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清汁苹果乳酸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苹果乳酸饮料发酵工艺条件: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菌液按体积比2:1:2复配,温度38℃、复合菌剂接种量6%、牛奶添加量11mL/100mL、发酵时间11d,此时乳酸产量达13.85g/L;澄清条件:壳聚糖添加量0.3g/L、温度40℃、时间2h,该条件下透光率达96.167%。饮料配方为:100mL饮料中,乳酸含量0.5g、蔗糖添加量6g、氯化钠添加量60mg、蜂蜜添加量0.05g。苹果乳酸发酵醪的总抗氧化能力为42.68mg/mL,100μ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52.186%。  相似文献   

2.
以红枣为原料进行乳酸发酵,生产具有红枣和乳酸发酵特有风味与营养功能的红枣乳酸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红枣乳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复合比2∶1、发酵时间1d、发酵温度38℃、复合菌剂接入量6%、牛奶添加量3mL/100mL、葡萄糖添加量0.5g/100mL,产酸量达7.5g/L.饮料调配最佳工艺条件为100mL饮料中添加红蔗糖2g、白蔗糖5g、NaCl 20mg,乳酸含量为0.5g.对4种乳酸发酵醪抗氧化功能分析发现次等红枣发酵醪在清除DPPH自由基和总抗氧化能力方面与优质红枣发酵醪相当,而高于苹果汁、红心红薯2种发酵醪.  相似文献   

3.
采用厌氧罐培养,对乳酸粪肠球菌进行筛选、富硒效果及富硒条件的研究,结果乳酸粪肠球菌具有较强的耐受硒和富集硒的能力,其富集硒的效果受培养发酵液中的硒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的影响.获得乳酸粪肠球菌最佳发酵产量和富硒量的条件,考虑到试验中的菌体红色因素,确定硒添加量35 mg/L、接种量10%、发酵时间28 h、pH4.5~6.3,是比较理想的乳酸粪肠球菌富硒发酵增殖培养条件.其发酵产量和最佳富硒量为:菌体产量404.10 mg/100ml,干物质产量683.14 mg/100 ml,菌体富硒量248.56 μg/100 ml,干物质富硒量393.21 μg/100 ml,发酵液环境硒量31.07 mg/L,干物质非有机硒量147.65 μg/100 ml.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研究乳酸菌干粉及其活化代数对牛乳乳酸发酵理化特性影响。[方法]分别添加乳酸菌干粉0.125、0.250、0.375、0.500、0.625 g/100 g 及其不同活化1、2、3、4、5代分别添加2、3、4、5、6 g/100 g 对巴氏消毒牛乳乳酸发酵6 h,每小时测定酸度、乳清析出率和粘度。[结果]表明:随着乳酸菌干粉添加量的增加,发酵乳酸度、乳清析出率和粘度均显著上升(P 〈0.05);随着干粉乳酸菌活化代数的增加,第2~5代酸度、乳清析出率均显著上升(P 〈0.05),其中第3代最高,粘度则依代递减。[结论]乳酸菌干粉发酵乳品质稳定,其活化菌发酵乳品质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羊乳产品,开阔羊乳市场,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消费选择,实验以山羊乳、麦芽、红枣、酒花为主要原料,分别通过乳酸菌的乳酸发酵和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后,将得到的红枣羊乳酸液和啤酒原浆按一定体积比配比,制备出兼具酸乳、啤酒、碳酸饮料风味和保健功能的新型红枣羊乳啤饮料,并通过测定沉淀率和稳定系数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红枣羊乳酸液与啤酒原浆的体积比为1∶1,红枣羊乳酸液中红枣汁添加量12%、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2%、果胶添加量0.15%、蔗糖酯添加量0.1%、白砂糖添加量4%时生产的红枣羊乳啤口感最佳,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测定5种乳酸发酵醪和紫甘薯醋的总抗氧化能力和对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紫:甘薯乳酸发酵后抗氧化能力轻微增强,总抗氧化能力达200.18mg/mL,添加量为100μ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6.99%,与紫甘薯醋抗氧化能力相当。5种乳酸发酵醪中,紫甘薯乳酸发酵醪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苯乳酸既可以延长饲料保质期又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但目前生物工业化生成苯乳酸的产量很低。为找到高产的菌株,本试验从泡菜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苯乳酸菌株,经16S rDNA测序确定该株为乳酸菌属植物乳杆菌。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由响应面试验确定外源添加物与温度之间的最佳方案,得到苯乳酸高产方案。结果表明: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葡萄糖添加量为25 g/L、玉米浆添加量为5 g/L、接种量为100μL菌液、发酵时间为72 h、苯丙氨酸添加量为8 g/L、柠檬酸添加量为5 g/L、反应温度为33℃时苯乳酸的表达量达到374.26 mg/L,优于未优化前38.97 mg/L的产量。在优化后的植物乳杆菌可以高产苯乳酸,解决原始株表达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测定5种乳酸发酵醪和紫甘薯醋的总抗氧化能力和对二苯代苦昧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紫:甘薯乳酸发酵后抗氧化能力轻微增强,总抗氧化能力达200.18mg/mL,添加量为100μ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6.99%,与紫甘薯醋抗氧化能力相当。5种乳酸发酵醪中,紫甘薯乳酸发酵醪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评价添加草氨酸钠对瘤胃发酵产气量、常规化学参数、乳酸产量及相关乳酸菌相对丰度的影响。以MRS培养基为体外营养来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草氨酸钠(0、2、5、10 mmol/L和15 mmol/L)进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记录72 h内的气体产量,测定发酵24、48 h和72 h气体成分含量,并测定发酵72 h发酵液pH、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VFA)以及乳酸含量,埃氏巨型球菌、牛链球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草氨酸钠添加量为2 mmol/L和5 mmol/L时,对各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10 mmol/L的草氨酸钠降低了发酵48、72 h的产气量和乳酸含量(P<0.05),但添加10 mmol/L和15 mmol/L的草氨酸钠显著降低埃氏巨型球菌相对丰度(P<0.05),对牛链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相对丰度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15 mmol/L的草氨酸钠后显著降低了发酵72 h的产气量和二氧化碳比例、pH、氨态氮和乳酸浓度,以及丙酸、丁酸和戊酸的含量(P<0.05),提高了乙酸含...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鼠李糖乳杆菌利用碳源、氮源能力的研究,探讨菌株产酸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葡萄糖对菌体的生长和乳酸发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酵母粉是鼠李糖乳杆菌生长和产L-乳酸最理想的氮源,使用廉价的氮源黄豆粉和无机氮源硫酸铵替代培养基中的酵母粉,可以使产酸量基本不变。在接种量5%的情况下,以酵母粉为氮源,当葡萄糖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mL时,在恒温厌氧箱培养48h,L-乳酸产量为48.25mg/mL,产率为80.53%。  相似文献   

