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朝鲜原油管道中方段流动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青  衣桂影  徐波  柳建军  王龙  胡森  支树洁 《油气储运》2011,30(4):252-254,233
中国-朝鲜原油管道长期以超低输量间歇输送,并在伴有河流穿越、温降较快的条件下运行,导致频繁的停输再启动,从而使得管道的流动安全性降低,因此有必要对该管道进行全面的流动安全性评价。根据该管道近3年的生产运行数据,对流量、出站温度、地温等影响流动安全性的关键参数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校验,利用自动统计分析软件对采集的生产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以初凝概率为指标给出了各月份的建议安全输量,并对中朝原油管道现有的允许停输时间进行了校核,给出了新的流动安全性评价结果。研究结果为中朝原油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英牙外输管道油品的性质和管道外输现状,运用PIPEPHASE软件分析管道的最大输量和最小输量.通过软件模拟正常输量下管道的沿程温降和压降,并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判断软件模拟数据的可靠性,并进一步模拟管道沿线最冷工况下的沿程温降和压降.通过凝析油析蜡过程分析,结合管道实际运行的相关参数研究管道正反输、清管、中间加热站运行及冬季加降凝剂等技术,确定管道的最佳运行方式,确保外输管道冬季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热油管道低输量的安全运行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围绕热油管道低输量的临界安全输量问题,分析了低输量运行不稳定的原因,总结出降低临界安全输量和防止运行不稳定的方式及具体措施,提出判断临界安全输量的方法与低输量运行时应注意的事项,为热油管道低输量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秀杰 《油气储运》2004,23(12):47-47
围绕热油管道低输量的临界安全输量问题,分析了低输量运行不稳定的原因,总结出降低临界安全输量和防止运行不稳定的方式及具体措施,提出判断临界安全输量的方法与低输量运行时应注意的事项,为热油管道低输量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原油管道低输量运行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塘湖 《油气储运》1994,13(6):13-15
原油管道一般按油田高产期外输设计的,在油田开采的初期和末期,原油管道必然出现不满输现象,由于油田自然老化,原油外输量减少,油田自炼油增加;设计时对油田产量估计过高,导致管径设计过大等原因,使我国多数管道出现低输量情况,提出了实际输量稍高于允许最低输量叫低输量,实际输量低于允许最低输量叫超低输量等界定指标,我国盛产高粘易凝原油,低输量运行既不经济又很不安全。国外的办法一般是掺稀油输送或加药改性,延长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河南油田双魏管道加剂运行的实验研究内容,实验结果表明,BEM—6N降凝剂对于双魏管道输送的不同比例原油均有较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对秋、冬季管道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测试,管道加剂后可以实现唐河2号站越站运行,能满足管道低输量运行的需要,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东部油区已进入了低产阶段,导致管道低输量或超低输量运行,给管道输送带来了不能满足热力工况而产生的难输问题。虽然采取了热处理及降凝剂等方法,对原油进行了改性,降低其凝固点和粘度,改善了流动性,但是,由于原油的改性处理有局限性,一是降凝减粘幅度有限,二是改性原油存在时效性问题,所以仍不能彻底解决原油管输的困难。为此,提出了对管输原油进行一次改质初加工,降低原油的凝固点和粘度,从根本上改善了原油的低温流动性。移植“分子筛非临氢降凝工艺”,并选用了三种不同种类的原油进行分子筛降凝减粘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将该工艺应用到原油管道输送,需在输油管道的首站增设一座原油分子筛降凝减粘装置。  相似文献   

8.
低输量输油管道的间歇运行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庭禹 《油气储运》1997,16(5):12-14
以对于添加降凝剂后还需进行正反输运行的低输量管道,可以采用间歇输油工艺,通过中洛线间歇输送的试验分析,总结了间歇运行的优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间歇歇运行首先要确定停输时间,其次,要控制关键操作,即停输和再启动两个关键环节的操作,尽量减少“冷油”进入管道。  相似文献   

9.
东黄老线超低输量下加剂输送的工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东黄老线输油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东黄老线添加原油流动性改进剂进行了现场测试,计算出了东黄老线在该输送工艺下的最小启输量,并对加剂超低输量运行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东黄老可通过添加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实现超输量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下期要目     
《油气储运》2001,20(2)
天然气管道的内涂层  减阻技术 钱成文 刘广文等 中朝管道超低输量运行实践及  技术分析 田艺兵 黄金萍 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  处理方法 张连生 含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的有限元法  分析 赵新伟 罗金恒等 起伏油气水多相管路中段塞流  软件的研制 喻西崇 冯叔初 薄壁管道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  因子计算 署恒木 航空煤油储运过程中的  质量控制 于延生 张永兴 中东含硫原油的安全储运  技术 黄丽萍 减阻剂的模拟环道  评价 税碧垣 刘 兵等 稠油蒸发脱水实验  研究 王鸿膺 李自力等  相似文献   

