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生物学特性及理化抗性,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以防控非洲猪瘟。【方法】通过红细胞吸附试验和qPCR试验验证不同理化因素(包括静置、温度、UVC照射、室内外干燥、阳光暴晒和消毒剂)对ASFV的灭活效果。【结果】UVC照射30 min即可灭活病毒,照射时间越长,ASFV核酸降解越严重;室内干燥2.5 d、室外干燥1.5 d、阳光暴晒30 min均可灭活ASFV,但不能降解ASFV核酸;常见消毒剂对ASFV的杀灭效果良好,各消毒剂按照推荐稀释浓度室温作用15或30 min,除碘酸混合溶液外均能使ASFV完全失活;温度升高(4、25和37℃)会增强消毒剂的消毒作用;有机物FBS的存在会削弱消毒剂的作用,且随FBS体积分数增加(0、10%和30%)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会降低。【结论】本文系统研究了常见的理化因素对ASFV灭活效果的影响,有助于全面了解ASFV生物学特性,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必须上报的动物疫病。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我国主要采取检疫、扑杀以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进行防控。消毒是生物安全防控ASF的重要手段。目前针对ASFV的灭活方式多种多样,但其灭活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当前的ASF分子病原学诊断技术无法确定样品的感染性,因此不能用于准确评价消毒剂对病原的杀灭效果。对ASFV的消毒技术及其作用机理、杀灭效果、优缺点、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消毒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检测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ASFV的消毒剂评价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ASF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完善以及现地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鉴别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缺失株和非缺失株的荧光PCR鉴别方法,通过查询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基因组序列,应用相关软件设计针对ASFV不同毒株序列的引特异性物,用荧光PCR技术检测ASFV的不同病毒毒株,并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精密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在最低1.3×103c...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目前常用商品化非洲猪瘟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参考OIE推荐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荧光定量PCR方法合成引物和探针,建立非洲猪瘟病毒qPCR检测方法(OIE-qPCR);并与市面4种ASFV检测试剂盒进行了比较.以人工合成的ASFV p72基因TA克隆重组质粒为阳性标准品,OIE-qPCR可以检测到10~1...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制灵敏、准确、特异及稳定的非洲猪瘟抗体快速检测试纸产品,以非洲猪瘟病毒(ASFV)p72蛋白为检测抗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为拦截线,对比重组蛋白p72的不同状态对试纸检测性能影响,优化标记条件、喷膜浓度、样品垫缓冲体系及成分、显色时间等因素,确定ASFV抗体检测试纸产品化的具体参数,并对试纸的特异性、均一性、准确性及稳定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试纸的检测敏感性为1∶51 200,优于商业化ASFV检测试剂盒,与其他猪源病毒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变异系数小于10%,在临床样本检测中未见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一性及准确性;经加速稳定试验验证,可以室温保存1 a以上;与进口商品化试剂盒的总符合率为91.6%。综上,成功研制了ASFV抗体检测试纸,且试纸的检测性能良好,可以用于ASFV抗体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制备简单、灵敏度高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抗原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双表达载体pIRES在293A细胞上表达带有His标签和Flag标签的p30重组蛋白,裂解细胞后,通过免疫共沉淀发现p30重组蛋白以聚合体形式存在,进一步用质谱方法对原核系统表达纯化的p30重组蛋白进行分子量测定,结果证实,ASFV p30能自发形成二聚体。在此基础上,用抗p30的单克隆抗体6H9A10建立了单一单克隆抗体夹心检测p30二聚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该方法对p30重组抗原最低检测浓度为2.1 ng·mL-1,对PRV、CSFV、PRRSV、PCV-2、PEDV、PPV、SVA等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用该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检测已知的100份临床样品,其中包含20份ASFV阴性血清、20份ASFV阴性组织、10份ASFV阴性血浆、21份ASFV阳性血清、21份ASFV阳性组织、8份ASFV阳性血浆,结果显示,检测出的48份阴性样品和49份阳性样品与已知结果一致。综上,建立的单个单克隆抗体夹心检测p30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望用于ASFV抗原的临床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以MGF360-13L基因为靶标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的方法,为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的诊断、MGF360-13L基因缺失毒株鉴别、病毒分离鉴定、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首先,以ASFV中国流行毒株(GenBank: MK333180.1)的MGF360-13L基因序列为靶标设计并筛选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设计引物13L-F/13L-R,扩增MGF360-13L,并将其克隆至pOK12载体,挑取阳性克隆并测序验证,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将重组质粒标准品连续10倍梯度稀释,以稀释后的各梯度质粒标准品为模板,配制反应体系和设置反应条件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建立标准曲线,并对其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其次,以连续10倍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利用引物13L-F/13L-R进行常规PCR检测,以比较荧光定量PCR的敏感性。