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蝙蝠的分布及其尼帕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声频调查结合粘网捕捉和手抄网捕捉方法进行蝙蝠样品的采集,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采集的蝙蝠咽/肛拭子进行尼帕病毒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的蝙蝠集群性并不明显,种群密度较低且平均,调查记录的蝙蝠大多是属于小蝙蝠亚目的食虫蝙蝠,并未发现尼帕病毒的自然宿主―狐蝠;对采集的241只蝙蝠进行尼帕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次调查未发现蝙蝠携带尼帕病毒,但也发现本地区存在较多数量和种类的蝙蝠,为预防和控制尼帕病毒传入及可能发生的流行,有必要开展对蝙蝠的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2.
2010年广州亚运会马术比赛在广州从化顺利进行。为了建立广州从化无马疫病区,保证此次亚运会赛马项目的顺利举行,我们于2009—2010年在广州从化赛马场周边地区调查了可能携带马疫的鸟类和兽类种类。共调查得到鸟类60种,358个个体;蝙蝠14种,365个个体;野猪16头。采集动物的咽拭子、肛拭子及血液组织样本进行病毒检测,检测了它们可能携带对赛马健康有威胁的日本脑炎、伊氏锥虫、水泡性口炎、尼帕病毒病、西尼罗河热和亨德拉病毒病6种马属动物疫病携带情况,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在广州从化没有发现野生动物携带马属动物相关疫病的病原体存在。这一工作为广州从化建立无马疫区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西尼罗河热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目前非洲、欧洲、中东、北美洲和西南亚均有报道。该病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西尼罗病毒(WNV)引起,可感染蚊子,鸟类、人、马、猪、狗、山羊、蝙蝠、猫、洗熊、野兔、鳄鱼和臭融等多种动物。鸟类(乌鸦、鸽子、莺等)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虽然80%的人感染后不表现出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州从化良口镇5个猪场蚊媒介种类的构成、密度分布等情况,为对生猪传染病的监测和有效防控蚊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采用紫外灯诱法、网捕法等方法分别捕获275只蚊虫。通过分类鉴定,它们隶属2亚科4属15种,分别为致倦库蚊(占19.6%)、二带喙库蚊(占14.39%)、三带喙库蚊(占5.04%)、薛氏库蚊(占5.40%)、褐尾库蚊(占13.31%)、小拟态库蚊(占0.72%)、拟态库蚊(占8.27%)、环带库蚊(占3.60%)、五指库蚊(占7.55%)、哈氏阿蚊(占5.40%)、骚扰阿蚊(占8.27%)、孟加拉按蚊(占4.32%)、迷走按蚊(占3.60%)、白蚊伊蚊(占0.72%)和刺管伊蚊(占0.36%),其中致倦库蚊为广州良口镇一带优势蚊虫。这一鉴定结果为防控蚊虫工作提供了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和消灭区域内动物疫病,保障区域内畜产品安全,促进区域内动物产品国际贸易。根据WTO/SPS原则,各成员国为了促进本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均开展了对本国以及贸易伙伴国的无疫状况的评估。我国现已建成海南免疫无口蹄疫区、广州从化无马属动物疫病区、辽宁免疫无口蹄疫区  相似文献   