11.
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是众多手性物质的合成前体,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本文从乳酸合成的种属分布、代谢途径及代谢调控等方面,综述乳酸菌合成L-乳酸和/或D-乳酸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是人消化道区域主要的微生物菌群,并作为益生菌应用于发酵食品,特别是乳制品的生产中,膳食中提供活性乳酸菌可以防止多种疾病的发生。乳酸菌在免疫调节,保持消化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保护消化道感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肠道免疫系统,乳酸菌免疫调节在抗炎、抗感染、抗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特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产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嗜热性乳酸菌、乳球菌的产酸特性以及影响后酸化的因素。结果显示,乳球菌最大产酸量为64.4^0T~72.7^0T;嗜热性乳酸菌的最大产酸量为106.8^0T~294.2^0T。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最大产酸速率为20.75^0T/h、24.57^0T/h。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油亚种、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丁二酮变种的最大产酸速率分别为7.65^0T/h、6.52^0T/h、9.65^0T/h。优良的菌株特性、低温贮存、较低的最终发酵酸度是保证乳酸菌低后酸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的抗高血压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乳酸菌的降压作用主要来自三方面;(1)在以乳为基质的生长过程中,通过蛋白水解作用,释放乳蛋白中具有降压作用的生物活性肽,如ACE抑制肽、阿片肽等;(2)某些特定乳酸菌的菌体成分;(3)促进机体对某些可以调节血压的矿物质的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少数乳酸菌在高血压患者体内具有温和的降压作用。Lactobacillus casei LC2W(CGMCC No.0828)发酵乳的上清液及菌体成分对自农性高血压大鼠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发酵食品、市售酸奶中分离出78株乳酸杆菌,其中对B.subtilis和E.coli明显有抑菌活性的有58株。挑取抑菌效果较好的9株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菌株Lac8和Lac9产生的抑菌素pH作用范围比较广,在pH5~6的范围内仍有较强的活性;热稳定性也很好,加热不仅没有减弱其抑菌活性反而可促进其抑菌活性的发挥。虽然抑菌谱实验中两者对真菌都没有抑菌活性,但其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强而稳定的抑菌活性,有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应用的优良潜质。  相似文献   

16.
乳酸环丙沙星治疗黄牛肺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6 2年美国Sterling -winthrop研究所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 ,许多学者就致力于开发这类药物。至今已形成喹诺酮类药物的系列产品。此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乳酸环丙沙星作为喹诺酮类第三代新型广谱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研究,主要包括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种类和合成、遗传调控、生理功能、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构效关系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电转化的原理与转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菌作为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具有诸多益生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轻工、食品、医药及饲料工业等许多行业上。乳酸菌的遗传转化是限制对其遗传操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结合电转化原理,综述了乳酸菌电转化条件的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乳酸菌代谢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本文主要阐述目前乳酸菌在糖代谢、柠檬酸代谢及蛋白质代谢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技术手段在乳酸菌代谢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现代乳酸菌代谢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乳酸菌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对乳酸菌在免疫方面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