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PCR方法检测2型猪链球菌2种毒力因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根据 2型猪链球菌毒力因子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与细胞外蛋白因子 (EF)基因 (mrp与 epf)序列 ,分别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该方法扩增出 2型菌株的 mrp大小为 885 bp,epf为 62 6bp,而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C群 )、猪丹毒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猪肺炎霉形体等 PCR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用 Xba 和 H ae 分别酶切 PCR扩增产物 ,均获得与预计一致的酶切图谱 ,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显示 :其基因序列分别与 Gen Bank上公布的mrp全基因第 5 0 0~ 1 3 1 5位碱基及 epf全基因第 2 441~ 3 0 2 8碱基对一致。PCR检测的敏感度可达 1 0 0个细菌。用建立的 PCR对从病猪体内分离的菌株进行检测 ,检测的 1 5株 2型分离株中有 1 3株 mrp与 epf均为阳性 ,为典型的高毒力表现型菌株 (mrp epf ) ,1株为 mrp epf- ,1株为 mrp- epf- 。  相似文献   

2.
【目的】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一种重要的猪病原菌,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 原体。其中猪链球菌 2 型(SS2)致病力最强,不但引起猪的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甚至死亡,也可 导致人的感染和死亡。为评估屠宰场猪链球菌的传播风险,对东莞某屠宰场进行猪链球菌的采样检测和分离 鉴定。【方法】采集 40 头猪的关节液和扁桃体进行 PCR 检测和猪链球菌分离,分离菌分别进行形态学和生 理生化鉴定、16S rDNA PCR 扩增、分型 PCR 检测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对 40 头猪的关节液和扁桃 体提取 DNA 进行 PCR 检测,在 40 份关节液中,猪链球菌阳性率为 22.5%,但未检出猪链球菌 2 型阳性;在 40 份扁桃体样品中,猪链球菌阳性率为 32.5%,其中猪链球菌 2 型阳性率为 7.5%。从 40 头猪的扁桃体和关 节液共 80 份样品中分离出 3 株猪链球菌, PCR 结果表明,3 株分离菌中 1 株为猪链球菌 4 型,基因型为 epfmrp+gdh+gapdh+fbps-orf2+sly-;其他 2 株为猪链球菌 9 型,基因型分别为 epf-mrp+gdh+gapdh+fbps-orf2+sly- 和 epf-mrp-gdh+gapdh+fbps-orf2+sly+。药敏试验表明,3 株猪链球菌菌株对青霉素 G、林可霉素、多粘菌素 B 和磺胺异恶唑耐药,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阿莫西林敏感。【结论】该屠宰场猪群中存在猪链球 菌的隐性感染,提示存在猪链球菌 2 型感染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多重PCR方法检测猪链球菌主要致病血清型及其毒力因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猪链球菌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0对引物,通过在3个反应体系Ⅰ、Ⅱ和Ⅲ中的组合优化,建立涵盖7种猪链球菌主要毒力因子mrp、epf、sly、gdh、gapdh、orf2和fbps及猪链球菌主要致病性血清型(2、7、9型)的快速敏感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不同菌株检测结果显示,该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能快速检测出猪链球菌2、7、9型及其毒力因子表型,可用于快速诊断及猪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湖北省不同地区的高热症病例猪的心血、肝、淋巴结、肾和肺等分离出11株链球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和病理学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ATB自动生化鉴定系统Rapid ID 32 STREP链球菌鉴定、PCR分型、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及动物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试验。【结果】11株均为猪链球菌,其中1株为7型,2株为9型,另8株为其它型,没有1型和2型。对11株猪链球菌的mrp、epf、sly、orf2、fbps、gdh6种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进行PCR检测及动物试验表明:致病性和致死性较强的菌株毒力基因表型多为epf+orf2+fpbs+gdh+,显示除mrp、sly外,其它毒力因子也与菌株毒力相关。病理学变化表明急性死亡多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症状,全身各组织器官广泛出血,以及肺炎、肾炎,脾脏淤血水肿和淋巴结脓肿。【结论】湖北省存在7型和9型的猪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在高热症中具有一定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5.
