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口蹄疫疫苗的研究现状及使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畜牧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造成家畜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受阻的重要疾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列为18种A类传染病之一,近年又被列为重大跨国动物疫病的全球消灭计划及生物武器安全公约组织...  相似文献   

2.
<正>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对社会及国际贸易危害严重,因此被称为政治经济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我国也是受口蹄疫危害的国家之一,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对保障我国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均可感染此病,并能形成全球大规模流行,所以国际兽疫局(OIE)将该病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是造成家畜及其产品国际贸易障碍的重要疾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近年又被列为重大跨国动物疫病的全球消灭行动计划及生物武器安全公约组织重点检查对象。  相似文献   

5.
黄炯 《动物保健》2009,(6):35-3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极易形成暴发大流行,发病率几乎达100%,不易控制和消灭,国际兽医局(OIE)一直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之首,我国将其规定为一类疫病。因该病的发生,往往对一个国家的畜牧业生产、肉品供应、畜产品国际贸易及外交政治关系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又称为“政治经济病”。  相似文献   

6.
黄炯 《兽医导刊》2009,(6):35-3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极易形成暴发大流行,发病率几乎达100%,不易控制和消灭,国际兽医局(OIE)一直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之首,我国将其规定为一类疫病。因该病的发生,往往对一个国家的畜牧业生产、肉品供应、畜产品国际贸易及外交政治关系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又称为“政治经济病”。  相似文献   

7.
附红细胞体及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寄生于血液内的原核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以溶血性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病。临床上该病又被称为“黄疸性贫血病”、“类兽体病”、“猪红皮病”等。附红细胞体病在国外的流行报道较少,但该病对我国的畜牧生产及人民健康都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局部地区已呈暴发流行的趋势。从目前的流行病学来看,人、各种动物和鱼以及禽类都可有附红细胞体病原感染或寄生。大多数动物感染后呈慢性带菌,临床上以贫血为主要症状。近年来,该病在我国有不断扩大流行的趋势,从各种家畜到人都有大量感染的报道。在某些局部地区已成为家畜(尤其是仔猪和犊牛)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对感染人的病原还没有准确定位,但由于该病主要常见于动物养殖业者,因此附红细胞体病很可能是一类尚未引起人类重视,但具有潜在威胁的新发人兽共患病。目前,国内外对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尚不深入,尤其在国内,对该病的认识还一直停留在临床诊断方面。为了制定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减少危害,有必要开展对附红细胞体病及病原的更为深入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兽疫局(OIE)于2008年1月21日将该病列入多种动物共患病,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口蹄疫或口蹄疫疫苗研究机构,在控制、消灭和防止口蹄疫传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并具有高度接触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感染率之高、传播速度之快、对社会危害之大,均居众多种疫病之首,在国际上被称为"政治经济病",国际兽疫局(OLE)将其列为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的  相似文献   

1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及各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该病1987~1988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明尼苏达州及衣阿华州首先发生,随后开始流行,短短几年几乎席卷了整个北美和欧洲大陆。该病曾称为“神秘猪病”、“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征”、“新猪病”、“蓝耳病”等,1991年欧洲学者提出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1992年在美国的明尼苏达州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研讨会上正式采用,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致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患病动物的口、舌、唇、蹄、乳房等部位往往出现示病性水泡,破溃后会形成烂斑[1]。该病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为主要特点,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一[2]。该病的发病率很高,几乎达100%,成年病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又称为”猪红皮病“。临床上以发热、皮肤发红.贫血.黄疸,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为特征。该病自1928年Schilling等首次报道鼠的附红细胞体病以来,目前在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动物和人群中检出了该病,呈全球性分布。  相似文献   

13.
控制口蹄疫(FMD)是保障国民食品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使我国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要,也是顺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重大跨国动物疫病全球消灭行动计划的需要。本文从FMD防控角度探讨有关技术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肉牛巴贝斯虫病也称为“焦虫病”,是由于红细胞内寄生巴贝斯属的原虫而发生的一种季节性、热性、急性血液原虫病。该病主要是黄牛等容易感染,主要通过蜱传播,因此也称为“蜱热”。犊牛的发病率要高于成年牛,病牛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体温升高、黄疸、贫血以及形成血红蛋白尿,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发生,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发展,损害经济效益,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类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第1125号公告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6.
张建国 《动物保健》2013,(10):28-29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其病毒易变异、抵抗力强、传播快、发病率高、易感动物广泛,被国际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被认为是最恐怖的疾病之一,我国将FMD排在14个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17.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是由猪丹毒杆菌(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是欧洲、亚洲、澳洲和美洲大陆一种重要的经济损失性疾病。其损失包括发病动物死亡、生长速度减慢以及屠宰场处罚。猪丹毒杆菌感染引起猪的急性或者亚急性败血症和慢性增生性病变。由于猪丹毒会引起皮肤的特异性丘疹,因此又被称为“打火印”。  相似文献   

18.
猪流行性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在英格兰地区的架子猪和育肥猪群中暴发了以前未发生过的急性腹泻(Oldham,1972)。该病的临床表现除了乳猪不发病外,其他都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相似。排除了该病由TGEV和其他已知致肠病病原体所引起。该病蔓延至其他欧洲国家,被称为“流行性病毒性腹泻”(EVD)。  相似文献   

19.
马传染性贫血(以下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的严重疫病。被国际兽医局列为重点疫病之一。马传贫曾于1959年和20世纪60年代初分别在我区贵港市(原贵县)和武宣县发生过军马的马传贫疫情,由于当时及时采取隔离扑灭病马(骡)和疑似病马、严格消毒等措施,本病在当地未引起扩散流行。“七五”期间进行的全国动物疫病普查中,我区曾查出2匹马血清为马传贫阳性(未见临床症状)。此后,我区再未见有该病的发生,也从未用过马传贫疫苗。  相似文献   

20.
铜缺乏症(copper deficiency)是动物体内铜含量不足所致的以贫血、腹泻、运动失调和被毛褪色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目前,该病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并多以地方性铜缺乏症形式出现。反刍动物发生铜缺乏症时,因发病地区及动物的种类不同其名称也各异,如牛铜缺乏症发生在澳大利亚称为“猝倒病”,发生在新西兰称为“泥炭病”,发生在美国则称为“舔盐病”等。羊也见多发,如绵羊的铜缺乏症被称为“摆腰病”。关于其他反刍动物如骆驼、鹿等铜缺乏症的报道相对较少。1铜缺乏症的发生原因及分类铜缺乏症可分为原发性缺铜和继发性缺铜两类。原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