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裕平 《水产养殖》2006,27(5):30-31
花尾胡椒鲷是海水鱼养殖中生长快、肉质细嫩、营养较高的一种优良水产养殖品种,属于广盐性鱼类,它以鱼、虾、甲壳类等为食。近几年来随着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的成功,花尾胡椒鲷已成为一种养殖周期短、见效快的水产鱼类可发展养殖品种。现将花尾胡椒鲷人工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石鲈科鱼类苗种繁育和良种选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鲈科属鲈形目,中国沿海有4属19种,饶平县主要养殖花尾胡椒鲷、斜带髭鲷、断斑石鲈三个品种。石鲈科鱼类由于体色艳丽,肉质鲜美,价值适中,较易为消费者接受,  相似文献   

3.
1998年1月以来,南澳县先后成功地开展了状黄姑鱼、花尾胡椒鲷、真鲷、平鲷等4种鱼类的人工育苗试验.有力地促进全县海水网箱养鱼的发展,生产规模达到5660箱,成为广东沿海出口活海鲜的主要生产基地。过去由于养殖鱼类苗种长期依赖于天然捕捞和从外地购进,制约了海水网...  相似文献   

4.
花尾胡椒鲷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属鲈形目,石鲈科,俗名花加吉,假“包公”,主要分布于南日本一中国南海、斯里兰卡、阿拉伯海域。其适温范围较广,具有一定适盐性,抗病能力强,生长快,食性为杂食性偏肉食性,养殖一年可达到商品规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在东南亚,日本及韩国等地成为一种较为时尚的食用鱼。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广东一些地区的养殖业者开始养殖花尾胡椒鲷,由于苗种主要从台湾购进及靠天然海捕,所以不能形成较大的养殖规模。为了突破花尾胡椒鲷批量生产性育苗,于2003—2005年开展花尾胡椒鲷人工繁殖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1 生物学特性 花尾胡椒鲷隶属于鲈形目、石鲈科、胡椒鲷属,为亚热带、温带浅海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北太平洋西部,以我国沿海产量最多(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均产,又以南海区产量最多),朝鲜、日本、越南、印度、斯里兰卡沿海也有分布。花尾胡椒鲷体呈圆形侧扁,自然界中一般体长在15  相似文献   

6.
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英文名:Grunt,俗称:打铁母、假包公、斑加吉,隶属于鲈形目,石鲈科,胡椒鲷属。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北太平洋西部,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均产,以南海产量为最多。为亚热带和温热带浅海底层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价值高,是国内及港台市场上畅销的水产品,目前已成为广东、福建及浙江沿海海水养殖的优良鱼类品种。  相似文献   

