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杨恒东 《猪业科学》2003,20(11):55-5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bursaldiseaseIBD)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已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鸡IBD的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苗、重组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及一些值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鸡IBD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持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批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分别免疫SPF雏鸡和产蛋鸡,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鸡血清抗体或卵黄抗体,以其阳性率达到80%为免疫期确定依据。试验结果表明,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对青年鸡及产蛋鸡接种一次的免疫期为15~16周。  相似文献   

3.
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系以高度成熟安全的鸡痘病毒为载体研制的新型基因工程禽流感一鸡痘二联疫苗,该疫苗毒株的研制是采用重组DNA技术,将我国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早期分离株的HA和NA基因同源重组到鸡痘病毒疫苗株的基因组中,构建重组鸡痘病毒(rFPV—HA—NA),经体外、体内试验表明该重组鸡痘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时经细胞连续传代,证实了重组鸡痘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该疫苗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以三批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分别免疫SPF雏鸡和产蛋鸡,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鸡血清抗体或卵黄抗体,以其阳性率达到80%为免疫期确定依据.试验结果表明,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对青年鸡及产蛋鸡接种一次的免疫期为15~16周.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和鸡IL—2重组DNA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利用已克隆到的新城疫D26株F基因和鸡IL-2基因,经过载体改建,将他们共同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上,经酶切分析、PCR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共表达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和鸡IL-2的重组质粒,为探讨禽类重组基因疫苗的构建及鸡IL-2在基因疫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对养禽业影响最大、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由于病毒病一直没有特效药物 ,应用疫苗这种简单而有效的防制方法已成为人们多年实践的共识 ,IBD的防制也是如此。从传统的灭活苗、弱毒苗 ,到各种基因工程苗乃至近年来刚兴起的DNA疫苗 ,可以说IBD疫苗的研制开发非常迅速。但是对于IBD这种病原变异、同时以损伤中枢免疫器官为特征的免疫抑制病来说 ,疫苗的研制、开发和应用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就我国IBD传统疫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及新型疫苗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1 传统疫苗应用中存在…  相似文献   

7.
钱凤芹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8):I0002-I0004
论述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亚单位疫苗、基因缺失疫苗、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基因疫苗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表明应用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现状,使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根除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感染鸡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寄生原虫病。目前,控制球虫病主要还是依赖于药物,但由于球虫耐药株的频繁出现和人们对药物残留等问题的关注,使人们更加注重探讨从免疫预防的角度去控制球虫病。本文综述了鸡球虫病活疫苗(强毒疫苗和弱毒疫苗)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重组疫苗(D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进行着传染性法氏囊(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IBDV-vp2基因在多种载体中得到表达并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力。本实验室已构建了表达IBDV-vp2基因的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本研究对该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的遗传稳定性以及对SPF鸡和含有母源抗体的商品鸡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03 PFU和104 PFU剂量的重组病毒免疫后对SPF鸡抗传染性法氏囊标准强毒的保护率分别为53%和73%。104 PFU剂量的重组病毒免疫后对含有母源抗体的商品鸡抗传染性法氏囊标准强毒的保护率为87%,结果显示重组疫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1962年报道以来,世界上主要养禽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给养禽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目前,IBD防控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疫苗接种,使易感雏鸡获得主动或被动免疫保护,因此疫苗的质量对临床上IBD的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各国均有较好的商品化疫苗,但随着IBDV毒株的不断变异,商品化疫苗的抗原性与流行毒株不能完全匹配,临床上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与临床流行毒株相匹配的新型疫苗用于IBD的防控。对近期IBD的基因缺失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活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此为IBD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彭大新  刘秀梵 《中国家禽》2001,23(24):1-4,17,18
本文对MD基因工程疫苗中的重组亚单位疫苗、基因缺失苗、基因疫苗和活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重点介绍了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结合其他疫苗的研究方法,可从鸡痘病毒载体插入部位的选择、增加外源基因的表达、使用多个抗原表位构建多价重组基因工程疫苗、使用两种病毒载体构建的重组病毒二次免疫、共表达细胞因子或细胞表面受体、表达微基因等方面来增强重组病毒活病毒载体疫苗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12.
在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 ,采用鸡胚和组织培养细胞来生产病毒疫苗 ,直到 70年代 ,重组 DNA技术的发展对疫苗生产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病毒的不同保护性抗原能在哺乳动物、昆虫细胞或细菌体内大量表达 ,这就是第二代亚单位疫苗。在过去 2 0多年里 ,虽花费了很大努力 ,由于这种方法对病毒蛋白产生的免疫反应不强 ,取得的成功很小。然而利用重组 DNA技术 ,能用安全病毒载体来表达危险病原体的保护性抗原 ,如重组载体疫苗。与重组亚单位苗不同 ,重组载体疫苗对外源蛋白能产生强的免疫原性反应。还有许多其他重组载体疫苗已在实验阶段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疫苗的研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超强毒株或变异株的出现,又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加重了对养鸡业的危害.国内外对IBD的免疫预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IBD疫苗的研制从未停止过探索,相继研制出可在鸡胚或CEF细胞上培养增殖的弱毒疫苗、灭活苗以及针对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2的基因工程疫苗等,但无论是弱毒疫苗、灭活苗还是基因工程疫苗,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疫苗的免疫期短以及在存在母源抗体的情况下,许多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应用.随着对IBD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生物高新技术研制新型疫苗已成为可能,本文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疫苗的研制策略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鸡马立克病使用的各种疫苗,包括单价、多价活疫苗和HVT冻干疫苗,并简述了各种疫苗的优缺点。同时对各种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的研究情况做了概述,并指出了目前鸡马立克病疫苗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将本课题组构建的共表达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以及蛋白酶3C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vUTAL3CP1以及共表达P1—2A和猪白介索18基因的重组DNA疫苗(pVIRIL18P1),分别以单独及混合的共3种方式接种牛,然后通过间接ELISA、中和试验和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评价其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结果表明这2种基因工程疫苗均能诱导牛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其中重组鸡痘病毒vUTAL3CP1免疫组以及联合免疫组(vUTAL3CP1/pVIRIL18P1,pVIRIL18P1/vUTAL3CP1)诱导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别达到1:64、1:64和1:54,已接近于常规灭活疫苗水平(1:90),而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则比后者高得多(P〈0.01)。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免疫攻毒试验,并最终筛选出最佳疫苗和免疫程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IBD疫苗免疫后对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5种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商品疫苗和 1种中试产品 (NF8株 )免疫 7日龄SPF雏鸡和有IBD、新城疫 (ND)母源抗体的雏鸡。 1周后免疫新城疫ND疫苗 ,随后每周测定NDHI效价。在SPF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IBD商品疫苗有 2种对ND免疫产生显著的持续的免疫抑制作用。在有IBD、ND母源抗体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商品疫苗中仅有 1种对ND免疫产生 过性免疫抑制作用。NF8疫苗在SPF鸡及有IBD母源抗体鸡上对ND免疫均未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猪伪狂犬病主要的措施之一。国内外已研制出猪伪狂犬病的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已经相对成熟,而病毒载体重组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本文对猪伪狂犬疫苗做简要综述。一、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猪伪狂犬病毒接种于鸡胚或细胞,当病毒滴度达到要求时收获病毒,灭活后加入免疫  相似文献   

