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5,(4):13-16
为评价几种杀菌剂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和安全性,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和15种杀菌剂对蜜蜂急性经口毒性,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蜜蜂的接触毒性,氟硅唑为高毒,丙环唑和咪鲜胺为中毒,丙森锌、苯醚1甲环唑、石硫合剂、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氟菌唑、武夷菌素和三环唑为低毒;15种杀菌剂对蜜蜂的经口毒性,丙环唑和抑霉唑为中毒,咪鲜胺、丙森锌、苯醚甲环唑、石硫合剂、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氟菌唑、三环唑、春雷霉素、代森锰锌、腐霉利、嘧霉胺和烯唑醇为低毒。因此,应禁止在蜜蜂活动区域使用高毒杀菌剂氟硅唑,慎重选择中等毒性杀菌剂丙环唑、咪鲜胺和抑霉唑,尽量选择对蜜蜂低毒杀菌剂,以保护蜜蜂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先刺伤接种柑橘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孢子悬浮液,再进行不同类型、不同浓度药剂对抗苯并咪唑类和咪唑类杀菌剂(双抗)或双敏感菌系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0 、1000mg/L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和抑霉唑(500mg/L)单剂,或500mg/L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混剂对双抗菌系防治作用均低于50%。而1000mg/L百可得,500、1000mg/L百可得与相同浓度咪鲜胺均可控制双抗菌系引起的腐烂。1000mg/L咯菌腈防效为83.33%,500、1000mg/L嘧霉胺防效分别为91.11%、98.89%。500mg/L百可得、抑霉唑和嘧霉胺单剂,500mg/L百可得和相同浓度咪鲜胺混配,500mg/L甲基硫菌灵和相同浓度咪鲜胺混配对敏感菌系均有89%以上防效。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不再使用苯并咪唑类和咪唑类杀菌剂单剂,或这两类杀菌剂混剂防治柑橘采后病害,可选择1000mg /L百可得单剂,500mg /L百可得和相同浓度咪唑类混剂,同时建议将嘧霉胺登记用于柑橘采后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前,柑橘砂皮病在国内发病面积逐渐增大,其引起的砂皮、褐色蒂腐和树干流胶大大降低了柑橘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更有效的防治柑橘砂皮病,提高柑橘果品质量和产量。本试验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4种杀菌剂对柑橘砂皮病菌Diaporthe citri 的毒力。结果表明,百可得效果最好,EC50为0.0112 ug/ml。EC50在1.0000 ug/ml以下的有氟硅唑、多菌灵、咪鲜胺锰盐、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唑醚﹒代森联、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戊唑醇。甲基硫菌灵、丙环唑、克菌利果、腐霉利、腈菌唑、病菌清和抑霉唑的EC50在1.0000~10.0000ug/ml之间。EC50在10.0000~100.0000ug/ml的为喹啉铜、烯唑醇、异菌脲、丙森锌、二氯异氰尿酸钠、嘧菌酯、井冈霉素、代森锌和醚菌酯。田间防控杀菌剂以氟硅唑和多菌灵为主,果实贮藏以百可得为主。本研究为田间防控砂皮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对采自重庆地区疑似由链格孢菌引起的枇杷叶斑病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所得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与 GenBank中登陆的四株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登录号分别为:FJ228163、KT192329、KM100451、KP278185)的相似性均为99%,结合病原菌的菌落、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将其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GenBank登录号为KY397985,并命名为24-CQYB。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咪鲜胺、嘧菌酯、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及苯醚甲环唑等5种杀菌剂对24-CQYB菌株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苯醚甲环唑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3.84 mg/L。  相似文献   

5.