11.
铁大输油管道低输量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铁大输油管道近年来输量不断下降,已经出现了低输量问题,通过对该管道低输量问题的界定进行讨论,指出铁大输油管道在低输量条件下存在加热能力不足,管道运行压力不稳,费用上升等问题,提出了加降凝剂进行热处理输送,适当降低规程中的大庆原油最低井站温度等改进措施,分析了管内结蜡对管道运行的影响,给出了管道清蜡的方法以及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2.
针对塔河油田一号联合站至雅克拉集气处理站凝析油输送管道结蜡严重的问题,探讨了结蜡层厚度的计算方法、模型及其优劣。利用列宾宗公式反算平均蜡层厚度可大致掌握管道的实际结蜡情况;黄启玉模型的参数确定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计算量和误差较大;双曲正切结蜡模型对含蜡油品热输管道的结蜡分布模拟适用于工程计算。运用双曲正切结蜡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分析了该管道的结蜡情况,给出了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证明了整条管道结蜡的不均匀性。根据分析结果,该凝析油输送管道可长期不清蜡,且不会影响其停输再启动操作。  相似文献   

13.
结蜡厚度与土壤总传热系数相关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铁大线低输量运行开展了管道结蜡的预测及与土壤总传热系数相关性影响研究,给出了铁大线低输量运行条件下的经济结蜡厚度以及结蜡厚度与土壤总传热系数的相关式,确定了各站间的总传热系数和管道的安全最低输量,提高了管道在综合处理工艺条件下的热力校核的准确性,为铁大线低输量运行热力系统改造节约了费用.  相似文献   

14.
热油管道的加热费用占管道总能耗的比重较大,热输原油管道因加热所耗原油占管输原油的1%~3%左右。在管道运行中,减少热能损失对输油成本最小晔、提高经济效益影响重大。以铁在输油管道为例,详细地分析了在较低输量下热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找出了影响热力系统最优化运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檀家桐  罗晓武  吴永华  付军  敬加强 《油气储运》2012,31(6):441-443,446,487,488
长距离热油管道输送介质的组成一般比较复杂,为维持其经济输送温度,常出现蜡等重有机物固相沉积问题。当固相沉积超过一定程度时,不仅显著增加管道系统的动力消耗,而且严重威胁其运行安全。因此,合理预测热油管道稳定运行的进站温度对保障其安全经济运行尤为重要。依据阿尔善-赛汉塔拉输油管道2008-2010年的历史运行参数,结合苏霍夫温降理论,反算全线7个管段稳定运行期间的总传热系数K,提出不同管段的月推荐K值,以此预测各管段2011年上半年的进站温度,探讨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与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由热油管道历史运行参数反算得出的推荐K值,可以较好地预测该管道今后的温降趋势,误差在-4~4℃内的可信度高于90%,但进站温度预测值可能因固相沉积而略低于实际值。  相似文献   

16.
缪娟  吴明  刘建锋  郑平 《油气储运》2007,26(12):7-11
针对热油管道低输量运行时安全性下降的问题,采用故障树方法分析了低输量管道易发生不稳定运行的原因,并依此建立了低输量热油管道的安全检查表评价系统。通过对低输量管道的安全评价,了解管道运行的安全程度,找出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以保证管道的长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以仪征至金陵石化输油管道为例,从点炉临界条件、停炉临界条件的确定以及仪征站最佳出站油温的计算和最大安全停输时间的计算四个方面,介绍了热油管道在不饱和输送工况下如何节能运行需要着重考虑的几个因素,并从仪金管道大量停输数据中反算出确定该段管道特性的总传热系数(K)的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提出结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管壁结蜡及主要约束条件值变化对输油管道优化运行的影响,同时,又提出了结蜡危险区的概念,分析了管道承压能力与出站节流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结蜡、管道承压、进站压力、末站进站油温及泵特性等约束条件值不同,优化方案也不同。合理确定相关约束条件值对优化结果的实用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结蜡及管道低承压情况下,末站油温的确定尤应慎重,否则有可能形成末段瓶颈,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任京管道正反输运行结蜡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任京管道运行能耗费用高且投产至今未清管、输送原油种类复杂多变等几个突出问题,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任京管道的研究成果,对大庆冀东混合原油流变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正反输管道结蜡规律预测技术。通过任京管道改线工程,首次获得了长期不清管条件下沿管道径向位置不同层位的蜡层沉积物,并进行了基本物性分析。通过实测管道结蜡厚度,验证了正反输管道结蜡规律预测技术的可靠性,对确保任京管道安全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