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没有牙齿 ,不能咀嚼食物。砂砾在鸡的肌胃中起研磨饲料的作用。用砂砾喂鸡 ,有助于鸡的消化吸收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但是 ,如果砂砾的粒度和用量等选择不当 ,反而会影响鸡的消化吸收。1 砂砾的质地 喂鸡用的砂砾一般选择质地较硬的不溶性砂砾为好 ,如砂石粒、碎砖粒、硬土  相似文献   

2.
(上接第16期第11页) 25.养鹅时需要加喂沙砾吗? 沙砾是鹅消化时需要必需物质之一,尤其对舍饲鹅更为重要(放养的鹅能自行觅食到沙砾). 肌胃是禽类特有的消化器官,胃壁特别发达,由坚厚的肌肉所构成,胃内面覆有坚实的角质膜,肌胃内含有沙石,一切坚硬的食物靠肌胃中的沙石磨碎,因而代替牙齿的咀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圈养鸡和笼养鸡应特别注意喂砂粒。这主要是由于鸡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鸡有角质的喙,适宜啄食饲料,但口腔内没有牙齿,饲料不经咀嚼,即进入食道和胃。鸡的胃又分为肌胃和腺胃两部分。腺胃虽小,但消化腺发达,饲料在腺胃中浸沾消化液之后,很快进入肌胃。肌胃是鸡及其他禽类特有的消化器官,胃壁由坚韧而发达的肌肉构成,其收缩力很强;肌胃的内壁还有一层坚实的角质膜,其功能为保护肌胃壁,使不受损伤,且靠其机械作用,进行饲料磨碎。如肌胃中存有砂粒,可使食入颗粒饲料的消化率提高10%左  相似文献   

4.
家鸽属于禽类,口腔内没有牙齿、嘴唇和软腭;角质喙是主要的采食器官.由于进化的程度较高,与一般的家禽不同,家鸽舌体上味蕾比较发达,嗅觉也极为灵敏,能感受喜好的味道和拒绝带异常气味的食物.家鸽的祖先为生活在海边的岩鸽,具有嗜盐性和食砂性,散养或放飞群养的家鸽喜欢自行啄食盐土和砂粒,以补充身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砂粒进入家鸽的肌胃后随着肌胃的收缩运动,与肌胃角质层一起充当锯齿或砂轮作用,以弥补没有牙齿的缺陷,将食物机械切割磨碎,起到物理消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1、鸡的消化特点。鸡无牙齿,食物不经咀嚼便可吞咽,故鸡口腔无机械消化作用。鸡的食管较长、较宽,易扩张,利于较大食物通过。鸡嗉囊主要有贮存、湿润、软化饲料的作用。鸡腺胃可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变性和分解。因腺胃体积很小,腺胃液与饲料混合后迅速进入了肌胃进行消化。肌胃又叫砂囊,其黏膜表面有淡黄色坚硬的类角质膜,俗称鸡内金,它可保护肌胃黏膜,  相似文献   

6.
禽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锐形科(Acuariidae)锐形属(Acuaria)和四棱科(Tetrameridae)四棱属(Te-trameres)的线虫(寄生于禽类的腺胃、肌胃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7.
Ewing(51)提出,如果日粮是细粉料,鸡则需要砂砾去填充砂囊(肌胃),否则会导致生长缓慢。Heuser 和 Norris(1946)曾报道,吃到花岗岩砂砾鸡的肌胃重比没吃到砂砾鸡的大。Mraz 等人(1957)报道,肉鸡能有效地利用来自低能日粮中的能量。然而,低能日粮在实际的日粮配方中却没有被广泛地应用,这是因为低能饲料的热能成本比通常高的缘故。Harms 等(1974)认为,使用惰性填充物稀释饲料能降低其能量水平。象选择低能饲料那样,在饲料中添加廉价的建筑用砂,这样就降  相似文献   

8.
笔者屠宰19只绍兴麻鸭,其中青年公鸭9只,蛋鸭10只,从肌胃中取内容物,用淘洗法淘去肌胃中食物和其它碎骨片等,剩下纯净的砂砾,晒干、称重。19只麻鸭总体重21.85公斤,总砂砾重70.77克,平均每公斤体重存砂3.238克(2.02~5.86克)。这与  相似文献   

9.
根据鸡的消化系统特点和鸡有喜食沙和喜沙浴的生活习性,在养鸡场铺垫沙石和饲料中掺沙,这是一项不用投入或投入甚微而可获得较好收益的科学养鸡技术。一、沙能帮助消化。因鸡无牙齿,采食是囫囵吞枣,食物不在口腔咀嚼,鸡啄食饲料后,经食道入嗉囊,饲料在嗉囊贮存润滑软化,再有节律地把饲料送往胃中。鸡胃又分腺胃和肌胃,腺胃能分泌胃液和盐酸,消化饲料中的蛋白质,拌有消化液的食物然后进入肌胃。肌胃是一个坚硬的扁圆体。胃壁厚,肌肉十分发达,内覆有角质膜,俗称“鸡内金”。肌胃中常存有沙石。由于胃的收缩和沙石的摩擦,能磨碎…  相似文献   

