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将构建的2种重组表达质粒pSV2-uPA和pcDNA3-upA分别直接注入小鼠骨骼肌,观察了Scu-PA cDNA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情况。体外凝血试验显示注射质粒DNA后,第5d凝血时间有所延长,第15d凝血时间延长幅度最大,较对照组平均延长6min左右;第20d体内诱导产生DIC,体外凝血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延长一倍,抗凝效果明显,2种表达质粒在体内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β-酪蛋白是哺乳动物乳汁中主要的蛋白质,其基因5‘侧翼调控区常作为乳腺定位表达的调控序列。表达载体pSVL-β-PA和pSV-βb-PA分别含有1.0kb的大鼠β-Casein和0.6kg的牛β-Casein基因调控序列及t-PAcDNA。溶试验结果显示,两种表达载体均能在兔乳腺细胞中得到表达,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以cDNA表达外源蛋白时,表达载体中是否含有intron 会对表达造成一定的影响-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乳腺定位表达载体pSVLWAPtPA 中VP1intron 敲除,构建了表达载体ΔpSVLWAPtPA- 采用基因直接注射方法将两种表达载体分别注入家兔乳腺中,溶圈试验结果显示,VP1intron 去除后,tPA 表达水平有所提高,分娩后第5 d 乳中表达水平分别为400 μg·L-1和650 μg·L- 1-  相似文献   

4.
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cDNA经多次亚克隆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SVL的SV40启动子和pcDNA3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SVL-tPA和pcDNA3-tPA。经酶切和Southern杂交鉴定,t-PA基因的插向正确,可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和个体表达系统中表达。  相似文献   

5.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VP3重组质粒DNA及其大肠杆菌表达产物全菌裂解液油乳剂苗肌肉注射14日龄仔鸡,免疫后14和21d测定血清ELISA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21d用IBDV南京野毒株攻击。结果显示:(1)VP2基因重组质粒DNA除可诱导产生较高的ELISA抗体外,还可明显降低仔鸡IBDV攻击所引起的急性发病率和死亡率;(2)VP3-GST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全菌裂解液可较早地诱导产  相似文献   

6.
猪HSLPCR—RFLP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是动物体脂肪分散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PCR-RFLP法研究了5个不同品种猪HSL基因部分5’端区域和第6内含子至第9外显子区域DNA多态性。在对应于基因第7内含子的DMA扩增片段中发现一Alul酶切位点多态性,梅山猪和湖北白猪中表现3种等位基因型(PP、PQ和QQ),等位基因P和Q的频率分别为0.65,0.35和0.15和0.85,而通城猪中全部表现为PP基因型,大白猪和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pE3-mMT-I-cDNA克隆质粒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了mMT-I基因确实已整合进入PE3植物双元表达载体上。并通过三亲株杂交法将pE3-mMT-I基因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转化后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带有mMT-I基因。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原基因cDNA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尿激酶原基因cDNA分别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的CMV启动子和pSV2neo的SV40启动子下游,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cDNA3-UK和pSV-2-UK分别将这两种表达质粒以脂质体载体法转染BHK21细胞。ELISA检测结果表明,pcDNA3-UK和pSV2-UK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表达,72h表达量分别为28.7ng/ml和13.5ng/ml。  相似文献   

9.
将人尿激酶原(Pro-UK)基因cDNA分别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的CMV启动子和pSV2-neo的SV40启动子下游,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cDNA3-UK和pSV2-UK,分别将这两种表达质粒以脂质体载体法转染BHK21细胞。ELISA检测结果表明,pcDNA3-UK和pSV2-UK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表达,72h表达量分别为28.7ng/ml和13.5ng/ml。  相似文献   