6.
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马梨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了解周边地区马属动物马梨形虫病的存在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涂片镜检的方法对广州、东莞和深圳的马属动物进行了马梨形虫病(马巴贝斯虫和驽巴贝斯虫两种虫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地区的马属动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马梨形虫病两种虫体的抗体,且出现同一个马场和在同一匹马同时存在两种虫体抗体的情况。对所有抗体阳性马匹进行涂片镜检未发现虫体,也未发现有马梨形虫病临床症状的马属动物。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广州亚运马术比赛顺利进行,保障参赛马匹的生物安全,顺利返回其来源地,建设一个符合国际要求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势在必行。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规及技术标准,对相关马属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严格落实《广州亚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方案》的相关建设内容,广州亚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欧盟、OIE等的考察评估,最终顺利建成。本文对其成功建设经验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其它地区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蚊类携带西尼罗病毒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新疆地区蚊体内携带西尼罗病毒的情况,从2005年-2007年每年的7月~10月采集新疆不同地区的蚊子共计16000余只,并提取总RNA,通过RT-nest PCR的方法检测样品中西尼罗病毒。结果表明,调查样品中没有检测到西尼罗病毒,但不能就此推测新疆是否存在西尼罗病毒,至少对新疆地区和全国制定针对不同动物和人的积极防御政策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选择合适的区域化管理模式是成功建成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充分研究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原则及国际、国内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模式,结合广州市及毗邻地区动物卫生状况、屏障体系、马属动物疫病流行特点等因素,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获得国际认可的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区域化管理模式,即以从化为无疫区、周边区县为缓冲区的区域区划,并提出了具体的区域化管理措施.本文对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区域化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国内其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龙门缓冲区猪日本脑炎的免疫效果,指导该县日本脑炎的免疫工作,采用猪乙型脑炎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从龙门缓冲区已免疫日本脑炎疫苗的8个猪场采集的240份血清进行了猪日本脑炎抗体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龙门缓冲区猪日本脑炎免疫抗体整体阳性率为92.92%;种猪的抗体阳性率水平高于商品肉猪,但差异不显著;良好饲养条件下猪群的抗体阳性率水平高于中等饲养条件下的猪群,但差异不显著。试验说明猪日本脑炎疫苗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能产生较强的保护力,对日本脑炎应坚持疫苗预防为主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西尼罗病毒 (WNV)是以鸟类为自然宿主或扩增宿主 ,主要由蚊子传播。以前曾认为由于鸟类感染后病毒血症持续的时间长、滴度高 ,因此被蚊子叮咬时通过蚊子传播给人或其他鸟类、马等敏感的动物 ,而鸟类以外的人和其他动物由于感染后病毒血症时间短、滴度也低 ,因此可能成为该病毒的终末宿主不再通过蚊子传播。但是 ,WNV在 2 0 0 2年美国的大流行中 ,造成了 41 6 7人的感染 ,死亡 2 77人 ,同时出现了鸟、马以外的多种动物的感染。因此 ,美国 CDC的专家认为 ,浣熊、短吻鳄及其他动物可能在 WNV的传播中起了一定作用浣熊、短吻鳄等动物可能在…  相似文献   

12.
动检快讯     
《中国动物检疫》2010,27(8):73-73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赴广州考察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2010年7月1日,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赴广州从化市考察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情况。高鸿宾副部长强调,亚运会马术比赛是我国内地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马术运动赛事,  相似文献   

13.
1病原学西尼罗病毒是虫媒病毒之一,为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它不仅与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和近年来流行的登革热属同一科,而且与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相似,并和这两种病毒抗原关系密切。西尼罗病毒在电镜下呈球形,大小为40~60nm,有囊膜,约有10000~11000对碱基,核酸为正股不分节段RNA,病毒依赖的RNA聚合酶是复制本病毒必须的酶。2流行病学及特点2.1传染源病鸟是主要的传染源和重要的宿主。亲鸟类蚊子(包括库蚊、伊蚊和曼蚊)是自然条件下传播病毒的载体。鸟感染后通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但有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高…  相似文献   

14.
西尼罗病毒是由虫媒生物 (主要为库蚊 )传播的、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发病的黄病毒科病毒 ,引发人或动物发生脑炎、脑膜炎 ,并导致部分病例死亡。 1 937年首次被发现。 1 999年 ,该病毒入侵美国后迅速传播 ,于 2 0 0 2年形成大流行 ,造成很大危害。该病还向周边国家扩散 ,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一个病毒。我国也时刻面临着西尼罗病毒入侵的严重威胁 ,因此需高度警惕西尼罗病毒的流行 ,积极采取有关措施 ,严格防范西尼罗病毒的入侵。  相似文献   

