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选取90头25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体质量相近、公母各半原则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黄芪多糖400mg/kg,Ⅲ~Ⅴ组基础日粮+复合抗菌肽"态康利保"250、500、1 000mg/kg。检测断奶仔猪第39、53日龄时脾脏、肝脏、肺脏和肾脏组织SOD、GSH-Px、CAT活性和T-AOC、抑制OH·能力及MDA含量,探讨复合抗菌肽"态康利保"对断奶仔猪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黄芪多糖和不同质量浓度"态康利保"均能明显提高断奶仔猪脾脏、肝脏、肺脏和肾脏组织SOD、GSH-Px、CAT活性和TAOC、抑制OH·能力,降低组织MDA含量(P0.05或P0.01),且有剂量依赖效应;Ⅳ组和Ⅴ组抗氧化指标优于黄芪多糖Ⅱ组,以Ⅴ组效果更佳。结果表明:复合抗菌肽"态康利宝"能够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组织抗氧化能力,提高仔猪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11):109-113
为了研究复合抗菌肽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和pH值的影响,试验选用26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18头。在26~53日龄期间,Ⅰ组(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0 mg/kg黄芪多糖,Ⅲ~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50 mg/kg、500 mg/kg和1 000 mg/kg的复合抗菌肽,于第32、39、46和53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3头仔猪,进行肠道菌群和p H值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抗菌肽和黄芪多糖均能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1)和肠道p H值(P0.05或P0.01),同时提高乳酸杆菌的数量(P0.01)。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合抗菌肽可增加肠道益生菌乳酸杆菌的数量,降低肠道大肠杆菌数量,但以1000mg/kg添加量的复合抗菌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复合抗菌肽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将90头26日龄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占1/2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黄芪多糖,250、500和1 000 mg/kg的复合抗菌肽,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50、500和1 000 mg/kg复合抗菌肽和400 mg/kg黄芪多糖均能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且1 000 mg/kg复合抗菌肽的效果均优于400 mg/kg黄芪多糖。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50 mg/kg复合抗菌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白介素-2(IL-2)(46和53日龄)、白介素-4(IL-4)(39、46和53日龄)、白介素-6(IL-6)(39、46和53日龄)、干扰素-γ(IFN-γ)(32、39、46和53日龄)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3日龄)的含量(P0.05或P0.01);在整个试验期间,除饲粮中添加500 mg/kg复合抗菌肽对32日龄断奶仔猪血清IL-2、IL-4含量和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复合抗菌肽对32日龄断奶仔猪血清IL-4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外,饲粮中添加500和1 000 mg/kg复合抗菌肽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IL-2、IL-4、IL-6、IFN-γ和TNF-α含量(P0.05或P0.01),且效果均优于400 mg/kg黄芪多糖。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合抗菌肽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以添加量为1 000 mg/kg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复合抗菌肽"态康利保"对断奶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6日龄、体质量相近(8.28±0.23)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0头随机分成5组。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0mg/kg黄芪多糖,Ⅲ~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50、500和1 000mg/kg的复合抗菌肽"态康利保"。分别于32、39、46和53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6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进行红细胞受体C3b花环试验、免疫复合物IC花环试验,观察复合抗菌肽"态康利保"对断奶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态康利保"均能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P0.01或P0.05),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P0.01或P0.05),"态康利保"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更明显,且有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桉树精油对笼养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择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公雏,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Ⅵ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75、100、125和150 mg/kg桉树精油,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1~21日龄,Ⅱ~Ⅴ组肉鸡21日龄时平均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Ⅳ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Ⅵ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Ⅳ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Ⅵ组(P0.01);1~42日龄,Ⅳ组肉鸡42日龄时平均体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P0.05)。2)各组之间肉鸡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P0.05)。3)21日龄时,Ⅴ组肉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或P0.01),Ⅵ组肉鸡血清T-SOD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Ⅵ组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Ⅳ~Ⅵ组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Ⅴ组肉鸡血清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Ⅱ组、Ⅲ组、Ⅳ组和Ⅵ组(P0.05)。42日龄时,Ⅴ组肉鸡血清T-SOD活性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或P0.01),Ⅳ组和Ⅵ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肉鸡血清GSH-Px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和Ⅴ组肉鸡血清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Ⅲ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Ⅵ组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4)回归分析显示,饲粮中添加95.25~105.00 mg/kg桉树精油,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生长性能最佳;饲粮中添加105.83~115.00 mg/kg桉树精油,肉鸡生长全期(1~42日龄)生长性能最佳;肉鸡抗氧化机能最佳的桉树精油添加水平,生长前期为151.13~205.60 mg/kg,生长后期(22~42日龄)为93.38~158.57 mg/kg。