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龙江省种猪场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22个规模化种猪场的16510头生产猪以ELISA,LATIFA等方法进行了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猪瘟,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其感染率从高到低分别为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瘟,猪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2.
1)莫给热猪直泼冷水。夏秋高热天气,猪常热得呼呼喘气,有些饲养户担心猪会热出毛病,便往猪身上泼冷水,想以此降温,使猪感到舒服一些,殊不知这样做有害无益。因为猪热喘气是因为其排汗不畅,体内热量一时散发不出去造成的。如果这时候给猪泼冷水,由于受到强烈的冷刺激,猪全身的毛孔急剧收缩,体内热量散发受阻,体温反而骤然上升,轻则使猪高烧、肺部发炎,重则导致猪死亡。因此,盛夏一定不要采用往猪身上泼冷水的方法给猪降温。如果天气炎热,可以在猪圈一角挖坑,坑内放足凉水供猪洗浴;也可将河中的鲜水草撒在猪身上或用向猪脖子滴水的方法降温。  相似文献   

3.
台湾猪     
台湾猪可分为两大系统6个不同的猪种,即小耳猪、小型长鼻猪、大型长鼻猪、桃园猪、顶双溪猪、美浓猪。前3种为一系,后3种为另一系。小耳种系统,包括小耳猪、小型和大型长鼻猪等。据调查,17世纪初期,台湾已饲养红毛小耳猪,这种猪后来与移民带来的猪杂交,又产生了黑色小耳猪。这种猪虽驯养多年,但性情粗野,多为放饲。小耳型猪体躯狭小,颜面狭长,耳小耸立,四肢长直,极晚熟,生后1年龄体重约60于克,初产母猪产于4~5头,2岁以上体重70~80千克,每胎产仔8~12头。自当地农民饲养外地品种猪以来,小耳猪数量已日益见少。桃园猪、美…  相似文献   

4.
民猪,原称东北民猪,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地方猪种,是国家级猪种资源保护品种,依体型大小分为大民猪、二民猪和荷包猪,二民猪曾经是我国主要生产猪种,具有繁殖性能高、抗逆性能强和肉质性能优的特点。历史上曾利用民猪培育出新金猪、东北花猪、三江白猪、哈白猪、松辽黑猪等品种。  相似文献   

5.
《中国猪业》2008,3(11):70-72
猪为哺乳纲,偶蹄目,猪科,杂食类动物。可分野猪和家猪两类,一般我们称猪多指家猪,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猪体肥,皮厚,长有稀而短的鬃毛。肢短,蹄有4趾,仅两趾有功能。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猪出生后5~12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4个月。猪的平均寿命为20年。野猪与家猪区别不大,只是家猪的獠牙不如野猪发达。野猪可活到25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养殖业是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养猪是我国养殖业占比最大的一部分,目前,养殖业深受猪蛔虫病的困扰,猪蛔虫病是引起猪消化系统紊乱导致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这种寄生虫病对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该病在猪与猪之间极易相互感染,发病率极高,尤其是2~6月龄的猪最易感染此病,对猪仔后续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猪仔死亡,患病猪倘若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会给养猪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从猪蛔虫病病原、猪蛔虫病流行特点、猪蛔虫病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猪蛔虫病的诊断要求、猪蛔虫病中医治疗法等方面进行展开论述,为中兽医治疗猪蛔虫病提供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7.
猪肺炎支原体和猪魏氏梭菌已广泛在于自然界中,猪发病与否和自然环境、猪的健康状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当自然环境突然改变,猪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情况下,易发生此病。猪喘气病又称猪气喘病、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江西地方猪种资源及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猪种资源丰富,现还保存着七个本省地方猪种,两个本省培育猪种,三个国外引进猪种,有六个地方猪种和一个培育猪种列入《中国猪品种志》,其中有三个地方猪种被视作跨省的同种异名猪种。各个地方猪种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保存有一定头数的保种群体,用不同形式进行保种。  相似文献   

