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四川九号桑,名山五号桑,6071号桑,沙二和大十桑的雌蕊表面形态结构。结果发现:1、四川九号桑雌蕊花被及其边缘有长毛,名山五号桑雌蕊花被边缘有毛。前者雌蕊花柱极短,柱头内侧表面有毛;后者雌蕊无花柱,柱头内侧表面有毛。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四川九号桑和名山五号桑归类为华桑(M·Cathayana Hemsl.)较为合适。2、6071号桑雌蕊花柱长(约1.2mm),柱头也长(约1.7mm):柱头内侧表面密生棒状小突起。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6071号桑归类为山桑(M·bombycis koidz.)较合适。3、沙二和大十桑雌蕊均无花柱;柱头内侧表面也都密生小毛。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沙二和大十桑应归类为广东桑(M. atropurpurea Roxb.)。  相似文献   

2.
1.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小官桑雌蕊形态和柱头表面结构,结果是:雌蕊无花柱;柱头内侧表面生有乳头状突起。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小官桑与鲁桑(M.multicaulis Perr.)非常接近。因此,将小官桑归为鲁桑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陈瑞阳的去壁、低渗法鉴定了新疆桑树品种资源16种的染色体倍数性。其中发现药桑为二十二倍体(2n=22x=308);和田白桑、沙溪1号、阿白1号、阿白2号、伽克1号为三倍体(2n=3x=42);库粉红、新小桑、皮八桑、依白1号、站1号、库1号、红旗1号、吐胜2号、吐白1号、阿白9号为二倍体(2n=2x=28)。  相似文献   

4.
对引进桑树新品种7681、嘉陵16号、嘉陵9号在我区的性状表现和综合成绩进行了为期2年的调查与鉴定,结果为:1.引进桑品种在我区表现为中晚熟桑品种。春期发芽期、开叶期、叶片成熟期、秋叶硬化期均比荷叶白、和田白桑晚。枝条冻稍率比荷叶白、和田白桑高。2.全年产叶量均高于荷叶白和和田白桑。3.引进桑品种春秋饲料品质均优于荷叶白,差或相似于和田白桑。  相似文献   

5.
桑树雌蕊柱头表面扫描的特异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玉璧  张进献 《蚕业科学》1994,20(4):256-256
桑树雌蕊柱头表面扫描的特异形态武玉璧,张进献, 玉兰(河北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在搜集和整理河北省桑树资源的过程中,调查发现一种特异性状的野生桑,散植与内蒙接壤,气候多变的冀北山地。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桑树的性状及其分类,应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桑树雌蕊全貌...  相似文献   

6.
在考查各种类型授粉方法之前,先观察花的四个主要部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萼片总是呈现出叶子般的绿色,位于花芽外部;花瓣刚好在萼片上部,通常平展并有各种颜色;雄蕊是花的雄性部分,由花丝和产生花粉粒的花药组成;花的雌性部分叫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内是胚珠,胚珠内有胚囊,以后发育成幼小的植物。花粉必须落在有接受能力的柱头上才能发生受精作用。在显微镜下观察,每种开花植物都有它独特的花粉粒外形。植物的每个种也具有独特的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相似文献   

7.
一、乐山花桑和中桑5801都是现行优良桑品种。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两品种雌花花柱形态结构及其分类的报导。这对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和创新,带来很大困难。著者等有鉴于此、特于1986年3月,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品种雌花的花柱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介绍于后。 1.乐山花桑原为雄性品种,开♂花不  相似文献   

8.
新疆桑种质资源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重复性较好的 10个随机引物对保存于新疆的 16份桑种质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 ,共获得 139个RAPD标记。UPGMA聚类图和材料间的遗传距离显示 :新疆的药桑独聚为一类 ,与其它材料的遗传距离在 0 75 0以上 ;皮木 1号与其它材料也有较大的遗传距离 ,在 0 5 0 0以上 ;其余的 10份材料聚为一类 ,相互间的遗传距离均在0 5 0 0以下 ;92 0 4和 94 0 8等创新种质与杂交亲本西庆 1号、西庆 2号、洛玉 1号、洛山 1号有较高的相似系数。  相似文献   

9.
温室栽培油桃常发生双柱花增多,花柱变长,雌 蕊败育,树冠下部落花严重等现象。于1997~1998春在莱西、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苗圃温室,以1~2年生早美光、五月火油桃为试材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萌芽前棚内高温引起双柱花比例增高、花柱变长、加快花柱的萎蔫,但与花粉成活率和雌蕊败育率无明显相关;棚内光照不足致使树冠下部花朵开  相似文献   