10.
选用土壤新分离株S18-4为供体菌,以PHT3101穿梭质粒为载体,载体和供体DNA用Pstl酶切后进行连接,用电激法将重组质粒转入苏云金芽孢杆菌无晶体突变株Btk·BE20中。经SDS-PAGE蛋白电泳及扫描电镜观察,证明δ-内毒素基因得到了表达,并具有很高的表达量。生物测定结果显示,重组株对夜蛾科幼虫具有比野生株S18-4更强的杀虫毒性。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是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素。本试验测定了向空腹绵羊瘤胃灌注混合挥发性脂肪酸和改变灌注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的乙:丙酸比例之后,颈动脉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向空腹绵羊瘤胃灌注高乙:丙酸比例(75:15)的混合挥发性脂肪酸,胰岛紊水平在开始灌注后3.5h内逐渐上升,但未出现胰岛素分泌高峰。将瘤胃灌注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的乙:丙酸比例改换为65:25后,血浆胰岛素水平迅速上升。在27~52min之间维持了较高水平,之后迅速下降,出现胰岛素分泌高峰。进一步提高瘤胃灌注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的丙酸比例。使乙:丙酸比例达45:45,未出现胰岛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本研究结果说明,瘤胃乙:丙酸比例为75:15时。体内糖代谢调节状态与瘤胃乙:丙酸比例为65:25和45:45时不同。胰岛素对体内糖代谢的调节主要依赖于胰岛素水平在短时间的变化,而不是胰岛素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以小鼠为对象,通过抗生素混合液灌胃5 d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以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研究抗生素相关腹泻对小鼠血常规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使小鼠血小板数量及平均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小鼠的凝血功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选用柠檬酸钠等8种药剂进行了对桑天牛Apriona germari成虫血淋巴凝结的抑制试验。冷藏血淋巴溶解时按V(血淋巴):V(抑制剂):V(苯基硫脲)=1:1:1和1:2:2的用量加入抑制剂,4 ℃下静置2 min和6 h,各药剂抑制血淋巴凝结结果为:按V(血淋巴):V(抑制剂):V(苯基硫脲)=1:2:2的用量加入质量分数为10 g·kg-1柠檬酸钠,凝结抑制效果最好,柠檬酸-磷酸二氢钠溶液、草酸钾、秋水仙碱、任氏液、磷酸缓冲液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噻孢霉素和硫酸新霉素的抑制作用很小。按1:2:2的用量加入10 g·kg-1柠檬酸钠,可更有效抑制冷藏血淋巴解冻时的凝结。新鲜血淋巴采集时按V(血淋巴):V(抑制剂):V(苯基硫脲)=1:2:2的用量加入抑制剂,6 h后观察表明:10 g·kg-1柠檬酸钠的凝结抑制效果最好;任氏液、磷酸缓冲液、柠檬酸-磷酸氢钠缓冲液处理的血淋巴,有少量沉淀;其余4种药剂处理的血淋巴均有大量沉淀和凝块产生。用柠檬酸钠处理桑天牛成虫血淋巴,可有效抑制其血淋巴的凝结。表 7 参14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香菇多糖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 选取15日龄健康海兰鸡200羽,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3个给药组分别在饮水中按临床推荐给药量的5倍(100 mg/L)、3倍(60 mg/L)、1倍(20 mg/L) 添加香菇多糖,连饮5天,对照组不给药。给药后连续观察至停药后第7天;通过对一般临床症状、生长性能、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等观察和检测, 结果表明:香菇多糖按20 mg/L~100 mg/L浓度混饮对靶动物鸡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Tissue factor gene localized to human chromosome 1 (1pter----1p2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issue factor (tissue thromboplastin, coagulation factor III), a protein component of cell membranes, is an essential cofactor for factor VII-dependent initiation of blood coagulation. Since no tissue factor-deficient condition has been described, it is one of only a few proteins of the coagulation system for which the pattern of inheritance has not been ascertained. Because of the species-specificity of tissue factor activity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a very sensitive chromogenic assay, it was possible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use somatic cell hybrids to assign the chromosomal location of the tissue factor structural gene (F3) to human chromosome 1 (1pter----1p21).  相似文献   

16.
兔病毒性出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兔出血症的凝血象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兔出血症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过程,并呈动态发展规律。凝血象检测发现:感染后6h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缩短或正常,为高凝期,该期短,很快进入低凝期。感染后18hPT、KPTT显著延长,死前更明显。血小板数(PC)呈渐进性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感染后6h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18h达高峰值。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肺的病变严重而且有规律,感染后12h肺的微血栓检出率最高,同时在心、肝、肾、脑等器官也见微血栓。感染后24h或死兔的肺出血严重,血栓少见,表现为纤溶亢进的特征性变化。此外,患出血症的兔血管壁早期损伤明显,先于高凝期,可能是DIC的启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高硒酵母等制剂对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0头经直肠检查确认均已妊娠的健康黑白花母牛,分为5组,4组为处理组,1组为对照组.处理组分别添加4种Se添加剂为奥特奇公司的高Se酵母(Sel-Plex50)、有机Se无机Se混合物(70%Sel-Pex50加30%亚硒酸钠)、Se氨基酸络合物以及亚硒酸钠.整个饲喂实验持续了168d.在试验的第40、70,125d分别对血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作系统检测.结果表明,乳牛日粮中添加3mgSe可明显地增加GSH-Px、SOD活性,并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比较起来,高Se酵母对改善奶牛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要比无机Se好.  相似文献   

18.
育成牛不同铜源的生物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56头13~18月龄育成牛随机分成7组,每组8头,第1组不添加铜作对照组,第2,3,4组日粮分别添加5,15和25mg·kg-1硫酸铜,第5,6,7组日粮分别添加5,15和25mg·kg-1蛋氨酸铜,于试验的0,5,20和40d分别采集日粮,牛毛和血液进行铜,血浆铜蓝蛋白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试。观察两种铜源的立刻效应(5d)和长远效应(40d),找出干旱地带奶牛添加不同铜源的最佳地方化标准,并比较两者的生物学利用率。结果表明,育成牛日粮铜为4.67mg·kg-1,牛毛铜为6.46mg·kg-1,全血铜为0.5987mg·kg-1,均低于NRC标准,说明试验牛处于缺铜状态。试验的第5d。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5和25mg·kg-1硫酸铜组,5mg·kg-1蛋氨酸铜组与本底值差异显著(P<005),15和25mg·kg-1蛋氨酸铜组与本低值差异极显著(P<0.01)。第20d蛋氨酸铜各剂量组全血铜测值上升幅度大,但组间差异不显著,与其相应的本底值和对照组值差异也不显著,第40d测值与第20d一样。血浆铜蓝蛋白第20~40d时除对照组和5mg·kg-1硫酸铜组与其相应的本底值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四海之腧”取穴法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四海之腧”取穴法,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凝血系统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凝血系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海之腧”取穴法可调节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状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