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生物血粉饲喂鲤鱼应用效果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淑慧 《饲料工业》1995,16(8):27-28
生物血粉饲喂鲤鱼应用效果的对比试验保定市畜牧水产局邓淑慧生物血粉是将蛋白分解酶拌入孔性载体,再拌入动物新鲜血液,经过充分发酵而制成的混合血粉。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血液蛋白质被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因而提高了血粉蛋白质的利用价值。近年来,生物血粉做为鱼粉的...  相似文献   

2.
动物血液是一种潜力很大的蛋白质饲料资源.血液可直接干燥制成血粉,血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其最大的缺点是氨基酸组成不平衡、消化率低、适口性差.为了克服血粉的以上缺点,近年开发了发酵血粉.发酵血粉是将动物血液与透气性较好的辅料以一定比例混合,接入特定的菌种,堆积发酵,然后干燥粉碎的产品.为验证二次发酵血粉在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本次试验.  相似文献   

3.
邓淑慧 《饲料研究》1995,(11):20-21
生物血粉做鲤鱼蛋白饲料的对比试验河北保定市畜牧水产局邓淑慧生物血粉是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即将蛋白分解酶拌入孔性载体,再拌入动物新鲜血液,经过充分发酵而制成的混合血粉。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血液蛋白质被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因而提高了血粉蛋白质的利用价值。近年...  相似文献   

4.
1、荷兰;荷兰对血粉加工进行了改进,将血液在干燥器内快速循环干燥,在几秒钟内完成干燥,干燥后的血粉,其赖氨酸含量高。2、丹麦:先将血液加热、凝固、离心分离脱脂,然后加到真空蒸馏锅内与肉骨原料混合,再干燥粉碎制成血液粉。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纯血粉;另一种是血液与肉骨粉  相似文献   

5.
《广东饲料》2021,30(7)
血粉是由动物血液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其营养物质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钙磷、铁、免疫球蛋白及一些未知生长因子等,动物体对其的消化利用率高,是被应用于饲料行业的优质动物蛋白源。本文主要介绍了血粉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和水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 一、资源数量及利用现状血粉是屠宰牲畜时所得血液经加工干燥制成。它是一种细粒状产品,黑褐色。粗蛋白质含量在80%以上,高于鱼粉、肉粉,是饼类饲料蛋白质含量的2倍。血粉中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特别丰富,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据  相似文献   

7.
赵荒 《饲料广角》1994,(6):29-29
血粉是由多种家畜的血液经过加工和干燥而制成的产品。血粉营养丰富,含粗蛋白质约84.5%、水份约8.2%、无氮浸出物约4.9%、灰份约4.5%、粗脂肪约1.1%。它能改善混合料的风味,提高适口性,是大有前途的动物性蛋白饲料。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改进对血液加工方法的研究,以求减少不良影响,提高血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国外血粉加工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粉是由多种家禽、家畜的血液经过加工干燥制成的产品。血粉的营养丰富,含粗蛋白质84.5%,水份8.2%,无氮浸出物4.9%、灰分4.5%、粗脂肪1.1%,能改善混合料的风味,提高适口性,是  相似文献   

9.
<正> 血液约占猪牛等家畜体重30%强,用它制成的血粉是良好的蛋白质饲料。但目前这项资源国内很少利用,大部分随屠宰厂的污水排放掉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造成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10.
我厂过去利用猪血生产动物性饲料——血粉,工艺流程一般是采集血液——脱血纤维——血浆过滤——喷粉干燥——成品包装等五道工序。但由于机械脱纤后的血液泡沫增多,不仅有碍血液过滤,而且影响血粉的出品率,1981年平均每头猪的血粉得率仅为0.56斤。  相似文献   

