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由于野家杂交猪具有野味、保健、经济效益高三大优势,其养殖在这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野家杂交猪多是选用雄性野猪与家猪的F1代和F1代再进行回交、横交和再杂交的后代,是具有一定野猪血统和野猪特征的商品猪,有些研究者和养殖者称为"特种野猪",其产业化在国内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肉质特点与差异,以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0.01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大(P0.05),同品种不同部位的肌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密度比东北民猪的肌纤维密度大(P0.05),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大(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小(P0.05)。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比东北民猪的多(P0.01),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所占比例比东北民猪的高。结果表明,东北民猪的猪肉品质比野家杂交猪的肉品质好。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的驯养与合理利用,是野生动物保护、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将野生动物加以驯养,直接食用或利用它们体大、粗放、生存能力强的特性,通过杂交及现代生物学技术提高现有畜禽品质,或生产特色畜产品,已受许多国家关注。为了探讨野猪与家猪杂交生产野家杂交猪的可能性,1999~2008年在什邡市八角野生动物养殖场,通过野猪与家猪杂交所生产的野家杂交一代猪的饲养与育肥试验,对野家杂交猪的饲养管理和育肥屠宰性能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野家杂交猪保留了野猪明显的野性和耐粗饲性,瘦肉率、后腿比率和屠宰率等性能方面高于家猪,脂肪比例低于家猪,但生长速度低于家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猪肉市场价格波动比较频繁,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盲目地扩大规模导致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猪肉的品质不高。野家杂交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这种猪既继承了野猪肉质好的优点,又兼具家猪体形大的特色,野家杂交猪的市场推广能够给猪肉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本文将从野家猪杂交猪的概述、野家杂交猪的发展现状、促进野家杂交猪养殖发展的策略等方面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品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加注重口感、营养及特色。野家杂交猪肉以其脂肪少、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野味浓郁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野家杂交猪的养殖也随市场的需求快速发展起来。本期的畜牧课堂便以野家杂交猪为专题,介绍野家杂交猪的肉质特性、野猪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等相关知识,让养殖者更多地了解野家杂交猪的养殖。  相似文献   

6.
张冬杰 《猪业科学》2010,27(5):98-99
无论是在养殖生产还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有效的区分野猪、家猪以及野家杂交猪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野家杂交猪因其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与野猪非常相似而很难区分.本研究采用PCR-Accll-RFLP和PCR-BspHI-RFLP技术,检测了野猪、民猪、长白猪、野猪(♂)×长白猪(♀)和野猪(♂)×北京黑猪(♀)共计142头个体的MC1R基因型.结果表明,野猪的Accll/BspHI基因型组合BB/AA型为野猪所特有的,其他猪种内均不存在该种基因型组合,此方法可有效的区分野猪与家猪和野家杂交猪.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Cst B)基因在大白猪、野猪及野家杂交猪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试验猪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1日龄大白猪、360日龄野猪和各日龄的野家杂交猪中腿肌组织Cst B基因均有较高表达,总体上来说野猪和野家杂交猪腿肌组织中Cst B基因的表达高于纯种大白猪。  相似文献   

8.
作为养猪业新兴的一个分支,野家杂交猪养殖对于丰富肉类市场,满足人们特色肉类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先分析了野家杂交猪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野猪是家猪的祖先,野猪具有肉质好、抗病力强的特点,家猪具有繁殖力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的特点,家猪和野猪杂交不仅可以克服野猪繁殖力低与生长缓慢的缺点,还可以克服家猪肉质差、抗病力弱的缺点.合理开发野猪资源,不仅可以更合理地保护野猪资源,还可相应减少野猪对农作物所造成的损失[1].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野猪资源,于2004-2005年在长江大学种猪场开展了家猪和家野杂交猪的生理指标及血液中几种常见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揭示CAPN1的功能,研究以野猪、大白猪及野家杂交猪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其编码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CAPN1基因在组织中普遍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并且野猪和大白猪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在大白猪肌肉组织中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为波浪型;在360日龄大白猪和野家杂交猪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野家杂交猪养殖做为养猪业的一个新兴分支,对于丰富市场、满足人们特色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对目前野家杂交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野家杂交猪发展应注重品种培育、养殖方式转变和培育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建议。1发展现状1.1野猪资源黑龙江省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 175万h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森林覆盖率达到43.6%。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的启动,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的实施,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就野猪而言,由于其野性很强、食性杂、适应性广、抗逆  相似文献   