15.
《动物检疫》2012,(4):62-62
2012年3月18日至19日,天津市畜牧兽医局组织的天津宁河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总体方案论证会在天津赛象酒店举行。来自农业部兽医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及香港赛马会的7名专家领导,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考察和质疑讨论等方式,对天津宁河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总体方案进行了科学论证,并对建设方案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6.
了解昆明金殿青龙山主要存在的蚊虫种类及组成,为该地区人和动物虫媒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5—7月分别在昆明市市郊金殿青龙山猪舍、羊舍、鸭舍和人房4个不同环境使用诱蚊灯进行蚊虫标本采集,根据蚊虫的形态学特征在体视显微镜下对蚊虫进行分类鉴定,并统计每种蚊虫数量,计算每种蚊虫组成。共采集蚊虫标本209只,其中雌蚊188只、雄蚊21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属于库蚊属的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按蚊属的中华按蚊和阿蚊属的骚扰阿蚊。猪舍的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占62.81%,羊舍、鸭舍和人房的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分别占64.29%、64.10%和80.95%。昆明金殿青龙山存在库蚊、按蚊和阿蚊3个属4种蚊虫,不同环境蚊虫种类构成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猪场仔猪乙型脑炎抗体消长与蚊子携带乙型脑炎病毒的之间的关系,4月份选取一批约15日龄仔猪共24头,每隔20 d采血1次,至7月共采血6次,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乙型脑炎抗体,且不同时间在跟踪猪舍共捕获约3720只蚊子,用RT-PCR方法鉴定乙型脑炎病毒核酸;结果表明,该批猪乙型脑炎抗体阳性率总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规律,阳性率先后为83.3%、66.7%、41.6%、25%、50%、91.6%,生猪体内母源抗体水平在75日龄(6月20日)达到最低,阳性率降至25%,然后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15日龄(7月30日)检测阳性率高达91.6%;37份蚊子样品,JEV核酸阳性样品16份,阳性率高达43.2%,其中7月份所采集14份蚊子样品检出7份,乙型脑类病毒(JEV)阳性检出率最高达50%,表明在乙型脑炎流行季节,受蚊子携带病毒及其叮咬影响,当仔猪JEV抗体下降最低时JEV易感,后期感染抗体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掌握祁连山北麓中部地区牦牛常见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对祁连山北麓中部地区的牦牛常见病开展了血清学检测。共检测280份血清样品,分别检测了布病、口蹄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弓形虫、牛副结核病的感染抗体。[结果]检出布病阳性样品3份,平均阳性率1.2%;检出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阳性样品31份,平均阳性率11.1%;检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样品14份,平均阳性率5.0%;检出弓形虫抗体阳性样品87份,平均阳性率31.1%;检出牛副结核抗体阳性样品1份,平均阳性率0.4%。[结论]通过血清学检测,初步掌握了5种疫病的感染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鸭场中病毒性疫病的流行与共感染情况,本试验对我国部分地区鸭常见病毒性疫病进行了检测。对2016年采自山东、河北、江西、内蒙古、广西、江苏等省份共计302份鸭的样品进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坦布苏病毒、腺病毒、呼肠孤病毒、新型鹅细小病毒、鸭副黏病毒、鸭圆环病毒的PCR检测,结果7种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8.8%,37.1%,26.1%,22.8%,31.1%,9.9%,20.2%。病毒共感染检测结果显示:多种病毒共感染,尤其是二重感染在鸭群中非常普遍,其中85份样品表现为单一感染,占样品总数的28.3%;97份样品表现为二重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32.3%;67份样品表现为三重混合感染,占22.0%;四重感染样品共计16份,占5.4%;未感染样品数为37份,占12.3%。商品肉鸭及种鸭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商品肉鸭的感染率高达90.0%,而种鸭的感染率为85.3%。不同季节鸭群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冬春季节检出率较高,达90.2%,而夏秋季节检出率为81.4%。结果表明,多种病毒病的共感染是当前我国规模化养鸭场疫病的主要流行形式,是造成我国规模化鸭场疫病防控复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西尼罗河热(West Nile fever)是一种由虫媒病毒--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引起人畜共患[1]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为发热、人和动物的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表现为发热伴关节痛、颈部僵直、恐光症、精神及智力改变.因1937年首次分离自乌干达西尼罗河地区一发热妇女血中而得名[2].蚊子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病毒可在蚊子及迁移的鸟中越冬,人或者动物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毒.西尼罗热以往仅在非洲、西亚、中东地区流行,60年代初传人欧洲[3],自1999年起在西半球登陆,并相继在美国传播[4].因为西尼罗病毒的在最近这几年的迅速的扩散和传播,引起了全球卫生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