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养殖方式及品种对绒山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自然放牧和放牧补饲2种养殖方式,以阿尔巴斯型绒山羊和大青山型绒山羊为试验动物,测定了瘤胃液pH、氨态氮(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养殖方式下,补饲组(II组)瘤胃液pH低于自然放牧组(I组),差异不显著(P0.05);同在放牧条件下,大青山型(I组)瘤胃液pH高于阿尔巴斯型(III组)。补饲组(II组)瘤胃液中的NH3-N和VFA浓度均高于放牧组(I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但2组间的乙酸/丙酸差异不显著(P0.05);I组和III组间的NH3-N和VFA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由于精料的添加,补饲组绒山羊瘤胃发酵特性受到影响,瘤胃微生物促进了对日粮中氮源的利用,而且不同品种类型间的瘤胃发酵特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研究放牧补饲育肥与舍饲育肥两种育肥方式下绒山羊羔羊的瘤胃发酵功能,为有效调控绒山羊的瘤胃发酵、制定科学的育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60只健康、体重、日龄相近的4月龄羯羊随机分为2组,各30只。对照组在原草场放牧并进行补饲;试验组采用全混合日粮进行舍饲育肥,育肥期为90 d。试验结束时,分别从各组选择6只羯羔进行屠宰,采集瘤胃。结果表明:舍饲育肥较放牧补饲育肥相比可显著增加绒山羊羔羊瘤胃BCP和NH3-N浓度(P0.05);有降低p H值的趋势(0.05P0.10);但对VFA的变化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说明舍饲育肥较放牧补饲育肥而言,能有效促进绒山羊羔羊的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3.
舍饲与放牧育肥对绒山羊成年母羊育肥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主要研究了放牧育肥与舍饲育肥两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育肥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淘汰母羊中选择平均体重为(40.38±0.84)kg的5岁阿尔巴斯白绒山羊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放牧育肥,试验组进行舍饲育肥,饲喂全混合日粮。育肥期为60 d。在育肥试验开始20 d和试验结束时,分别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选择6只羊进行消化试验,采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在育肥试验结束时,分别从对照组和试验组中随机选取6只羊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与放牧育肥相比,舍饲育肥可显著增加绒山羊成年母羊的全期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DMI)与饲料转化效率(P<0.05),分别较放牧育肥组增加了1.02%、137.50%与107.58%;显著增加母羊对日粮总能(GE)、消化能(DM)、粗蛋白(CP)、钙(Ca)和磷(P)等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但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P<0.05)。舍饲育肥组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放牧育肥组(P<0.05),分别较放牧育肥组提高了55.57%、25.89%、67.97%、35.64%和46.18%。舍饲育肥母羊的内脏总重、胃重、肠总重与皮重显著高于放牧育肥组(P<0.05),但所占体重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放牧育肥母羊(P<0.05)。按照代谢体重表示,舍饲育肥母羊的营养物质进食量DE为1.18~1.25 MJ/(W0.75·kg)、CP为12.37~16.29 g/(W0.75·kg)、Ca为0.43~0.63 g/(W0.75·kg)、P为0.17~0.25 g/(W0.75·kg)时,绒山羊成年母羊具有较好的育肥性能与屠宰性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放牧与舍饲育肥对绒山羊胃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中选择体重与年龄相似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母羊6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EG组)和对照组(CG组)。试验组进行舍饲育肥,饲喂全混合日粮,对照组进行放牧育肥。预试期l5 d,正试期60 d。在育肥试验结束时,分别从CG组和EG组中随机选取6只母羊进行屠宰取样,测定胃肠道的组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与CG组相比,EG组母羊瘤胃乳头长度和乳头宽度显著提高(P<0.05),但瘤胃、网胃、瓣胃及皱胃的胃壁厚度和肌肉层厚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EG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长度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CG组(P<0.05),但对于隐窝深度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与放牧育肥相比,舍饲育肥可以改善绒山羊母羊的胃肠道组织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舍饲育肥与放牧育肥两种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羊与羔羊日粮微量元素消化率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选择5周岁成年母羊与4月龄断奶羔羊各60只,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因素1为饲养模式,分为舍饲育肥和放牧育肥;因素2为年龄,分为成年母羊和断奶羔羊。母羊育肥期为60 d,羔羊育肥期为90 d。结果表明,绒山羊的日粮微量元素消化率存在年龄差异;在育肥前期,与羔羊组相比,成年母羊Cu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羔羊组(P0.000 1);Fe的消化率显著地低于羔羊组(P=0.02)。在育肥后期,成年母羊Cu、Zn的消化率极显著地高于羔羊组(P=0.001、P0.000 1);Fe和Mn的消化率显著地低于羔羊组(P=0.03、P=0.05)。不同饲养模式也会影响绒山羊对日粮微量元素的消化率;在育肥前期,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绒山羊Cu、Mn的消化率显著和极显著高于放牧组绒山羊(P=0.048、P0.000 1),Fe、Zn的消化率却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03、P=0.000 4)。在育肥后期,舍饲组羔羊Cu、Mn、Zn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00 1)。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自然放牧(NG)与全混合日粮(TMR)育肥对绒山羊成年母羊小肠及胰腺酶活性的影响。