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2月,选用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山羊56头,采集其子宫内分泌物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试羊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内含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酵母菌等。试羊单一感染率53,7%、混合感染率26.7%.  相似文献   

2.
羊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且危害非常严重的生殖系统疾病,可导致母羊空怀、死胎或流产,严重影响养羊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田地区某羊场湖羊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对和田地区某羊场7 065只湖羊进行子宫内膜炎发病率调查并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羊场湖羊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为0.31%,其中A、B区分别为0.34%、0.28%,不同羊舍之间发病率有差异,治愈率分别为91.67%、100.00%。该调查数据有助于农业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湖羊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指导羊养殖户有效防治湖羊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3.
复方杨黄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进行细菌学检查;以液体培养基对倍稀释法测定复方杨黄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双黄连注射液作对照,观察复方杨黄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结果:37例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中共分离到49株细菌,其中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葡萄球菌分别占30.61%、28.57%和24.49%,其他菌的比例较低。复方杨黄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对照药物双黄连注射液作用相仿。复方杨黄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为88.06%,疗效优于对照药物(P<0.05)。  相似文献   

4.
陈松  孙苗 《中国奶牛》2014,(14):59-61
本试验在唐山7个地区奶牛场进行了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调查,数据表明唐山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生率为21.25%。对42份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洗出液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分离出7种细菌共计141株菌株。对所有分离株进行9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环丙沙星、卡那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5.
化脓隐秘杆菌是引起家畜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肺炎等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给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在我国,90%以上的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经鉴定其中23.5%微生物是化脓隐秘杆菌,因此,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化脓隐秘杆菌不仅对有效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控制病原菌的传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9,(2):374-380
病原菌感染可以引起动物多种疾病,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子宫内膜炎是奶牛重要的繁殖疾病,多由病原菌混合感染所致。若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引起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对该病的综合防治至关重要。目前,有关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诊断技术的报道很少,现对当前用于该病病原菌诊断的传统方法、免疫检测标记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各种诊断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简要介绍这些诊断方法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诊断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原,笔者采用常规方法对23例互助八眉猪母猪子宫内膜炎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表明母猪子宫内膜细菌感染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分别占30%、27.5%、22.5%,其它细菌比例较低。头孢拉定、恩诺沙星、替硝唑对3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属高度敏感,可用于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是奶牛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奶牛子宫内膜炎多由病原菌混合感染,若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出致病菌,对该病的综合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诊断技术的相关报道甚少,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诊断技术,论文对目前应用于其诊断的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情况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以期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诊断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羊子宫内膜炎因子宫细菌感染而诱发的子宫内膜炎症,诱因复杂,母羊分娩期,圈舍卫生环境差,感染某些传染性疾病等等,均可加重此病的发病率。羊发生子宫内膜炎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和慢性2种症状,确诊为子宫内膜炎,应立即隔离诊治。文章分析羊子宫内膜炎的病因,阐述典型症状,就预防和治疗措施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炎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重大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奶牛的繁殖障碍发病率高于其他牛,而且按不孕的病因来分,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不孕奶牛所占的比例最高。病原菌感染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因。试验对引起锡林浩特市周边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  相似文献   

11.
家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草药治疗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家畜不孕症为影响家畜繁殖的严重问题,病因虽然相当复杂,但生殖器官疾病引起者居多,特别是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据调查,在奶牛不孕症中,子宫内膜炎,特别是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占不孕牛的60.1%~92%[1,2]。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方法很多,都有一定疗效,但有些药物使用后会在乳、肉中残留,或病原菌对其产生抗药性,影响乳(肉)品质量或疗效。资源丰富、残留量少的中草药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断有新的治疗方剂的报道和相应制剂的问世,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家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草药治疗及其研究情况。 1 病因 子宫内膜炎多因产后早期感染所致,特别是围产期产科疾病没有及时治疗及方法不当或治疗不彻底引起,如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由胎衣不下(占42.7%),流产(占17.1%)及难产助产(占16.6%),分娩感染(11.5%),子宫脱,剖腹产等引起[1]。   病原性细菌、子宫内膜损伤和血液流变性改变在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产后早期子宫颈口开张,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存在于外界环境的病原菌可进入子宫内,而分娩过程所造成的子宫内膜的损伤又为致病菌的感染创造了条件。同时,某些因素所造成的血液粘度的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下降,导致微循环障碍,使机体尤其是子宫的血流阻力增大,血流灌注量减少和子宫内抵抗力降低,存在于子宫内的病原菌迅速繁殖,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3]。王建林等[4]报道,在家兔产仔后施用器械损伤子宫内膜或产前强行人工流产造成子宫内膜损伤,然后子宫内灌注奶牛子宫内膜炎常见病原菌(艾希氏大肠杆菌、化脓链球菌、雷极氏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可导致大多数家兔发生子宫内膜炎,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子宫机能状态逐渐复旧,发病例数可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兰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区系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从兰州地区3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的47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鉴定出的4种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了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病原菌区系分布结果表明,引起兰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主要为化脓隐秘杆菌(37.1%)、大肠杆菌(24.2%)、屎肠球菌(22.6%)和无乳链球菌(16.1%)。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表明,4种主要病原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奥复星和杆菌肽耐药性最为严重,其耐药率为60%~100%。对4种病原菌均较敏感的药物主要有头孢他啶、先锋霉素V和氟苯尼考,其敏感度达100%。  相似文献   