最后,运用本检测方法和本研究组已建立的针对ASFV p72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同时对黑龙江某猪场发生ASF时采集的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另外,应用该方法对感染原代巨噬细胞的ASFV野毒株和MGF基因缺失毒株进行鉴别检测。【结果】利用引物13L-F/13L-R可扩增出一条800 bp左右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阴性对照无条带,成功构建出标准品。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质粒标准品为1.56×101-1.56×108拷贝/μL时,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 =-3.295 lg(x) + 45.995,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7,对ASFV核酸最低检测限为15.6拷贝/μL。在特异性检验中,除ASFV核酸外,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圆环病毒1型、猪圆环病毒2型等病毒核酸均未出现扩增曲线,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良好。与最低检测限为1.56×104拷贝/μL病毒核酸的常规PCR检测方法相比,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高出其约3个数量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临床样品检测中,两种检测方法经过McNemar检验,P = 0.5>0.05,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经过Kappa检验,Kappa = 0.867>0.75,P<0.001,提示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较好,能够有效区分ASFV野毒株和MGF360-13L基因缺失毒株。【结论】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特异、敏感、重复性好,不仅丰富了ASFV现有检测靶标,也为后续MGF360-13L功能、MGF缺失毒株的鉴定及相应基因缺失疫苗株的鉴别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的血清学方法,本研究原核表达了ASFV的D1133L重组蛋白,并以其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ASFV的间接ELISA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了ASFV感染猪后D1133L的抗体应答情况。结果显示:成功表达纯化了D1133L蛋白,以此为抗原建立了ELISA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高,灵敏性强,其检测结果与市售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100%。家猪在感染ASFV后,针对D1133L的抗体在第5天可被检测到,在第7天抗体水平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血清学方法,本研究原核表达了ASFV的D1133L重组蛋白,并以其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ASFV的间接ELISA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了ASFV感染猪后D1133L的抗体应答情况.结果显示:成功表达纯化了D1133L蛋白,以此为抗原建立了ELISA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高,灵敏性强,其检测结果与市售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100%.家猪在感染ASFV后,针对D1133L的抗体在第5天可被检测到,在第7天抗体水平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会引发猪的急性、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因其病程短、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中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目前市场上仍缺乏有效的疫苗,因此ASFV抗体检测技术也可以作为ASFV诊断的参考方法。开发快速简便的抗体检测技术,对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症状感染/康复猪的筛查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总结了现有ASFV抗体检测技术和最新研究进展,阐述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意义和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样本类型,重点考察了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常用的靶标以及检测靶标的筛选及其应用,比较了ASFV抗体检测的主要检测方法,明确了ASFV抗体检测的改进方向,并指出即时、即地、精准、快速以及自动化将是未来ASFV抗体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过碳酸钠是一种无毒、无臭、无污染的消毒剂,将其配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对家蚕几种主要病原体进行消毒试验。结果表明:50.0g/L过碳酸钠药液损伤桑叶,无消毒意义;25.0 g/L过碳酸钠药液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的灭活率为12.0%;20.0 g/L的过碳酸钠溶液对白僵菌的灭活率达到100.0%,对曲霉菌的灭活率为84.8%;当浓度降低到1.3 g/L时,对白僵菌的灭活率为0,对曲霉菌的灭活率为19.0%,对白僵菌的消毒能力随浓度的降低下降明显,而对曲霉菌的消毒能力则下降较慢。由此说明,以过碳酸钠作为单独成分的消毒剂在蚕业生产方面应用效果不佳,应配合其他药剂来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猪细小病毒灭活苗的灭活条件,对猪细小病毒原液用灭活剂二乙烯亚胺(BEI)进行了灭活试验,研究30℃条件下不同灭活时间及不同浓度的BEI对猪细小病毒原液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以BEI终浓度为0.02%,30℃作用72 h可将病毒液灭活完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法与对流免疫电泳检测法检测水貂阿留申病毒抗体的敏感性进行对比研究。