7.
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uts)俗称花加志、打铁母,其肉质结实、营养丰富、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海水养殖品种。作者于2005年进行试养,体长7~10cm的花尾胡椒鲷经养殖10~13个月,平均体重可达600g~650g。现将花尾胡椒鲷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花尾胡椒鲷(Pcecforhynchus cincfus)俗称花胶钱,属鲈形目,石鲈胡椒鲷属。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等优点,是我县海水网箱养殖的又一新的优良养殖品种。该品种自然种苗资源紧缺,远不能满足网箱养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最近,浙江南麂岛海洋投资公司又在南麂岛海域的人工鱼礁区增殖放流了大黄鱼、黑鲷、真鲷、花尾胡椒鲷等珍贵海水鱼类的苗种150万尾.迄今为止,该公司累计放流体长在5cm以上的鱼种500万尾,成为国内民营企业向大海放流鱼类苗种最多的单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仿石鲈科鱼类目前存在的分类争议问题,测定了仿石鲈科(Haemulidae),金线鱼科(Nemipteridae),眶棘鲈属(Scolopsis)等相关科属共33种鱼类RAG2基因部分序列,利用最大简约法(MP法)和贝叶斯分析法(BI法),并以黄鹦嘴鱼作为外类群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33种鱼类共形成三大类群,其中仿石鲈科8个属聚成一类群,金线鱼属和眶棘鲈属的种类聚成另一类群,眶棘鲈属未能与仿石鲈科形成单系.同时,基于属间遗传距离比较,眶棘鲈属与金线鱼科的遗传距离比其与仿石鲈科各属的遗传距离要小得多,表明眶棘鲈属与金线鱼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支持眶棘鲈属隶属于金线鱼科的观点.此外,传统分类资料中归类于仿石鲈科的髭鲷属(Hapalogenys)也没有与仿石鲈科聚成单系,而是独自形成一支,位于进化树基部,显示出髭鲷属与仿石鲈科关系较远,与近年来认为髭鲷属应该从仿石鲈科中划分出去的结果一致.在仿石鲈科内部,少棘胡椒鲷属(Diagramma)中的少棘胡椒鲷与胡椒鲷属(Plectorhinchus)的种类关系很近.在进化树上,少棘胡椒鲷位于胡椒鲷属的内部,花尾胡椒鲷最先分化出来,位于该分支基部,支持少棘胡椒鲷归为胡椒鲷属,名称沿用原来的学名胡椒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总站汕头市中心站、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局、海胆增养殖场大力开发海水网箱养鱼新模式,积极开展《水下软体网箱养殖》试验项目,取得了显成效。16个试验网箱共539立方米水体,1年养成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鱼、花尾胡椒鲷、红鳍笛鲷、眼斑拟石首鱼等鱼类137吨,创产值115万元.可获利57万元,项目主要技术特点为国内首次显示,技术成果达广东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花尾胡椒鲷为底层鱼类,以觅食底栖动物为主;早期幼鱼经盐度淡化驯养,能适应低盐度咸水池塘饲养。均全长3.5cm。重0.63g的幼鱼经74d池塘中间培育,长成均全长10.99cm、重27.32g,成活率87.5%。全长日均增长率1.55%,与养殖天数的关系式为L=3.6502e~(0150d);体重日均增重0.37g,日均增长率5.09%,与养殖天数的关系式为W=0.7603e~(0.0504d);全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9.4642×10~3L~(3.3566),是沿海咸、海水池塘新的底层优良混养鱼类。  相似文献   

13.
黑鲷网箱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万土  竺俊全 《海洋渔业》2003,25(2):86-86,72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属鲈形目,鲷科,俗称黑加吉、铜盆鱼等,是一种自然分布于我国沿海的习见经济鱼类。北自山东,南至两广及海南都把它作为网箱养殖的重要对象。近年来,随着网箱养殖鱼类品种结构的调整,黑鲷养殖业呈上升趋势,养殖苗种需求量不断增加。宁波海湾水产苗种繁育中心于2001、2002年分别进行了黑鲷规模化育苗及海区网箱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以期为浙江省的黑鲷海水网箱养殖业提供批量的优质种苗。两年来,共培育出5~8cm的大规格苗种2.35×10~6尾,海区网箱培育平均成活率达89%。现将黑鲷网箱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病害防治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川岛是广东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一个重镇,由于网箱养殖所在的渔港水质污染逐年加重,而大多教养殖户鱼病防治知识不足,意识比较淡薄,近两年来鱼病流行加剧,尤其是1999年3-6月份,一向很少发病的红鳍奋鲷、花尾胡椒鲷、斜带领鲷等养殖鱼类,也深受病害的困扰,出现减收欠收,损失很大。笔者经过两年多来对上川岛海水网箱养殖鱼病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弧菌病等十多个病种,其中以弧菌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的危害最大,死亡率均在80%以上。对于这些鱼病,笔者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有效而实用的方法,观介绍如下:一、由细菌引起的疾病1.弧菌…  相似文献   