选择60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母羊分为两组,每组30只。一组母羊在天然草场放牧,为放牧组;另一组母羊舍饲饲喂TMR,为TMR组。育肥期均为60 d。结果表明,与NG相比,TMR育肥显著提高了母羊十二指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空肠脂肪酶活性,胰腺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P0.05);对母羊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有提高的趋势(P=0.08);对母羊小肠淀粉酶活性没有影响。总之,与NG相比,TMR育肥可以提高绒山羊成年母羊小肠和胰腺的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白绒山羊是由蒙古山羊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绒肉兼用型地方良种,根据产地可分为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和阿拉善型3个类型。为了深入研究内蒙古白绒山羊独特的瘤胃发酵特点,本试验选用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和阿拉善型绒山羊为试验动物,分别在夏季、冬季进行季节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测定其瘤胃p H值、氨氮(NH3-N)含量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结果表明:3种类型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p H值夏季为6.55~7.66、冬季为7.21~7.73,氨态氮(NH3-N)浓度夏季为10.54~13.69 mg/d L、冬季为4.52~9.19 mg/d L,VFA浓度夏季为21.98~57.30 mmol/L、冬季为15.91~25.82 mmol/L;其中,阿拉善型白绒山羊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在夏季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在冬季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P0.05);阿尔巴斯型、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瘤胃p H值在夏冬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夏季,瘤胃p H表现为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阿拉善型,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在冬季,瘤胃p H则表现阿拉善型﹥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3种类型白绒山羊瘤胃NH3-N浓度均表现为夏季﹥冬季,且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试验主要研究了放牧与舍饲两种不同饲养方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羊与羔羊瘤胃内总菌、原虫及7种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2部分进行。试验1将60只年龄、体重相近的淘汰成年母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一组为对照组,在天然草场进行自然放牧育肥;一组为试验组,采用全混合日粮进行舍饲育肥,自由采食,育肥期60 d。试验2将60只日龄相近[(130±10)d]的去势公羔分为2组,每组30只。一组为对照组,进行放牧补饲育肥,一组为试验组,进行全混合日粮舍饲育肥。各组羔羊均自由饮水,育肥期3个月。在试验结束时,分别从2个试验的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各选择6只成年羊(共12只)或羔羊(共12只),在禁食24 h、禁水2 h后屠宰,采集瘤胃液用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成年羊瘤胃液中原虫、产琥珀酸丝状菌与脂解厌氧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P=0.05,P=0.05),总产甲烷菌与反刍月型单胞菌趋于显著增加(P=0.06,P=0.09),牛链球菌趋于显著降低(P=0.07),总细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及嗜淀粉瘤胃杆菌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10)。试验组成年羊瘤胃内以反刍月型单胞菌比例最高,脂解厌氧弧杆菌占比最低,趋于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P=0.05);对照组以嗜淀粉瘤胃杆菌比例最高,反刍月型单胞菌比例次之,脂解厌氧弧杆菌最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羔羊瘤胃液的总细菌量显著增加(P=0.003),总产甲烷菌及原虫数量差异趋于显著增加(P=0.077,P=0.089);其他7种菌的数量无显著变化(P0.10),试验组与对照组羔羊瘤胃内均以嗜淀粉瘤胃杆菌占比最高,脂解厌氧弧杆菌最低。这些结果表明,舍饲育肥可显著增加瘤胃原虫和部分菌群的数量及其比例,成年羊的作用效果更大。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 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中)1、0.5%(高)三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两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 d,饲喂后2、4、8、12、24 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 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氨氮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2.
9只装有瘤胃瘘管的绵羊,按3×3拉丁方设计,饲喂添加0、4%和8%玉米油的羊草、苜蓿和精料的精粗比4:6混合日粮.晨饲后0,2,4,6,8,10和12 h采集瘤胃液,分别测定瘤胃液pH值、NH3-N、VFA和BCP浓度.结果表明,添加4%和8%玉米油可提高瘤胃液pH值,对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可降低瘤胃液中乙酸和总VFA的浓度,对丙酸浓度没有影响,降低乙酸/丙酸比值.添加4%玉米油时降低了瘤胃液中BCP浓度,添加8%玉米油时降低了瘤胃液中丁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9只装有瘤胃瘘管的绵羊,按3×3拉丁方设计,饲喂添加0、4%和8%玉米油的羊草、苜蓿和精料的精粗比4:6混合日粮.晨饲后0,2,4,6,8,10和12h采集瘤胃液,分别测定瘤胃液pH值、NH3-N、VFA和BCP浓度.结果表明,添加4%和8%玉米油可提高瘤胃液pH值,对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可降低瘤胃液中乙酸和总VFA的浓度,对丙酸浓度没有影响.降低乙酸,丙酸比值.添加4%玉米油时降低了瘤胃液中BCP浓度,添加8%玉米油时降低了瘤胃液中丁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5.