18.
缺失rfaH基因的鸡白痢沙门氏菌株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可以鉴别检测基因缺失型鸡白痢疫苗与自然感染菌,本研究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利用高效自杀性载体系统,敲除鸡白痢沙门氏菌(S.pullorum)CVCC 79201株的rfaH基因,同时未引入任何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外源DNA序列,经筛选获得重组S.pullorum(rSp)株。检测结果显示缺失菌由光滑型转变为粗糙型。rSp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传15代后,仍然保持粗糙型表型。动物试验结果表明,rSp免疫伊莎褐蛋鸡后,其抗血清可通过平板凝集试验与CVCC 79201免疫的血清相区分。本研究为S.pullorum缺失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9.
禽痘病毒感染对禽流感重组禽痘病毒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达禽流感病毒 (AIV)HA和NA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_HA_NA能够诱导鸡体产生 10 0 %抵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PAIV)H5N1的攻击。而当鸡群已进行禽痘疫苗免疫或者感染了禽痘病毒的情况下 ,此重组疫苗的免疫效力如何 ?首先用禽痘病毒S_FPV_0 17人工感染SPF试验鸡 ,既而在感染后的不同间隔时间接种重组疫苗 ,免疫后检测鸡群的HI抗体水平 ,同时用 10 0LD50 的HPAIVH5N1进行攻击。结果重组疫苗免疫与禽痘病毒人工感染时间间隔在 4周 (或以上 )时 ,预先感染禽痘病毒对重组疫苗的免疫效力不构成影响 ,对禽流感的保护力为 10 0 % ,而间隔时间在 1、2、3周时 ,重组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全病毒灭活苗和弱毒活疫苗免疫接种预防新城疫(ND),虽然这两种疫苗都能产生较好的保护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因此迫切需要研制新型高效疫苗用于防制该病。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进行着ND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NDV—F、HN基因在多种载体中得到表达并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力。本实验室已构建了表达NDV F18E8株F、HN基因的重组疫苗rFPV—F、rFPV—HN。本研究对这两种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遗传稳定性以及对SPF鸡和商品鸡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