、13.95%、9.30%。利用K-B法药敏试验检测大肠杆菌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最高(95.92%),其次为四环素(83.67%)、氨苄西林(81.63%)、萘啶酸(77.55%)、恩诺沙星(69.39%),对亚胺培南和多黏菌素B敏感。大部分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耐药种类最多的菌株对18种抗生素耐药,9~14重耐药菌株有76株,占77.55%。可见,豫西地区禽源大肠杆菌耐药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禽类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清本地区规模化养殖场猪源大肠杆菌的发病情况及耐药性,从四个规模化养殖场采集85份检样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到79(92.9%)株大肠杆菌,其中55(69.6%)株对小白鼠有致病性。对55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确认本地区养殖场流行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为O8、O139、O54、O141、O138,其中O8、O139、O54为主要的血清型占总量的89.1%。对55株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细菌耐药率由高到低,差异明显。其中刚开始在兽医临床中使用的头孢噻圬也呈现耐药的趋势。为了降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在临床使用中应该交替使用高敏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规模化猪场ESBLs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目的是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中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及耐药基因型分布情况,为猪场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科学指导。从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10个规模化养猪场采样861份,对采样采用麦康凯平板初筛、ECC平板和16S rRNA测序鉴定相结合分离大肠杆菌。采用水煮法提取细菌基因组,PCR检测ESBLs耐药基因包括TEM、OXA、SHV和CTX-M。结果表明:861份样共分离出704株大肠杆菌,704株大肠杆菌中产ESBLs基因的检出580株,检出率为82.39%;ESBLs基因型以CTX-M、TEM和OXA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8.41%、32.81%和24.57%;SHV基因型检测率最低,检出率为2.56%;携带1种耐药基因ESBLs菌284株,占总检测菌株的40.34%;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耐药基因的ESBLs菌296株,占总检测菌株的42.05%;3种ESBLs基因共存菌株有88株。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广泛存在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的流行概况,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的病死猪病料185份,经常规细菌培养、生化试验及致病性试验,分离到86株大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确定了67株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属15个血清型,主要以 O8、O9、O161、O107为主。测定了已鉴定血清型的67株大肠杆菌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对阿米卡星、黏菌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呋敏感率高的菌株较多;对环丙沙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四环素、磺胺甲恶唑耐药的菌株达80%以上,对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耐药的菌株比例最高,分别为88.1%、89.6%;67株菌株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每种菌株至少对3种受试药物耐药,53.7%的菌株对9种以上药物耐药。表明河南地区的猪源大肠杆菌耐药现象严重,耐药谱广。  相似文献   

18.
我国部分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12种抗菌药物对从东北、河北、山东、华东等地部分鸡场分离的2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性最高,为100%,余下依次为四环素95.24%、诺氟沙星85.71%、多西环素66.67%、氧氟沙星61.9%、硫酸链霉素61.9%、环丙沙星57.14%、氟苯尼考57.14%、红霉素38.1%、硫酸庆大霉素23.89%、新霉素19.05%、阿米卡星19.05%。分离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7重耐药菌株最多,达6株(28.57%),4重、5重、6重耐药各3株(14.29%),8重、11重耐药的各2株(9.52%),9重、10重耐药的各1株(4.76%)。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目的是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中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及耐药基因型分布情况,为猪场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科学指导。从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10个规模化养猪场采样861份,对采样采用麦康凯平板初筛、ECC平板和16S rRNA测序鉴定相结合分离大肠杆菌。采用水煮法提取细菌基因组,PCR检测ESBLs耐药基因包括TEM、OXA、SHV和CTX-M。结果表明:861份样共分离出704株大肠杆菌,704株大肠杆菌中产ESBLs基因的检出580株,检出率为82.39%;ESBLs基因型以CTX-M、TEM和OXA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8.41%、32.81%和24.57%;SHV基因型检测率最低,检出率为2.56%;携带1种耐药基因ESBLs菌284株,占总检测菌株的40.34%;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耐药基因的ESBLs菌296株,占总检测菌株的42.05%;3种ESBLs基因共存菌株有88株。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广泛存在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临床病死仔猪体内分离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猪群中流行菌株的毒力基因分布、耐药性、致病性情况.【方法】病死仔猪肠外组织分离大肠杆菌,然后进行16S rDNA PCR测序鉴定、种系发育分群、毒力基因检测、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全基因组测序验证.【结果】共筛选到30株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其中A群4株、B1群15株、B2群5株、D群6株;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发现vaT、iutA、kpsMII、hlyD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0.0%、33.33%、23.33%、2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都对多粘菌素B较敏感,对氨苄西林、林可霉素、杆菌肽以及利福平的耐药率为100%;获取了Ex-P27菌株基因组序列图谱,构建了该菌株基因组圈图.【结论】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主要分布在B1群,对氨苄西林、林可霉素、杆菌肽以及利福平均耐药,为指导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防治与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