试验采用实验室制备的检验合格的试纸条,分别对20份不同效价的水貂阿留申病毒阳性质控血清和100份自然感染的田间血清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稀释度的阳性血清检出数量和阳性检出率,从而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阳性质控血清在1∶64倍以下稀释时,试纸条对阳性血清和弱阳性血清的检出率均为100%,对100份自然感染阳性血清检出率为96%,表明该试纸条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7种猪呼吸道综合征疾病病原多重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能够同时检测7种导致猪呼吸道综合症疾病病原的多重PCR方法,参考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非洲猪瘟病毒(A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副猪嗜血杆菌(HPS)、多杀性巴氏杆菌(PM)以及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标准毒株序列,选择各病毒和细菌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7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各项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的退火温度为51℃,各条引物浓度均为0.8μmol/L时扩增的目的条带效果最佳;用敏感性试验检测该反应中各病毒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01×10~2(PRV)、1.48×10~3(CSFV)、1.07×10~4(ASFV)、9.73×10~3(PRRSV)、1.82×10~3(HPS)、1.65×10~3(PM)和3.64×10~3(APP)copies/μL。在最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进行特异性试验,结果未出现交叉反应,能检出对应病原的多种血清型,阴性对照均无非特异性扩增。该方法快捷、灵敏、特异性高,可为临床诊断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二乙烯亚胺(BEI)对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的灭活效果,采用BEI终浓度为0.003mol/L、0.002mol/L、0.001mol/L、0.0005mol/L,灭活温度为30℃,灭活时间为24h、48h、72h条件下,对水貂肠炎细小病毒进行灭活试验。通过F81细胞传代观察细胞病变和血凝试验检测灭活效果;用水貂检验BEI灭活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所制疫苗的安全性,通过检测接种水貂的血凝抑制抗体,评价BEI灭活细小病毒所制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与甲醛灭活的疫苗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BEI终浓度0.002mol/L、30℃24h是灭活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的适宜参数,BEI灭活工艺制备的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BEI灭活工艺与甲醛灭活工艺的免疫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为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灭活工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源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所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是以蜱和野猪为天然宿主。ASFV感染能够导致家猪及野猪直接死亡,死亡率近乎100%。目前在非洲、欧洲、亚洲等地区均出现大面积爆发,却尚未出现对该病毒进行预防的商业化疫苗。因此,需要对病毒基因组信息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不同地区发生的ASFV全基因组进行多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构建、保守区域检测等,获得与ASFV毒力、进化等相关的基因片段,并研究这些基因片段在不同区域的病毒株中的关系。结果表明:Ⅶ与Ⅱ基因型相比较,后者出现很多大片段基因序列的增加,这些增加的片段主要出现在V110、360、505/530多基因家族中。其中,对多基因家族中MGF 505/530-7R、MGF360-1L基因研究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之间由于这些基因的差异影响巨噬细胞的存活能力、病毒复制强弱与病毒变异和进化有关,结果为研究病毒进化及未来病毒疫苗研发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快速检测方法,为非洲猪瘟的实时实地快速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非洲猪瘟病毒多种基因型66个毒株的E165R基因多序列比对,选取相对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并对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在获得的最优反应条件及体系下考察方法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选取的LAMP检测靶标235 bp(29~264 bp)在不同基因型ASFV毒株中保守性较好,序列相似度达94.46%~100%;LAMP反应的最佳温度为64℃、时间为35 min、Mg2+浓度为8 mmol/L、内外引物比为8︰1、Bst DNA聚合酶量为16 U。建立的ASFV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为50 copies/μL,较常规PCR检测提高1个数量级,且35 min即可完成扩增反应。LAMP检测方法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伪狂犬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PR...  相似文献   

18.
对EDS76病毒HSH-23株进行了灭活试验研究,采用最终浓度为0.1%福尔马林在不同时间及温度条件下灭活HSH-23株病毒液,将灭活病毒液接种鸭胚以检查其灭活效果。结果表明:在37℃条件下,经过10h可将病毒完全灭活;该毒株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在37℃下,放置35天其HA价保持不变,灭活检验中发现,必须将灭活病毒液进行连续2次鸭胚接种。方可作出病毒是否完全灭活的判定。  相似文献   

19.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河南分离株IBV-HN05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敏感性。[方法]IBV-HN05经过热、酸碱、胰蛋白酶、乙醚、氯仿、甲醛等理化因素处理后接种10日龄非免疫鸡胚,以EID50或鸡胚矮化为判断指标,确定各种理化因素对IBV-HN05的敏感性。[结果]IBV-HN05在56℃温度条件下45 min可被灭活,耐酸碱,pH值2.5和10.5的环境能存活3 h,对浓度1%胰蛋白酶有一定的耐受性,浓度20%乙醚作用24 h能部分被灭活,浓度5%氯仿和浓度1%甲醛作用30 min即可灭活该病毒。[结论]IBV的理化特性因毒株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20.
1、二氧化氯 分子式:ClO2 它是氯的氧化物,以游离气体存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带有辛辣气味的黄色气体。严格来讲二氧化氯不是氯制剂而是氧化剂。其氧化能力较氯酸强2.5倍。孔水中杀灭细菌、病毒较一般消毒剂强。因为二氧化氯分子与病毒的蛋白质之间有吸附作用,致使病毒颗粒表面有高浓度的消毒剂分子达到灭活作用。其治疗效果不受水体中有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