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一种常见的益生菌,乳酸菌需能够耐受胃液中的强酸与肠道内的高浓度胆盐,并在人体内大量存活才能发挥其益生作用。目前对乳酸菌耐酸机理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质子泵理论和产生碱的机制,另外,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外源物质的含量对其耐受能力也有一定影响;乳酸菌在胆盐胁迫下的抑制机制主要包括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应激蛋白的作用和自身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本文对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旨在评价酸驼乳中乳酸菌的益生特性。采用常规方法从内蒙古阿拉善牧区采集的酸驼乳中分离乳酸菌;利用16S r DNA PCR及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种水平鉴定;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耐酸、耐胆盐试验评价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从酸驼乳中分离到的1株疑似乳酸菌被鉴定为短乳杆菌,将其命名为Lactobacillus breris LT;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对4种常见肠道性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特性,且抑菌特性不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影响;该菌株能够在低p H值(2.0、3.0)和高胆盐含量(0.1%~0.3%)的MRS培养基上生长。该研究结果为酸驼乳中优质乳酸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既具有高抗氧化活性又能耐酸、耐胆盐、耐胰蛋白酶的优良菌株,试验以东北地区传统手工奶酪为分离源,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纯化乳酸菌,并结合镜检观察、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筛选出产酸性能良好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耐酸、耐胆盐、耐胰蛋白酶、抑菌、抗氧化等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59株产酸性能良好的乳酸菌中,有19株耐酸、耐胆盐、耐胰蛋白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和李氏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筛选出的植物乳杆菌B5-1-1-1和干酪乳杆菌B4-2-11-5不仅具有还原性,而且在清除羟基和自由基方面均具有较高能力,有望成为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资源,从而为东北地区奶酪选育优良乳酸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添加碳酸钙的MRS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从乌鸡肠道中筛选乳酸菌,并对分离到的菌种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以及益生性能研究,测定其生长速率、产酸能力、耐酸和耐胆盐性能、抑菌能力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溶钙圈较好的菌株N为乳酸菌,分离菌株N产酸能力强,达到对数期的时间短,在低pH、高胆盐浓度时,仍具有较好生长活性。 [关键词] 乳酸菌|乌鸡|益生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从发酵秸秆中分离获得1株抑菌性能较强的乳酸菌(BS6),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对该菌株进行鉴定,最终确定菌株BS6为布氏乳杆菌,并对布氏乳杆菌BS6的生长曲线、产酸曲线及耐酸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S6生长速率快、产酸性能强且能够耐受pH环境,为青贮饲料接种剂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1乳酸菌的特性 1.1抗菌作用 乳酸菌对一些腐败菌和低温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可用于防治畜禽腹泻下痢、肠炎以及由于肠道紊乱引起的多种疾病。其抗菌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能显著降低环境pH值,使肠内处于酸性环境,对于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不耐酸的腐败菌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红茶菌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物。为进一步研究红茶菌中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从红茶菌中分离纯化出4 株乳酸菌(HC、HD、HQ、HL),以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产酸情况、生长性能、耐盐性、耐酸性和耐胆盐性测定综合评价红茶菌中4 株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4 株菌均为植物乳杆菌;4 株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 ℃,在14 h后均处于稳定期;菌株HC、HD、HQ和HL的最适接种量(体积分数)分别为4%、4%、6%和6%;4 株乳酸菌均有一定的耐盐性,耐酸和耐胆盐性均较好,其中HQ以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性状良好的动物源乳酸菌为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候选菌株,试验对鸡、雏鸭、甲鱼和小鼠的肠道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鉴定的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和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鸡、雏鸭、甲鱼和小鼠肠道内容物中各分离出了一株乳酸菌;相比其他三株乳酸菌,分离自甲鱼肠道的类肠膜魏斯氏菌生长性能优良,具备较强的耐酸、耐胆盐能力,且在pH值为7和pH值为4.5的条件下均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说明分离自甲鱼的乳酸菌能够作为微生态制剂制备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9.