15.
为从分子水平澄清我国仿石鲈科(Haemulidae)鱼类分类争议, 研究测定分析了仿石鲈科及其相关科属共 66 种鱼类的线粒体 DNA 细胞色素 b (Cyt b)部分序列, 结合 AFLP 标记信息, 共同探讨仿石鲈科及相关争议科属系统分类关系。结果表明, 在 Cyt b 基因上, 66 种鱼类一致序列为 729 bp, 编码 243 个氨基酸; AFLP 图谱中, 6 对引物组合共得到 669 条清晰条带, 多态性条带 669 条, 多态性比率 100%。基于 Cyt b 基因利用最大似然法与 AFLP 标记基于 UPGMA 聚类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大致相同, 进化树上, (1)仿石鲈科鱼类主要形成石鲈亚科(Haemulinae)与胡椒鲷亚科(Plectorhynchinae)两大分支, 石鲈属(Pomadasys)、仿石鲈属(Haemulon)、异孔石鲈属(Anisotremus)等 7 个属聚为石鲈亚科分支, 胡椒鲷属(Plectorhinchus)、少棘胡椒鲷属(Diagramma)与矶鲈属(Parapristipoma) 3 个属聚为胡椒鲷亚科分支。(2)髭鲷属(Hapalogenys)与眶棘鲈属(Scolopsis)没有与仿石鲈科聚在一起, 髭鲷属独自形成一支, 眶棘鲈属与金线鱼科(Nemipteridae)聚为一支。(3)鯻科(Teraponidae)的种类也没有与仿石鲈科鱼类相聚, 鯻科与舵鱼科(Kyphosidae)、石鲷科(Oplegnathidae)存在更近的亲缘关系。对于仿石鲈科及相关科属的分类争议, 研究支持仿石鲈科分为石鲈亚科与胡椒鲷亚科两个亚科, 以及鯻科、眶棘鲈属、髭鲷属不应该归为仿石鲈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二、问题和对策1.突破种苗瓶颈如上所述,有些海水养殖鱼类,其人工培育的种苗已能满足养殖生产需求,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养殖鱼类,其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尚未完全突破,所培育出的种苗数量有限,养殖上所需的种苗大部分从自然海区捕获,有些种类的种苗还需从国外或境外引进。广东养殖的红鳍笛鲷、石斑鱼类、尖吻鲈和花尾胡椒鲷等的种苗自给率为10%,海区苗占40%,50%从泰国和我国台湾等地引进。自然海区每年种苗数量的丰歉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很难保证养殖生产有足够的种苗。养殖种苗得不到解决是发展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属鲈形目,石鲈科,髭鲷属,俗称包公鱼、打铁鱼。斜带髭鲷具有抗病能力强、病害少、成活率高、生长快等优点,且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色彩鲜艳、市场售价高,是近年来我国东海沿海重要的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对象。2017年笔者在莆田市南日岛东岱海区进行斜带髭鲷网箱养殖试验,将体长5~8 cm斜带髭鲷  相似文献   

18.
笛鲷科鱼类养殖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笛鲷科Lutjanidae为热带、亚热带海洋性经济鱼类开发对象,其种类繁多,一般为中小型鱼类,亦有大型鱼类。据文献报道,笛鲷科分成四个亚科:Lutjaninae、Paradicichthinae、Etelinae、Apsilinae,代表17个属,103种;笛鲷亚科中笛鲷属(Lutjanus)拥有65种,其中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记载39种,菲律宾描述笛鲷属32种。目前东南亚国家均在探索养殖笛鲷科鱼类,专家认为,发展笛鲷科鱼类养殖很有发展前途。现将东南亚地区开发笛鲷科鱼类养殖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19.
2、区分养殖池中的害鱼和共存鱼类~#养殖池在养殖之前虽然已经采取了驱鱼除藻等防备措施,但在养殖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鱼以卵或苗的形式通过鱼栅混入水池之中,然后就在水池里生长,例如真鲷、黑鲷、花尾胡椒鲷、小鲑鱼、斑(鱼喜)、斑鳐和(鱼缎)虎鱼等。它们当中有些不仅分享投喂给对虾的饵料,而且还把对虾作为食物。可是也有些鱼能与对虾共同栖息在一起,又不会伤害对  相似文献   

20.
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属石鲈科.地方名胶钱、软纯、假包公、斑加吉.分布于印度洋和北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均产,以南海区产量较多,是高级食用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