猪链球菌国内分离株毒力因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研究国内致病性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的毒力因子分布特征,本试验选取猪链球菌7种主要毒力因子—谷氨酸脱氢酶(gdh)、荚膜多糖(cps2J)、溶菌酶释放蛋白(mrp)、胞外因子(epf)、溶血素(sly)、纤连蛋白/血纤蛋白原结合蛋白(fpbs)和毒力相关序列orf2,设计并合成7对引物,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5株猪链球菌2型(SS2)国内分离株,96%(24/25)表现为cps /gdh /epf /mrp /sly /fbps /orf2 ,仅1株表现为cps /gdh /epf-/mrp /sly /fbps /orf2 ;1株猪链球菌1型(SS1),表现为cps-/gdh /epf-/mrp-/sly /fbps-/orf2 ;1株猪链球菌7型(SS7)国内分离株,表现为cps-/gdh /epf-/mrp-/sly /fbps-/orf2 ;2株猪链球菌9型(SS9)国内分离株,均表现为cps-/gdh /epf-/mrp-/sly-/fbps-/orf2 ,可见国内SS2的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与欧美等国家明显不同,提示我国目前SS2的主要流行菌株是同时具有7种毒力因子的高致病菌株。  相似文献   

6.
多重PCR鉴定猪链球菌2型毒力菌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鉴定猪链球菌2型毒力菌株,根据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的荚膜多糖基因(capsular polysaccharide 2J,cps2J)、溶菌酶释放蛋白基因(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mrp)、毒力相关序列orf2基因(virulent-associate sequence orf2)设计合成3对引物,建立三重PCR检测方法,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酶切、特异性及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26株SS2致病菌株均同时扩增出这3个目的片段,5株其他血清型猪链球菌(SS1,SS7,SS9)及13株非猪链球菌的其他猪源链球菌(兰氏B群、C群和D群)均未扩增出cps2J和mrp片段,检测结果与菌株的已知毒力因子背景完全相符。26株SS2的扩增片段经HincⅡ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以SS2四川株ZY05719为模板的三重PCR产物(cps2J,mrp,orf2)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相关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9%、100%、94%。该PCR敏感极限是600个细菌/每个反应。本试验所建立的三重PCR,特异性强,敏感性好,可用于实验室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株疑似猪链球菌菌株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猪链球菌的毒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形态观察和16S rDNA测序后NCBI数据库Blast比对鉴定菌株;另外选取猪链球菌7种主要毒力因子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分布情况。[结果]显微镜下该疑似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多数呈链状,少见单个排列。16S rDNA测序结果与猪链球菌2型同源性达到99%。毒力因子检测均含有7种毒力因子。[结论]该疑似菌株为猪链球菌2型,其毒力基因型为:gdh+/ef+/mrp+/sly+/fbps+/orf2+/cps2J+/。  相似文献   

8.
应用猪链球菌2型定型PCR方法,对从福建省3个屠宰场采集的临床健康的生猪鼻咽拭子样本共121份进行了检测,同时对阳性样本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21份样本中有17份为阳性,检出率为14.0%(17/121),其中福州地区检出率为10.9%(7/64),宁德地区检出率为11.8%(4/34),莆田地区检出率为26.1%(6/23)。3株分离菌cps2J基因PCR特异性扩增产物大小均为675bp,其核苷酸序列与Genebank中猪链球菌2型参考菌株的同源性高达98%~100%,毒力基因型为gdh^+/cps2J^+/mrp^+/ef^-/sly^-/fbps^+/orf2^+。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福州、宁德、莆田等地区生猪群中均存在猪链球菌2型携带者,所分离到的3个猪链球菌2型菌株其毒力基因型为新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甘肃地区表现健康猪群携带猪群猪链球菌的情况,从甘肃省武威、兰州、庆阳等地采集到152份健康猪扁桃体分离猪链球菌,结果共分离到67株,分离率约44%,67株猪链球菌的耐药性检测表明,全部猪链球菌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其中1株对22种抗生素中的16种产生耐药性.