1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引起仔猪病毒性腹泻甚至死亡的关键诱因,而安全高效的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具有降低仔猪腹泻率、死亡率等优点已应用于生猪养殖。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致病机理及其卵黄抗体的制备与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为卵黄抗体在防治猪流行性腹泻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维持鱼类健康并为养殖生产带来更好的效益,通常在养殖鱼类饲料中使用免疫增强剂作为饲料添加剂以提高鱼类的生产性能和疾病抵抗力。对多种鱼类的研究发现,饲喂β-葡聚糖能提高其免疫应答、对细菌与病毒的感染和环境压力的抵御力。因此,β-葡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在集约化养殖的今天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β-葡聚糖的化学结构、β-葡聚糖调节鱼类免疫的机制以及影响β-葡聚糖生物活性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水产养殖中β-葡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8年7月20日,山东省泰安市某猪场新购仔猪发生以腹泻、消瘦、贫血、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6.80%(67/250)和19.20%(48/250),病死率达71.64%(48/67)。剖检发现,病猪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外膜、胸膜、肠系膜、脑膜以及肝、脾表面有多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脾肿大。取病猪肝脏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PCR检测,发现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NCTC4557株同源性为99.00%;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头孢噻呋、恩诺沙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随采用饲料内拌入5.00%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对病猪肌内注射头孢噻呋钠进行治疗,同时对猪舍内外进行喷洒消毒,疫情因此得到有效控制。由此提示,猪场应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合理实施疫苗免疫等措施预防该病发生;一旦确诊疫情,要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高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棉籽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蛋白质饲料,棉籽粕的有效脱毒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棉籽粕游离棉酚的HPLC方法,并采用不同的脱毒方式对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进行降解,筛选最优脱毒方法。结果显示:(1)HPLC法测定棉籽粕中棉酚含量,棉酚色谱峰出峰稳定性良好、分离效果好、峰型理想、灵敏度高,可以高效的检测棉酚含量;(2)不同处理方法对棉籽粕脱毒效果不同,棉酚脱毒率大小排序为:微生物法>硫酸亚铁法>尿素法>高温高压法。最优的方法为微生物法,酵母菌发酵48 h后的发酵棉籽粕棉酚降解率高达93.86%;化学法(硫酸亚铁法和尿素法)脱毒率为53.64%~78.18%,物理法(高温高压)脱毒率最低,为41.00%。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三种精油(肉桂醛、百里香酚、香兰素)的抑菌效果及其协同作用,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圈的值径及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三种精油对大肠杆菌K88、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在相同浓度下,抑菌效果为肉桂醛>百里香酚>香兰素;当百里香酚与肉桂醛以4∶1复合时,对大肠杆菌K88的抑菌效果最佳;当肉桂醛与香兰素以4∶1复合时,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综上所述,肉桂醛和百里香酚的抑菌效果优于香兰素,百里香酚与香兰素,肉桂醛和香兰素复配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1株连续传代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SDZP P126 GP2基因的变异情况,以及GP2对病毒增殖的影响。构建GP2基因全长真核载体pEGFP-N1-GP2,利用生物学软件对GP2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并将重组质粒pEGFP-N1-GP2转染到Marc-145细胞上,接毒后检测对病毒增殖的影响。通过GP2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发现9个碱基的突变,这9个碱基的突变导致了5个氨基酸的突变。其中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0位由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这一突变在多株致弱毒株中存在,在Marc-145细胞转染重组质粒pEGFP-N1-GP2对病毒的增殖无显著影响。初步推断SDZP P126 GP2基因的突变对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1株连续传代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SDZP P126 GP2基因的变异情况,以及GP2对病毒增殖的影响。构建GP2基因全长真核载体pEGFP-N1-GP2,利用生物学软件对GP2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并将重组质粒pEGFP-N1-GP2转染到Marc-145细胞上,接毒后检测对病毒增殖的影响。通过GP2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发现9个碱基的突变,这9个碱基的突变导致了5个氨基酸的突变。其中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0位由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这一突变在多株致弱毒株中存在,在Marc-145细胞转染重组质粒pEGFP-N1-GP2对病毒的增殖无显著影响。初步推断SDZP P126 GP2基因的突变对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克隆、表达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DY株(GenBank:JN864948)的Nsp4蛋白,并利用Nsp4作为包被蛋白建立了ELISA检测方法。优化的Nsp4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最佳封闭液为100mL/L牛血清,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稀释度为1∶4000,最佳显色时间为37℃反应15min。用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和IDEXX 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样品130份,总符合率为93.19%。Nsp4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可为PRRSV的抗体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由淫羊藿、黄芪、菟丝子、牡蛎等中药配伍而成的复方中药的药效和毒性,评价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有效性、安全性,试验对海兰褐蛋鸡进行给药研究。选取44周龄的母鸡21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30只,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复方Ⅰ(A_1、B_1、C_1),复方Ⅱ(A_2、B_2、C_2),空白对照组D,试验时间为49 d,每天的下午16:00给试验动物投喂伴有受试药物的饲粮。每天的同一时间(16:00)捡蛋1次,每周对鸡蛋称重,每周称取余料量1次,记录产蛋率、料蛋比、破壳、软壳率等生产性能指标,用蛋白高度分析仪、蛋壳测定仪测定蛋壳强度、哈氏单位等蛋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复方Ⅱ能显著提高产蛋率、降低料蛋比、降低日采食量、提高蛋壳强度(P<0.05),故将该口服液命名为益阳增蛋口服液,该口服液能显著提高母鸡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20.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快速鉴定病原菌,较传统病原分离鉴定方法具有明显优势。针对我国动物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这两个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目前还没有标准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可供参考。为建立布鲁氏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快速诊断动物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利用布鲁氏菌探针Bru-996和结核分枝杆菌探针MTB770,通过优化杂交温度、杂交时间和样品处理等关键条件,确定最佳检测程序;根据已知背景的菌株和临床样品,对Bru-996和MTB770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最终建立了荧光复位杂交诊断方法。结果显示:反应条件优化后,该方法可在4h内完成布鲁氏菌检测;荧光标记Bru-996探针与布鲁氏菌待检菌株的杂交结果均为阳性,而与结核分枝杆菌、禽结核分枝杆菌和大肠杆菌杂交结果均为阴性,并从5个已知背景的组织病料中成功检出布鲁氏菌。牛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则需要6~8h,杂交前必须对样品用二甲苯和溶菌酶进行处理;MTB770探针可特异性识别并能从牛肺部结节中检出牛结核分枝杆菌。结果表明,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快速、简便,而且Bru-996和MTB770探针分别在布鲁氏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替代传统的病原分离鉴定,作为动物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的实验室确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