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测定了鲁烟白猪及鲁烟白猪与鲁育大约克、长白猪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生长性能以长白×鲁烟白猪组合最高,与大约克×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鲁烟白猪组合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7.69%(P0.05)和6.55%(0.05),料重比降低2.36%(P0.05)和3.99%(P0.05)。3个组合的胴体直长、平均背膘厚和瘦肉率及滴水损失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也都以长白×鲁烟组合最高,但组合间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以鲁烟×鲁烟最高,分别比大约克×鲁烟和长白×鲁烟提高0.61%(P0.05)和0.46%(P0.05)。四种脂肪酸含量组合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测定了鲁烟白猪与鲁育杜洛克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组合生长性能较高,与鲁烟白猪×鲁烟白猪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6.37%(P>0.05),料重比降低7.98%(P>0.05);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组合胴体性能显著提高,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提高47.89%(P<0.01)和10.69%(P<0.05);平均背膘厚和脂肪率分别降低27.70%(P<0.01)和22.20%(P<0.05),肌肉干物质含量提高5.25%(P<0.05);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分别提高54.63%(P<0.01)和54.24%(P<0.05);油酸和亚油酸以鲁烟白猪×鲁烟白猪较高,分别比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提高42.36%(P<0.01)和39.48%。  相似文献   

3.
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肌肉品质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测定了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的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及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的肉色评分最好,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最低,分别为3.34、8.30%和2.43%,杜洛克的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和2.11%,剪切力最小,肌纤维最细。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长白猪最高,分别为22.97g、18.04g、9.25g,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长白猪最高为40.25%,分别比大约克、杜洛克提高1.77%(P<0.05)、1.54%(P<0.05)。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脂肪酸总量大约克稍高于杜洛克,二者差异不显著。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SFA 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都以大约克较高,分别比杜洛克提高14.33%(P>0.05)、3.89%(P>0.05)、0.33%(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杜洛克较高,比大约克提高2.32%(P>0.05)。肌苷酸(IMP)含量以长白猪最高为2.57 mg/g,比大约克、杜洛克分别提高1.18%(P>0.05)和2.39%(P>0.05),3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杂交组合猪肥育性能及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测定了杜洛克×烟台合成系、大约克×莱烟合成系、杜洛克×莱烟合成系、烟台合成系×烟台合成系4个组合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杜洛克×烟台合成系组合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能最高,杜洛克×莱烟合成系组合肉质性状最好,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组合间差异不显著,但都以大×莱烟最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猪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莆田黑猪、杜洛克、大约克3个纯种及其二元杂种杜莆(杜洛克♂×莆田黑猪♀)和大莆(大约克♂×莆田黑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杜莆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2.09%、51.14%、9.26%和7.45%),表明杜莆有效地保留了莆田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莆田黑猪与杜洛克(杜洛克♂×莆田黑猪♀)二元组合的杂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测定85~107 kg体质量阶段27头鲁烟白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鲁烟白猪胴体、肉质性状随体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鲁烟白猪在85~90 kg阶段屠宰瘦肉率最高为62.72%,分别比其他3组(91~95 kg组、96~100 kg组、101~107 kg组)提高1.62%(P>0.05)、0.34%(P>0.05)和2.40%(P>0.05);在91~95 kg阶段屠宰肉品质优良,肌肉pH6.11,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最高分别为3.26和 3.11,肌内脂肪含量最高为2.38%,肌肉失水率最低为13.89%.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呈较强正相关,相反性状间呈较强负相关.在85~107 kg阶段,除屠宰率与体质量之间呈显著的回归关系外,其他各项指标与体质量间的线性相关不明显.综合分析认为,鲁烟白猪的适宜上市屠宰体质量为91~95 kg.  相似文献   

7.
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利用中约克、大约克、杜洛克公猪分别与槐猪母猪进行二元杂交,其后代分别设为中×槐、大×槐、杜×槐三个试验组,分别对试验猪进行肥育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研究。结果表明:槐猪的杂交优势明显。其中,生长肥育性能以大槐组最高,日增重472g,料肉比3.22:1;胴体性状以大槐组最佳,屠宰率76.11%,瘦肉率达50.97%;各组综合比较效果以大槐、杜槐较优。  相似文献   

8.
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杜洛克×长大莱的胴体性能最好,与杜洛克×莱芜猪合成系、大约克×莱芜猪合成系、大约克×长大莱和莱芜猪合成系×莱芜猪合成系相比,眼肌面积分别增大28.39%(p<0.01)、19.31%(p<0.05)、13.52%和58.61%(p<0.01),瘦肉率分别提高6.52%(p<0.05)、4.63%、0.55%和11.63%(p<0.01);肉品质以莱芜猪合成系×莱芜猪合成系最优,肉色评分3.3,大理石纹4.0,肌内脂肪7.78%,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最高为80.11%。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择巴×丫、桂×丫、大×丫、长×丫4个二元杂交组合及杜×巴丫、巴×杜丫2个三元杂交组合商品猪各20头,对其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杜×巴丫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优于巴×杜丫,巴×丫和杜×丫优于大×丫和长×丫,三元杂交组合杜×巴丫和二元杂交组合杜丫、巴丫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更为理想,且肉质性能优良,其滴水损失、pH值、OPTO值、LF值均在优质范围内,肌内脂肪含量适中,是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皮特兰作为父本生产商品猪的优缺点,根据甘肃省现有猪种(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皮特兰和华特B系猪),设置皮杜、皮杜B、皮杜大、皮杜长大和杜长大等5个杂交组合,选用60日龄仔猪进行为期90d的育肥试验,并对其胴体品质和肉质各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作为父系繁育的皮杜外,其余各组合生长肥育性能均低于杜长大;皮杜长大、皮杜大的瘦肉率和眼肌面积与父本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皮杜B差异显著(P<0.05),但皮杜B的胴体瘦肉率仍提高到66.41%,眼肌面积为40.67 cm2;肉品质以皮杜B最优:其熟肉率显著高于杜长大(P<0.05),肌纤维直径显著小于杜长大(P<0.05),肌内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3.76%和24.77%,显著高于杜长大(P<0.05),失水率仅为28.91%,显著低于杜长大(P<0.05),肌肉的pH、肉色、大理石纹、嫩度、肌纤维直径分别为6.28,2.75,3.42,3.29,38.58,均达到优质肉质指标,而以皮杜肉质最差.  相似文献   