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育肥增重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中选择日龄为(130±10)d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羔)各30只作为放牧补饲组,从淘汰群中选择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羊)各30只作为舍饲组进行舍饲育肥,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饲养模式,设放牧补饲和舍饲育肥两种,其中,放牧补饲的羔羊按照原厂方式,每天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并每只补饲玉米(风干基础)300 g,舍饲育肥的羔羊,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第二因素为性别,分为母羔与羯羔,育肥期3个月。育肥结束时,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的羯羔组中每组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6只羯羔屠宰,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羯羔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放牧补饲相比,舍饲模式的育肥体重和增重显著增加,育肥期内舍饲组的日增重较放牧补饲组提高69%,饲料转化效率是放牧补饲组的2倍。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模式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显著提高,分别较放牧补饲组增加64.60%、27.56%、37.39%。因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增重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和屠宰性能的促进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产肉量。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绒山羊羯羊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群中选择30只去势公羔(羯羊)进行放牧补饲,每只补饲300 g玉米;从淘汰群中选择30只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羯羊进行舍饲育肥,并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6只接近平均体质量的羯羊屠宰。结果表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羯羊的肌肉肉色、p H、失水率、嫩度、剪切力、熟肉率和大理石花纹间差异不显著(P0.10),说明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羯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肌肉理化指标无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选用敖汉细毛羊的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进行了3年试验.第1年试验在同一饲养水平下设对照组、常规驱虫组和缓释胶囊驱虫组;第2年和第3年又在常规饲养和改进饲养2种饲养方案下进行驱虫试验.所有试验羊在以披碱草、羊草和冰草为主的同类草场上放牧,每年进行3次驱虫处理.试验表明:放牧绵羊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随季节呈动态变化.其挥发性脂肪酸总量(TVFA)在青草期内较高;在枯草期内较低.放牧绵羊瘤胃发酵水平较低,特别在冬春季节内瘤胃发酵处于最低水平,发酵质量不高.另外,绵羊瘤胃液pH值随季节变动幅度较小.但发现在枯草期内的瘤胃液pH值高于青草期,特别在冬春季节内较高.蠕虫感染严重的时期内,蠕虫会影响绵羊瘤胃发酵水平,使瘤胃液VFA浓度降低;但常规驱虫法与缓释胶囊驱虫法间差异不显著.改进饲养与常规饲养方案对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短期育肥效果,并评价育肥羊的屠宰性能。[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4月龄断奶羔羊520只,选取260只作为试验组,采取全舍饲的饲养模式,分别在3个牧户家饲养,饲养管理标准与饲料保持一致;选取260只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放牧饲养模式,选择草场质量相近的2个牧户家饲养。育肥期为4个月。测定、计算并比较不同饲养模式下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在不同育肥阶段的体重以及平均日增重;育肥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并比较不同饲养模式下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的屠宰性能指标;计算不同饲养模式下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的养殖经济效益。[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育肥120 d的体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育肥30~60 d、60~90 d的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育肥90~120 d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骨骼重、肾脏及肾脂重量、眼肌面积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骨肉比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在非胴体组成部分重量方面,试验组血重、头蹄重、皮重、消化系统重(胃、肠)、内脏重(心、肝、肺)、大网膜脂肪及肠系膜脂肪重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育肥纯利润较对照组增加345.60元/只。[结论]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舍饲育肥与传统放牧模式相比,育肥增重效果和屠宰性能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合在鄂尔多斯市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通过测定培养各时间点的瘤胃发酵参数并结合多项组合效应值(MFAEI),研究向底物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诺丽果原粉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为绒山羊生产中新型替抗产品的开发及诺丽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试验以2周岁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向发酵底物中添加0、1.0%、2.0%、3.5%和5.0%的诺丽果原粉,并分别培养3、6、9、12和24 h。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量的诺丽果原粉均显著降低了体外瘤胃发酵pH、氨态氮(NH 3-N)浓度、原虫数量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提高了菌体蛋白(BCP)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MFAEI(P<0.05),且添加剂量为3.5%时可较好地促进瘤胃发酵功能。由此可见,添加诺丽果原粉可促进绒山羊的体外瘤胃发酵功能,并能降低原虫数量,且均在剂添加量为3.5%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3期瘘管奶牛体外发酵试验,分别饲喂(基础日粮)Ⅰ组、(基础日粮+200 mg大豆黄酮/d)Ⅱ组、(基础日粮+200 mg染料木素/d)Ⅲ组,于采食后0、2、4、6、8 h采集瘤胃液进行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分析,旨在探讨大豆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及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二者对瘤胃各时间点pH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瘤胃液NH3-N浓度的时间动态变化趋势相似,饲喂后0、2、6、8 h NH3-N浓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饲喂后4 h,染料木素组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液中丙酸浓度各处理组间在相同的时间点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乙酸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在发酵后4~6 h染料木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大豆黄酮对奶牛瘤胃发酵未产生影响,染料木素对瘤胃NH3-N、乙酸和TVFA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