10.
花柱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柱异型是受遗传控制的多态现象,包括二型花柱和三型花柱2种。根据国内外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花柱异型植物的种类、特征、分布与进化进行了全面地综述。目前已发现至少有30科193属被子植物中含花柱异型植物,占有花植物的1%~2%。花柱异型植物在形态上除了雌雄蕊高度的异位外,还伴随有花粉数量、大小,花药大小、颜色,柱头的形状、突起高度、密度、分布的多样性;在生理上常有异配不亲和系统,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又表现出不同的可育性。其发生具有独立的起源,但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向同型花柱、不完全无配子生殖或雌雄异株方向演化。花柱异型现被认为是减少性别干扰和避免自交传粉的一种方式。通过分子技术和生态学方法,将野外观察和生物统计有机结合起来仍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对花柱异型的研究可为植物的生殖发育与进化、珍稀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垦区西北部高寒地区优质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源不同的22份优质牧草材料通过4年(2004~2007年)的试验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草原2号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1苜蓿、农菁1号苜蓿、草原1.号苜蓿、敖汉苜蓿、公农1号苜蓿、羊草、鹅观草、冰草等牧草能够在黑龙江垦区西北部高寒地区安全越冬,产量性状、抗病性等都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2.
几个苜蓿品种的耐旱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从国内外引入的6个苜蓿品种的适应性及耐旱性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甘农1号,和田苜蓿,安斯塔苜蓿的耐旱性,越冬性强,产量高,显著估于当地品种沧州苜蓿,可以在当地推广使用。日本的苜蓿品种直立性好,利于机械收割,但因其对水分敏感,建议在有水浇条件的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3.
新疆紫花苜蓿引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国内外9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04~2005年在新疆石河子地区进行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驯鹿产量最高,生长速度与再生速度最快,抗病性强,WL324次之;新牧一号越冬性能强,抗病性强。驯鹿通过各测试指标综合评价,认为驯鹿、WL324和新牧一号表现最为突出,可以在试验区内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4.
六个苜蓿品种特性分析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1997—2000年在冀滨海低平原区研究甘农一号、和阗苜蓿、沧州苜蓿、安斯塔、北若叶、立若叶等六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的特性和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安斯塔、甘农一号苜蓿生产稳定性好,产草量潜力较大,再生性强,综合性状好,适宜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日本的北若叶苜蓿适宜在当地灌溉条件下种植。另外,安斯塔、北若叶等苜蓿品种直立性较好,适宜机械收割。地方品种沧州苜蓿在草产量、再生性、直立性等方面均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抗寒性强的苜蓿品种,本试验探究了沙地生境下不同苜蓿品种在低温锻炼期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其与苜蓿半致死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低温锻炼期“肇东”和“公农1号”苜蓿休眠较早;“肇东”、“东苜1号”和“草原3号”对低温较敏感;随季节性降温苜蓿秋眠芽数增加,根颈增粗,根重增加,根长增长,根冠比增大。根颈活力法拟合Logistic方程所得半致死温度表明,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排序为“东苜1号” > “草原3号” > “农菁1号” > “公农1号” > “龙牧801” > “肇东” > “农菁8号” > “草原2号”;相关性分析表明苜蓿半致死温度与苜蓿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其他生长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东苜1号”、“草原3号”等抗寒性较强的苜蓿品种适合在科尔沁沙地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足球场草坪适宜草种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荣  谢晓蓉 《草业科学》2004,21(11):79-83
通过1999—2003年对引种栽培的22个草坪草品种,从抗寒性、质地、密度、耐践踏及抗逆性等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筛选出适合河西走廊建植足球运动场草坪草品种11个。其中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品种有:新哥来德(Nuglade)、纳苏(Nassau)、克利(Kerley)、亨特(Huntsville)、康派(Compact)、午夜(Midnight);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有:凌志(Barlexas)、沸浪(Finelawn)、巴比松(Barbizon)、爱瑞(Arid)、维加斯(Vegas)。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草坪草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构建了在河西走廊地区种植足球场草坪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和优化贵州省高海拔地区猕猴桃品种结构,筛选出适应贵州气候的软枣猕猴桃品种,从辽宁引进了魁绿、桓优1号等5个品种,种植在贵州省猕猴桃三个主产区,综合评价各品种在各海拔区域的物候期、适应性、果实品质等指标。根据各品种的表现和“合理-满意度”分析,在贵州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龙城2号单果重29.89g,果型指数1.35,可溶性固形物19.29,口感香甜,适应性广,抗性强,产量高,可适当发展;辽丹133果实酸甜,糖酸比15.2,口感好,适应性较广,可适当发展;表现一般的有魁绿和桓优1号,魁绿成熟期早,7月中旬采摘上市,口味香甜,产量中等,桓优1号8月中旬成熟,产量高,果实单果重大,但口味一般,果面有果棱,容易受虫害影响,可作为特色果树栽培但不建议大面积栽种;软枣猕猴桃雄株与四个品种花期接近,花粉亲和力强,可作为软枣猕猴桃的授粉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套袋和摘袋是苹果生产的主要管理成本,选育不套袋栽培着色好的品种,是进行免套袋栽培的关键。以粉红女士和天星、烟富6号和红玉为杂交亲本,筛选出2个苹果新品种 ‘烟脆1号’‘烟脆2号’,于2019年10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这2个苹果品种果个大、风味浓郁、脆甜爽口,在不套袋栽培条件下果实果面光洁、颜色鲜艳,抗病性强,适宜进行免套袋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福建葡萄品种资源结构,2014年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引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春光’、‘蜜光’、‘宝光’、‘峰光’等4份优良鲜食葡萄品种,对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性状、生长结果习性及抗病性等进行观察,总结其在福建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4个欧美杂交葡萄品种较现有主栽品种巨峰具有坐果稳定、着色成熟一致、果肉硬脆耐储等优势,适宜在福建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以甜樱桃主栽品种“布鲁克斯”、“红蜜”、“拉宾斯”、“萨米脱”、“黑珍珠”、“秦林”、“06-7”为试材,研究在南方山地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对生长量、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海拔条件下甜樱桃物候期相应推迟7-14天;不同树形树势存在显著差异,UFO树形树势良好,且对于果实品质提高有一定作用;UFO树形可显著提高“布鲁克斯”、“06-7”、“萨米脱”等品种产量。该研究为甜樱桃在浙江等南方地区推广合理树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