13.
对泰安地区一例奶牛子宫内膜炎病牛子宫分泌物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共分离出菌株49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和巴氏葡萄球菌.采用微生态制剂对病原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以体外试验结果作为指导,在牧场进行了疗效试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效率95%(19/20),治愈率75%(15/20),说明微生态制剂可作为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药物使用,为解决生产中奶牛子宫内膜炎高发、奶中抗生素残留的难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奶牛子宫内膜炎实验动物模型复制及其病理组织变化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怀孕家免30只,产后施用器械损伤子宫内膜或产前强行人工流产造成子宫内膜损伤后,子宫内灌注奶牛子宫内膜炎常见病原菌18h 培养物,诱发家兔发生子宫内膜炎,建立动物模型,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理发生,同时为试验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了一种简易可靠的试验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山西省部分奶牛养殖场、户的奶牛进行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进行致病性的研究,并研究出子宫内膜炎灭活疫苗,同时对该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奶牛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分别占47.1%和27.1%;接种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小白鼠72 h全部死亡:将这两种细菌研制成灭活疫苗后,接种牛群,抗体效价高峰时达到1:512,高峰期维持63d,然后开始下降.经84d逐渐下降到1:64.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好,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生物防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炎和隐性乳房炎之间的相关性,在宁夏地区3个大型奶牛场(根据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选择子宫内膜炎患牛111头,用兰州隐性乳房炎检测法检测(LMT)乳样,其中82.5%的病牛同时患有隐性乳房炎,然后进行了子宫样和乳样的采集,并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结合高智能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 2 Campact),确定引起宁夏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有18种110株,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有23种107株,其中大肠杆菌、停乳链球菌、克氏库克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杆菌、乳房链球菌、产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副溶血弧菌、克雷伯氏菌可以同时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和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不仅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会导致患牛长期不孕,有的甚至造成终生不孕[1].据调查,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病率约为20%,在奶牛不孕症中,由子宫内膜炎所致的不孕奶牛约占60.1%~92.0%[2].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由分娩或产后子宫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最为常见.临床上多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随着病原菌耐药性的不断加重,用药剂量随之增加,这不仅提高了治疗成本,而且增加了乳产品中药物残留的风险.本文对内蒙古地区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血清型鉴定,并测定其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旨在探明内蒙古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水平,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由细菌性、病毒性及营养性等多种因素引起。临床上以细菌性子宫内膜炎和病毒性子宫内膜炎最为多见,细菌性子宫内膜炎以大肠杆菌、棒状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条件性病原菌感染为多;病毒性子宫内膜炎以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的感染为主,而且多是因患有此类疾病而形成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奶牛子宫内膜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在难产、子宫脱、胎衣不下时感染病原菌后继发。慢性子宫内膜炎多数由急性转来,或经配利,感染。慢性子宫内膜炎是母牛不孕的重要原因之,奶牛的空怀期均会延长。因此,有效预防和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成为减少损失并使奶牛保持合理胎间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明确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评价清宫促孕灌注液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药效,为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母猪子宫内膜炎进行细菌学检查,以液体培养基对倍稀释法测定清宫孕灌注液及相关单味药对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以1.0g/L高锰酸钾溶液和缩宫素合用作对照,观察清宫促孕灌注液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脓性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