用我国致病性链球菌2型特有的89k毒力岛序列特异性引物对67株猪链球菌进行PCR鉴定,其中1株能够扩增出该特异性片段,表明在该地区健康猪群中存在致病性2型猪链球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MRP)和胞外因子(Extracellular protein factor,EF)3种主要毒力因子的方法。[方法]根据cps2j、mrp和ef基因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3对引物及相应的Taqman探针,其中cps2j和mrp的5'端标记FAM荧光发射基团,ef的5'端标记HEX荧光发射基团,3种基因的3'端都标记BHQ1淬灭荧光基团。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建立了一种基于Taqman探针法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3种主要毒力因子,其中cps2j单独检测,mrp与ef的实行双重荧光PCR方法检测。[结果]cps2j、mrp和ef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2、51和51 CFU,灵敏度很高;与其他病原菌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及特异性均较好;此外,整个检测过程在60 min内即可完成。[结论]该试验所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重复性及特异性均较好,可用于同时快速检测猪链球菌2型3种主要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猪链球菌血清9型菌株KQ-1株、KQ-2株的生物特性,对其进行了菌种鉴定、生长曲线绘制、毒力因子鉴定和小鼠致病性试验.首先采用革兰氏染色、PCR鉴定的方法对2株菌进行菌种鉴定,然后利用猪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基因mrp、epf、sly、gadph、orf2、fbps、89k的引物对2株菌的毒力基因进行鉴定;将2株菌在TSB培养基(含10%新生牛血清)中进行培养,绘制其生长曲线,初步了解这2株菌的生长特性;选取45只健康的昆明鼠注射2株菌的菌液,进行致病性试验,了解其致病性.结果显示,KQ-1株、KQ-2株革兰氏染色呈阳性,PCR鉴定结果为猪链球菌血清9型;2株菌均在37℃培养6 h时菌液密度达到最高值.对2株菌毒力基因的鉴定结果如下:KQ-1株的基因型为mrp+/epf-/sly+/gadph+/orf2-/fbps-/89k-,KQ-2株的基因型为mrp-/epf-/sly-/gadph+/orf2+/fbps-/89k-;对2株菌的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2株菌均为强毒株.  相似文献   

12.
2014年03月至08月期间,对来自浦东地区患关节炎的150份病猪和死猪内脏器官及关节液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PCR鉴定、药敏实验和多重PCR检测链球菌毒力因子分布(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基因mrp、胞外因子ef、溶血素sly、毒力相关基因orf2、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apdh),并对链球菌2型cps基因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从分离到的120株细菌中检测到21株链球菌,分离率为17.5%,2型链球菌分离率为11.67%;链球菌的毒力型呈-/+cps2J-/+mrp-ef-sly-gdh-/+gadph-/+orf2;分离株呈多重耐药性,耐药性为:大环内酯类硝基呋喃类、氯霉素类、多肽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亏诺酮类林可胺类、磺胺类;cps基因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链球菌2型荚膜多糖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4%~99%。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襄阳市规模化猪场猪2型圆环病毒的免疫水平。[方法]2013年1~12月对襄阳市27家规模化猪场已接种PCV2疫苗的母猪和保育猪采集1 150份血样,采用ELISA方法对猪群血清中PCV2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检测的1 150份血样中,阳性数814份,总体阳性率为70.8%。其中,抗体弱阳性样本456份,占39.7%;抗体强阳性样本有358份,占31.1%。[结论]应对襄阳市猪群PCV2免疫程序进行优化,提高PCV2的血清抗体浓度,从而控制猪群PCV2的疫情。  相似文献   

14.