12.
在野家杂交猪的养殖生产中,仔猪的死亡率较高,其中又以仔猪腹泻的发病率为最高。引起野家杂交仔猪腹泻的原因中,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主要因素之一。1温度对野家杂交仔猪腹泻的影响野家杂交仔猪由于被毛稀少、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自身的保温性能较弱,同时神经调节机制不健全,体温调节功能差,因此环境中的温度对仔猪有着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比较野屯杂交猪与屯昌黑猪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探究野屯杂交猪的肌肉脂肪酸与氨基酸特性。试验结果如下:野屯杂交猪肌肉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23.92%,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83 g/100 g,亚油酸(C20∶4)含量是屯昌黑猪的2.08倍,亚麻酸(C20∶4)含量是屯昌黑猪的1.97倍,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是屯昌黑猪的1.89倍,PUFA/SFA比值符合人类营养学认为的最佳比例,EAA/TAA和EAA/NEAA比值均高于FAO/WHO的模式标准。表明野屯杂交猪肉是优质蛋白质来源,食用营养价值高,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胴体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主要探讨不同类型猪在生长性能与肌肉品质的差异。挑选50 kg 左右的鄂西黑猪(脂肪型)、长大二元杂交猪(瘦肉型)、长♂×(野♂×鄂♀) ♀(中间型)三元杂交阉公猪各24头,饲养至100 kg左右屠宰,每个品种屠宰6头,进行生长性能、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杂交猪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鄂西黑猪(P<0.05),而与长野鄂杂交猪差异不显著(P>0.05)。长大二元杂交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鄂西黑猪和长野鄂杂交猪(P<0.05),而料重比、背膘厚显著低于鄂西黑猪(P<0.05)。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肌肉pH2、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高于鄂西黑猪,而肌肉评分显著低于鄂西黑猪(P<0.05),而长野鄂杂交猪的肉质与长大二元杂交猪和鄂西黑猪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以嵊县花猪纯繁、大嵊(大约克×嵊)、长嵊(长白×嵊)杂交一代商品猪为研究对象,比较2个杂交组合与嵊县花猪纯种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性能。结果显示:杂交猪增重显著高于嵊花纯种,以大嵊杂交猪杂交优势最为明显;与嵊县花猪纯种相比,杂交猪的瘦肉率明显提高;通过肉质性能比较,杂交猪继承了嵊县花猪优良的肉质性能;从氨基酸总量上看,嵊县花猪最好,大嵊猪次之,长嵊猪最低。  相似文献   

16.
野猪CAPN10基因两个剪接变异体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研究CAPN10在肌肉生长和肉质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野猪CAPN10 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相对定量RT-PCR和竞争性RT-PCR方法研究该基因的表达情况.获得了野猪CAPN10的2个剪接变异体,二者前604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在多肽链相同位置处都存在着钙蛋白酶家族的特征性结构域和催化活性中心;相对定量RT-PCR分析表明,CAPN10普遍表达于所检测的野猪12种组织内,在6、9、12月龄的肌肉组织中大白猪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同一发育时期的野家杂交猪(P<0.05);竞争性RT-PCR分析表明,2个变异体都表达于所检测的野猪9种组织内.结果表明CAPN10的表达量与肌肉的嫩度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1.只用杂交猪作种猪.有的农民只认为杂交猪是良种猪,个大、体壮,留作种猪一定很好.殊不知杂交猪遗传性能不稳定,作种用后代会出现严重的性状分离,饲料报酬低,生长速度慢,抗病力减弱.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明迪庆藏猪与野猪×迪庆藏猪(野藏杂交猪)肌肉全谱游离氨基酸(FAA)味道强度值(TAV)的差异。选择胎次相同、出生日期相近、体重20 kg左右的迪庆藏猪和野藏杂交猪各12头(公、母各半),以迪庆藏猪为对照,采用相同饲粮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直线育肥,100 kg左右屠宰,采集背最长肌,沸水蒸30 min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离子阱串联质谱仪检测其全谱游离氨基酸,计算呈味氨基酸TAV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显示,与迪庆藏猪相比,野藏杂交猪肌肉游离氨基酸总鲜味TAV降低16.27%(P<0.05),总甜味、酸味和苦味TAV分别降低3.50%、11.68%和1.5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野藏杂交猪肌肉谷氨酰胺(Gln)鲜味TAV、甜味TAV均降低22.89%(P<0.05),缬氨酸(Val)甜味、苦味TAV均增加36.32%(P<0.05);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谷氨酸(Glu)与组氨酸(His)等其他游离氨基酸的鲜味、甜味、酸味和苦味TAV与迪庆藏猪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野猪杂交会降低迪庆藏猪肌肉鲜味TAV,降低Gln的鲜味、甜味TAV,提高Val甜味、苦味TAV,该结果可为迪庆藏猪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1.改养“土种猪”为“纯种杂交猪”。土种猪不仅生长慢,育肥期长,饲料消耗多,而且瘦肉率低,商品价值也低;而纯种杂交猪不仅生长快,省饲料,料肉比低,而且抗病力强,瘦肉率高。实践证明,纯种杂交猪的生长速度比土种猪快15%~20%,饲料利用率高10%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香×苏F2代杂交猪的杂交性能,试验随机选取6月龄的香×苏F2代杂交猪15头,以纯种苏太猪和纯种从江香猪为对照,进行屠宰性状、肉质性能及脏器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香×苏F2代杂交猪屠宰性状与从江香猪差异极显著(P0. 01),优于从江香猪而劣于苏太猪;香×苏F2代杂交猪肌肉失水率、肌内脂肪含量与从江香猪、苏太猪差异极显著(P0. 01);香×苏F2代杂交猪肝脏、脾脏和肾脏系数与从江香猪和苏太猪均差异显著(P0. 05)。说明香×苏F2代杂交猪既发挥了苏太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特性,又基本上保持了从江香猪的优良肉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