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县1986年自天津市作物所引进津稻1187,1989年以后连续四年成为我县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1992年津稻1187栽插面积达18.7万亩,占全县稻田总面积的73.3%,占春插稻田面积的90.8%。为更好地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探索宁河地区津稻1187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1989年以来,我们开始了津稻1187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了津稻1187超高产示范区和试验点,面积60多亩,平均单产670公斤,最高达700公斤以上。1992年俵口乡兴坨  相似文献   

2.
<正> 津稻1187品种于1986年引入我县种植,通过几年的实践,它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力强、耐肥、耐盐碱、抗倒、较抗病及高产稳定的特点,已成为我县农民喜爱种植的水稻主要当家品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越来越强,迫切需要能够实现高产、低耗、优质、高效农业的技术措施,希望制订一套适应于本地区应用且比较系统的津稻1187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规程或规范。为此,笔者撰写了《宁河县津稻1187水  相似文献   

3.
<正> 津稻1187综合性状好,高产、多抗、优质,增产潜力大,稳产性能好,1986年我县从天津市农作物所引进试种,由于我们良种良法一起抓,加快了津稻1187的推广速度,七年来推广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累计推广面积47万亩,连续四年成为我县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其中1992年津稻1187种植面积达18.7万亩,占全县稻田总面积的73.3%,占春稻面积的90.8%。  相似文献   

4.
津稻1187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津稻1187品种从引进到大面积推广,在我区已有近十年的历史,最近五年为推广高峰期。全区水稻4万亩,津稻1187品种占总栽培面积的80%以上。除1991年突发性稻飞虱危害以外,其余年份该品种产量均在千斤左右。1989年我区高产栽培试验261亩,平均亩产650公斤。1992年不同密度试验,每亩净产稻谷801公斤。后沽乡、大田乡大面积种植亩产均达5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 津稻1187具有抗病、抗倒、适应性强及综合性状好等特点,我乡已连续种植十余年,在几代水稻当家品种中,这个品种的种植时间最长。全乡每年种稻面积1万亩,近几年津稻1187一直保持0.8万亩左右,对提高我乡稻谷产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积极扩大津稻1187种植面积的同时,注意推广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 水稻品种津稻1187是在1980年该品种尚未定名时从市农科院作物所引进我区的。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生产应用,已有14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先后有冀粳1号、中花九、十号、中系8215等四个水稻品种被淘汰,只有津稻1187在我区水稻生产上立于不败之地,站稳脚根,经受住了各种不良环境的考验。从田间长势和产量上,都表现出该品种的优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我区水稻生产的主栽品种。1992年全区共种植津稻  相似文献   

7.
<正> 津稻1187(以下简称1187)是一个适应性广,杆硬抗倒,抗病性较强,而且高产、稳产的粳稻品种。该品种自推广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一般亩产稻谷500-550公斤,高者可达600公斤以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深受广大稻农的青眯。截至今年止,在天津的种植面积占全市水稻面积的80%左右,1989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河北、北京、山东、河南等省市的种植面积,也在逐渐扩大。由于它的适应性广,增产效果显著,农业部已确定为全国推广品种,1992年获全国农业博览会奖。我认为它是唯一可以  相似文献   

8.
<正> 津稻1187系天津农科院作物所近年育成的水稻优良品种,因其具有稳产、高产、优质、抗盐碱、抗稻瘟和抗稻飞虱等独到特性,深受广大稻农青睐。我县自1986年引种以来,面积不断扩大,到1992年津稻1187种植面积已达187500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71%。几年来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500—550公斤,很多高产地块达到650—700公斤。如1991年,潘庄镇新垦稻田,土质盐碱较重,分蘖初期水质很差,抽穗后稻飞虱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 津稻1187水稻新品种以高产、优质、抗病为育种目标,经过5代培育和选择于1979年稳定,1980年参加品系鉴定,1981—1983年连续三年试验,同时进行了较大面积生产试种。由于津稻1187稳产、耐肥抗倒伏、抗病性较强、米质优、成熟时青枝绿叶,深受群众欢迎。1985年通过成果鉴定,1987年通过天津市审定,1992年4月通过河北省认定,1992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目前正在全国适应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 1986年我场原主栽品种冀粳4号种性退化、抗病力减退,产量下降,由此引入津稻1187。七年来,它在我场乃至冀东部分地区表现了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至今已遍及津、冀东、鲁东,推广面积逾240万亩,受到新老稻区农民的赏识和欢迎。  相似文献   

