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鱼类的多倍体育种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倍体是指生物体的细胞染色体组数在二以上者。多倍体在植物界较为常见。在高等动物(特别在家禽和家畜)很少见,因为大多数是致死的。在鱼类,近十几年来对多倍体的研究时有所闻。从发展的眼光看,对于多倍体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条颇有希望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多倍体鱼类在生长、群体产量及抗病力等各方面都具有二倍体鱼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很好的潜在利用价值。三倍体鱼指的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多倍体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逆性强、不育不干扰鱼类资源等优点。三倍体技术成为养殖鱼类育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与其相关的研究很多,本文就其原理和应用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3.
鱼类新的育种技术,包括雌核发育,多倍体育种、性反转和遗传工程,近年来迅速发展。这些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或解决一些用常规育种手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这包括:性别的控制、人工雌核发育、诱发多倍体、核的移植、基因工程。从现有的资料看来,研究鱼类遗传育种新技术主要集中在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上,就为当前生产养殖应用而言,已取得经济效益的是控制鱼类性别的雌核发育和利用三倍体不育性的染色体工程。  相似文献   

5.
苏联生物学家十分重视鱼类的遗传育种,用人工多倍体的方法就是其中之一。人工多倍体即是用实验手段增加生物体细胞内整套染色体(或染色体组)的数目. 在通常情况下,鱼类的体细胞都含有由两个单倍体(n)组成的染色体,称为二倍体(2n).凡是细胞内含有两套以上染色体的生物,就叫做多倍体.如,三倍体有三个单倍体(3n),四倍体有四个单倍  相似文献   

6.
鱼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丽华  金媛  毛勇 《福建水产》2012,34(5):420-427
本文概括了鱼类的选择育种、驯化及杂交育种等传统鱼类育种方法,叙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有多倍体育种、雌、雄核发育、核移植、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组育种;并提出了当今鱼类育种出现的问题。同时,做出了鱼类育种必将走向基因组育种之路的展望,为鱼类育种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鱼类育种通俗地讲就是应用各种遗传学的方法,改造鱼类的遗传现状,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它的基础理论是遗传学。简单地讲,育种就是培育新品种。鱼类育种的方法很多,从最早利用的人工选择,到现在的基因工程育种,形成了多种方法,主要有: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相似文献   

8.
桂建芳 《水产学报》2023,47(11):119101-119101
鲫是多倍体鲫属复合种的统称,包括拥有100条染色体的鲫与人工驯养的金鱼以及拥有150多条和200多条染色体的银鲫。它们不仅是重要养殖鱼类,而且是稀有的具有不同倍性的脊椎动物,为研究脊椎动物单性生殖及多倍化机制提供了潜在机会。本文综述了银鲫在遗传进化上的特殊性以及近五年来揭示的基因组演化方面的创新见解,尤其是在精准育种上取得的相关重要突破,结合我们育种实践积累的经验,展望水产育种和水产种业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西水产科技》1979,(4):30-30
人工诱变育种有幅射育种和化学诱变育种两个方法。它是通过电离幅射或化学的作用去影响鱼类组织内化学遗传物质(如核苷酸染色体),引起染色体的局部丧失或造成染色体易位、倒拉等染色体结构的变化。这些影响能使鱼类的性状产生变异,通常称为突变。这样,从突变的个体选出符合人们需要的鱼类进行培育,从而获得新的品种。这种方法就叫人工诱变育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水产动物育种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染色体操作育种技术作为现代遗传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产动物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水产动物染色体操作育种技术,包括人工诱导多倍体与检测多倍体的方法、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