柑橘黄斑落叶病(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在广西柑橘上发生日趋严重,导致春梢和秋梢叶片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几种药剂对该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乙蒜素、咪鲜胺、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几种供试药剂均能完全抑制菌丝生长;咪鲜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乙蒜素、吡唑醚菌酯等几种供试药剂均能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领美、吡唑醚菌酯.代森联、苯醚甲环唑的田间防效基本在95%以上,克菌丹防效为86%,硫磺的防效为79%。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测定得到抑霉唑、吡唑·醚菌酯、啶菌噁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室内毒力值。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菌丝和孢子均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测定方法EC50值均<1μg/ml的是咪鲜胺,葡萄灰霉病对咪鲜胺最敏感,可作为治疗和保护药剂在生产中使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法EC50值<1μg/ml的是啶菌噁唑和苯醚甲环唑,可作为葡萄灰霉病的治疗药剂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菌剂对草坪草病原菌毒力的作用测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杀菌剂对3种主要引起坪草病害的褐斑病菌、腐霉枯萎菌、夏季斑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烯唑醇、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咪鲜胺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值分别为0.078 3,5.968 4,7.181 2和11.386 8 mg/L,以烯唑醇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最高。烯唑醇、咪鲜胺、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对夏季斑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016 2,0.554 4,6.035 3,1 218.497 8 mg/L,以烯唑醇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其它3种杀菌剂。采用菌丝干重测定法测定了阿米西达、霜脲氰、霜克、咪鲜胺、代森锰锌对腐霉枯萎病菌的毒力,其EC50值依次为0.053 3,7.837 4,13.310 7,19.715 1,29.771 5 mg/L,以阿米西达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芒果炭疽病在贵州芒果园发生普遍、危害极重,通过本研究掌握芒果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对不同杀菌剂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将为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3种杀菌剂对芒果胶孢炭疽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3种杀菌剂中450g/L咪鲜胺EW对胶孢炭疽菌抑菌效果最好,EC50小于0.01mg/l,250克/升吡唑醚菌酯EC、50%氟啶胺SC、50%多菌灵WP和12.5%氟环唑SC的EC50均小于1 mg/L,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芒果幼果期进行田间防治,结果表明:450g/L咪鲜胺EW1500倍液、250克/升吡唑醚菌酯EC1250倍液、50%多菌灵WP1000倍液、12.5%氟环唑SC2000倍液、250g/L嘧菌酯SC1250倍液、50%氟啶胺SC15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WP1000倍液等7种药剂可相对有效地控制芒果炭疽病的发生,防效为57.57%~65.57%。该研究将为贵州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据《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24期《采用半果接种法研究几种杀菌剂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作者张俊有等)报道,本试验采用孢子萌发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研究咪鲜胺、异菌脲、抑霉唑、吡唑醚菌酯、鲜保A等5种杀菌剂在5个浓度下对杧果炭疽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95%苯醚甲环唑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026mg/L,95%咪酰胺次之,EC50为0.0075 mg/L;95%肟菌酯、95%醚菌酯、95%恶霉灵、96%戊唑醇、95%百菌清、 95%甲基硫菌灵、80%代森锰锌和10%多抗霉素毒力依次减弱,EC50分别为0.018124、0.058939、0.075695、5.8693、27.2789、50.3972、62.9007和169.0314 mg/L。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引起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并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从自然发病果实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菌株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针对病原菌采用6种不同杀菌剂对其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有效菌株中GC-1和GC-2可引发蒂腐病,将有效菌株的序列结果与 NCBI进行核酸 Blast 比对,GC-1和GC-2分别与木贼镰刀菌(Fusariam)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的同源性达99 %和100 %,结合GC-1和GC-2病原菌形态特征分析,明确引起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病原菌为木贼镰刀菌(Fusariam)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对木贼镰刀菌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8.2007 mg/L;其次是异菌脲、咪鲜胺、多菌灵、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Ec50分别为19.6431 mg/L、23.2454 mg/L、37.7505 mg/L、70.2533 mg/L和139.2179 mg/L。多菌灵对粉红螺旋聚孢霉效果最好,EC50值为7.8540 mg/L;其次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异菌脲和戊唑醇,其Ec50分别为14.3703 mg/L、28.1615 mg/L、100.7953 mg/L、126.3797 mg/L和135.9008 mg/L。因此,引起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的病原菌为木贼镰刀菌(Fusariam)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分别对木贼镰刀菌(Fusariam)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的田间药剂防治提供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12.