11.
津稻3号是一个适应性广,抗逆、高产、优质的粳稻品种.该品种自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后,经示范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一般单产550~600kg/667m2,高产地块可达628kg/667m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深受广大稻农的欢迎.为使大家了解这个品种,现将它的生育规律、形态生理指标和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与福建省种子站共同育成的高产杂交稻组合.自2003年开始引至海南试种、区试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均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于海南省作早晚稻栽培,2006年4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存海南区试和大面积示范推广中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八红优256是2004年审定通过的第一代高大韧水稻品种。为了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优良种性,于2012年对该品种进行了大面积的栽培技术示范,重点开展该品种在桂中地区的辐射推广工作。在桂中和桂南地区,各设立两个品种栽培技术示范点,早晚稻各示范面积23.33 km2。在桂中的9个县区强化开展新品种的辐射推广工作。比较和分析八红优256桂中和桂南在早稻和晚稻的示范与推广中稻谷产量的差异。试验结果揭示,八红优256在桂中南地区一般产量7800—8400kg/hm2,作早稻和作晚稻栽培产量差异不显著,在桂中和在桂南地区栽培产量差异也不显著。说明八红优256是桂中和桂南地区典型的早晚兼用型品种,具有较广环境适应性,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方法可以获得高产或超高产。研究结果重新验证了八红优是广适性、早晚稻兼用型、易栽培的高产优质高大韧稻品种。  相似文献   

14.
郭丽敏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68-69,19
本文介了芜湖市示范推广超级杂交水稻高产集成配套技术项目的主体技术、栽培理念示范推广的运作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结合江苏省苏中地区麦秸秆机械还田土壤环境的变化及直播稻生长发育特点,连续3年开展了秸秆还田直播稻高产栽培群体生育指标的构建及其配套技术研究,总结了苏中地区秸秆还田直播稻10 500 kg/hm2生育指标及品种的选用、产量结构、生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秸秆还田直播稻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1994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早稻单产赶超晚稻的配套技术研究,将目前早稻高产栽培适用技术组装成品种选用与高产要求配套;育秧与方式与良种配套;栽培技术与稻田耕作制度配套;高产栽培与施肥管理技术和化学调控技术配套等五配套,并在一些乡办点示范。  相似文献   

17.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培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清流县引进示范推广.2007年在李家、龙津、嵩口等地进行规模示范表现良好。龙津镇俞坊村百亩烟后稻高产栽培示范经实割验收,平均亩产593公斤.比对照谷优527亩增93公斤,高产田块亩产达659公斤.增产增效显著。现将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西芹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发展名优特新蔬菜,南阳市于1992年引进了西芹.经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适宜日光温室高产栽培管理的一系列配套技术,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效益非常可观.要想实现日光温室西芹高产,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脱毒马铃薯生长发育特性及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在冷凉气候条件下脱毒马铃薯生长发育特性及大面积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在2001-2003年对我县示范推广的脱毒马铃薯的代表品种,从摸清品种脱毒苗生长发育特性,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示范基地的建设,研究其获得高产不同生育时期的形态指标,根据不同生态区域选择不同品种进行示范种植。提出了马铃薯高产栽培要选择脱毒种薯,同时通过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结合清沟培土,满足前期生长发育的需要,为薯块膨大积累充足的养分,从而夺取高产。在全县14个乡镇累计示范3120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9.39%。  相似文献   

20.
回顾罗平县几年来高粱生产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高粱产业应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举办高产栽培核心示范样板;推广集成高产高效配套技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