为了检测乳酸菌的抑菌活性,试验从自然发酵酸菜汁中分离、纯化出10株乳酸菌,通过体外试验筛选出4株产酸力较强的乳酸菌,经生理和生化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短乳杆菌。牛津杯抑菌试验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而对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无效;产酸量大的菌株抑菌作用也强,推测其抑菌作用与低酸环境有关。说明研究和开发乳酸菌抑菌产品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寻益生特性优良、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乳酸菌,并为后续应用于畜禽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青海黑藏羊和西藏白绒山羊瘤胃内容物为菌株分离来源,采用含有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RNA测序鉴定及产酸产气试验分离得到22株同型发酵乳酸菌,测定并评价其生长速率、产酸能力、耐酸和耐胆盐性能、抑菌能力、自凝集率及抗生素敏感性。综合比较不同菌株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分别在片球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中筛选获得2株戊糖片球菌、1株海氏肠球菌、2株戊糖乳杆菌。结果表明:2株戊糖片球菌均在4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6 h达到稳定期,24 h后菌液pH达到4.0以下,能耐受pH 3.0和0.3%的胆盐环境;1株海氏肠球菌在2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2 h达到稳定期,24 h后pH达到4.5以下,能耐受pH 4.0和0.3%的胆盐环境;2株戊糖乳杆菌均在2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6 h达到稳定期,16 h后pH达到4.0以下,能耐受pH 3.0和0.3%的胆盐环境,5株乳酸菌自凝集率、抑菌能力及安全性均表现优良。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获得的5株不同种属乳酸菌生物学特性良好,可作为后续开发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动物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来源。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6,(7):60-64
以发酵初期(5 d)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为材料,分离获得乳酸菌菌株。经过表型特征,不同温度、p H和盐浓度生长,不同糖发酵底物和生长产酸速率筛选鉴定,选取3株乳酸菌通过测定16S rRNA序列,进一步鉴定属种。结果表明:菌株C1、C5和C8分别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均可以在15~45℃环境下生长。菌株C5能在6%Na Cl,p H 3.0~6.0培养基中生长,并且与菌株C1和C8相比,具有更强的产酸和耐酸能力,适宜用作玉米秸秆青贮生产的乳酸菌添加剂。考虑到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亦可将植物乳杆菌C5与肠球菌(C1和C8)组合添加用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乳酸菌是一类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杆菌或球菌、不形成芽孢、不运动、过氧化氢酶试验呈阴性、对葡萄糖发酵能产生50%以上乳酸,而且在缺少氧气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性细菌的总称。乳酸菌细胞形态多样,微需氧或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0~40℃,耐酸,最适pH通常为5.5~6.0。乳酸菌在自然界分布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5,(10):41-46
在对猪肠道中分离到的乳酸菌的抗逆性和益生性进行研究,拟为获取可用于发酵饲料生产接种菌奠定基础。采用体外法,对筛选得到的11株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抑菌、温度敏感性和耐抗生素试验检测。结果显示:11株乳酸菌中,编号为L71、L76和L104的乳酸菌株可耐受p H2.5环境,暗示其对胃酸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L33、L35、L37和L104菌株可耐受猪肠道的胆盐环境;L22、L24、L26、L71、L76和L96菌株发酵液上清对大肠杆菌K88、K99和鸡白痢沙门氏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L76和L96菌株对60℃温度具有一定耐受性;L71、L76和L96对抗生素最低耐受量在益生菌的测定最低限制浓度范围内。研究表明:编号为L71和L76的2株乳酸菌具有较好的抗逆性,有用作发酵饲料生产接种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与O型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酸敏感性相关的位点,本研究以牛源O型FMDV ON株为研究对象开展耐酸性毒株筛选工作.通过给予pH 6.0酸性环境连续诱变,筛选获得6株耐酸性毒株.将诱变病毒与亲本病毒衣壳蛋白编码区P1区序列比对后发现7个核苷酸突变,即共同存在于6株耐酸毒株P1区的错义突变A1334G(Y445C)、A1643G(Q548R)、A1822G/A1823C(N608A)及同义突变G1371A,另有仅存在于耐酸毒株m2 P1区的错义突变C1849T(P617S)和仅存在于耐酸毒株m1 P1区的同义突变G468T.本研究为O型FMDV酸敏感性分子机制的揭示及病毒衣壳酸稳定性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田政  杨正禹  陆忠杰  罗奔  张茂  董瑞 《草业学报》2023,32(3):142-151