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桉树精油可显著提高笼养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机能,饲粮中桉树精油适宜添加水平为105.00 mg/k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果胶寡糖螯合锌(zinc-pectic oligosaccharide chelate,Zn-POS)对爱拔益加(AA)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体况较一致的AA肉仔鸡480只(公母各占1/2),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其中Ⅰ组为基础饲粮组;Ⅱ组为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2.5 mg/kg黄霉素;Ⅲ、Ⅳ和Ⅴ组为Zn-POS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00、600和900 mg/kg Zn-POS。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1~21日龄,与Ⅰ组相比,Ⅲ、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组体重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与Ⅰ组相比,Ⅲ、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Ⅳ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1~42日龄,与Ⅰ组相比,Ⅳ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Ⅲ、Ⅴ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Ⅳ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Ⅱ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2)Ⅱ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但Ⅱ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0.05)。3)Ⅲ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Ⅴ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Ⅴ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Ⅲ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Zn-POS能改善1~42日龄AA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血清抗氧化功能,以600 mg/kg添加水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水平酵母锗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免疫力和抗氧化性能影响。选用100头健康、体重(6.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酵母锗培养物15、25、35和45mg/kg,预饲期7d,正试期42d,正试期分3个阶段,每阶段14d。测定各阶段仔猪肠道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试验结束时测定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及抗氧化性能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1阶段内,试验Ⅰ、Ⅱ、Ⅲ、Ⅳ组仔猪大肠杆菌数量均呈极显著或显著下降(P0.01;P0.05)、乳酸杆菌数量均呈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试验Ⅲ、Ⅳ组血清IgG含量呈极显著升高(P0.01);对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试验Ⅱ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Ⅳ组均极显著降低(P0.01),对于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试验Ⅱ组均呈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Ⅳ组均呈极显著升高(P0.01)。以上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酵母锗培养物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环境、提高仔猪免疫力和抗氧化性能,结合饲养成本,建议添加量为35mg/kg。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数和皮毛指数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头体质量相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120 mg/kg吉他霉素,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天蚕素抗菌肽,试验Ⅲ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PR39抗菌肽。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添加抗菌肽显著提高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胸腺指数、脾指数和皮毛指数(P0.05)。此外,添加抗菌肽对血清中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生长激素有提高的趋势。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可改善断奶仔猪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指数和皮毛指数。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0头健康的(21±2)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照窝别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组,即Ⅰ、Ⅱ、Ⅲ、Ⅳ和Ⅴ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Ⅰ组为对照组,Ⅱ组添加0.01%抗生素,Ⅲ、Ⅳ和Ⅴ组分别添加0.1%、0.2%、0.3%丁酸钠,试验期为28d。试验开始时及第1、2、3、4周对各组断奶仔猪空腹称重,计算试验期间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并观察仔猪腹泻情况,计算各组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试验期末,每组选择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6头仔猪,前腔静脉空腹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Ⅳ、Ⅴ组第1、2、3周及全期的ADG显著提高(P0.05);Ⅲ、Ⅳ、Ⅴ组第2、3周及全期的ADFI显著提高(P0.05);Ⅱ、Ⅲ、Ⅳ、Ⅴ组第2、3、4周及全期的料重比(F/G)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Ⅳ、Ⅴ组第1周F/G显著降低(P0.05)。Ⅱ、Ⅲ、Ⅳ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均与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Ⅴ组腹泻率(P0.05)和腹泻指数(P0.05)均提高。Ⅲ、Ⅳ、Ⅴ组血清中磷含量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Ⅴ组血清钙含量和总蛋白含量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Ⅳ、Ⅴ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较Ⅰ、Ⅱ、Ⅲ组显著提高(P0.05);其余各组间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和白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具有促进其生长和改善健康状况的作用,最适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0.