正常屠宰猪致病性猪链球菌7型的鉴定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某地正常屠宰猪扁桃体分离到1株细菌,命名为HA100111.该细菌呈链球菌的特征形态,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经PCR及序列分析,确定该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7型,其毒力因子基因型为gdh +/mrp -/epf-/sly -/orf2 +/fbps+.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ICR小鼠和新西兰兔有较强的致病性,对ICR小鼠半数致死量为2.67 ×107 CFU,但是对仔猪无明显致病作用.得出结论,在正常猪扁桃体中可携带致病性的猪链球菌7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广西猪群主要疫病的感染状况。[方法]2015年,从发病猪场和屠宰场采集猪组织样品276份,应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并应用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结果]发病猪场中,CSFV、PRRSV、PEDV、PCV2、PRV病毒感染率分别为3.98%、11.36%、0、28.98%和4.55%,而屠宰场猪CSFV、PRRSV、PEDV、PCV2、PRV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1.00%、2.00%、0、29.00%和3.00%。对猪群混合感染情况分析发现,PCV2和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率最高。其中,发病场二重感染率最高的为PRRSV+PCV2,达到5.11%,其次为PCV2+PRV和PRV+PRRS,阳性率均为0.57%。屠宰场二重感染率最高的是PCV2+PRV,阳性率为1.00%。[结论]在发病猪场和屠宰场中,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率最高,且常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伪狂犬病毒感染率较2014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检测猪链球菌2型毒力相关蛋白的ELISA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提纯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HA9801的毒力相关蛋白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胞外因子(EF),制备其抗体。用此抗体建立了Dot-ELISA和间接ELISA检测法。分别以菌株ATCC35246和HA9801为阴性和阳性对照,检测17株猪源链球菌和1株猪链球菌2型人分离株。结果显示,两种ELISA的检测结果一致,MRP和EF的阳性率均为61%(11/18)。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猪链球菌在江西省规模化猪场的临床健康猪群中的流行现状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2019年江西省的5个规模化猪场为采样点,采集表观健康猪群鼻拭子314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与分子生物技术的方法进行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并通过Ke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分离鉴定出猪链球菌112株;表观健康猪群中的猪链球菌总检出率为35.67%,各个规模化猪场的检出率统计学差异显著;未检测出猪链球菌2型,检出率0%;50%以上的猪链球菌菌株对克林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等耐药,90%以上的猪链球菌菌株对万古霉素、青霉素G和米诺环素高度敏感;菌株的耐药谱以多重耐药为主,甚至分离到耐11种和12种抗生素的猪链球菌菌株;不同地域猪场猪链球菌的耐药性和耐药谱差别较大。【结论】猪链球菌在江西省内的规模化猪场中流行率较高,青霉素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或预防猪链球菌病的首选药物,但是目前猪链球菌的耐药情况,特别是多重耐药情况已相当严峻,迫切需要引起从业人员的重视,建立完善合理的猪链球菌病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从广东省部分地区猪场采集疑似猪链球菌病病猪的扁桃体棉拭病料202份,用PCR方法检测棉拭样本培养物中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suis)及其主要致病血清型(1、2、7和9型).检出阳性样品147份,检出率为72.8%.其中检出S.suis血清2型21份,检出率为12.9%;检出血清9型6份,检出率为3.0%;未检出血清7型和1型.此外,不同地区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猪,S.suis检出率和各血清型检出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证实广东地区猪群中广泛存在S.suis呈地域性流行,并且是多种血清型共存.  相似文献   

19.
猪链球菌2型病的研究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链球菌2型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对猪链球菌2型的流行病学、毒力因子、检测方法和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通过陕西省和河北省部分地区屠宰场的待宰生猪、屠宰环节胴体及环境采集样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与流行分析。取样地点分别在陕西咸阳某屠宰场和河北保定某屠宰场,3次共采集样品745份。分别采用国家标准GB 4789.10—2016的分离鉴定方法及显色培养基筛选、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生猪从待宰到屠宰环节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检测,并进行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筛查。检测结果显示,从745份样品中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总分离率为13.2%;其中,在屠宰场1a、屠宰场1b和屠宰场2样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5.6%、10.4%和13.8%,3次检测结果无明显相关性(P0.05);从采样部位看,猪鼻腔拭子样本中金葡菌阳性率最高,平均为20.5%,明显高于体表拭子样本检出率平均5.5%(P0.01),这说明待宰生猪及宰后猪鼻腔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污染部位;在屠宰场地面、空气及器具样本中均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说明屠宰场环境中存在金葡菌污染,其中以屠宰场2较为严重。进一步筛查与分析结果显示,上述98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中有12个为MRSA菌株(12.2%),且其中11株来自屠宰场2。对seb等10个特异性肠毒素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携带肠毒素基因的菌株在3批(屠宰场1a、1b和2)金葡菌分离株中分别占比42.9%、29.6%和44.4%;肠毒素基因的总体检出率为10.6%,其中以sem、sei、sen、seg、sek的检出频次较高;大部分金葡菌分离株携带肠毒素基因数≤3个,但来自屠宰场2的2个MRSA菌株均携带≥5个肠毒素基因,这提示了毒力基因与MRSA菌株高致病性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源性病原菌在生猪养殖到屠宰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与传播,不同屠宰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传播存在一定差异。高度耐药的超级致病株MRSA在待宰生猪、屠宰环节甚至在屠宰场环境中的检出提示其对于肉食品安全的严重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