为了解紫花苜蓿在贵州地区的适应性及耐酸铝胁迫机理,以44份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紫花苜蓿处于酸铝胁迫下的生理变化,并揭示其生理变化与耐酸铝胁迫间的关系。利用基因与环境互作模型对两个地点1年的紫花苜蓿进行产量分析,筛选出阿尔冈金、新疆大叶苜蓿、Trifecta、Vernal和中牧1号苜蓿5个耐酸铝强适应品种。利用敏感型UC-1465和耐受型阿尔冈金进行酸铝胁迫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处理下,耐受型紫花苜蓿的电导率、相对铝含量、死亡率显著低于敏感型;紫花苜蓿对酸铝胁迫的响应主要通过柠檬酸、苹果酸、乙酸、酒石酸、反丁烯二酸和草酸的显著(P<0.05)增加来体现,其中苹果酸的合成和分泌增多可能是其耐酸铝胁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离具有产酸能力的芽孢杆菌,使用菌种分离培养基从牛粪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产酸能力的芽孢菌,命名为GF1。根据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 初步鉴定该菌为蜡样芽孢杆菌。对GF1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发现GF1可代谢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对GF1进行液体发酵,通过在沸水中加热10 min灭活菌体,检测GF1最终芽孢率可达到90%以上,对GF1进行耐热、耐酸和耐胆盐处理,发现GF1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较强的耐酸耐胆盐特性,以小鼠做安全性试验,结果成活率为100 %,表明GF1安全无毒。GF1不仅能够产酸,还可以产生芽孢,可以突破乳酸菌在颗粒料中添加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酸菌作为最重要和安全性最高的益生菌来源已被广泛关注,而乳酸菌调控人和动物肠道屏障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的体内外研究表明乳酸菌发挥益生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实现的.相对于啮齿动物而言,乳酸菌在猪上的应用研究报道很多,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尚未触及到乳酸菌作用机制的本质.猪肠道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对乳酸菌调节肠道屏障功能机制的深入认识比较困难.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发展,为从体内试验的角度解析乳酸菌的确切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研究手段.本文综述了乳酸菌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以期能帮助对乳酸菌的深入认识和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88株自雏鸡肠道分离出的乳酸菌的产酸能力,及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研究表明,乳酸菌的产酸能力确实对其抑菌能力有一定影响。试验共从88株乳酸菌中筛选出7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均有较好抑制作用,4株对大肠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沙门菌抑制能力一般的乳酸菌,这11株菌均有较好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19.
凝结芽孢杆菌抑菌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结芽孢杆菌是近几年来我国开始逐渐研究的新型微生态制剂。相比于乳酸菌等益生菌,其不仅拥有与之类似的保健功效,同时拥有良好的耐高温,耐酸,耐胆盐等高抗逆性,并且对肠道致病菌有较佳的抑制力。本文主要针对凝结芽孢杆菌的抑菌特性、抑菌机制和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三株乳酸菌生理、功能特性,为其在食品或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基础,分别从产酸速率、耐酸性能、耐胆盐性能、消化酶耐受性和抑菌性能等5个方面对3株目标菌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在上述各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生理和功能特性,可以作为实际应用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