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7.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断奶仔猪4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其中Ⅰ组为对照组,全期只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60 mg/kg金霉素,Ⅲ~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60、320、480 mg/kg抗菌肽,试验期为28 d,分为前期1~14 d,后期15~28 d两个阶段。试验结果显示:全期1~28 d抗菌肽组ADG和ADFI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抗菌肽Ⅳ、Ⅴ组F/G相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5.26%、9.36%(P<0.05),比抗生素组分别降低了1.82%、6.06%(P<0.05)。抗菌肽Ⅴ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1~14 d抗菌肽组Ig A、Ig G、Ig 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抗菌肽组Ig G显著优于抗生素组(P<0.05)。抗菌肽Ⅳ、Ⅴ组Ig A比抗生素组提升了25.74%(P<0.05)、30.69%(P<0.05),Ig M比抗生素组提升了21.69%(P<0.05)、29.32%(P<0.05),15~28 d各抗菌肽组Ig A、Ig G、Ig 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可提升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仔猪免疫力,其中添加量为480 mg/kg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建立伴大豆球蛋白酶解产生抑菌肽的最适条件,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后进一步测定其抑菌活性。采用复合风味蛋白酶水解伴大豆球蛋白,测定不同时间的酶解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2 h水解产生的酶解肽具有抑菌活性,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2.6和3.2 mg/mL。2 h水解液经Sephadex-G15分离纯化,采用平板计数法鉴定各组分。结果显示:CP2组分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本研究证明伴大豆球蛋白的复合风味蛋白酶酶解肽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嗜驼璃眼蜱血淋巴中抗菌肽的电泳分析方法及其抗菌作用,从半饱血的嗜驼璃眼蜱雌蜱体内抽取血淋巴,用50mL/L的乙酸抽提,经AU—PAGE分析嗜驼璃眼蜱血淋巴中阳离子多肽成分,用电泳凝胶琼脂糖弥散法对各多肽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结果表明,嗜驼璃眼蜱血淋巴中阳离子多肽成分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很强的抗菌作用。AU—PAGE发现一电泳迁徙率明显高于溶菌酶的阳离子抗菌多肽。提示在嗜驼璃眼蜱的血淋巴中,存在与溶菌酶不同的抗菌多肽,可能是嗜驼璃眼蜱抵御感染的重要分子。AU—PAGE是一种较简单、快速、经济的分离纯化抗菌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抗菌肽对抗生素耐药菌株的抑菌活性。[方法]利用抗性平板划线法从腹泻病牛血便中筛选分离出1株耐药菌,通过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法通过梯度盐酸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Spe+)、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硫酸卡那霉素(kanamycin,Kan+)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m+)试验确定该菌药敏特性,并利用1种抗菌肽制剂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经BLAST比对分析该菌16S rDNA序列,鉴定该耐药菌为科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ohnii),此菌对Amp+敏感,但对试验中其他抗生素均有耐药性,各梯度抗菌肽对该耐药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抗菌肽能有效抑制耐药科氏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望在畜牧生产中代替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4.
猪小肠抗菌肽的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琼脂糖弥散试验和活菌计数试验检测猪小肠抗菌肽对儿株细菌(鸡大肠杆菌(O1)C83845株、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株、大肠杆菌(O2)、大肠杆菌(O78)、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自然分离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自然分离株、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株、猪致病性沙门氏菌自然分离株、绿脓杆菌ATCC27853株、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作用。结果表明,猪小肠抗菌肽对以上各株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杀菌率由59.5%~98.5%不等。扫描电镜下观察猪小肠抗菌肽分别与鸡大肠杆菌(O1)C83845株、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株在37.0℃条件下共培养15min后细菌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发现,有的细菌表面出现囊泡样或不规则突起样结构;有的细菌严重变形、扭曲,一端呈火柴头状;有的细菌表面变得粗糙、皱缩、胞膜破裂、内容物外流而死亡。  相似文献   

15.