10.
正1肠道健康1.1肠道的形态消化道由喙、口腔、咽、食道、嗉囊、腺胃、肌胃、肠管、泄殖腔及消化腺(肝和胰)等器官共同组成。口腔内无牙齿也不分泌唾液。嗉囊只是食物暂时储存及软化的场所。腺胃分泌的胃液也很有限。肌胃有一定的哺乳动物牙齿的功能也只是磨碎食物。口腔和胃等几乎没有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4,(2):118-119
<正>1鸡的解剖生理特点①鸡无牙齿,鸡骨架图食物在口腔没有进行机械性消化。②禽的肌胃呈纺锤形,是质地坚实的肌质器官,位于腹腔左下侧,上通腺胃的峡口,下通十二指肠的幽门。肌胃的背侧部有前囊和后囊,肌胃的肌层很发达,由环形平滑肌构成,由肌胃体的两块厚肌和前后囊的两块簿肌,四块肌由两侧肌腱(中心)相连,形成白兰色闪光的腱镜。肌胃黏膜有许多小腺体,开  相似文献   

12.
查明了石英、沸石和水晶矿物通过禽类消化道后发生了重要的机械和化学变化。试验表明,矿物质在母鸡的代谢过程中有良好作用。 饲养禽类在日粮中添加矿物提高禽类对饲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降低对饲料的消耗等已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砂砾作为矿物添加物的组合是利用花岗岩、石英、野生晶石和其他矿物的细小颗粒进行试验的,砂砾的主要化合物是SiO_2。各种砂砾基本上可以属于高含量硅的天然化合物。关于在饲养家禽  相似文献   

13.
南京农业大学韩正康教授等报道鹅的肌胃收缩压为265~280毫米水银柱,约比鸡的高一倍。鹅肌胃中的砂砾占肌胃内容物的61.5%。按与体重相比,计算鹅的肌胃约比鸡大三倍。饲料在鹅胃肠道内仅存留约2小  相似文献   

14.
解偶联蛋白属线粒体内膜栽体蛋白,存在动物体的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tissue,BAT)、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骨胳肌以及各种器官中.这些组织器官是哺乳动物及禽类非颤抖产热(NST)及其它产热作用的主要点位,对动物的体温维持乖能量平衡调节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家禽肌胃糜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胃糜烂是指家禽肌胃角质层及其肌层的炎症、糜烂、溃疡,甚至肌胃穿孔的总称。临床上以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似睡,呕吐物色黑为特征。由于肌胃的损害以角质层明显而严重,因而也有肌胃角质层炎之称。该病多发生于肉用仔鸡,其它禽类也可发病。 1研究简史及流行病学   1930年,人们发现 (板仓智敏, 1982)孵出不久的雏鸡发生肌胃糜烂,但对其病因并不清楚。 30年代后,营养学家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曾发现用不含维生素 K的饲料可试验性地产生肌胃糜烂。后又经过几年并通过不同试验的连续研究,试图鉴定出一种仔鸡肌胃糜烂因子来预防之,但…  相似文献   

16.
鸡沙砾缺乏症是鸡肌胃内无沙砾而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性疾病.据研究,鸡的饲料中若缺少沙砾,饲料的消化率要降低,因鸡没有牙齿,坚硬的食物进入肌胃后,靠胃内力和沙砾的磨合作用来研磨食物,起到"牙齿"的作用,若饲料中不含沙砾,平时又不定期补喂,饲料的消化率将降低3%~10%,进而可能导致鸡沙砾缺乏症而引起消化不良.现就其我们多年来遇到的一起鸡沙砾缺乏症的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孙成 《中国养鸡》2004,(3):34-34
增喂砂砾:鸡食砂砾,对进入胃的食物起磨损作用。如缺食砂砾,就要影响对食物的消化。舍饲的鸡,特别是粘土、水泥地面鸡舍和笼养的鸡,一定要喂给砂砾,一般10天—15天喂一次。育成阶段的鸡喂给砂砾应如高粱米大小,成鸡则如黄豆粒大小。砂砾要洗净不带异物。  相似文献   

18.
放牧养鹅     
鹅虽没有牙齿咀嚼饲料,但其肌胃压力比鸡大一倍,消化道比体长长10倍(鸡为7倍),盲肠也发达。这些生理特点,使鹅能较好地利用饲料中的粗纤维。其对粗纤维的消化力不如牛羊等反刍动物高,但比鸡鸭消化率高得多,可达40—50%。因此,鹅能较好地利用草地和水面青草放牧饲养,故有“草  相似文献   

19.
鸡肌胃糜烂     
鸡肌胃糜烂(gizzard erosion)是肌胃类角质膜丧失糖衣(glycocalyx)的保护作用,出现与哺乳动物和人的胃肠溃疡和出血相类似的一种疾病。临床特征为食欲减少,精神倦怠,呕吐黑色物,严重贫血和消瘦。肉眼病变特征为肌胃糜烂和溃疡,腺胃、肌胃和肠道含有黑褐色的物质  相似文献   

20.
禽类肌胃角质层是一种富有皱襞的类角素(Koilin),其为砂囊腺的分泌物,磨损后可以得到不断地补充或周期性地更新。1991年10月,我园治疗中的鸸鹋肌胃角质层出现大面积脱落,经治疗痊愈,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及症状1991年7月12日至1991年9月10日,患鸟腹泻,食欲不稳,消瘦;采食多量石子、泥土.并随粪便排出。粪便分离出奇异变形杆菌。9月10起,患鸟精神、食欲较好,但粪便仍稀。10月1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