11.
生长激素对上海白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日龄接近,体重在45-50kg上海白猪去势公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头。对照组仅注射载体(稀释液)1ml,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注射1ml和2ml的rpST(基因工程猪生长激素),连续注射28d后屠宰。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1与试验组2平均增重速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1.94%(P〈0.01)和45.75%(P〈0.01)。料肉比分别降低20.81%(P〈0.01)和26.85%(P〈0.01),脂肉比降低24.07%(P〈0.01)和33.33%(P〈0.01)。瘦肉率增加3%和5%。骨重增加21.40%(P〈0.01)和10.2%(P〈0.01)。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构建了东北细毛羊肉用类型群,并进行了生长与屠宰性状、肉质性状和毛用性状的检测与评定。结果表明:杂交羔羊适于舍饲强度育肥,对高营养水平反应敏感,平均日增重>180 g,屠宰率>45%;成年母羊羊毛细度23 μm,羊毛长约13 cm,毛用性状与东北细毛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3个品种鸭的生长及屠宰性能,为进一步选育优良鸭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樱桃谷鸭、白羽番鸭和荆江鸭为研究对象,相同条件下饲养至8周龄进行屠宰,测定体重与相关的肉用性能指标。[结果]在整个饲养期,3个品种鸭生长性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樱桃谷鸭生长发育最快,荆江鸭生长最慢,而白羽番鸭从4周龄开始生长迅速;樱桃谷鸭的屠体重、全净膛重、瘦肉率、腿肌率、皮脂率和腹脂率均高于白羽番鸭和荆江鸭,差异显著(P〈0.05),而荆江鸭腹脂率为0;樱桃谷鸭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屠宰率显著小于荆江鸭(P〈0.05);3个鸭品种不同性别的屠宰指标存在差异,且樱桃谷鸭和白羽番鸭均为公鸭显著高于母鸭(P〈0.05),荆江鸭公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品种鸭的生长和屠宰性能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营养水平和饲粮组合对育肥羔羊生产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按同质原则将 28 只试羊(3~3.5 月龄)分为 4 个饲粮处理组,采用 3 因子(2×2×2)设计,研究两个营养水平(A 因子,A1—0.9NRC 和 A2—0.8NRC)下不同饲粮组合(B 因子,B1—添加甜菜渣和 B2—不添加甜菜渣)对不同杂交组合(C 因子,C1—波德代(♂)×蒙古羊(♀),C2—陶塞特(♂)×蒙古羊(♀))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A、B、C 三因子对试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仅正试期头 20 dC2日均增重显著(P<0.05)高于 C1。A1水平羔羊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P<0.01)低于 A2,而饲料转化率及熟肉率极显著(P<0.01)高于 A2。B1正试期后 40 d 日均增重有高于 B2的趋势,而 GR 值有低于 B2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论数字馆藏服务的绩效分析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探讨了数字馆藏服务绩效管理的几种方案与原则.并对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的过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小香鸡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小香鸡的生长及屠宰性能,选用111只小香鸡进行了生长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小香鸡在0日龄时,公鸡与母鸡之间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1周龄后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20周龄时公鸡体重为1 592.23 g、母鸡为1 243.39 g,比在农村放养条件下180日龄时的体重公鸡893.4 g、母鸡849.6 g分别提高了699.19 g、393.79 g.26周龄时公鸡平均活重为1.77 kg,比母鸡重0.52 kg,增加41.6%.母鸡的屠宰率、腹脂率分别比公鸡高2.24、3.98百分点,公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分别比母鸡高6.94、4.25、8.3百分点.经t检验,公母鸡间腹脂重和胸肌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7.
实施绩效管理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自身效率和竞争能力,适应竞争,保证生存,我国很多企业从国外引进绩效管理工具,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呈现出不少问题。主要是由对绩效涵义的理解不清、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不分、绩效管理作用认识不明确等引起。通过对上述理论观点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在战略框架下来界定绩效涵义的观点,希望由此对绩效管理基本问题形成统一的、本质的认识。同时,对我国企业实施绩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电子资源使用及其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通过饲养试验与屠宰试验探讨骡鸭和番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差异,确定最佳饲养品种.结果表明,骡鸭、母番鸭、公番鸭的上市日龄分别为8周龄、10周龄和12周龄,上市体重分别达3.67、2.44和5.06 kg;它们增重速度最快阶段分别在4~6周龄、6~8周龄和5~6周龄;全程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4.80、34.10和59.70 g;全程成活率分别为89.61%、75.77%和82.61%.骡鸭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分别是92.20%、84.19%和70.52%,均显著高于番鸭(P<0.05);骡鸭腹脂率为1.52%,显著低于番鸭(P<0.05).骡鸭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且具屠宰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鸭和天府肉鸭为研究材料,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养至6周龄,测定了体重及肉用指标,结果表明:在整个饲养周期内,北京鸭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天府肉鸭;北京鸭和天府肉鸭内脏器官相对重量指数除脚重/体重这个指标差异显著外,其它均不显著;综合屠宰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即综合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北京鸭显著高于天府肉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