构建表达抗菌肽Cecropin AD蛋白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GAPZα-A-CAD,并转化酵母菌Pichia pastoris X-33,Zeocin抗性筛选阳性重组子,通过PCR鉴定、Tricine-SDS-PAGE分析和琼脂孔穴扩散法筛选获得抗菌肽CAD组成型表达菌株,并采用pH-溶氧监控策略进行工程菌Pichia pastoris X-33/pGAPZα-A-CAD的50 L中试发酵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实现了抗菌肽CAD在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 X-33中的组成型表达pGAPZα-A,Tricine-SDS-PAGE分析显示在4.0 kDa处有明显的目的条带,工程菌经50 L发酵罐培养48 h后收获的上清液,100℃热处理10 min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等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抗菌肽的组成型表达方法在本研究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中试研究为以后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P10B抗菌肽与硫酸小檗碱联合抗菌作用,进行P10B抗菌肽与硫酸小檗碱联用的体外抑菌试验。试验菌株为20株肉鸡源大肠杆菌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P10B与硫酸小檗碱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棋盘稀释法测定两个药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判断联合抗菌效果。结果表明,在联合药敏试验中,两药呈协同作用的占10%,呈相加作用的占85%,呈无关作用的占5%。平均分级抑菌浓度指数为0.825,两种药联和用药效应主要表现为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酵乳经乳酸菌发酵水解后含有丰富的多肽类物质,发酵乳源生物活性肽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抗氧化、降血压、抗菌等多种生物功能.本文综述发酵乳中多种功能生物活性肽,阐明乳酸菌蛋白酶导致的生物活性肽多样性,解析抗氧化肽、抗高血压肽、抗菌肽和其他功能活性肽的作用机制、多肽序列及构效关系,最后介绍了生物活性肽的序列鉴定与功...  相似文献   

18.
抗菌肽天蚕素B突变体ABP-S1基因在E.coli中的融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与天蚕素 B突变体 ABP- S1基因的融合基因 ,构建了 2个原核表达载体 p Am GS1和 p Bm GS1,转化表达宿主菌 E.coli BL 2 1(DE3)和 E.coli BL 2 1(DE3) p L ys S。结果 ,p Am GS1未能得到转化子 ,而p Bm GS1的转化子高效表达了融合蛋白 ,经 IPTG诱导 ,SDS- PAGE检查 ,融合表达产物最高可占菌体总蛋白的49.45 %。表达产物经包涵体复性 ,柱层析初步纯化 ,通过平板抑菌试验 ,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以及鱼类重要的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阴性菌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已发表的蛔虫抗菌肽cecropin P1基因编码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猪肠道蛔虫中扩增出cecropin P1基因,并将其插入到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α-因子信号肽下游的SnaBⅠ和NotⅠ位点之间,构建成cecropin P1基因的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cecropin P1。载体经SalⅠ酶切线性化,电转化到组氨酸缺陷型的酵母宿主菌GS115中,然后利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MD)和以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MM)筛选出组氨酸His+型和甲醇利用正型(Mut+)酵母重组体,再经G418加压筛选得到高拷贝cecropin P1基因的重组酵母。经PCR检测证明cecropin P1基因已整合到毕赤酵母的染色体中。重组酵母经摇瓶发酵培养和甲醇诱导,通过Tricine-SDS-PAGE检测,重组酵母能够分泌表达重组cecropin P1,同时表达的cecropin P1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诱导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在哺乳动物体内主要有Defensions和Cathelicidins两大类,抗菌肽PG属于Cathelicidins家族,具有较强抗菌及快速杀菌活性。作者主要综述了抗菌肽PG的结构、基因表达及其机理,以及影响因子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