9.
寒冷季节,有些养猪户圈养的猪常常尿窝子。猪尿窝虽不是病,但会影响猪的增重。而且由于湿寒,降低了猪的抗病力。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猪尿窝是天生的,没办法治,其实不然。猪尿窝主要是猪舍保温不好,猪的膘情差,气候太冷.猪不愿往外走,所以有尿就往窝里尿。因此,只要采取得力措施,完全可以避免猪尿窝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猪疥螨的危害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几乎极少猪场没有猪疥螨感染。猪疥螨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是世界上公认最严重的猪外寄生虫,70%~90%的调查猪感染疥螨,但25%~95%的猪表现临床症状。猪疥螨感染常造成猪的慢性皮肤病变或皮肤过敏性病变,导致猪搔痒及不适,进而严重影响饲料效率和生长。据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韩谦报道,感染猪疥螨的仔猪比未感染的仔猪的增重少8%,疥螨感染显著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中国猪业》2006,(2):20-22
2000年8月23日,农业部公告了78个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其中猪种资源保护品种有19个,它们分别是:八眉猪、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黄淮海黑猪(马身猪、淮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太湖猪(二花脸猪、梅山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含白香猪)、华中两头乌猪(通城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现在本刊连续刊出,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香猪的饲养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猪的饲养与管理江西省宜春市畜牧水产局刘九生,陈思辉香猪又称迷你猪,是我国稀有的微型猪种,以巴马、从江、环江香猪为其代表。香猪具有体躯短小,肉质香嫩、基因纯合及近交不退化的特点。香猪适应性强,耐粗易养,性成熟早,经济效益高,开发前景极为广阔。一、香猪...  相似文献   

13.
杂交对小梅山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梅山猪杂交后,除背最长肌嫩度改善外,其它肉品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除背最长肌肉色外,全部肉品质指标均为小梅山猪大于约小梅猪,约小梅猪大于长约小梅猪。一些肉质性状间相关显著,背最长肌和半肌肌纤维直径约为长约小梅猪显著大于小梅山猪和约小梅猪,小梅山猪和约小梅猪差异不显著,全群猪肌纤维直径除与熟肉率呈正相关外,与其它肉质指标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我公司现有的饲养条件下,对40头内元猪和40头外元猪进行了肥育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长大长猪料重比2.87∶1,杜长嵊猪2.83∶1;长大长猪日增重452g,杜长嵊猪日增重460g;成活率杜长嵊猪100%,长大长猪95%;;杜长嵊猪的肉质等级也比长大长猪略高。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地区猪旋毛虫对猪,犬的感染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消化法所得的猪旋毛虫蚴分别接种猪,犬。结果表明,猪旋毛虫对猪,犬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在猪的繁殖力指数为117.04,而在犬为30.60,说明哈尔滨地区猪旋毛虫档地旋毛形线虫;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猪种质资源丰富,但由于地方猪生长速度缓慢、瘦肉率低,导致地方猪养殖未受到重视。由于缺乏对地方猪营养需要的认识,地方猪日粮设计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限制了地方猪生长性能的发挥。日粮能量主要用于维持自身和生产的需要,适宜的日粮能量水平能使地方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得到最大发挥。然而,猪能量需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猪种上,而在我国地方猪上的研究较少。因此,文章综述了我国地方猪近几年能量需要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地方猪科学研究和精准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田爱民  周月珍 《家畜生态》2001,22(2):38-39,49
在我公司现有的饲料条件下,对40头内元猪和40头外元猪进行了肥育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长大长猪料重比2.87:1,杜长嵊猪2.83:1;长大长猪日增重452g,杜长嵊猪日增重460g;成活率杜长嵊猪100%,长大长猪95%;杜长嵊猪的肉质等级也比长大长猪略高。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肠胃炎,是由猪的肠胃炎病毒而引发的猪的高度接触性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甚至于脱水和死亡。猪传染性肠胃炎是不区分猪的年龄大小的,各种年龄段的猪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一般在猪小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生,而且死亡率在幼崽时比成年猪要高。如果猪的年龄达到90d,基本就不会死亡。这些年来,猪传染性肠胃炎在我国的养殖猪中比较常见,从而给养猪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因此,必须对猪传染性肠胃炎进行及时的治疗,这样可以保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夏季气温高,有些饲养户担心猪会热出毛病,便往猪身上泼冷水,该做法是有害无益的。猪热喘气是因为其排汗不畅,体内热量一时散发不出去造成的。此时若给猪泼冷水,由于受到强烈的冷刺激,猪全身的汗毛孔急剧收缩,体内热量散发受阻,体温反而骤然上升,轻则使猪高烧、肺部发炎,重则导致猪死亡。因此,盛夏一定不要采用泼冷水的方法给猪降温。若天气炎热,确实需要给猪降温祛暑,可把猪赶到阴凉处,然后往地上(干净的水泥地面)泼些冷水,让猪在上面静卧休息。也可以在猪圈内挖一个坑,坑内灌足凉井水,供猪“打泥”。  相似文献   

20.
董悦平 《中国猪业》2008,3(7):35-35
猪所喘病双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尤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易感,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气候骤变,猪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常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