茎基腐病是百香果毁灭性病害之一。本研究结合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和分子鉴定等手段,确定了病原种类,进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期筛选出高效防控药剂。结果表明:病原菌有典型的镰刀菌特征,其ITS序列与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的多条序列聚在同一分支上,相似性达100%,说明百香果茎腐病的病原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室内毒力测定的6种药剂中,250g/L升苯醚甲环唑乳油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明显,EC50为0.3372 mg/L,其次是450g/L咪鲜胺水乳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分别为0.4749 mg/L和0.7172mg/L;但镰刀菌孢子萌发测试表明, 450g/L咪鲜胺水乳剂浓度为9mg/L时的抑制效果最好,为74.78%,其次是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400mg/L和250g/L苯醚甲环唑乳油250mg/L,分别为58.89%和33.67%,30%噁霉灵水剂效果最差,浓度为600mg/L时,抑制率接近于0。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在桑椹上使用的安全性,在果桑花期喷施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SC)不同浓度稀释液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检测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在桑椹中的含量,并研究两者在桑椹中的消解动态及膳食摄入风险。结果显示,UPLC-MS/MS检测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003 mg/kg和0.03 mg/kg,回收率为80.2%~106.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1%~4.13%之间,表明检测方法可信;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桑椹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30~7.45 d和5.87~5.97 d,属易降解物质。用42.4%唑醚·氟酰胺SC 1 000倍稀释液喷施桑树3次,每次间隔7 d,末次喷药后15 d检测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在桑椹中的残留量,其对2岁及以上人群慢(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小于100,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杨梅褐斑病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嘧菌酯的抑制活性最强,EC50值为0.96 mg/L;百菌清的活性最弱,EC50值为69.24 mg/L;其余药剂的抑制活性依次为吡唑醚菌酯>氟硅唑>腈菌唑>抑霉唑>戊唑醇>咪鲜胺>喹啉铜>代森锰锌>多菌灵,EC50值在3.25~68.73 mg/L之间。林间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对杨梅褐斑病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其防效显著优于喹啉铜和多菌灵。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100株杨梅褐斑病菌对嘧菌酯的EC50值在0.15~2.17 mg/L之间,呈近似正态的连续分布,其平均EC50值为0.97?.22 mg/L,可作为该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用于田间抗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柑橘轮斑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分离自重庆的WZ1菌株及分离自陕西的DS3菌株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9种药剂中25%咪鲜胺悬浮剂、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400g/L氟硅唑乳油、42%双胍.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个药剂对WZ1、DS3菌株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0.1mg/L;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g/L氟啶胺悬浮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等16种药剂的EC50<1mg/L,对WZ1、DS3菌株抑制作用强。WZ1菌株和DS3菌株对500g/L氟啶胺悬浮剂、10%抑霉唑水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可能存在抗药性差异。其中柑橘轮斑病菌DS3菌株β-tubulin基因第200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突变为酪氨酸可能导致该菌株对甲基硫菌灵和苯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剂产生抗药性。本研究为柑橘轮斑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了药剂选择,为柑橘轮斑病抗性菌株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梨黑斑病是目前梨果采后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出防治梨黑斑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以降低采后黑斑病的发生,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梨黑斑病菌的毒力,并对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嘧霉胺等4种杀菌剂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供试14种杀菌剂中,苯醚甲环唑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4214 mgL-1,异菌脲、嘧霉胺、戊唑醇和咪鲜胺的EC50均小于3.0 mgL-1,抑制效果较强;异菌脲和苯醚甲环唑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1.0790 mgL-1和1.9508 mgL-1。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嘧霉胺等4种杀菌剂均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建议梨果采收后使用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嘧霉胺等杀菌剂进行防腐处理,以有效控制贮藏期黑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5种Strobilurin类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和苯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均表现出很高的杀菌活性,其EC50分别为27.78、22.51、9.05、3.52和3.17 mg/L,活性排序依次为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苯醚菌酯,苯醚菌酯和肟菌酯的杀菌活性要显著高于嘧菌酯和醚菌酯。此研究结果可以为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对芒果胶孢炭疽病菌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复配增效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对其室内抑菌效果及不同复配比例间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对胶孢炭疽菌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0559 mg/L、0.0558 mg/L。采用Wadley法,将二者进行复配,获得6个增效配比,其中以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配比为2:8的增效系数最大(6.564)、EC50值最小(0.0085 mg/L),除此之外,在1:9、4:6、5:5、8:2、9:1这几种质量比下均表现出较明显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5.524、3.158、1.914、2.204、2.304,对药剂的复配增效使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10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盆栽抑菌筛选和田间防效试验以筛选高效防治苜蓿炭疽病的药剂。室内毒力测定表明,98%吡唑醚菌酯、98.1%多菌灵、97.7%咪鲜胺和98%嘧菌酯对苜蓿炭疽菌抑菌效果较好,EC50均小于1mg/L,其中98%吡唑醚菌酯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2077mg/L。盆栽试验表明,98%吡唑醚菌酯对苜蓿炭疽菌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11.0757mg/L;12种混配组合中,除1种混配组合为相加作用,其余均为增效作用。田间试验表明,25%吡唑醚菌酯(150g/hm2)、25%咪鲜胺(150g/hm2)与50%多菌灵(300g/hm2)混配剂和50%多菌灵(300g/hm2)防效较好,分别达78.87%、73.86%和67.85%,与对照相比,增产分别达58.70%、59.42%和51.14%。从防治和增产效果综合考虑,25%吡唑醚菌酯、50%多菌灵及25%咪鲜胺与50%多菌灵混配剂是较好的防治剂。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长速率法对34种果园常用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药剂在不同试验浓度下对柑桔黑斑病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其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其中苯醚甲环唑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036μg/mL;戊唑醇次之,EC50为0.1262μg/mL;其次为氟硅唑、丙环唑、甲基硫菌灵、腈菌唑、唑醚?代森联、烯唑醇、异菌脲、咪鲜胺,其EC50均在1μg/mL以下。 此研究为田间大面积防治柑橘黑斑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